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年默默无闻 一招峰回路转

 农业书屋 2012-06-04

 

八年默默无闻 一招峰回路转

http://v.ku6.com/show/BtfEfuSRqDD8PUYFCWE34w...html?loc=tashangchuan

 

    这里是南宁市宾阳县同欧村,晚上10点,傅剑林带着记者进入了他的养殖场,这么晚他要去抓一种栖息在竹子上的鸡。

    傅剑林:今天晚上我们要抓200个鸡,大批量抓鸡都得在晚上,因为鸡有夜盲症它看不见。慢点慢点,过来。

    记者:在哪呢?

    傅剑林:你看,你看。

    记者:都栖息在这树上呢?

    傅剑林:等下,灯光,这样静悄悄地就可以把它拿下来了,如果灯光太亮它就会被惊动了。

    顺着手电筒的光线,记者看到,树上栖息的全都是傅剑林要抓去第二天卖的贵妃鸡,这种鸡仅仅只是傅剑林养的一个品种,他的养殖场内还养着七彩山鸡和黑鸡,2011年傅剑林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600万元,他本人还因此被评为了南宁市十大杰出青年。

[致富经]八年默默无闻 一招峰回路转

    8年前的2003年,33岁的傅剑林曾经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财富计划,他要用8万元,五年时间挣到200万。此后,他做过农家乐,也种过竹子,可是每一次都是做到一半,还没见多大效益,他就决定换另一个项目。在朋友和家人看来,像傅剑林这样创业老是“跑偏”,日后肯定很难成功。

    朋友雷永培:几万块钱做旅游,现在想起来也有一点好笑,但当时起步也不是很差,后来旅游那块就逐步逐步放弃了,就提出种一个麻竹。

    弟弟傅震林:跨行,原来没做过种植一下子投下去,反正大家都不抱什么希望。

    创业路上傅剑林经常偏离制定的财富路线,大家觉得他这种做法很不靠谱。2009年,他又再一次偏离财富路线,养起了鸡。没想到这一次,因为一个特别的财富发现,短短2年时间,傅剑林突然谷底翻身,实现年销售额六百多万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97年,傅剑林在南宁市有一家自己的电器维修铺,生意好时一个月能赚七八千元,这在当时是一个令所有朋友都羡慕的收入。可到2003年,电器维修行业出现了厂家拖欠维修费的现象,一来二去傅剑林决定把店铺转给弟弟,自己转投别的项目。

    傅剑林:去找一个新的行业,新的领域就能够资金回收比较快的,不像做售后这样结账周期太长,垫资太大。

[致富经]八年默默无闻 一招峰回路转

    傅剑林内心里暗暗给自己定了一个财富计划,用8万元存款二次创业,5年时间赚到200万元。但是没想到的是,傅剑林农家乐做了没多久,就偏离了他的财富路线。当时是2003年“非典”刚过,南宁的市民像开了闸的潮水一样涌上街头,到处寻找近郊好玩的旅游项目,而傅剑林看到了这个商机,连忙说服了好友雷勇培,两人在南宁市的上林县,花8万元承包了一块10亩的山地,他把5年赚200万的财富计划就放在农家乐上。

    这是当时傅剑林和好友雷勇培开农家乐时照的照片,起先农家乐的烧烤生意非常火爆,最高峰时一天甚至接待过五百多人,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好景不长,开业没有半年的时间,生意就一落千丈。

    雷勇培:你单单孤立的一个景区吸引来的客人是会慢慢的就少,那个地方的消费能力就相当差了,逐步逐步就不能支持这个场地了。

    农家乐不怎么赚钱了,这时候正好广西林科院有一位教授告诉傅剑林,其实在他的农家乐里,就有一个东西很值钱,值得一干,说的正是毛竹。傅剑林为此偷偷跑到了南宁市场上去进行摸底调查,他发现这竹子果真跟说的一样,是项大有可为的产业。

    造纸厂副总经理陈建华:广西这边的竹子产业,主要是制浆造纸或者是用来做编竹器都有。竹子在这一块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大的产业链。

   了解到竹子在当地用途广、需求量大以后,随后,傅剑林又特意去了一趟竹乡广东英德考察,从那得知了一种更为赚钱的竹子品种。

    傅剑林:当时看上这个麻竹,这根二十多斤重的竹子有十斤可以做烧烤签,现在的市场价格就有三十块钱加工利润,剩下的边角料还可以拿来造纸,竹子这个叶子像我们这边端午的时候喜欢用这个叶子来包粽子。

