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气虚证

 博览606 2012-06-09

                     中医的气虚证  

 

中医的气虚证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中医的气虚证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图片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对人体生命活动有推动和温煦的作用。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这三种“气”通过肾、脾胃和肺等脏器的生理功能综合在一起,维持养护人体的生命活动。简单地说,气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体内流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机体中各个器官的功能活动。当“气”发生病理变化时,人体的功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黄帝内经》曰“百病生于气也”。气之为病包括:气虚、气滞、气逆等。

气虚证为临床常见病证,系指“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愈,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是说,人体的正气足,可抵御各种疾病的的侵袭,而人体的正气虚弱时,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致人生病。我们常说的,某某同志很容易感冒,只要有点风吹草动,他就最先会出现问题,体质太虚了,这种“虚”,在中医说来就是“气虚”。

归纳起来,气虚证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脱肛,子宫下垂,浮肿,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

具体分析,中医根据五脏之功能,将气虚证分为:

1、肺气虚。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呼吸气促,语声低怯,气息轻浅,易发咳喘。此外,肺主皮毛,肺气虚,皮毛不荣,卫外不固,易发外感。临床上可用人参养荣丸、参苏理肺丸等来益气养肺。

2、脾胃气虚。脾主运化水湿,并主四肢肌肉,胃主受纳水谷,脾胃气虚则水谷运化无力,出现纳少腹胀、神疲肢倦。临床上常用香砂六君子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来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3、心气虚。心主血脉而藏神,心气不足,则心血运行无力,出现心慌心悸、不寐健忘、胸闷不畅等。可用炙甘草汤、四君子汤加黄芪、酸枣仁、远志、柏子仁、五味子等以养心安神。

4、肝气虚。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肝气虚则筋缓不收,肝血不行,会出现手足发麻、视物不明等症。因为中医在“肝气虚”此概念上存有一定的争议,所以治疗上无明确的固定方法。清代名医张锡纯提出升提肝气的治疗法则,他常以大剂量黄芪升补肝气。“黄芪之性温而上升,以之补肝,原有同气相求之妙用”。大多医家主张,对肝之虚证,以酸收、甘缓、辛散等方法来调补。

5、肾气虚。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腰为肾之府,肾司二便,肾气虚则见头晕健忘、腰痛、腰膝酸软,小便频多、遗精早泄等症。肾气虚根据轻重不同又可分为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阳虚衰等几方面。肾气不固是说,肾气亏虚,固摄无权,表现为面白神疲、听力减退、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或夜尿频多,男子精滑早泄,女子带下清稀,治宜固摄肾气,方用金锁固精丸等。肾不纳气是指肾气虚衰,气不归元,表现为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治宜补肾纳气,方用人参胡桃汤或参蛤散。肾阳虚衰的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治宜温补肾阳,方用金匮肾气丸。

 
中医的气虚证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中医的气虚证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中医的气虚证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中医的气虚证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中医的气虚证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素材:网络  编辑制作:杨凤弟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