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刺可疗耳鸣

 书院蓝田 2012-06-06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或头内有主观鸣响并能与外界杂音和噪声区别的感觉,由耳部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常常是耳聋的先兆。耳鸣患者常可以感觉到耳内有嗡嗡声(蚊虫叫声)、马达(飞机)轰鸣声、轮渡声、吹风声、流水声、铃声、滴答声、蟋蟀声、蝉鸣声、吹哨声、嘶嘶声、放气声、海潮声、汽笛声、浪涛声、吱吱声、隆隆声、咚咚声、唧唧声、呼呼声、冲冲声、雀叫声、雨雷声、树叶沙沙声、心跳声、轰轰声、整流器振动声等近30余种及一些可以用象声词形容的耳鸣声音。而这些声音始终在变换,可以是间断性、持续性或搏动性(与心跳同步)的。耳鸣几乎是所有耳疾都能并发的症状,虽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耳鸣是听觉系统中一种异常(过度)的神经自发电活动的结果,但其产生的机制仍然还不明了对耳鸣的诊断,最低限度需要全面的听力学评估,可以用纯音听力计进行频率匹配及响度平衡的方法测出耳鸣的强度和频率以及颞骨CT和头部MRI检查。搏动性耳鸣需要检查包括颈动脉和椎动脉的血管系统造影,以排除动脉阻塞、动脉瘤及血管肿瘤。客观性耳鸣可用助听器或听诊器来检查。若怀疑有腭肌阵挛者可利用肌电图检查。颈椎X线拍片与血管造影有助诊断血管畸形、动静脉屡、血管分布及有无骨质增生压迫血管而致耳鸣。x线可检查。 耳鸣常会与高血压、神经衰弱或经常与药物中毒、巨大声音的震动引起鼓膜缺损有关也应注意。  

        耳鸣中医有“聊秋”;“脑鸣”;“耳中鸣”;“耳苦鸣”;“耳数鸣”等称谓。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就有论及耳鸣的文句不下二十次,可见在当时耳鸣已经是十分常见的病症了,而且受到了医家的重视。对耳鸣发病原因的认识可以溯源至如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木郁之发……甚则耳鸣旋转。”这里的“木”指的是肝,“木郁”即肝气郁结之意。又如《灵枢·海论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由于肾主骨生髓,所谓“髓海不足”意即肾精不足;脾胃气血生化之源虚弱则“上气不足”。再如《灵枢·口问篇》:“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这里所论述的依然是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耳失所养导致耳鸣的机理。我们可以从这些文献的记载中看到耳鸣的发病原因当时认为主要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后代医家在应用《黄帝内经》这些理论指导耳鸣临床实践的同时,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发病原因,如隋代医家认识到风邪外袭也可以导致耳鸣。曹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中专门有一节论述耳鸣的原因:“劳动经血,而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到了明代,医家们在实践中又发现痰火互结于耳中可以导致耳鸣,如《明医杂著》中就有:“耳鸣证,或鸣甚如蝉,或左或右,时时闭塞,世人多作肾虚治不效,殊不知此是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郁甚则壅闭矣。”这样的记载。综合历代医家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耳为清空之窍,正常情况下必须保持其“清空”的状态。如果外邪、肝火、痰火、瘀血等实邪蒙蔽清窍;或脏腑虚损,清窍失养,元精失固等均可导致耳的“清空”状态遭到破坏发生耳鸣。针灸治疗耳鸣历史悠久,方法诸多,效果满意。主穴选取耳和髎。暴病耳聋或耳中憋胀,鸣声不断,按之不减,伴有面赤、口干、烦燥、善怒、头痛、脉弦等证者多由于外感风热或内伤情志、饮食不当致使痰湿内生,气郁化火,循经上扰蒙蔽清窍所致的实证,加外关、丰隆;若久病耳聋、或耳鸣时作时止,操劳后可见加剧,按之鸣声减弱,兼有头晕、腰酸遗精带下、脉虚细者多因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劳倦纵欲是肾精亏耗,精血不能上养于耳,耳失所养出现的虚证耳鸣,可加太溪、三阴交。令患者取仰卧位并将所取穴位处充分暴露常规消毒。避开局部动脉在耳门前上方鬓发后缘耳郭根的前方、颞浅动脉后缘处取耳和髎穴,毫针沿局部骨缝斜刺进针1寸,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约1分钟,以局部有憋胀感为佳,留针30分钟并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毫针直刺外关1寸;丰隆2寸,均施以提插泻法各约1分钟以有麻胀感分别向肘关节、踝关节放散传导为佳,留针20分钟后摇大针眼快速起针,同时术者用双手拇、食指从针眼处向外挤出鲜血数滴。毫针直刺太溪和三阴交各1寸,施以捻转补法麻胀感沿下肢内侧向膝关节放松传导,留针30分钟并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在患者吸气同时缓慢起针并按压针眼处约1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方中耳和髎穴为君穴,其因在“耳前兑发下横动脉,耳听音声之和,而为锐骨之空也。”《医经理解》句而得名。手、足少阳、手太阳的交会穴。有清热降浊,疏散风热,补肾填精,濡养耳窍,聪耳止鸣的功效。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又是八脉交经(会)穴之一;交阳维脉。善疗头面五官科疾病,具有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的作用。丰隆有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的功效。合用可以祛除实邪,开窍醒神。太溪作为肾经的原穴,是肾之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可滋阴补肾、通调三焦。凡肾虚病证或肾经循行所过部位病症均可取太溪穴施治。三阴交位于内踝上三寸,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三经气血调和,则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因而可以达到调补精血,健康长寿的目的。诸穴配伍应用可以达到解表泻热,通利耳窍的最终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