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妄言,权且听

 茉莉苑168 2012-06-04

姑妄言,权且听

(2012-06-03 23:26:58)
 
           中外一些达人通过对世间万物万事的发现、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并积淀和提炼成许许多多的定律。涵盖面非常广,大到天文宇宙,小至花草虫鱼,而其中的理由十分充足,发人深省。

           我们经常谈的“温水煮青蛙”、“蚯蚓如何还原”、“黄金分割”等等,都是智慧及敏锐的发现。托翁说过“分式定律”,即“一个人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愈小。”另一条为“似与不似”,这就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雨果的“臣仆定律”,他说“世间没有一种无娄罗的势力;亦没有一种无臣仆的尊荣。”

          值得一提的是,巴尔扎克先生所主张的完全与此相反,他则认为:“世界上没有原则,只有事变,没有定律,只有时势;高明的人抓住事变跟时势加以控制。”其实,这已经够得上不为定律的定律了。武三思的“好人定律”让人捧腹”:“对我好的人就是好人,对我坏的人就是坏人。”真霸道!

          饶嵎“树木生长定律”借大自然物种长态以发文学之慨:“高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芳草,伤于多阴也。”洪应明“傀儡定律”劝世人好自为重:“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又有“宁毋定律”直抒胸臆:“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道理非常深刻!更有名的是“居官居家定律”,常被人拿来引用---“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居家有二语,曰: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尚有“一念寸心”之律:“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芳。”其“木鱼定律”与饶嵎的“树木生长”异曲同工,两不相让,请看,“山之高峻处无木,而溪谷回环则草木丛生;水之湍急处无鱼,而渊潭停蓄则鱼鳖聚集。此高绝之行,偏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纪伯伦的“动物定律”显得十分有趣,他指出:“无脊椎动物往往有着最坚硬的外壳。”与此相应的时髦语是,无耻者无畏!

           《禅林类聚》里也谈到生物奇观,很有气势:“石压笋斜出,岸悬花倒生。”再举一条日本的“无知定律”,说得也很透彻:“承认自己的无知,只表现一次无知;企图掩饰自己的无知,就得表现几次无知。”

           沧海取一瓢,实在浩瀚,请朋友们各自留意搜集。这里重点介绍“十定律”:

                第一定律:一碗米定律

        古语说:“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说的是,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恩不尽。但是,你如果继续给他米,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的了。給再多的米都不够,他会觉得你给得太少,凭什么你有满仓的米,他却只有几碗米,而且就这几碗米,还要对你千恩万谢?这又是属于饱汉的一条定律,它无法明白饿汉的心理。

                第二定律:三角架定律

           三角架可形成牢固支点,三江水能汇成汹涌海涛。贪官们深谙这三字要义,也创造了三窍。

           一窍曰:会靠。

           靠背景;靠关系;靠拍马;靠送礼。

           二窍曰:会演。

           三窍曰:会钻。

           贪官与庸官不同,他们并非无能之辈,为牟取私利,其智商、情商不可谓不高。会钻营,则是他们求升职的又一窍门。一是会喊;二是会算;三是会蹿。

               第三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纣王即位不久,就命人为他琢一副象牙筷子。贤臣箕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牛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境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齐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

           果然,纣王骄奢淫逸,最终亡国身死。为什么事态会如箕子预言的那样一步一步发展呢?贪欲所致也,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是没有止境的。

                第四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精神非凡。他的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成就大业后,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文种被杀,范蠡逃跑。此前范蠡规劝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兔死狗烹这样的事,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绵延不绝,如刘邦,如朱元璋。

                第五定律:包围定律

           奸臣和小人虽为人所不耻,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王朝的灭亡、国家的劫难,往往与他们有关。鲁迅先生说,凡是“猛人”,“身边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结果“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中国之所以永是走老路,原因即在包围······这就是包围定律。

          围绕着权力,有一个看不见的权力“磁场”,各种意有所图的人,都会在“磁场”中向着权力中心作定向移动,于是就有了“包围”。权力越大,包围就越厚。

                第六定律:敌戒定律

           人们一向把敌人看作祸害,无力者避之,有力者根除之。唯独柳宗元认为,有敌人是好事,为此,他专门写作《敌戒》一文。

           中国自秦统一后的两千年,几乎一直是一国独大的局面,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实力,可以与这个中央帝国比权量力。没有强大的敌人,失去了外部的压力,内部自然就腐化。

           没有了竞争的压力,也就失去了不断创新的动力。

                第七定律:朋党定律

           中国历史上“党(派)之争”持续不断,结党营私更是司空见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中国人常常结为宗派,十分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第八定律:黄宗羲定律

           “黄宗羲定律”的内容,是关于“帝国千年以来”通过“并税式改革”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历次改革的目的都是好的,改革者的初衷,是要通过“并税”的方式减轻农民负担。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农民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倒愈益加重。黄宗羲称为“积累莫返之害”。

                第九定律:五世而斩定律

           当年八旗兵入关,真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太平军时期,绿营兵“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八旗兵则更加腐败无能。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老百姓的说法,更加令人扫兴。他们说,“富不过三代”。何以至此?原因有四:骄、奢、淫、逸。

                第十定律:权大欺主定律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有一个难解的结,始终困扰历代的政治家,那就是“权大欺主”。《园艺学》中有一个名词,叫顶端优势---当一棵大树中心干上的分支高过中心干时,其生长势必强于中心干,最终取而代之。在帝国的朝堂上,当帝王与臣下“权势”的对比发生变化时,也会有“取而代之”之事发生。由此,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血腥的连续剧。


摘自 笨笨眼里世界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