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圖文大觀】植物誌第22輯:山柿等十個品種(72P)

 雨中笠翁 2012-06-04


 

 
 
 
【植物圖文大觀】
 
植物誌第22輯:山柿等十個品種(72P)
 
圖文資料/網絡   編輯/雨中笠翁
  雨中笠翁编撰雨中笠翁编撰

 

 
植物名稱目錄 
雨中笠翁编撰
 
 
1.山柿
※※※※※※※※※※※※※
2.弓果黍
※※※※※※※※※※※※※
3.小梗木薑子
※※※※※※※※※※※※※
4.大黃槿樹
※※※※※※※※※※※※※
5.土茯苓
※※※※※※※※※※※※※
6.土密樹
※※※※※※※※※※※※※
7.大黍
※※※※※※※※※※※※※
8.山柚
※※※※※※※※※※※※※
9.土樟
※※※※※※※※※※※※※
10.大葉山螞蝗
※※※※※※※※※※※※※
 
     
植物資料美圖雨中笠翁编撰
 
 
1.山柿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山柿                                           更多山柿
英文名稱:  
學   名: Diospyros japonica Sieb. & Zucc.
Diospyros oldhamii auct. non
 Maxim.: Li
Diospyros montana Roxb
科   名: 柿樹科 (Ebenaceae)柿樹屬(Diospyros)
別   名: 紅花柿、鳥柿
原產地: 台灣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菲律賓、緬甸、高棉、柬埔寨
分布: 中、南部中低海拔山區。
用   途: 1. 由於果實小,味澀、較無食用價值,多作為牛心柿、四周柿的砧木。
莖: 樹高可達十公尺左右,樹冠不規則,樹皮灰黑色,小枝和中枝有橙紅色斑點,主幹有縱向呈紅色不規則裂紋。
葉: 葉子互生,紙質,全緣,卵至卵狀長橢圓形,長 9~13 公分,先端銳尖至鈍,兩面光滑,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略粉白,側脈 6~8 對;葉柄長 1~2.5 公分,葉柄基部都有一銀白色芽眼。
花: 花黃白色,花瓣反捲四裂片,雄花萼小,不結果,一開花不久便掉落,雌花萼大,有如大肚子,不久便會結成黃綠色的果實。
果: 果形有圓形、長橢圓形等,直徑約 2 公分。顏色未成熟呈青綠色,成熟呈橙紅色。
特徵: 中喬木,樹高可達十公尺左右,樹冠不規則,樹皮灰黑色,小枝和中枝有橙紅色斑點,主幹有縱向呈紅色不規則裂紋。葉子互生,紙質,全緣,卵至卵狀長橢圓形,長 9~13 公分,先端銳尖至鈍,兩面光滑,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略粉白,側脈 6~8 對;葉柄長 1~2.5 公分,葉柄基部都有一銀白色芽眼。花黃白色,花瓣反捲四裂片,雄花萼小,不結果,一開花不久便掉落,雌花萼大,有如大肚子,不久便會結成黃綠色的果實。果形有圓形、長橢圓形等,直徑約 2 公分。顏色未成熟呈青綠色,成熟呈橙紅色。
 
 植物圖片
※※※※※※※※※※※※※※※
 
 
                             
 
 
 
 
 
 
 
 
 
 
 
 2.弓果黍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弓果
英文名稱: Spreading Cyrtococcum,Bowgrass

學名:

Cyrtococcum  patens (L.) A Camus
Panicum patens L.
科名: 禾本科 (Gramineae)弓果黍屬(Cyrtococcum )
別名:  
原產地 熱帶非洲和亞洲
分佈: 低海拔開闊地、相思林下及較潮濕陰涼處。
用途: 雜草
莖: 稈高 15-50 公分,纖細,基部分枝,傾臥狀。

葉:

葉片狹卵形至線狀披針形,疏生短毛,銳尖;葉片狹卵形至線狀披針形,長 4~12 公分,寬 0.4~0.8 公分,葉鞘邊緣及鞘口具纖毛,葉舌長度 0.05-0.1 公分。

花:

圓錐花序,長度 5-15 公分;小穗長度約 0.15 公分,兩側扁平,紫褐色;外穎卵形;內穎舟形;下位外稃略與小穗等長,邊緣被細毛;上位外稃平滑,具短柄;上位內稃長橢圓形。
實: 穎果。

特性:

