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科全书:中国地理知识大全(C)

 荷花小女子 2012-06-11
百科全书:中国地理知识大全(C)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C  

CangShan

苍山(CangShan)  中国西南地区名山,又名点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北始邓川,南止下关,东濒洱海,西临漾濞江河谷盆地。南北长50余公里,东西宽约10余公里。山峰海拔一般3000~4000米,古冰川地貌形态典型完整,莲花峰、白云峰、鹤云峰、三阳峰、兰峰、雪人峰、应乐峰、玉局峰、马龙峰等19座山峰,多为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如锥状石塔,各具特色。最高峰马龙峰海拔4122米,高出洱海水面2000余米。白云溪、双鸳溪、阳溪等18条溪流,多发源于古冰斗或古冰川悬谷内,山麓的巨大洪积扇也为冰碛物。溪涧一泻千丈,落入洱海,蔚为十九峰十八溪奇观。苍山山色青翠,高峭山峰冬半年积雪不化,倒影映入洱海中,形成“银苍素洱”之胜景。苍山为经强烈抬升的断块山地,东西两侧极不对称。东侧为陡峻的断层崖壁,西侧为相对和缓的斜坡,斜坡又被河流分割成波伏山丘,缓降至黑惠江谷地。组成山地的岩石多为强烈变质的片岩、片麻岩及大理岩等,中部有花岗岩侵入体。其中,片麻岩、大理岩可作建筑材料。尤以大理石质地纯,花纹奇特,为工艺美术品原料和高级建筑材料。苍山山麓,洱海之滨,多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有天生桥、下关温泉、三塔寺、蛇骨塔及蝴蝶泉等,为大理自然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永森  王霞斐)

Cangzhoushi

沦州市(CangzhouShi)  河北省新兴石油化工城,省辖市。位于省境东部。辖3区2县。面积2678平方公里,人口131.07万;其中市区面积183平方公里,人口34.64万。沧州汉称浮阳。北魏熙平二年。

(517)在今旧城置沧州,隋废,唐复置,明洪武二年(1369)迁今址。1912年改为沧县,1947年设市,1949年改镇。1958年又析沧县沧镇(旧长芦镇)设市,后撤销,1961年复置。市境位于海河平原,基底处于沧县隆起与黄骅凹陷交绥处,第四纪沉积由西向东增厚。地蛰低平,海拔约10米。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2.4℃,年降水量635毫米。南运河和津浦铁路纵贯市区,沧港铁路东连渤海大口河港,水陆交通方便。50年代以前沧州仅为内河码头和商业集镇。现已发展了石油炼制、化肥、塑料加工、橡胶和医药等工业。沧州炼油厂、沧州化肥厂均为全国重点企业,前者有输油管道连接任丘油田和大港油田,后者为河北省最大氨肥生产企业。机械工业发展迅速,能生产多种大型刨床、冲床。食品、纺织和电力工业也发展很快,有20多种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特产沧州冬菜、金丝小枣驰名全国。沧州为中国山羊皮生产基地之一。沧县铁狮子是中国最大的铁铸狮子,高5.78米,长5.34米,宽约3.17米,重约50吨,有“狮子王”之称。后周广顺三年(953)山东李云造,铸造精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沧州武术历史悠久,有“武术之乡”之称。

(邓绶林  唐学曾)

CaoHai

草海(CaoHai)  贵州高原最大的喀斯特湖。古称松波湖。位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县城西南,以湖面广、水草丰茂、盛产鱼虾、多珍奇鸟类而闻名。草海发育在由中、下石炭系灰岩为主构成的威(宁)—水(城)背斜上。湖盆的形成受北东和北西两组断裂构造的控制,水面高程2167米,一般水深2米,最大湖面曾达45平方公里,1970年曾因围垦放干,1982年恢复,现仅24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80平方公里。湖区周围地形平坦,土层肥厚,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发达地区,从湖岸存在着湖蚀阶地,湖中及湖周围堆积有厚达85米的湖相堆积层,并含有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常见的化石等,表明草海有着复杂的发育历史,可能经历了多次积水—缩小—干涸—再积水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显然与第四纪以来构造抬升及喀斯特发育演化密切相关,总的趋势是由大变小,草海最近一次积水成湖是在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其时淫雨连绵,山洪暴发,挟沙带石,将草海消水洞堵塞而成,疏干时尚见有被湖水淹过的清代墓碑。1970年湖水曾一度排入羊街河(洛泽河)。草海盛产鱼虾,湖畔常栖息着珍禽黑颈鹤、白头鹤、淤隼、白琵鹭等十余种鸟类。湖水碧绿,气候温凉,盛夏不热,为避暑游览胜地。

