分享

紧张社会与精神转型

 指间飞歌 2012-06-03
紧张社会与精神转型
日期:2012-03-06 10:06:00   作者: 来源:北京日报
  
    

  在中国,与物质生活的改善、制度的改革完善、交往范围的扩大等物质、制度层面的转型相伴随的是社会压力感的增强,紧张、焦虑、担忧等几乎成为已经分化的社会各阶层共有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脆弱紧张的精神世界与强大的物质实力和完善的制度设计形成鲜明对比。显然,这样的状态难以为社会的顺利转型提供强大的心理慰藉和精神支撑,更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精神转型的核心在于消除国民心理中某些历史累积下来的,已经从根本上制约乃至误导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的情结,建立起适应新时代的新精神。精神转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消除匮乏情结,建立分享精神。物质匮乏一直困扰着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物质的短缺,既直接制约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加剧了人们对未来预期的担心,甚至滋生出恐惧。在行为上体现为对自身利益的过度重视,对公共利益的忽视,甚至有意侵犯。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社会分配的公正,匮乏情结应该逐步淡出人们的心理。要在衣食无虞、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的基础上,建立起分享精神。在分享的过程中,体会到社会的温暖与共同体的价值。

  其次,要淡化赶超情结,树立共存精神。对于许多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赶超现行的现代化国家,既是国家的战略任务,也是激励国民精神的动力。要实现赶超,就必须放弃其他的目标,牺牲某些东西,这固然会凝聚力量,形成优势,在短期内达成目的。但是,过强的赶超情结,会使我们始终用二元对立的定式来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用过激的行为来掩盖脆弱的内心。随着国力的增强,赶超的任务必然会被维持格局的责任取代,从国家到国民都要树立起共存的精神。

  第三,要消除零和博弈情结,树立共赢精神。所谓“零和博弈”就是输赢结果非此即彼,只有一方获利。这种情结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制度基础,而市场经济初期的恶意逐利和竞争又为其提供了经济生活的土壤,复活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逻辑。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人们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利益相关性逐步增强,共赢精神的发展必然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支持,这从根本上有效缩小了零和博弈情结作用的空间。

  第四,要淡化差序情结,树立公共精神。“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基本模式。关系有亲疏,等级有高低,距离有远近。将人伦关系推广到整个社会关系,乃至政治关系中,从而形成有序稳定的格局。差序情结为人们提供了界定自我社会位置、形成社会认同的便利工具。但是,这种熟人社会的心理结构,难以为正在形成的陌生人社会提供全面的心理精神支撑。随着人员的大量流动,传统共同体被打破,我们应该建立起消除各种身份歧视,尊重每个个体,并使每个个体能够为新的共同体贡献力量的公共精神。

  第五,要淡化从众情结,鼓励自主精神。从众情结既有传统基础,也有现代土壤。在传统社会中,它表现为不出头、随大流;在现代社会中,它转化为跟风和盲从。从某种程度上说,从众情结解决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只要跟随他人,就可以避免尴尬,甚至错误。但是,在消费主义日益浓烈的当下,人们往往因为压力而从众,从众又会带来新的攀比压力。更为重要的是,攀比心理往往会误导竞争。应该看到,随着个体独立性的增强,自主精神也在形成。自主精神的核心是尊重和发扬个性。这要求整个社会要有包容精神,尊重差异和多元。

  (作者:杨雪冬 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副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