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细微处见真淳

 陈士同 2012-06-08

“细微”即细节,“见”即呈现、表现,而“真淳”则是指好的结果或状态。一言以蔽之,好的结果或状态只有通过细节才能展现出来,这与“细节决定成败”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材料看,梯子是横放还是竖放表面上看仅仅是一个状态的问题,但是就是一个简单形状的改变却传递出一种脉脉的人情关怀,让人们产生养眼舒心的情感体验。试想每一个人都怀着这种愉悦的心情去做着做着自己的一份事情,还担心不会收获好的结果吗?

纵览古今中外,有关重视细节的名言警句或趣闻轶事不胜枚举。“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纵有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志,如果连身修不好,家庭不能和睦,那理想也只能成为妄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与不做分清的应该是事情的性质,不好的点滴做了集腋成裘,终归会疾病缠身,甚至会病入膏肓;好的“沧海一粟”因为你的不屑一顾,它只能永远沉寂在某一个角落,而你只能忙忙碌碌的如陀螺,在你身上不会绽放出太多耀眼的光芒。

“最美妈妈”吴菊萍虽然就是那么一个潜意识的伸手,细微的动作成就了她一生的美丽;“最美女教师”就是她在危难之时一下用力的推搡,用自己身体的残疾,一生的痛苦换取学生肢体的健全,举世的垂泪与感动。她们本能的反应,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虽然不是惊天动地,但是绝对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而一个人生命意义的诠释,一个永恒的历史瞬间的定格,不需要未雨绸缪的,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思维健全的心智,点点滴滴的细微同样可以成就你美丽的人生。雷锋之所以成为一个标志性的符号,不是因为他驰骋沙场,戍边杀敌,而是他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正是无数的细微积淀,才铸就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永久的丰碑。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另类的存在。什么“成大事者应不拘生活小节”的冠冕堂皇的托词;什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欲借轰轰烈烈的惊人之举成就自己伟业的妄想主义者等等。试想,如果举国上下每一个人都渴望通过干轰轰烈烈的大事来名垂青史,那么大街将会垃圾成山,河道将会恶臭熏天;良田荒芜,机器停止。长此以往,真的会国将不国。

坐在考场上,面对一道道需要解答的题目,我只能“心无八极,思接千载”的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不辜负家人的期许,社会的厚望;此生中,我只有认真对待点点滴滴,才能使平凡的自己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