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口地理
2012-06-06 | 阅:  转:  |  分享 
  
三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态势(一)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二)中国人口地域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三)未来中国人口分布演变的趋势
饶元才2009022137(一)中国人口分布特点1.人口分布西疏东密,但东南地区密中有疏,西北地
区疏中有密东南半壁地势平缓,气候暖湿,人口高度密集,西北半壁地势高峻,气候干冷,人口远为稀疏。以黑龙江省的黑河——腾冲一线为
界(胡焕庸),其东南一侧占总面积的42.9%,人口占94.3%,西北一侧分别为57.1%和5.7%。2000年东南一侧(含台湾
、香港和澳门)平均人口密度高达296人/km2,西北一侧仅为14人/km2,相差达21倍。在东南一侧,以江河沿岸冲积平原和
沿海平原人口最为稠密,如珠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km2。,长江下游和杭州湾沿岸平原超过900人/km2。黄淮海平
原和四川盆地也达到600~700人/km2;在西北半壁,人口主要集中于河谷地带和绿洲,大面积上人口均极度稀少,其中以藏北高原和
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主的无人区占了全国总面积的l/10。此外,帕米尔高原、阿拉善高原、呼伦贝尔高原以及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亦
仅在1人/km2左右。2.人口分布明显趋向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少2000年,距海岸200公里范
围内的平均人口密度为407人/平方公里;200~500公里范围内为201人/平方公里,下降了一半还多;500~1000公里范围内为
124人/平方公里,下降近三分之一;1000公里以外,仅为21人/平方公里,还不到十九分之一。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水源丰沛
,交通和对外联系方便,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聚集确有其有利条件,世界各国大多都是这样。而内地边疆的优势则是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发展
潜力巨大。新中国建立后,为改善生产布局状况,推动了由沿海向内地边疆的人口再分布,沿海12个省、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53年的4
2.8%降至1978年的41.0%。此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沿海省区经济飞速发展,尽管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还
是出现了明显的止跌回升势头,1995年已达41.2%,若计入迁移流动人口,比重还要更大。这表明与前一时期相比,中国人口再分布在方向
上已发生重大逆转。3.人口主要分布于地形较为低平的地区,人口密度与地面海拔呈密切的负相关200
0年海拔100米以下地区集中了全国人口的42.6%,100~500米为30.6%,500~1000米为12.2%,1000~200
0米为11.1%,2000~3000米和3000米以上分别仅为2.6%和0.9%;100米以下人口密度高达516人/平方公里,30
00米以上仅为4人/平方公里,相差120多倍。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的最低高程并不是沿海,而恰恰在地处亚欧大陆核心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其中
居住在海平面以下的约有16万人;中国(也是世界)人口垂直分布的最上限在喜马拉雅山北坡和唐古拉山南坡,共约有2万人定居在海拔5000
~5200米之上,而季节性人口分布(放牧)的上限更达到5500米。4.沿海、沿江、沿线形成若干人口集聚带和集聚中心,构
成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框架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带、三江(河)、两线”的人口集聚框架。“一带”即南起珠三角城市群
、海峡西岸城市带,经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和环渤海经济区,直达辽东南城市群的“沿海人口集聚带”。“三江(河)”是指西起成渝地区,经
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带、昌九城市带,东至长三角城市群的“长江沿线人口集聚带”;西起西宁、兰州,经河套地区、山陕交界地区和中原城市
群,东达山东半岛的“黄河沿线人口集聚带”;西起昆明,经贵阳、南宁,直达珠三角的“珠江沿线人口集聚带”。“两线”是指南起香港九龙、经
深圳、广州、长沙、武汉、郑州、北京、沈阳,直达最北端的哈尔滨的“哈大—京沈—京九铁路沿线人口集聚带”,东起上海,经苏州、南京
、郑州、西安、兰州,穿过河西走廊直达乌鲁木齐的“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人口集聚带”。中国人口集聚经过多年的发
展,也逐渐形成了若干个区域性人口集聚中心,其中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中原城市群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以沪宁杭为核心的长三角地
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以武汉都市圈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地区以及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四川盆地成为中国人口集聚程度最高的区
域人口集聚中心。这些人口集聚带和人口集聚中心对其周边区域人口分布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人口集聚的“骨架”,从根本上奠
定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框架。(二)中国人口地域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1.自然条件奠定了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基本格局。