    麻竹,是适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栽培的竹子品种之一,它不仅竹材利用广泛,且一年种,多年收,种植到第三年竹林就能出笋,丰收期每亩地每年收笋的效益就有一千多元。傅剑林坚信,只要能实现规模化种植麻竹,就可以实现5年赚200万的财富计划。可当傅剑林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时,大家觉得这次他可能又做不长了。

    母亲杨秀桂:因为他如果在镇里面去打一份工也可以,一千两千块钱。去那里没有收入都是全部投进去,又看不见那个钱收益,单单种那个竹。

    家里人认为傅剑林没有种过竹子,面临很大风险。可傅剑林却是那种机会来了就一定会去试的人,2004年9月,傅剑林在宾阳县的同欧村找到了一片860亩的荒山,可当傅剑来到同欧村提出要包这块地的时候,他竟意外得知,还有另外两个竞争者也打着这块地的主意,而且他们给出的价格要比傅剑林高出两三倍,然而没人料到的是两个礼拜后,傅剑林却以一年一亩地二十元的最低价拿下了那片地,这是怎么回事呢?

[致富经]八年默默无闻 一招峰回路转

    原来那时,当地对造纸材料的需求日趋旺盛,傅剑林的两个竞争者正是想要来包地种桉树给造纸提供原料,于是一时间那片荒山一下子变成了香饽饽。面对挑战,傅剑林并没有认输,他不仅三番五次的找到村委会分析了他包地的前景,还给村民许下了一个承诺,正是这一招一下获得了村民的青睐。

    村委书记欧流俭:因为他种甜竹笋,人家是桉树,这个竹笋环保,这个绿化都对我们很好,这个树生桉对我们农村危害不好,环境不好。

    欧凡良:当时我们签的合同就是傅老板需要的劳动力必须从我们村里面提取。

    傅剑林除了承诺种竹子以外,还承诺只要全村一百多户村民愿意,以后都可以去他那打工赚钱。2005年初,包到地的傅剑林和雷永培一起借了各自家里能筹来的总共七十多万元,从广东引进了28000株竹苗,满山种植起来。

    雷勇培:当时我们在农村用工的一天一个工作日的劳动成本,应该是28块钱,那28块钱,这个劳动力成本我们亩产的竹笋的竹子的效益相差是很大的,远远是高于这一个的。

[致富经]八年默默无闻 一招峰回路转

    傅剑林算了一笔账,三年后光收笋大概需要六十多个工人,即使请一个工人按一天40元的工钱算,三个月收笋也就只需要二十多万元。这和860亩竹林三个月收笋得到的八十多万元相比,已经很合算了。傅剑林信心满满,以为万事俱备,只等收获的那一天。

    傅剑林:说是三年收笋,实际上种下去第二年我就盼望着收笋了,我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等他变钱了。

    然而三年后的2008年,他的愿望落空了,尽管860亩地的竹林开始进入收获期,但是傅剑林看到漫山遍野的财富却收不到,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了收笋,他们开出了80元一天的市场价,按照当初的承诺跑到村里招工人,本以为能够很快招到六十多个工人,可跑遍了全村后,却根本请不到几个合适的。着急的傅剑林又赶忙去附近招工,但他发现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当记者来到同欧村时,我们找到了当时傅剑林招不到合适工人的原因。

    记者:孩子的爸爸呢?在村里做活吗?

    张秀勤:爸爸在外做工。

    记者:在外做工?在哪里做工?

    张秀勤:在深圳。

    记者:像你的儿子儿子不在家里吗?

    韦安瓶:不在。广东打工就多一点钱。

    那时同欧村和附近村的大部分青壮年,为了赚更多的钱都选择了外出广东打工,而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无奈下的傅剑林,只请到六十多个村里的妇女和老人上山挖了三个月的笋。可同样的工钱,他们的效率要比青壮年慢2倍,这导致傅剑林当年只收到了二十多万斤竹笋,而地里的其它竹笋他只能眼瞅着却没办法管。劳动力不足加上当年竹笋的收购价格低,傅剑林卖笋亏了本,三个月后就断了资金链。这件始料未及的事,再一次打乱了他的财富计划。

    傅剑林:想不通真的想不通,因为山上这东西,你必须要人工收下来,割下来,它才能转化为钱,否则的话它就在山上。暂时收不到,但是这个暂时就很成问题了,当时就是要等着资金来周转。

