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常识 儿子马上就小学毕业了。近日与他一起整理小学课本时发现,他的语文课本中,竟有许多我们已经忘却、曾经忽略,甚至是根本就不知道的常识。现记录如下: 三年级上册 第7课《李四光》: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是上千里,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第13课《花钟》:因为一日之中,温度、湿度、光照变化的不同,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也不相同。 第15课《玩出了名堂》:荷兰的列文虎克玩放大镜,最早发现了微生物。 第17课《孔子拜师》:当年,孔子为拜老子为师,离开家乡曲阜专程赶往千里之外的洛阳。 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中有500多个人物。 第28课《狮子和鹿》: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美丽往往也会成为负担。 四年级上册 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峡谷最深处达6009米。 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魏格纳《大陆与海洋的起源》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 ……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