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岩,位于武当山太子坡景区,是武当山发现的雕凿年代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座石窟。据记载,宋天圣九年,在这里创建了太玄观。宋末毁于兵火,元代重建,设有山门庵等建筑。至明永乐十年又敕建山门、廊庑、道房23间。到了清代,洞外建筑全部荒废,现仅存半圆形岩洞。
石窟正中凿刻老君像一尊。老君像座姿端庄,呈天盘修炼状。老君就是道教常说的太上老君,他的名字叫李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的五千字的《道德经》被道教奉为圣典,他本人也被道教尊奉为始祖。
老君岩现存遗址面积约两千平方米,它当年所营造的是道教最高尊神居住的环境,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寓所,也被称为“三清境”。因此当年这里的设置十分考究,明朝皇帝派遣到武当山的第一任提点任自垣对此地大为赞叹,曾长时间在此居住,编纂《太和山志》并付梓成书。
在老君岩石窟的左边有一摩崖石刻群,上面有“太子初入武当”、“蓬莱九仙”等石刻,均为浅浮雕造像。蓬莱九仙都腾云驾雾,飘飘欲落,他们脚下是一条四爪龙。在武当山上有这样大面积的石窟及摩崖石刻,同时又汇集了宋、元、明、清四朝宗教祀典文字,这对研究武当山宗教及历史是难得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