[致富经]八年默默无闻 一招峰回路转

    2008年11月,没钱周转的傅剑林只能靠四处借债过日,而此时合伙人雷勇培又给他出了难题,因为撑不下去要跟傅剑林散伙。这时候,傅剑林要么放弃多年的努力,要么就只有最后一搏,他最后选择卖掉了一家人在南宁的唯一一套房子,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妻子一气之下带着三岁的儿子去了外地直到今天都没有回来。卖掉房子之后,傅剑林独自一人回到山里,就住进这间屋子里,那时陪伴他的只有手机里儿子的这几张照片。

    傅剑林:很可爱。

    记者:叫什么名字?

    傅剑林:叫天天。

    记者:多长时间没见到他了?

    傅剑林:春节的时候还见,到现在两个多月了。

    记者:没见到你会想他吗?

    傅剑林:想啊,天天都想,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天天都在想啊。有时我也是有时我也是在憋着一口气在心里跟儿子说,儿子爸爸要做一点事业,让你日后能够想起爸爸都能够为爸爸感到自豪。这就是当时一直鼓励着我做下来的想法。

[致富经]八年默默无闻 一招峰回路转

    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竹子上,卖了竹子才能挣钱。到了2008年12月,竹子终于能砍了,却发现有个问题,要大批量收竹子首先要先把很多杂草锄掉,而这样干需要很多人工。

    傅剑林:当时我们山上就是这种蕨草跟莽草。它跟人一样高,这个蕨草就是以前砍过的,如果没砍之前也是这么高。

    记者:这么高的话一个人每天做工的话就是把这些草除了以后?

    傅剑林:就像密不透风的墙,根本你就走不过去,只有拼命地往两边挤才能窜出一条路。

    记者:每年都要废很多人工来处理它是吗?

    傅剑林:对,而且是斩不尽杀不绝。

    当时傅剑林找了村里现有的劳动力能砍多少就砍多少,卖给当地对竹子需求量大的一家造纸厂。可因为人力成本高,傅剑林赚到的利润很低。要想做下去,他就必须找到节省人力的办法。2009年5月,又快到收笋的季节,为了减少收笋的工作量,傅剑林想到了用锄草机来锄草。

    傅剑林:村里面人工不够我们又加了几台除草机上来。人工加除草机加一起一天最多除二十多亩地的草,这边一除完了转到对面山上又长了。

    记者:这不很影响你采摘竹笋的产量吗?

    傅剑林:是,而且不能喷除草剂,喷除草剂这个竹笋的产量又低了。你不喷除草剂那个草马上又长出来了。所以是两难。

    傅剑林租用一台锄草机,一天的租金和油费就要六百元。而一天清除二十亩山地的草就需要六台机器和十个工人,得花四千四百元,那么五十天锄完这些草就要花二十多万元,代价太大,傅剑林一周后就放弃了这个做法。2009年6月,眼看竹林里的杂草越长越高,这将影响到竹林今明年两年的收成,那么傅剑林因此还是不会赚到什么钱。

    然而六个月后的2010年初,周围人惊奇的发现,竹林里长的半米多高的杂草几乎全没了,可是傅剑林并没有再请工人除草,那么那些草哪里去了呢?

[致富经]八年默默无闻 一招峰回路转

    那是2009年6月的一天,心情郁闷的傅剑林迟迟找不到给竹林除草的好办法,于是他一个人走出养殖场来外面散心,当无意间路过南宁郊区的一个养殖场时,傅剑林看到了一个令他觉得奇怪的现象。

    傅剑林:他用那个网围了起来在下面养了一些很好看七彩斑斓的鸡,我觉得这个鸡很奇怪了。我说想这个草到底是怎么弄的是他除草的还是鸡叮的我就很好奇,我想进去问老板。

    当时的傅剑林赶忙找到养殖场的老板刘武威了解情况,他不仅证实了鸡能除草这件事,还有了一个新的财富发现。

    刘武威:他过来问我,这个山鸡的价值。

    记者:当时山鸡是什么样的一个价格?