一年生草本,稈高 15-50 公分,纖細,基部分枝,傾臥狀。葉片狹卵形至線狀披針形,疏生短毛,銳尖;葉片狹卵形至線狀披針形,長 4~12 公分,寬 0.4~0.8 公分,葉鞘邊緣及鞘口具纖毛,葉舌長度 0.05-0.1 公分。圓錐花序,長度 5-15 公分;小穗長度約 0.15 公分,兩側扁平,紫褐色;外穎卵形;內穎舟形;下位外稃略與小穗等長,邊緣被細毛;上位外稃平滑,具短柄;上位內稃長橢圓形。以種子繁殖,全年可萌芽,花期以冷季為主。
 
 植物圖片
※※※※※※※※※※※※※※※
 
 
 
 
 
 3.小梗木薑子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小梗木薑子                         更多資訊          花-實    更多
英文名稱:  

學名:

Litsea hypophaea Hayata
Litsea krukovii Kosterm.
Litsea kostermansii C. E Chang
科名: 樟科 (Lauraceae )木薑子屬(Litsea)
別名: 黃肉樹、黃肉楠、小梗黃肉楠、鐵屎楠、台灣黃肉楠
原產地 台灣
分佈: 台灣全島低至中海拔山地,最高可達 700 公尺處,台北、苗栗、台中、南投、屏東、台東中低海拔的乾燥向陽丘陵地。
用途: 1. 是小型器具用材:小梗木薑子俗稱"黃肉樹",是指它的木材呈現黃色,質地緻密,堅韌,可做小型的器具用材。2. 果實是野鴿子的最愛。 3. 種子可以代替食鹽。3.藥用:性味:根:辛、溫。效用:芳香健胃,行氣止痛
莖: 常綠中或小喬木,高 6~15 公尺,最大徑可達 50 公分;小枝細長,生有黑褐色細柔毛。

葉:

葉互生,倒卵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 5~8 公分,寬 2~3 公分,先端鈍,基部銳形,革質或厚紙質,葉緣稍反卷,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或略帶白粉狀,沿中肋及側脈具有毛茸,側脈 5~8 對,近葉緣處呈游離狀;葉柄長約 0.3~0.5 公分,有毛茸。

花:

花黃色或淡黃色,4~6 枚呈繖形花序,簇生於葉腋;花單性,雌雄異株,總苞片 4 枚,十字對生,橢圓形,長 0.3~0.4 公分,先端鈍,有絲狀長毛,花梗長 0.1~0.15 公分;花被筒略呈鐘形,長 0.1~0.12 公分,有粗毛;花被片 6 枚,披針形,長 0.25~0.3 公分,先端銳尖,外面有粗毛;雄花中有完全雄蕊 9 枚,伸出於花外,花絲有粗毛,僅第三輪花絲有無柄腺體;花藥長橢圓形,4 室,全部內向,無初生子房;雌花中子房橢圓形,光滑無毛,花柱長 0.3~0.4 公分,柱頭不明顯。春季開花。
實: 核果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約 1~1.5 公分,徑 0.5~0.6 公分,成熟後紫黑色,果托淺杯形,質薄。

特性:

常綠中或小喬木,有時亦能長成為中喬木,小枝生有黑褐色細柔毛。葉倒卵形,長約 5 公分,寬約 3 公分,紙質或略革質,表面綠色,有光澤,背面被短柔毛。繖形花序簇生於葉腋,花被淡黃色。核果橢圓形,長約 0.8 公分,熟時紫黑色,果托淺杯形,質薄。小梗木薑子亦是臺灣特有種,但是普遍分布於全島低海拔之闊葉樹林中,極為常見,其生育地常為乾燥向陽處。
 
 植物圖片
※※※※※※※※※※※※※※※
 
 
 
 
 
 
 
 
 
 
 4.大黃槿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黃槿樹    黃槿 

英文名稱: Linden Hibiscus

    名:

Hibiscus tiliaceus L.

