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市县农业科技推广与龙头企业技术研发机构60多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11个,全国杂交水稻技术研发工程华东分中心落户合肥。2006年以来,安排近亿元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拥有技术专利60多项,推广先进适用技术80多项、新品种400多个,获得省部级奖励农业科技成果10多项,全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80个100多万亩;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超过80个,“三品”认证数281个,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55%。二是深入开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四大高产创建”活动,建立万亩粮油高产攻关创建核心示范区56个(国家级6个、省级50个)、千亩高产攻关创建示范片100个。与2005年相比,小麦平均单产由273.4公斤/亩提高到350.3公斤/亩,水稻平均单产404公斤/亩508公斤/亩,粮油优质率由2003年的75%提高到2009年的96%。三是引导工商资本注入。2006年以来,先后出台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市级农业项目库。近2年,全市引进各类农业项目154个,总投资113.65亿元。四是发展农村金融,新成立小额贷款公司20家,累计发放农业企业贷款5亿多元。五是加大财政投入。近四年,累计各类农业投入超过2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倍多,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过60亿元。
四、推进经营业态创新,加快农业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转型升级
突破以单一农产品生产为主的传统经营业态,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拓展农业产业功能。一是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目前,全市百亩以上苗木花卉精品园160多家、草莓种植大户85户,休闲渔业150处面积5万多亩。二是加快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招商投入20多亿元,相继建成肥西老母鸡家园、孟德山庄、寿子湖畔等一批特色农家休闲旅游项目,全市星级农家乐达121家,全国农业观光游示范点3个。三是开发农业旅游新产品。近年来,先后推出龙虾、草莓、荷花、苗木花卉、钓鱼、桃花等节庆或会展活动。2009年,乡村游接待游客416.5万人次,旅游收入3.42亿元,分别增长27.7%和31%。
老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