(杨明德)

CaolingJiutan

草岭旧潭(CaolingJiutan)  亦名清水潭,位于台湾本岛浊水溪左岸支流清水溪上源阿里山溪草岭一带谷中,地当嘉义县东北与云林县界上。1941年12月17日因台湾岛西南部强烈地震,草岭谷坡土沙崩落达1.5亿立方米,堵塞水流,形成长达6~7公里、宽约770米、最大水深超过100米的堰塞湖,被名草岭潭。1951年5月18日壅塞堤溃决,潭水消失。阿里山溪上游为阿里山森林风景区,塔山峰群之北有蛟龙瀑布,为台湾著名瀑布之一,水源标高约1600米,自顶至底,共分4层,水帘高悬,或合或分,奔腾下注,蔚为大观。附近有观音峰、仙棋盘、石梦谷、仙人洞等,合称太和风景区。在草岭旧潭址东南有太和山庄、社后坪、来吉社等。公路经太和村,西通嘉义梅山乡,南通奋起湖。

(吴壮达)

ChakaYanhu

茶卡盐湖(CakaYanhu)  青海省开发最早的盐湖,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开采历史。位于乌兰县东小盆地内,属共和盆地最西部分。湖面海拔3059米,其外围山地海拔均超过4000米。湖北茶卡乡高出湖面约20米,年均温9.7℃,年降水量212毫米,为温带内陆荒漠气候。湖水属钠盐型,渐趋干涸,盐层厚,距地面近,蕴藏量大,每平方公里达370万吨以上。茶卡盐厂全部为机械化采盐,年产30万吨。盐厂靠近青藏公路,又有铁路专用线连接青藏铁路,运输便利。

(魏晋贤)

ChalingXian

茶陵县(ChalingXian)  湖南省株洲市属县,湖南植茶历史较早和农、林、矿产资源较多县份。位于湘东武功山南侧山间盆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55.19万。县府驻城关镇。汉志作荼陵,东汉改称茶陵。元升县为州。1913年后改县。县境山丘占70%。最高点太和仙海拔1404米,最低点石洲洣水出境处海拔50米。农业以稻谷生产为主,苎麻、茶叶、油茶、木材、楠竹等农林产品较多。山区木材蓄积量1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7%。境内蕴藏丰富的钨、煤、铁、锑、萤石等矿产。省办企业有湘东铁矿。公路长668.5公里,常年通航水道169公里,醴(陵)茶(陵)窄轨铁路入境38.7公里,陆地运输可沟通四邻。县内“灵岩夜月”和“秦人古洞”等为著名风景区。

(邓美成)

Chabujianxiequan

查布间歇泉(ChabuJianxiequan)  西藏著名间歇泉之一。位于冈底斯山南麓南北向的宽谷中,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南木切区内。海拔4800米。发育在大型硅质泉华台地上,显示类型除间歇泉外,还有沸泉、热泉、温泉、热水塘等200多处。经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实地观测,泉口活动频繁,24小时共喷发208次,每次平均持续时间4~5分钟,最长为6分40秒,两次喷发间歇期为2~3分钟。喷发前约40分钟泉口西南处空穴口先发出隆隆响声,继而沸水从穴底泉口迅速涌出,主泉口起喷,开始时呈脉状式喷发,逐渐扩大,最后猛烈喷发,喷高5~6米,最高为7米,在主泉口3米处测得间歇期平均水温90℃,喷发期为93℃,最高96.4℃。

(温景春)