    名:

葵科 ( Malvaceae ) 黃槿屬(Hibiscus )

    稱:

粿葉樹、粿葉、鹽水面頭果、古老仔、糕仔樹、河麻、萬年木、惘花

原產地:

原產熱帶與亞熱帶海濱,分佈於中國廣東、菲律賓群島、太平洋諸島、印度和錫蘭等地。

分布: 全島平野及濱海地區。
用途: 多生於海濱地區,是海岸防沙、防潮、防風的優良樹種。
莖: 株高可達 10 公尺,樹皮灰色,纖維質,樹枝分歧。多分枝,橫向開展,幹上多萌芽枝。
葉: 嫩葉及花序有柔毛,葉,有突尖,葉厚紙質,互生,具長柄,心形,全緣或有小鋸齒,葉寬可達 30 公分,葉背灰白色,掌狀脈 5~7 條,托葉早落。

花:

幾乎整年都可見零星開花,惟較集中於 2~3 月,花頂生或腋生,具小苞,花萼 5 裂,花瓣黃色 5 片呈筒狀,層層相疊,鐘狀像個羽毛球,花心暗紫色,單體雄蕊。

果實: 蒴果闊卵形,6~7 月成熟,木質,種子腎形。花東海岸三仙台和小野柳看到的紫花黃槿,果實較黃花黃槿大而飽滿。
   性: 大黃槿樹為錦葵科常綠大喬木株高可達 10 公尺,樹皮灰色,纖維質,樹枝分歧。多分枝,橫向開展,幹上多萌芽枝。嫩葉及花序有柔毛,葉,有突尖,葉厚紙質,互生,具長柄,心形,全緣或有小鋸齒,葉寬可達 30 公分,葉背灰白色,掌狀脈 5~7 條,托葉早落。幾乎整年都可見零星開花,惟較集中於 2~3 月,花頂生或腋生,具小苞,花萼 5 裂,花瓣黃色 5 片呈筒狀,層層相疊,鐘狀像個羽毛球,花心暗紫色,單體雄蕊。蒴果闊卵形,6~7 月成熟,木質,種子腎形。花東海岸三仙台和小野柳看到的紫花黃槿,果實較黃花黃槿大而飽滿。

其他:

大黃槿樹在台灣產於全島平野及濱海地區,為典型海岸線林木,是海岸、漁村優美的防風、遮蔭樹種。多分枝,橫向開展,幹上多萌芽枝。
黃槿繁殖可用播種或扦插法,春季為適期,剪半木質化枝條 20 公分為一段或鋸枝幹 1~2 公尺,扦插於濕潤園土,約經 1~2 個月能發根。生性強健,栽培容易,性喜高溫多濕,可在高鹽分的土地生長,土質以中性至微鹼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生育適溫約 23~32 度C。
早年在沒有塑膠袋的年代,在鄉下,黃槿那碩大的葉片,在過年時可是「炊粿」的襯底材料,既環保又有特殊香味所以又稱為「粿葉樹」。花心暗紅色,花期 9 至 2 月。

 
 植物圖片
※※※※※※※※※※※※※※※
 
 
 
 
 
 
 
 
 
 5.土茯苓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土茯苓

英文名稱:

Glabrous Greenbrier 

學    名:

Smilax glabra Wright.

科    名:

菝契科(Smilacaceae)菝契屬(Smilax

別    稱:

鱟殼刺(台灣)、冷飯團、紅土苓、山豬糞、毛尾薯、山遺糧、山奇良。山歸來、土茯、地茯苓、草禹餘糧、刺豬苓、硬飯頭、光葉菝契。

原 產 地:

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印度、越南、泰國。

分    布:

生於山坡林下、路旁叢林及山谷向陽處。

用    途:

1. 藥用:性甘、淡,平。清熱解毒,利濕。主治鉤端螺旋體病,梅毒,風濕關節痛,癰癤腫毒,濕疹,皮炎,汞粉、銀朱慢性中毒。

莖:

攀援灌木,莖無刺。根狀莖橫生於土中,細長,生多數鬚根,每隔一段間距生一肥厚的塊狀結節,塊根狀根狀莖長 5-15公分,直徑 2-5 公分,深入土中可達 1 公尺餘,質頗堅實,外皮堅硬,褐色、凹凸不平,內面肉質粉性,黃白色,密布淡紅色小點。

葉:

單葉互生,革質,長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 5-12 公分,寬 1-5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圓或楔形,全緣,表面綠色,下面有白粉,主脈3條顯著,細脈網狀;葉柄長 1-2 公分,托葉變為 2 條卷鬚。

花:

7-8 月間開小白花,花單性,雌雄異株,為腋生傘形花序,花序梗極短,長 0.1-0.3 公分,小花梗纖細,長 1-1.7 公分,基部有多枚宿存的三角形小苞片。花被裂片 6,二輪;雄蕊6,花絲較花藥短;子房上位,3 室,柱頭 3,稍反曲。花綠白色。花期  7 月 至  11 月。

