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桥许家(76)

 许树人 2012-06-09

 
 

71、漯河

76(2)、草稿


76、激学

201268日)

   许树人

课余精设计,

调动创新台;

生喜争尝试,

乐中积极来。

 

漯河

     漯河,是沙河和澧河交汇的地方,小舟傍水,绿柳沿堤,颇似南水乡……有一篇《漯河赋》这样赞美它—— 漯河,因水得名,依水而兴古来商埠之地,今日食品名城,居中原之中,四方辐凑;融南北之萃,物阜民丰。沙澧二河,汇于此地,蜿蜒东走,入淮河,通江达海; 水旱码头,显于当年,商贾云集,曾几度,繁华风流。漯河历史悠久,古迹星罗。贾湖遗址,蜚声中外,出七音骨笛,启华夏文明之先河; 隋朝商桥,屹立千年,驮古今沧桑,为中华拱桥之典范。 汉魏更替之碑,史称三绝: 春秋楚王之台,名日章化。汉初樊哙,以建国之功,封侯舞阳:中兴刘秀,率郾城之士,突围定陵。孔子思归之处,风雪飘舞;许慎安眠之冢,芳草青青。清波涟涟,有狄青饮马之湖;北风呼啸,慰杨公再兴忠魂。商桥鏊战,郾城大捷。此可谓藏龙卧虎之地,兵家必争之城

     关于漯河地名的由来,有资料说——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就逐渐形成了。因其临近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到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隋炀帝大业年间,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三月,唐军与淮蔡军“夹殷水而军,诸军相顾望,无敢涉殷水者。”南宋时,为防洪水及土匪侵害,在殷城周围修筑了寨墙,因隐、澧水在此交汇,寨取名源汇,镇取名上口(又名新寨镇),与东边的下口(今周口)镇遥望相呼应。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1948年7月,设立县级漯河市。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

     86年城市升格之后,有三县一区,后来又调整为两县三区。分别是:舞阳县,临颍县和源汇区,召陵区,郾城区。有一副对联赞漯河曰:挥军扬鞭,力战破金贼,饮马九曲黄河,保宋犹思岳武穆   踏雪乘月,奇袭平淮乱,垂名千古青史,匡唐定赞李元直 愿更多的人思古游漯!

我们举家南迁,也有慕水的意思!市中沙澧交汇,风光宜人;沿河绿化开发,是处可观……在这里,我带着儿女学会了游泳;平素时候,老伴也喜欢到桥下洗衣;我更是经常骑车沿堤赏景……念此,2015年3月17日作《七绝. 聆思 》—— 春雨更阑乱砸频, 叮咚奏醒梦中人; 晨来万物惊明净, 堤去千丝伴赤新。

1987年搬家到漯河铁中之后,先住在教学楼的三层上……

当时有好几家邻居,老马(文章)、老耿(海振)、老王(金榜)、老刘(春莲)、一家子(许新正)等等,走廊连通,随时可相往……蜂窝火在各家的门口放着,做饭炒菜时,不断地飘来油烟香;端着碗,边吃边走,串几家的门简直是常……

楼下就是方形的校园,南北是两座教学楼,西边是一座实验楼,我们的楼下是办公室。上课、开会都不会耽误……中间,是块草地,有一条回廊连通着亭子的俩边。课余时候,常有师生去留……这样的在校园里生活,一晃就是两年!

1989年,按积分在育才路铁路地区家属楼三楼分得一套46平方的集资房,竭尽积蓄,获得新居之后,用漆装饰地板,用涂料勾勒墙围,就满意搬迁……

我们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姑娘,加上岳父,一家五口,虽说房子有四个厅室,但间间都得住人。那拥挤的情况是可想而知的……尽管如此,它可是一生中最大的房子了!陆游《送周郎》的诗中说:衡门仅可俛首过,陋室真成容膝迮。木盘设食菜数箸,共饱知君不予责。念此,也该知足了!

