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知天命?天命就是自觉有一种使命感,“知天命”,即领悟自己负有使命,必须设法去完成。

 阳光分享图书馆 2012-06-03

孔子在谈到自己的一生时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载于《论语·为政》的这段话,已经成为人们认识自己人生的一个参照系和人们年龄段的代称。如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是“知天命”之年。对其中的“而立”,“不惑”较好理解,但对孔子说的“知天命”却有不同的解读。

台湾大学哲学教授傅佩荣2006129在他的博客上回答问题时说,“五十而知天命”,很少人理解。有些人认为“五十而知天命”是孔子五十岁的时候读《易经》,知道怎么算命。显然不是孔子的意思。什么叫天命?天命就是自觉有一种使命感,“知天命”,即领悟自己负有使命,必须设法去完成。这种使命的来源是天,所以称为天命。孔子的天命包括三项内容:一、从事政教活动,使天下回归正道;二、努力择善固执,使自己走向至善;三、了解命运无奈,只能尽力而为。所以形容孔子的天命观点有一个最重要、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化命运为使命。一般的命运是指被动的、盲目的、无奈的。譬如,我们什么时候出生,出生在什么地方,碰到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遇到什么样的状况,这都是命运。因此常常会觉得无奈。而使命是我自己的选择,是我看清楚人生之后有一个目标,这是我自己要的,这代表主动的、积极的、进取的、光明的。一有使命感之后,我这一生就感觉到充满希望了。命运是被动的,“我”是被决定的,使命是“我”自己要的。孔子的思想就是化命运为使命。事实上,孔子的学生能够理解天命的也没有几个,能够理解的大概只有子贡,因为子贡常常问这种问题,常常问人生最后的抉择应该如何;而颜渊较早过世,并且颜渊很谦虚,不太发表什么意见,他只是努力去实践。 1210日傅教授又说,孔子心目中的“天”到底是什么意思?首先,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他在晚年回顾一生,肯定自己五十岁的阶段是“知天命”。他也清楚指出,君子应该“畏天命”。由此可见,他相信天以某种方式表达了“命令”或“旨意”。

最近因央视“百家讲坛”而名声大振的北京师大副教授于丹在她的讲稿中说,什么是天命呢?孔子自己其实曾经说过,他说人生走到一定的时候,走到你自己求学、学习到了一定时候这么一个境界上,人是应该要“下学而上达”,也就是说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刚才我们已经说到了,在孔子的经典思想里面,一向是不主张谈“怪力乱神”的,那么他又怎样看待天命的呢?“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他说我从来不怨天、不尤人,即不抱怨说天命让我就这样了,也不往别人身上推卸责任,说是别人导致我这样,我要学习的就是要达到上达,达到通天的道理,这里的“知我者其天乎”是指天地大道的规则,让自己如何能够合乎大道。她接着说,其实“不怨天、不尤人”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话,就这样区区六个字容易吗?一个人如果做到这样的话,那就是硬生生的把很多你可以宣泄出去的抱怨、苛责都压在了自己的心里,因为你不再向他人推卸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给自己少了很多开脱的理由。那么孔子说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呢?就是因为自己一个人内心的完善,自我的解读,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在社会上跟别人的要求、对别人的苛责都要重要的多。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只有小人才会在人际纠纷中不断地蜚短流长,只有小人总在琢磨说别人如何不利自己,而君子宁可在自己内心建立一个大道之约,那么这种大道就是他所说是“天命”。可见,于丹认为“天命”是“大道”,“是指天地大道的规则”。

傅教授解释“五十而知天命”中的“天命”是指“使命”,后来他又补充说孔子相信天以某种方式表达了“命令”或“旨意”。但为什么“这种使命的来源是天”?在这里,孔子所说的“天”到底是指什么?愚以为,孔子说五十岁以后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即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这里的“天”既不是人世的“皇天”,也不是神灵的“上天”,而是随着学问和经验的增长,到五十岁时悟出了自然的规律不可违背,人要顺应自然,人生的命运要靠自己把握这样的道理。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就是“大道”,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自然规律”。“天命不可违”,是指“自然规律”不可违背。因此,孔子的“天”可以认为是“自然(规律)”和“人(自己悟出的道理)”。

自汉代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将孔子推向“神坛”,将孔子思想为其所用,将孔子的“天命”说成是遵从“天子之命”即“皇命”,文人们也跟着牵强附会,推波助澜,是很荒唐的。我们现在在“国学”热的情况下,关注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应还其本来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