Cha’erhanYonhu

察尔汗盐湖(QarhanYanhu)  中国最大盐湖,号称“盐湖之王”。又名察尔汗盐池,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南部格尔木市与都兰县境内,包括东达布逊湖与南北霍鲁逊湖在内,面积约5800平方公里,盐湖大部上覆坚硬盐壳。盐壳以下为盐层与晶间卤水,盐层最厚60米,储量530亿吨。晶间卤水属氯化物型,有丰富的钾镁光卤石伴生,为中国最大钾镁盐液体矿床。1958年曾在察尔汗建有小型钾肥厂。新建青海钾肥厂,一期工程年产20万吨钾肥,最终年产氯化钾将达100万吨。敦(煌)格(尔木)公路横跨盐湖一段长约32公里,系用盐铺造,称“万丈盐桥”。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也约有32公里长的路基筑在盐湖上,为世界铁路建筑史上所罕见。

(魏晋贤)

ChayuHe

察隅河(ZayüQu)西藏东部大河之一,属双干河流。发源于德母拉山,源头海拔5475米,全长295公里,流域面积1.7827万平方公里。岗日嘎布山将察隅河上段分为两支:东支察隅河主流桑曲,长178公里,流域面积6780平方公里,落差4785米,自源头德母拉开始自西北向南东流,至竹瓦根转向南流,经察隅折向西南到下察隅与西支贡日嘎布曲汇合;贡日嘎布曲发源于岗日嘎布拉附近的现代冰川,自西北向东南流,长170公里,落差3000米,流域面积5376平方公里。桑曲和贡日嘎布曲汇合后称察隅河,向南流至前门里的巴兰岗附近流入印度,转向西南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察隅河流域属高山峡谷地貌,从源头到白学为峡谷段;白学到此坝桥为宽窄相间的河谷段,滑坡、崩塌、泥石流发育;此坝桥至零零通山嘴为交错的峡谷段。察隅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森林、动植物、水利等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是西藏自治区主要产稻区。

(温景春)

ChayuXian

察隅县(ZayüXian)  西藏自治区主要水稻产地,有“西藏江南”之称。位于自治区东南部,察隅河支流桑曲左岸,海拔2328米。面积2.27万平方公里,人口2.30万,是西藏僜人主要聚居区。县府驻吉公。察隅县原属昌都地区,1983年划归林芝地区管辖。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11.8℃,最热月均温18.6℃,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农业发达,土地肥沃,宜农荒地资源丰富。农作物一年两熟,除主产水稻外,尚有玉米、小麦、黄豆、花生及各种蔬菜,如豆角、南瓜、黄瓜、茄子、辣椒等。经济果木有桃、梨、香蕉和茶树。察隅地区自然垂直带谱明显:①海拔2600米以下为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2600~3200米为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带。③3200~4000米为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带。④4000~4500米为灌丛草甸带。⑤4500~4800米为寒冻风化带。⑤48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森林资源丰富,树木种类多,单位面积蓄积量高,蓄积总量居西藏第一位。珍贵动物有小熊猫、小灵猫、猕猴、林麝、云豹、红嘴相思鸟等。并产天麻等珍贵药材。1982年在下察隅设立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护区,对云南樟、紫桂、含笑等植物进行重点保护。

(温景春)

ChaidamuPendi

柴达木盆地(QaidamPendi)  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柴达木”为蒙古语,意为“盐泽”。

地质地貌与水文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结晶变质岩系。盆地形成可上溯至华力西运动,普遍沉降发生在早侏罗纪之后。第三纪渐新世以来大面积强烈断陷,盆地内形成巨厚的山麓相与河湖相沉积,绝大部分地面为晚新生代沉积所覆盖。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自3000米渐降至2600米左右。地貌呈同心环状分布,自边缘至中心,洪积砾石扇形地

(戈壁)、冲积-洪积粉砂质平原、湖积-冲积粉砂粘土质平原、湖积淤泥盐土平原有规律地依次递变。地势低洼处盐湖与沼泽广布。盆地西北部戈壁带内缘,比高百米以下的垅岗丘陵成群成束。盆地东南沉降剧烈,冲积与湖积平原广阔,主要湖泊如南、北霍鲁逊湖和达布逊湖等都分布于此。柴达木河、素林郭勒河与格尔木河等下游沿岸及湖泊周围分布有大片沼泽。盆地东北部因有一系列变质岩系低山断块隆起,在盆地与祁连山脉间形成次一级小型山间盆地,自西而东有花海子,大、小柴旦,德令哈与乌兰等盆地,这些盆地中的河流分别注入其低洼中心的湖泊中。河流大部为间歇性,总计100条河流中常流河仅10余条,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西部水网极为稀疏。盆地内湖泊水质多已咸化,共有大小盐湖20余个。