1992年9月,我的父母从贵州回故乡来,那时恰好儿子去宝鸡读书,腾出了一个房间,六口人挤在四个住室里,其乐融融……真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生活条件的改善,给人以巨大的动力。工作,埋头苦干,踏踏实实;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候傻想:倘若把几十呕心沥血、精心设计的教案,像小说那样发表,是“著述颇丰”了……有感于择撷,2012年4月25日作《五绝.蜜蜂》 —— 菜花黄遍野, 春日满天香; 生命虽匆短, 辛勤采蜜忙。2013年5月23日,观看视频组合演出,砰然心动,作《七绝.感动 ——玖月演奏》 —— 手足并鸣千种乐, 且弹且唱万般声; 眉飞色舞天姿彩, 始信人间百炼精。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后来又当了语文教研组长。

辛勤的努力,到头来果有好报——我教的两个班级,高考语文平均分曾连续获得漯河市三等奖、二等奖、二等奖……乍看起来,成绩并不显眼。值得说明的是,我们漯河铁路中学在市里只是普通高中,但成绩却是和重点学校一块儿评比的!

以后的几年里,我先后也有几篇论文获奖和发表。如:《浅议教学中的情感投资》《素质教育探索拾零》《谈语文课上诗词佳句的鉴赏记诵和积累》《快速作文教学新探》《实施快速作文教学心语》《实施快速作文顿悟》《论教与学的关系》……

学习湖南邵阳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教学法之后,作文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辅导学生作文收获不小记得罗旭静、海静等同学的文章曾多次在《漯河内陆特区报》上发表;李琳、薛莹、李光辉、赵方方、段丽娜……分别在各届“武汉国际楚才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冯瑜等同学的作文还曾被收录在《春芽集》中……

引一段温彬同学高二时候写的《谈高中生活的感悟》里的话吧:语文课'听、说、读、写’的训练,使每个人的素质大大提高了。每一个过程,都使我们感受着拼搏的幸福;每一个过程,都使我们感受着人生的斑斓。可以这样说,我们的高中生活,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像灿烂的太阳一样明丽,像天空翱翔的矫健的雄鹰一样豁达,像浩瀚的大海一样包罗万象。它会让我们终身受益——使我们充满朝气,充满自信,充满创造!使我们的人生变得靓丽多彩!”字里行间,虽说有些溢美之词,但这毕竟是来自学生的心声!

由于不地辛勤耕耘和艰苦拼搏,1993年,我被评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网上看到一副奇景,颇有感慨,2013年2月15日作《七绝.土林》 —— 雨风剥蚀腐陈清, 荡尽泥沙土骨呈; 莫道平荒无景致, 抗拼冲击有奇生。

光阴速甚箭,时光快如梭,就这样,86年来到漯河,转眼间,年的时光就匆匆地过去了……孩子们长大了,儿子考上宝鸡铁路司机学校之后,女儿又考上郑铁卫校……掐指一算,我俩也五十多啦!

1994年,武汉铁路分局下达了可以提前退休的文件,而且还有奖励。于是,妻子就办理了退休手续……我因为父母远在贵州,想着铁路上每年有张免票,可以回家看看,仍坚持继续工作。

19956月,参加武汉铁路分局“七一”书法展览,作品经美术老师郭国钦帮助装裱后,曾获得了二等奖;只是作品一直未见退回。近来,偶然翻出书写的底稿,经女儿发在网上,我也有兴题了几句诗,聊录于后——

《五绝.字迹》2012年元月4日)——草书原习作,长久被尘封;子女精心照,欣愉网络容。201227日按律修改)

《五绝.楷书》2012329日)——家父楷书俊,年青受感酣;今观己昔作,心中未为甘。

《五绝.篆书》2012415日)——训诂求原韵,摹书学篆文;兴来犹习作,传网愿增欣。

     1996年,我有幸参加郑州铁路局党外高级知识分子在郑州党校学习,在澡堂洗澡的时候,竟意外地遇见了1968年曾在贵州龙里军垦农场一起锻炼过的同学——川大哲学系的王文华,真是不巧不成书啊!老朋友相见,感慨万千,交谈多时话犹未完……真是:笑谈古今喜相逢,灯火重重今宵乐。

