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似乎习惯了人们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一个细雨蒙蒙的午后,我走在平江路的小巷里,发现苏州的小巷就像一块温润的美玉,精致,典丽,古雅又蕴藉,也别有一番韵味。 踏入平江历史街区长长的雨巷,戴望舒的那首《雨巷》便跃然于心: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当年戴望舒那首诗不知勾起过多少青年男女的遐想,今日游人中又有几个没有如此的渴慕呢?虽没有撑一把油纸伞,但即便撑的是雨伞,走在这幽长幽长的小巷,也是诗意盎然的! 一进中张家巷,看到的便是弹石铺就的巷路,路两边是高高的墙,由于巷子窄,尤显的特别的高,高墙上时而开出几扇很别致的花格子窗户来,但窗户里的景象你是无论如何也看不见的,这似乎也给小巷蒙上了一些神秘色彩。高高的粉墙因年久而色彩斑驳,再加上那些墙头上悬垂下来的古藤、墙上露出一角来的马头墙上的瓦花,以及在那巷子里回响的足音,不禁使我生出走在时光遂道里的错觉来。 巷子里的人家是如此真实的活在当下:门口自己砌的窨井,已是水泥质地,倒是那只马桶红漆半褪,上了年纪;不知哪家大门上还像模像样的悬着一面小镜子、一把小剪刀;小屋中透出的灯,微微亮,静默,却又不失平实温柔。 当我们在喧嚣的城市里奔波倦了,被复杂的人事弄得心情浮躁无法平静时,苏州的雨巷,便是最好的心灵休憩之地。在小巷深处,找一处茶馆闲闲地坐一坐,看一看,喝一壶碧螺春,听一段《牡丹亭》,或乘一叶小舟,听听那橹声咿呀响起,如鱼尾一般撩拨着清泠泠的水波,从一个河埠到又一个河埠,从一座古桥到另一座古桥,从一处河房到另一处河房,心中的那些皱褶也就随着落下的雨滴一下一下地抚平了,心中的尘垢也就让雨水一波一波地洗净了。 雨巷中,还隐约能听到人家后院里响起的一阵铮铮琮琮的评弹之音,那圆润、温婉的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心中不禁感叹:苏州人真的儒雅,真的会享受生活,市井百姓的日子也是和艺术相融的。苏州那些韵味浓郁的雨巷,处处是迷人的景,处处是古典的诗,处处是无声的歌,又处处是人文气息浓郁的书,够我研读一阵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