气候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盆地年均温均在5℃以下,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温差可达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夏季夜间可降至0℃以下。风力强盛,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现40米/秒的强风,风力蚀积强烈。

景观柴达木盆地自然景观为干旱荒漠,主要土类为盐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后者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草甸土、沼泽土一般均有盐渍化现象。植被稀疏,种类单纯,总共不足200种,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灌木和草本为主,盐生植物较多。植被结构简单,约有6/10的群丛系由一个或几个种组成。在山麓洪积扇和冲积-洪积平原上以勃氏麻黄、梭梭和红砂灌木所组成的荒漠植被群落为主;在盐性沼泽及盐湖、河流沿岸,莎草科密生形成草丘,其中占优势的有深紫针蔺、丝藨草与黑苔草等盐生植被;盐湖与沼泽外围以芦苇与赖草为主。

柴达木盆地动物区系具有蒙新区向青西藏过渡的特征。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骆驼、野驴、野牦牛、黄羊、青羊、旱獭、狼、马熊、獐、狐、獾等。由于垦殖和捕猎,目前野生动物大为减少,有的濒于绝迹。

人文概况

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已探明矿点200余处,计50余种,其中盐、石油、铅锌和硼砂储量尤丰,食盐总储量达600亿吨左右。芒硝、钾盐、硼酸盐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如察尔汗钾盐厂已成为中国重要化工原料基地。盆地内储油构造广布,西部有重要油气聚集带。锡铁山铅锌矿是中国目前已知最大铅锌矿。盆地现有耕地约4.66万余公顷,集中于东部和东南部绿洲地带,以产粮食、油料为主,单产较高,如1978年香日德农场在试验田上曾创春小麦亩产1013千克世界最高纪录。

交通事业已初具规模,青藏铁路已通车至格尔木市,公路初步成网。出现了格尔木市、冷湖镇、大柴旦镇和茫崖镇等一批新兴城镇。

(徐叔鹰)

ChangduXian

昌都县(QamdoXian)  西藏自治区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昌都地区行署所在地。四川入藏门户。位于澜沧江上游扎曲和昂曲汇口处。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人口7.73万。县府驻城关镇。昌都藏语意即“河流交汇口”之意,旧名察木多。清末为昌都县,后改为昌都宗,1950年为昌都地区人民委员会驻地,原属西康省。1956年划归西藏自治区,1960年合并拉多宗又改为昌都县。昌都地区属温暖半干旱灌丛草原景观,年均温7.6℃,最热月均温16.3℃,年降水量495.6毫米。县境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群山环拘。工业有电力、机械加工、汽车修配、水泥、森工、采矿、制革、煤炭等。农业以牧为主,主要放养牦牛。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豌豆等。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铁、煤等。产麝香、贝母、丹皮、党参、虫草、大黄等珍贵药材。自1950年以来,昌都地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4714公里,修建了各种桥梁355座,初步形成以昌都为中心,以川藏南、北线和那(曲)昌(都)线为骨架的公路网,不仅可东连四川,北出青海,南下云南,西至拉萨,而且实现了县县通公路。到1989年底,全地区共完成货运量123万吨,进藏物资80万吨,总客运量达25万人次。昌都地区历史悠久,澜沧江西岸的卡惹村海拔3100米处,发现新石器时代(约4600年前)原始社会遗址,有房屋遗址26座,出土有石器、陶器、骨器等数万件,还有粮食作物和鸟兽骨骼等。

(温景春)