  下来的几年,发生的事情也不少——

    19978月末,我刚因开学带着二弟家的喜梅从南宫山回到漯河,七月三十日,就获悉父亲在贵州与世长辞的消息我匆匆地赶往遵义,看到的就是遗像了……

     1998的夏天,妻子曾经去新郑伺候过多日的从台湾回来的舅舅杨履康,离开了人世。没过多久,石固的三姨也因伤心与亲长辞……

   1999年以后,我们寒暑假都去贵州看望母亲,她怀念故土,但又不愿意离开生活多年的黔地,最后还是长眠在遵义的山区……

     2002 年,母亲去世前,我和妻子曾亲赴贵州看望;母亲离世后,她一直参加完料理立碑诸事,才回到河南……

   回想双亲一生的谆谆教诲,2013年8月22日作《七绝.念父母 》——劬劳家国千辛苦,甘晋绥黔颠簸行;堪喜子孙兴业就,慈亲常励奋拼生。

2003年暑假,我第一次去宜昌、张家界走走,领略了那里的长江和特殊地貌的风光;到怀化、长沙等地看看,一览异地的风俗、人情……

这年的11月,儿子和秦素珍在漯河育才路的铁工院举行了结婚典礼……

2004的三月,我就到了退休的年龄……这年的重阳节,我参加漯河市电视台组织的漯河市十佳老人评选活动,过关斩将,最终在双汇广场的比赛中获得了前20名的成绩…比赛归来,忽然想起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世上百业,莫不如此!

回到河南家乡工作,从许昌到漯河,虽说距离没有多远,变化不很大;但时光却用去了不少:廿六岁月转瞬过,弹指亦是退休人……

76、激学

201268日)

   许树人

课余精设计,

调动创新台;

生喜争尝试,

乐中积极来。

 

漯河

   漯河,是沙河和澧河交汇的地方,小舟傍水,绿柳沿堤,颇似南方水乡……有一篇《漯河赋》这样赞美它—— 

   漯河,因水得名,依水而兴古来商埠之地,今日食品名城,居中原之中,四方辐凑;融南北之萃,物阜民丰。

 沙澧二河,汇于此地,蜿蜒东走,入淮河,通江达海;

 水旱码头,显于当年,商贾云集,曾几度,繁华风流。
 漯河历史悠久,古迹星罗。贾湖遗址,蜚声中外,
 出七音骨笛,启华夏文明之先河;
 隋朝商桥,屹立千年,驮古今沧桑,为中华拱桥之典范。
 汉魏更替之碑,史称三绝:
 春秋楚王之台,名日章化。
 汉初樊哙,以建国之功,封侯舞阳:
 中兴刘秀,率郾城之士,突围定陵。
 孔子思归之处,风雪飘舞;许慎安眠之冢,芳草青青。
 清波涟涟,有狄青饮马之湖;
 北风呼啸,慰杨公再兴忠魂。
 商桥鏊战,郾城大捷。
  此可谓藏龙卧虎之地,兵家必争之城

     关于漯河地名的由来,有资料说——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就逐渐形成了。因其临近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到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隋炀帝大业年间,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三月,唐军与淮蔡军“夹殷水而军,诸军相顾望,无敢涉殷水者。”南宋时,为防洪水及土匪侵害,在殷城周围修筑了寨墙,因隐、澧水在此交汇,寨取名源汇,镇取名上口(又名新寨镇),与东边的下口(今周口)镇遥望相呼应。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1948年7月,设立县级漯河市。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

