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侨光中学 傅迎欣初中历史课本有好几处地方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体现农历的,特别是中国近代史,如甲午中**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如何计算呢?其实很简单。 一、记住农历的天干和地支的顺序 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二、掌握天干和地支的搭配方法年数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癸酉;后继续甲戍、乙亥、丙子……,60年时刚好是葵亥。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搭配时先天干后地支。 三、使用如下公式 1、天干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0.整除时是葵,余数1、2、3、4、5、6、7、8、9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按顺序)。 2、地支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2.整除时是亥,余数1、2、3、4、5、6、7、8、9、10、11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按顺序)。 如:1894年甲午中**战争 (1894—3)/10 余数是1,天干属于“甲”;(1894—3)/12 余数是7,地支属于“午”。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甲午”。 又如:1898年戊戌变法 (1898—3)/10 余数是5,天干属于“戊”;(1898—3)/12 余数是11,地支属于“戌”。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戊戌”。 再如:1911年辛亥革命 (1911—3)/10 余数是8,天干属于“辛”;(1911—3)/12 结果是整除,地支属于“亥”。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辛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