ChangpingXian

昌平县(ChangpingXian)  北京市工农业均较发达县份。位于市境偏北。面积1352平方公里,人口43万。县府驻昌平镇。昌平汉为军都、昌平县地。北魏废昌平入军都,东魏置东燕州平昌郡,领昌平、万年2县。明正德元年(1506)置昌平州。1912年改州为县。1956年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为昌平区,1960年复称县。县境西北为山地丘陵,系太行山和燕山两大山脉交接地带,约占全县面积的69%,主要山脉为军都山,县境最高峰海拔1439米。东南部为平原,系北京小平原的西北隅,海拔24~100米。温榆河自西北而东南流经全县,下注北运河。年均温12℃,降水量612毫米,无霜期203天。农业生产发达,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甘薯为主。有十三陵水库和京密引水渠等水利设施,地下水较丰富,灌溉便利。是京郊重要的粮食和奶、蛋供应基地。东沙各庄一带新建成的市种禽总场,为市内外提供优质家禽品种。林产品以板栗、柿、核、桃、苹果、山楂出名。工业有南口机车车辆厂和红冶钢厂、昌平暖水瓶厂、第二毛纺厂等,还有手表、毛纺、农机、水泥、酿酒、玻璃等企业。军都山矿泉水饮料厂已投产。工业集中分布在昌平、南口、沙河3镇。交通便利,有京包、京通(北京—通辽)铁路和京张公路过境。居庸关在县境西北部,为北京的西北门户。明十三陵是旅游胜地。沟崖、银山辽塔群也是著名风景名胜。元郭守敬主持修筑的白浮堰是历史上著名水利工程。小汤山温泉建有疗养院。大汤山麓建有中国航空博物馆。昌平层城东南距北京市中心37公里,常住人口4.8万。按规划将发展为北京北部的文化科研卫星城和旅游胜地。

(尹钧科)

ChangtuXian

昌图县(ChangtuXian)  辽宁省铁岭市属县,辽宁主要商品粮基地县。有“辽北粮仓”之称。位于省境北端。面积4324平方公里,人口99万。县府驻昌图镇。昌图元属开元路,明属三万卫,清属蒙古科尔沁王旗游牧地区,名昌图额尔克,嘉庆十一年(1806)农垦渐多,始设昌图厅,1913年改昌图县,沿袭至今。县境地势从东北向西南渐低,东部为丘陵,海拔300~500米,中部为波状剥蚀平原,西部为海拔百米以下冲积平原,辽河及其支流分布境内。年均温6.7℃,1月均温-13.5℃,7月23.6℃,无霜期145天,年降水量654毫米,光温资源充足,极少旱涝灾害。地面较平坦,土层深厚,粮食作物以玉米、高粱、谷子为主,大豆、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产量较丰,商品率高。大豆尤为著名。畜牧业较发达,“昌图黑猪”被列为辽宁名种。食品加工和轻工业有一定发展。哈大、平齐铁路纵横县境,并有京哈公路通过。

(熊树梅)

ChangbaiShanmai

长白山脉(ChangbaiShanmai)  中国东北著名山地。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发源地。位于东北地区东部。因主峰白头山顶多白色浮石和积雪故名。满语称果勒敏·珊延·阿林。《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有长白山之称。一般有广义长白山和狭义长白山之分。

广义长白山指整个长白山地,为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山地的总称。介于北纬38°46′~47°30′,东经121°08′~134°。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延千山山脉老铁山,长约1300余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略呈纺锤形。由多列东北—西南向平行褶皱断层山脉和盆、谷地组成。最西列为吉林省境内的大黑山和向北延至黑龙江省境内的大青山;中列北起张广才岭,至吉林省境内分为两支:西支老爷岭、吉林哈达岭,东支威虎岭、龙岗山脉,向南伸延至千山山脉;东列完达山、老爷岭和长白山主脉。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

地质与地貌山地南部属于中朝准地台,北部属吉黑华力西褶皱带。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南北构造方向统一,形成华夏向山地基础。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又大规模挠析断块上升,同时伴有大量玄武岩喷出。山地主要由花岗岩、玄武岩、片麻岩和片岩组成,而以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广。玄武岩主要分布在牡丹江流域和白头山周围。

长白山地以平行山脉与宽广山间盆、谷地相间分布为特征:北部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间有牡丹江平原;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脉间有辉发河宽谷;吉林哈达岭和大黑山间有饮马河和伊通河河谷平原;龙岗山脉和老岭间有浑江谷地等等。其中著名盆地有吉林、敦化、延吉、和龙、蛟河、珲春、桦甸等。同时熔岩高原广阔,分布在抚松到密山一线东南,熔岩台地受切割形成方山与孤丘等熔岩地貌。在熔岩高原上分布有火山锥体及火口湖、堰塞湖等。