果    實:

漿果球形,熟時紫黑色,外被白粉。結果期 11 月 至 4 月。

特    性:

攀緣灌木,高 1-4 公尺。根莖不規則結節狀,肥厚,表面暗褐色,質硬,內面粉性肉質。葉薄革質,亙生,橢圓狀披針形,6-15 公分,寬 1-7 公分,葉面深綠,葉背粉白,葉腋常有兩條卷鬚。花單生,雌雄異株,綠白色,六棱狀球形,直徑約 0.3 公分,通常十餘朵排成傘形花序,雄花外、內輪花被片各 3,與雌花大小相似。漿果球形,直徑 0.7-1 公分,成熟時紫黑色,具粉霜。藥用土茯苓是利用土茯苓(光葉菝契) Smilax glabraRoxb.的塊根狀根狀莖。
 
 植物圖片
※※※※※※※※※※※※※※※
 
 
 
 
 
 
 6.土密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土密樹

英文名稱:

Pop-gun Seed

學    名:

Bridelia tomentosa Blume
Bridelia monoica (Lour.) Merr.

科    名:

大戟科(Euphorbiaceae)土密樹屬(Bridelia)

別    稱:

土蜜樹、杜蜜樹、夾骨木、逼迫子、補腦根、Zyazyai(排灣)

原 產 地:

台灣、兩廣、熱帶亞洲

分    布:

分布於台灣西部和南部低海拔陽光充足,高溫地區。平野至高海拔地區偶而可見。

用    途:

1.庭栽、盆栽觀賞、行道樹。2.藥用:性味:根皮、莖、葉:淡、微苦、平。效用:根:安神,調經,清熱解毒。根皮:治腎虛,月經不調;莖及葉:治狂犬咬傷;鮮葉:治疔瘡腫毒;根:解熱、利尿。治癰瘡腫毒。

莖:

莖被疏柔毛。樹高可達 5 公尺,枝條細長而柔軟,小枝有白斑,近黑色;老枝白灰有細斑紋。

葉:

葉紙質,長橢圓形,全緣,互生,長 3- 6 公分,先端鈍。

花:

花為離瓣花,白綠色,花單性,成總狀簇生於葉腋,有苞片。萼 5 裂;花瓣 5,較萼片小;雄蕊 5,花絲與退化雌蕊於基部合生。子房 2 室;花柱 2。

果    實:

核果球形或卵形,熟時由綠轉黑色。果長  0.5-0.7 公分,寬約 0.5 公分。

特    性: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莖被疏柔毛。樹高可達 5 公尺,枝條細長而柔軟,小枝有白斑,近黑色;老枝白灰有細斑紋。葉紙質,長橢圓形,全緣,互生,長 3- 6 公分,先端鈍。花為離瓣花,白綠色,花單性,成總狀簇生於葉腋,有苞片。萼 5 裂;花瓣 5,較萼片小;雄蕊 5,花絲與退化雌蕊於基部合生。子房 2 室;花柱 2。核果球形或卵形,熟時由綠轉黑色。果長  0.5-0.7 公分,寬約 0. 5 公分。
 
 植物圖片
※※※※※※※※※※※※※※※
 
 
 
 
                             
 
 
 
 
 7.大黍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黍
英文名稱: Guinea Grass

學名:

Panicum maximum Jacq.
科名: 禾本科 (Gramineae)稷屬(Panicum)
別名: 畿尼亞草、天竺草、堅尼草、馬草。
原產地 熱帶非洲
分佈: 台灣全島低海拔向陽地區
用途: 1. 經濟牧用禾草:是良好的畜牧草料。2. 水土保持用草種。
莖: 稈高 1.2-2.5 公尺,直立,根莖粗大,各節密生粗毛

葉:

葉片長度 30-80 公分,寬 3-4 公分;葉鞘被疣狀短毛或無毛;葉舌長 0.4-0.6 公分。

花:

圓錐花序,小穗長度約 0.3 公分,鈍形,帶紫紅色或具紫斑
實: 穎不等長;外穎約小穗的 1/3 長;內穎具 5 條脈;上位外稃具橫紋,草色。

特性:

禾本科多年生草本,稈高 1.2-2.5 公尺,直立,根莖粗大,各節密生粗毛葉片長度 30-80 公分,寬 3-4 公分;葉鞘被疣狀短毛或無毛;葉舌長 0.4-0.6 公分。圓錐花序,小穗長度約 0.3 公分,鈍形,帶紫紅色或具紫斑。穎不等長;外穎約小穗的 1/3 長;內穎具 5 條脈;上位外稃具橫紋,草色。每年 5-10 月遍生於全省低海拔向陽地區
其他 大黍從1908年自菲律賓引入臺灣後,原本作為牧草之用,被廣泛的種植在中部大肚台地上,當時日本政府將臺灣作為南進的基地,種植大量的大黍以作為馬匹的糧草,故當地人將大黍稱之為「馬草」。時至今日,山谷中僅剩幾戶飼養牛隻、羊隻的農牧戶,以放牧的方式持續讓家畜取食大黍。但每當十月「縮水」作用的影響,大黍逐漸大量的枯黃,接近稜脊的植株首先發難,枯萎現象往山谷漸次延伸,隔年一月大致可發現幾乎全數乾枯癱。觀察大黍草一年四季的生命週期,大黍草在秋冬之際莖部以上就開始枯萎,極易著火,引起火燒山,使得原本雜生在一起的相思樹遭受魚池之殃而被燒死。每到春天大黍草總能迅速重新萌芽、茁壯,秋冬一到又將枯萎而致在度引起火燒山,如此年復一年的火燒行徑,謂之「循環性火燒山」。大黍這種植物夏季在高速公路沿線從南到北都可看到它的蹤跡
 
 植物圖片
※※※※※※※※※※※※※※※
 
 
 
 
 
 8.山柚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山柚                                                   更多山柚
英文名稱: Manila Champereia
學名: Champereia manillana (Blume) Merr.
Cansjera manillana Bl.
Cansjera manillana Blume
科別: 山柚科(Opiliaceae)山柚屬(Champereia)
別名: 山柚子、山柚仔、常山、擬常山、山柑仔
原產地: 菲律賓、馬來西亞及麻六甲等熱帶地區。
分布: 分佈於台灣恒春半島及台東大武、太麻里等海岸山麓及低海拔山坡灌叢或疏林內。
用途: 1.木材用途:木材黃白色,質密緻而堅韌,常用以彫印,兼作農具,亦為良好之薪炭材。2.庭園觀賞樹:果實熟時呈橘黃色,頗顯目,亦可供種為觀賞樹用。3..藥用:山柚的根及葉有袪風,利濕,解毒,消腫之效。治風寒濕熱,風濕痛,跌打損傷。
莖: 小喬木,高 6~7 公尺,枝條纖細,樹皮灰白色,光滑。
葉: 單葉,互生,具短柄,柄長 0.3~0.5 公分;葉片長 5~10 公分,寬 2~5 公分,卵形、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葉基鈍或銳尖形,葉尖銳或漸尖形,全緣,上下表面光滑,乾燥時呈灰白色,葉緣為波狀緣,側脈 4~8 對,革質。
花: 花序為聚繖花序呈總狀排列,腋出;雜性花;雄花序線形,較葉片長;花具梗,徑 0.4~0.5 公分。花期 3~5 月。
果實: 果實為核果,橢圓形,長 1~1.5 公分,先端圓形,平滑,成熟時呈橘紅色。
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 6~7 公尺,枝條纖細,樹皮灰白色,光滑。單葉,互生,具短柄,柄長 0.3~0.5 公分;葉片長 5~10 公分,寬 2~5 公分,卵形、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葉基鈍或銳尖形,葉尖銳或漸尖形,全緣,上下表面光滑,乾燥時呈灰白色,葉緣為波狀緣,側脈 4~8 對,革質。花序為聚繖花序呈總狀排列,腋出;雜性花;雄花序線形,較葉片長;花具梗,徑 0.4~0.5 公分。果實為核果,橢圓形,長 1~1.5 公分,先端圓形,平滑,成熟時呈橘紅色。花期 3~5 月。
 
 植物圖片
※※※※※※※※※※※※※※※
 
 
 
 
 
 
 
 
 
 
 9.土樟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土樟                                           更多土樟
英文名稱: Reticulate-veined Cinnamon Tree,Taiwan Camphor Tree

學名:

Cinnamomum reticulatum Hayata
科名: 樟科(Lauraceae)樟屬(Cinnamomum)
別名: 網脈桂、網脈樟、香桂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
分佈: 恆春半島低海拔之叢林中,或生長於近海岸地區,如墾丁、鵝鑾鼻,老佛山等地均有其蹤跡。
用途 1.園景或行道樹點景單植、叢植、列植,作為園景或行道樹用。2.木材作建材用。
莖: 樹高 3~7 公尺,樹皮灰褐色,樹枝短而粗壯,圓柱形。

葉:

葉多為對生或近似對生,但亦有互生者,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 4~6 公分,寬 1.5~3 公分,先端鈍或圓,基部鈍,革質,全緣(乾燥時略反捲),基生葉三出脈於表裏兩面皆隆起,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蒼綠色;葉柄長 0.5~1 公分,細長,光滑無毛。

花:

花小,淡黃綠色,3~5 枚呈腋生的聚繖花序,花序較短,僅 2~3 公分,光滑無毛;小花梗長 0.2~0.4 公分,無毛;花被筒鐘形,長約 0.1 公分;花被片 6 枚,3 枚在上,3 枚在下,彼此略微交疊,闊卵形,長 0.3~0.35 公分,寬 0.25 公分,先端鈍,外面光滑,內面有絨毛;完全雄蕊 9 枚,花絲具有粗毛茸,僅第三輪花絲的上部有腺體一對;退化雄蕊箭形,有絨毛,柄長約 0.15 公分;子房卵形,徑約 0.1 公分,光滑無毛,花柱長 0.25 公分,無毛,在先端靠近柱頭處略膨大,柱頭盤狀。
實: 核果橢圓形,長約 1 公分,徑約 0.7 公分;殘存花被淺杯形,先端截形無鋸齒。

特性:

小喬木,樹高 3~7 公尺,樹皮灰褐色,樹枝短而粗壯,圓柱形。葉多為對生或近似對生,但亦有互生者,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 4~6 公分,寬 1.5~3 公分,先端鈍或圓,基部鈍,革質,全緣(乾燥時略反捲),基生葉三出脈於表裏兩面皆隆起,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蒼綠色;葉柄長 0.5~1 公分,細長,光滑無毛。花小,淡黃綠色,3~5 枚呈腋生的聚繖花序,花序較短,僅 2~3 公分,光滑無毛;小花梗長 0.2~0.4 公分,無毛;花被筒鐘形,長約 0.1 公分。核果橢圓形,長約 1 公分,徑約 0.7 公分;殘存花被淺杯形,果托膨大,先端截形。
 
 植物圖片
※※※※※※※※※※※※※※※
 
 
 
 
 
 
 10.大葉山螞蝗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葉山螞蝗
英文名稱: Large-leaf Tickclover
學   名: Desmodium gangeticum (L.) DC.
Hedysarum gangeticum L.
科   名: 豆科(Leguminosea)山螞蝗屬(Desmodium)
別   名:  大葉山綠豆、恆河山綠豆
原產地: 熱帶亞洲
分布: 臺灣中南部低海拔灌叢中。台中、南投、台南高雄、屏東、台東,平野至山麓至中、低海拔林內。
用   途:  1.藥用:性味:莖葉:甘、微辛、平。效用:莖、葉:止血止痛,散瘀消腫。外用搗敷治跌打損傷、止痛消腫。2.作綠肥及飼料用:可作綠肥及飼料用用。
莖: 小灌木,高約 1~1.5 公尺,莖柔有毛。
葉: 葉卵狀長橢圓形,長 9~15 公分,寬 3.5~7 公分,先端漸尖,背密生平貼柔毛。
花: 花白色。呈串狀排列,每朵小花約 0.3 公分長。
果實: 莢果長 1.8~2.2 公分,莢節近圓形,呈穗狀。
特徵: 葉山螞蝗為豆科山螞蝗屬小灌木,高約 1~1.5 公尺,莖柔有毛。葉卵狀長橢圓形,長 9~15 公分,寬 3.5~7 公分,先端漸尖,背密生平貼柔毛。花白色。呈串狀排列,每朵小花約 0.3 公分長。莢果長 1.8~2.2 公分,莢節近圓形,呈穗狀。
 
 植物圖片
※※※※※※※※※※※※※※※
 
 
                             
 
 
 
 
 
 
雨中笠翁图书馆
 
雨中笠翁编撰 雨中笠翁编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