    刘武威:当时150块钱一对吗。论斤我们是28块钱左右,他的感觉广西这边很少,有一点特色他也想养。

    在傅剑林看来,七彩山鸡在当地并没有什么人养,而且价格又是一般土鸡的两三倍,如果他能规模化养殖成功,不仅能靠养殖赚钱,这些鸡还能作为“廉价的工人”帮傅剑林除草。

[致富经]八年默默无闻 一招峰回路转

    傅剑林:你看现在这块地,现在放养过鸡,基本上没有什么草了,以前没有放养的时候草也是很高的,跟膝盖这么高,上面那些放鸡比较少的还是有很多灌木丛和杂草。

    记者:那你有没有计算过像这么大块区域,放多少只鸡能除掉这些草?

    傅剑林:放养的区域有十亩地,现在的鸡就大概是一千个左右,放进去大概四个月的时间草就没有了。

    记者:那不怕鸡把竹笋吃掉吗?

    傅剑林:竹笋从破土出来到收获就三天时间,而且竹笋有个很硬的壳。鸡不大喜欢去吃。

    2009年7月,傅剑林这次决定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花了十多万元分批引进了1600羽黑鸡、2000羽贵妃鸡和七彩山鸡来竹林一起饲养。四个月后,傅剑林的第一批6000只商品鸡出栏了,可是一天鸡都没卖过的他,该如何找市场销售呢?

    傅剑林当时的一个做法就是锁定专门主打野味特色的餐饮酒店做推销,他前前后后跑了南宁市三十几家像这样的酒店,把鸡先送给酒店免费试吃,终于,有一家饭店的经理一直在寻找有特色的品种,而傅剑林的鸡让他眼前一亮。

    唐廷东:有那个七彩山鸡,还有一个是黑鸡还有一个是贵妃鸡三种。鸡的这个口感,非常的不错,所以就选择这个鸡。

    经过两个月的考察,酒店决定大批量使用傅剑林的鸡。

    唐廷东:相当于客人认可了之后我们才会把它放在菜谱上作为一个主推。

    2011年初,得知傅剑林在卖鸡的消息后,好朋友雷勇培又回来跟他一起干,通过雷勇培的介绍,傅剑林把鸡送到了南宁市的一家四星级饭店。通过主厨的品尝,傅剑林顺利的跟这家高档饭店签订了购销合同。除了寻找特色饭店和高档酒楼之外,傅剑林推销他的鸡还有另外一招。

    这是2012年清明节假期,傅剑林正带着一群前来游玩的的市民在抓鸡。

[致富经]八年默默无闻 一招峰回路转

    记者:我看你抓这只鸡好艰难。

    王龙梅:是啊。

    傅剑林:你手脚蛮敏捷的。

    记者:难抓吗?

    王龙梅:难,太难了,飞得太快了它们。

    傅剑林一年多前想出的这种方式让很多人了解了他竹林里养鸡的品质,渐渐的开始有很多南宁的市民都会在节假日时慕名来到他的养殖场买鸡和鸡蛋。发现养鸡很有赚头的傅剑林,2011年,准备扩大养鸡规模,但是此时,他又面临一个问题,大批量养鸡技术不过关,而且山上只有两个员工,鸡苗前四十天最难养的阶段,育雏成了大问题。就在大家担心这次傅剑林又无法实现财富计划之时,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养殖场一年之内就出栏了四万多只鸡,那么傅剑林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是南宁市上林县的一家养殖场,我们从这儿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致富经]八年默默无闻 一招峰回路转

    养殖户李相存:他把鸡苗提供给我们,然后我们把它育到40天之后,再回收回来这里。40天的时候十块钱一只。

    傅剑林当时就是找了35个这样的农户,免费提供鸡苗,让他们负责照料鸡苗最难养的前40天,然后再由傅剑林10元一个统一回收继续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受到了养殖户的欢迎。

    养殖户杨达标:我们场地没有他那么大,第二个我们销售渠道也没有他那么广,第三个,我们自己去卖我们拿到集市里面去卖,那个价格卖不了那么高。

    养殖户李相存:如果是我们自己育自己养大的话,可能这个销路很难找到,这个渠道很难找。如果傅总他再回收回来的话,他就能有把这个鸡卖掉。所以这个我们就不用承担这个销售的风险。

    2012年初,傅剑林在宾阳县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76户村民一起致富。2011年傅剑林养鸡的销售额已经超过500万元,同时因为4万多只鸡给他的竹林轮流锄草,大大减少的人工费,现在竹林的年收入也有100万元。

    新圩镇镇委书记曾永站:以公司加农户这个模式来搞这个特色养殖,一个是它本身基地形成规模养殖,其他农户那从技术上、从资金上也得到扶持,这样就互相促进。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