(1)中国自然因素的地域分异格局对人口分布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良好的自然条件是人口集聚的前提,作为自然差异巨
大的中国尤其如此。中国人口分布与中国地形条件、植被条件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与气候条件也有很高的相关性。其中地形条件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
响尤为突出。中国人口集聚区的分布与中国主要的平原、盆地地区的分布完全一致,而中国的人口稀疏区乃至无人区也基本上都分布在地形起伏度较
大的地区。中国人口“西疏东密”基本格局的形成就是中国“平原集中分布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多高海拔山地以及高原”的地形地貌格局限制的结果,
中国地形地貌的整体格局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人口分布的整体格局。(2)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的空间格局决定中国
人口集疏的地域格局。中国人口密集区全部位于东南半壁的人居环境高度适宜区和比较适宜区,与之相对应,中国人口稀疏区则全部位于中国西
北半壁的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区和不适宜地区。中国人口向人居住环境高度适宜区和比较适宜区集聚的效应明显。2.中国经济集聚的空间
不均衡性是人口集疏格局形成的根本动力人口集聚与经济发展显著相关,经济核心区与人口核心区完全一致,而极端落后
地区以及待开发地区也全部都属于人口极端稀疏区与基本无人区。按照经济集聚度由高到低的各类型区也分别与按照人口集聚度由高到低的各人口集
聚类型区存在着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这说明中国的人口集聚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在空间上基本吻合,证明中国的人口集聚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密切相关。事实上,中国人口空间集聚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经济集聚而导致的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差距,这种差距
导致大量的人口为获得更优越、富裕的生活条件不断涌入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最终在这些地区形成了人口的集聚。经济集聚在空间上的不均衡
性是中国人口集疏格局形成的根本动力。3.城市化是中国人口集聚的核心内容中国的人口集聚带全部都是以众
多的城市群、城市带作为骨干、而主要人口集聚中心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以及四川盆地等也分别以京津、宁杭、惠
深港、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圈以及成渝等城市群或城市带为核心,说明城市化地区是中国人口集聚的骨干和核心。中国人口集聚实际上是围绕
区域城市化进行的。从最初的分散型城镇体系、中期城市群的初步形成,到未来的都市圈—都市连绵区的全面形成,中国的城市化完全引导着中国人
口集聚发展的方向,中国的城市化是中国人口集聚的核心内容。(三)未来中国人口分布演变的趋势首先,东部沿海
地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将明显增大,中部地区将减小,西部地区仅有微弱上升。在各省、区中,广东和西藏预计人口增长幅度最大,新疆和海南次
之,而四川、浙江和辽宁的增幅将最小。其次,山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将减小,平原将增大,这一点与前一趋势有着很密切
的关联。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71%,人口占58%,但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其比重却相当低,与平原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据统计,丘陵地区乡村人口人均粮食产量近年比平原低1/10,山区则低1/3,人均工业产值相差更大,不少山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还远没有真正
开始。广大山区除了在经济上陷于贫困外,生态环境也普遍遭到破坏,有的已出现生态危机,其表现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水源枯竭,自然灾害频度烈度加大,石化或荒漠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山区的贫困和生态危机,是由历史、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不利
因素造成的,应予强调的是人口增长过多过快,超过了资源承载能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应该看到,山区在林业、
畜牧业、采掘业、旅游业等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但其人口承载量都不大。而在可以大量承载人口的种植业、制造业和部分第三产业的发展条件上,
山区相比平原均处于明显的劣势。人口的适度减压对山区确是必要的,否则将很难促使其从根本上转入良性循环。一部分生存与发展条件十分恶劣,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山区连温饱也很难实现。适当调整山区、平原的人口比例,不仅有必要,而且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也是有其可行性的:首
先中国的综合国力已显著增强,正逐步增大山区开发性扶贫的力度,先富起来的平原地区有义务有必要也有能力支援山区,除资金、
技术、文化外,也应包括在劳务市场的开放上向山区适度倾斜;其次平原人口迅速老龄化,加上劳动力的结构性缺口,需要新鲜血液;第三,人口迁移流动已有很大发展,今后可望进一步扩大规模;第四,平原地区不仅工业开始起飞,农业潜力也很大,吉林、黑龙江、江苏等省粮食均有富余,这将为山区人口减压提供宝贵的物质空间。近十余年来,应把人口合理再分布作为山区脱贫开发的重要措施之一,已得到了普遍的共识。不少地区已做了大量工作,如甘肃、宁夏、广西、广东、福建、山东、山西、河北、辽宁、浙江等山,其中搬迁移民人数即达100余万,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献花(0)
+1
(本文系左手明媚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