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玉浅谈

 迷糊128 2012-06-09

白玉浅谈

       白玉主要由透闪石矿物组成,是著名的高档玉石品种,其中羊脂白玉“白如截肪”、质地细腻温润,为玉中极品,可遇不可求。白玉是由大理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的主要成分为CaCO3,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条件下, CaCO3逐渐被Ca、Mg、Si等取代,变成分子式为Ca2Mg5(Si4O11)2(OH)2的透闪石矿物,从而形成白玉。

       按产出状态,一般将白玉原料分为山料、山流水料、仔料三种类型。

        山料:指从白玉原生矿脉中开采出来的玉料。一般棱角分明、裂纹较多、质地较差。因为没有经过风化作用,因而不带皮。

       山流水料:原生矿脉出露地表后经受一定程度的物理风化作用而自然崩落,后经冰川、季节性洪水等搬运一定距离,有一定的分选但不彻底。山流水料不像山料那样棱角分明,有一定的磨圆度,裂纹较少,质地一般比山料好。

       仔料:原生矿脉中的玉料经河流长距离搬运、分选,质地相对疏松、多裂的部分被逐渐磨去,变为磨圆度好、裂少的小块玉料,这种料称为仔料。仔料大多有褐黄、褐红或黑色外皮。
     

       白玉的简易鉴定方法

       在实验室里,利用常规珠宝鉴定手段可以很容易地解决白玉的鉴定问题。对于一般消费者和商家而言,可用以下几种简易方法识别白玉。

  1. 颜色
  白玉常呈白色、灰白色、青白色,有时可见橙黄、褐红、灰黑色风化外皮。

  2. 光泽 

  白玉由极细小的透闪石矿物交织成特有的毛毡状结构,因而表面细腻温润、具有特征的油脂般的光泽,这种现象在其它玉石中还没有发现,可以作为鉴别标志。油脂光泽的明显程度与白玉的显微结构有关,而显微结构又与白玉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密切相关,也即与产地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新疆产白玉的油脂光泽较强,青海产白玉较差,俄罗斯产白玉介于二者之间。 将白玉与其它玉石对比,可以很容易地识别油脂光泽。

  3. 内部纹理

  白玉特有的显微结构宏观表现为特殊的内部纹理,具有鉴别意义。用强光电筒从侧面照射,肉眼即可发现内部纹理的存在。
     

       白玉中的纹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均匀分布的云絮状 纹理类似天空中的白云,呈细密的絮状均匀分布(图 1)。这种纹理主要出现在新疆产优质仔料中。

       不均匀分布的云絮状 内部纹理虽呈云絮状,但分布不均匀(图 2)。这种纹理主要出现在新疆产一般仔料中

       具乳质感的半透明状 在侧光照射下,呈混浊的半透明状,类似于稀释的牛奶(图3),有时可有透明度相对较差的细小团块。这种现象在新疆产山料中常见。

   定向分布的不规则条带 在具乳质感的半透明基底中有不规则条带定向分布(图4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新疆于田矿区产的山料中。

    粒状镶嵌结构 透明度各异的不规则粒状彼此镶嵌分布(图5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俄罗斯产白玉中。

     “糖粒状结构” 侧光照明下,类似于聚集在一起的许多糖粒,“糖粒”内部比较透明,“糖粒”间为不透明的絮状物充填(图 6)。这种现象常见于青海产白玉中。

     4. 杂质

       新疆产白玉除透闪石矿物外,还有少量杂质矿物存在。其中,只有石墨矿物肉眼可见,呈细小的黑点零星分布。白玉中含大量石墨时,可形成墨玉。因此白玉中的小黑点也可作为识别标志。

  5. 密度

   白玉的密度为2.95左右,比大多数其它玉石的密度大。用手掂时,有沉甸甸的感觉。

  常见赝品及鉴别 与白玉相似、常用来冒充白玉的品种主要有白色仿玉玻璃、白色石英岩、白色大理岩等。 白色仿玉玻璃 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不透明添加剂熔制成白色玻璃,再雕刻成摆件、小挂件(图7 )。

       鉴别特征:没有油脂光泽;强光照明、放大观察可见有零星气泡;内部非常均匀,没有玉纹之类的东西存在;雕工毛糙,放大观察可见玻璃中典型的贝壳状断口。 白色石英岩 石英岩是一种普通的岩石,主要由石英矿物组成,质地细密、透明度好时可当低档玉石使用。由于石英岩价廉,常仿冒白玉出售(图 10)。

     鉴别特征:没有油脂光泽;内部纹理与白玉迥然不同;密度低,手掂份量轻。 白色大理岩 大理岩的主要成分是CaCO3,常作为建材使用,色白、 透明度好时也可作为低档玉石使用。市面上常见大型雕件和小挂件(图9 )。

       鉴别特征:无油脂光泽;在某一特定方向可见平行条带状构造(图10);遇酸发生化学发应,释放气泡;硬度低,用小刀可刻划。

     选购注意事项:

  1.光源

   光源与颜色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人工光源下看玉往往非常漂亮,但拿到自然光下就是另一码事了。在正式购买前一定要到自然光下观察,以免看走眼。

       2.背景

    大家一定会注意到翡翠的包装盒内衬大多是白色的,但经验老道的商家决不会在这样的包装盒中放白玉,而往往选择红色或黑色的内衬。这些都是利用人的视觉原理选用的销售技巧,在这样的背景上玉石一般都非常漂亮。因此,看玉石时一定要避开商家刻意安排的氛围,最好放在手上观察。

  3.质地

   质地是评价白玉质量好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很大,购买时切记不要忽略对质地的评估。好的白玉要求质地致密、温润、油脂光泽强。对质地的观察要领需要反复对比才能掌握。

  4.皮色真伪

   如前所述,仔料经常带皮。如果一块白玉带皮,就可以证明是仔料,价格相应会高得多,因而白玉成品上经常会有染色皮出现。这时,正确区分皮色的真伪至关重要。 仔料的天然外皮分为风化物和铁质浸染物两部分。其中,风化物呈黄白色、白色,一般沿裂隙呈带状分布,也可在结构薄弱部位呈不规则团块状、斑点状存在;铁质浸染物颜色多样,有深浅变化,并且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即从内到外由黑色逐渐过渡到暗红、褐黄、浅黄色等(图11 )。

       人工染色皮颜色单一,一般没有深浅变化,颜色浮于外表,没有风化物伴生。

  5.雕工

   雕工对一块白玉成品的价值而言至关重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块好的白玉雕件的成本往往工料对半。 雕工的评价一般有造型、刀工、抛光等因素。造型要刚劲挺拔、比例协调、栩栩如生;刀工要流畅自然,不能毛糙;抛光要光滑平整、自然过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