     86年城市升格之后,有三县一区,后来又调整为两县三区。分别是:舞阳县,临颍县和源汇区,召陵区,郾城区。

1987年搬家到漯河铁中之后,先住在教学楼的三层上……

当时有好几家邻居,老马、老耿、老王、老刘、一家子等等,走廊连通,互相来往……蜂窝火在各家的门口,做饭炒菜时,不断地飘来油烟香;端着碗,边吃边走,串门简直是家常……

1989年,在育才路上铁路地区家属楼三楼分得一套46平方的集资房,生活似乎有了层次——当时的顺口溜是:一楼脏,二楼乱,三楼四楼住高干……

岳父原来在孟庄车站工作,费劲把儿子调回新郑后,有一段时间和儿子一家都住在新郑车站东边食品公司的院里。后来因家事年轻人闹离婚,关系紧张,就到许昌、漯河,一直跟着我们生活……

我们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姑娘,一家五口,所以,房子虽有四个厅室,但间间都得住人。那拥挤的情况是可想而知的……

在学校,我一直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后来又当了语文组教研组长。

工作上,可以说是埋头苦干,踏踏实实。光是几十本呕心沥血、精心设计的教案,如能像小说那样发表,也不至于如此清贫……

不过,努力终有好报——我教的班级,高考语文成绩平均分等曾连续获得漯河市三等奖、二等奖、二等奖……值得说明的是,我们漯河铁路中学在市里只是普通学校,但成绩是和重点学校一块儿评比的!

以后,我先后也有几篇论文获奖和发表。如:《浅议教学中的情感投资》《素质教育探索拾零》《谈语文课上诗词佳句的鉴赏记诵和积累》《快速作文教学新探》《实施快速作文教学心语》《实施快速作文顿悟》《论教与学的关系》……

学习湖南邵阳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教学法之后,作文教学效果明显……

辅导学生作文收获不小。记得罗旭静、海静等同学的文章曾多次在《漯河内陆特区报》上发表;李琳、薛莹、李光辉、赵方方、段丽娜……分别在各届“武汉国际楚才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由于不断地、辛勤地艰苦拼搏,1993年,我被评为了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光阴速甚箭,时光快如梭,就这样,转眼间,几年的时光就匆匆地过去了……

1994年,武汉铁路分局下达了可以提前退休的文件,而且还有奖励。于是,妻子就办理了退休手续……

我因为父母远在贵州,想着铁路上每年有张免票,可以回家看看,仍坚持继续工作。

19956月,参加武汉铁路分局“七一”书法展览,作品经美术老师郭国钦帮助装裱后,曾获得了二等奖;只是作品一直未见退回。

近来,偶然翻出书写的底稿,经女儿发在网上,我也有兴题了几句诗,聊录于后——

《五绝?字迹》(2012年元月4日)

草书原习作,长久被尘封;子女精心照,欣愉网络容。201227日按律修改)

《五绝?楷书》(2012329日)

家父楷书俊,年青受感酣;今观己昔作,心中未为甘。

《五绝?篆书》(2012415日)

训诂求原韵,摹书学篆文;兴来犹习作,传网愿增欣。

     1996年,我有幸参加郑州铁路局党外高级知识分子在郑州党校学习时,在澡堂洗澡的时候,竟意外地遇见了曾在贵州龙里军垦农场一起锻炼过的同学——川大哲学系的王文华,真是不巧不成书啊!老朋友相见,感慨万千,交谈多时话犹未完……

      这几年,接连发生的事情也不少——

    1997年,我的父亲在贵州与世长辞。

      1998年,妻子曾经去新郑伺候过的从台湾回来的舅舅杨履康,也离开了人世。

      2002 年,母亲去世前,妻子曾亲赴贵州看望;母亲离世后,她一直参加完料理诸事。

    2003年暑假,我曾去宜昌、张家界、怀化、长沙转转。而后,儿子和秦素珍举行了结婚典礼……

2004年,我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了……这年的重阳节,我参加漯河市电视台组织的漯河市十佳老人评选活动,过关斩将,最终在双汇广场的比赛中获得了前20名的成绩……

廿六岁月转瞬过,弹指亦是退休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