山地海拔大部500~1000米,仅部分超过千米。2000米以上皆在白头山附近,最高峰将军峰(在朝鲜侧)2749.2米,为亚洲大陆东部高山之一。中山区主要分布于张广才岭、老爷岭、威虎岭和龙岗山脉以东,一般山岭皆在千米以上;低山丘陵分布最广,有完达山脉、吉林哈达岭和大黑山等。

气候与植物、土壤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年降水量最多之地,山地南麓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一般年降水量500~800毫米。山地南部(千山山脉)属暖温带,以夏绿阔叶林为主,中北部则为典型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其代表植被针叶树种以红松、沙冷杉占优势,其他则为臭冷杉、红皮云杉等。阔叶树以枫桦、糠椴、紫椴、色木、水曲柳、山杨、白桦和蒙古栎为主。红松、枫桦在林中常占支配地位,居林冠最上层,为混交林代表林相。中下层则多为幼树和草本植物。海拔500~800米排水不良低洼沼泽常形成以黄花松为主针叶林或纯林,俗称“黄花松甸子”;500米以下河谷或盆地主要为草甸植被,杂草种类繁多,称为“五花草塘”;而河漫滩、旧河道或牛轭湖沼泽植被发育。

在针阔叶混交林带以上(1200~1800米)由红松、云杉、冷杉,或鱼鳞松、臭松、红皮臭组成针叶林带。此带仅在白头山附近和张广才岭海拔1450米以上的山地有明显分布,再上即为山地岳桦林带(1800~2000米);2000米以上则为山地苔原带,生长牛皮杜鹃、笃斯、越桔、苞叶杜鹃及各种苔藓地衣。

土壤海拔1000~1200米以下为暗棕壤带,在山间盆地、河谷阶地发育有白浆土。向上顺次为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带(1200~1800米)、山地生草森林土带(1800~2000米)和山地苔原土带(2000米以上)。

水系水系主要为纵顺向河,北和西北部属松花江水系,有松花江、牡丹江、穆棱河、倭肯河和挠力河等;东为图们江水系,有嘎呀河和布尔哈通河、海兰江等大支流;西南属鸭绿江和辽河水系,其支流有浑江和浑河、太子河等。水系呈放射状。

狭义长白山张广才岭、威虎岭、龙岗山脉以东的长白山脉,包括白头山火山锥体和它周围的熔岩高原及东北西南向山地,海拔一般在800米以上。白头山为著名巨型复式火山,外围熔岩高原略呈不规则椭圆形,长轴约140公里,呈北东向延伸,短轴约120公里,经白垩纪末、中新世、上新世末到更新世初三次大的玄武岩喷溢堆叠形成高原、山地。早期喷溢的原始形态已遭破坏,中期喷溢的则构成宽广高原主体,晚期喷溢除白头山外,大部埋于河谷。三期喷溢总厚度约500~600米,总面积4500平方公里。白头山是在上新世晚期由碱性石英粗面岩喷发形成的。第四纪又有大量基性熔岩喷溢。据记载于1597、1668和1702年又经3次喷发。火山锥体于熔岩高原中央。山顶火口积水为湖,即天池(见白头山天池)。中国侧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东北地区第1高峰。

经济概况长白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明显,1960年已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并被联合国列为国际生物圈保留地组成部份。长白山地有煤、铁、铜、镍、铅、锌、金和油页岩等矿产资源;又是中国重要的林业木材基地,经济林木达80余种,被誉为世界著名的“红松之乡”,此外还是长白美人松等的特产地;药用植物达300余种,盛产人参、党参、贝母、天麻和五味子等各种名贵药材。其中尤以东北“三宝”人参、周茸、貂皮更具盛名。“林海”中有东北虎、梅花鹿、丹顶鹤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长白山地水力资源蕴藏丰富,适宜梯级开发,已建成和正兴建的有丰满(见丰满水库)、白山(见白山电站)、红石等大型电站。山间盆地、谷地盛产稻米、烟叶,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山间“谷仓”。

(王兆明)

ChangbaishanTianchi

长白山天池(ChangbaishanTianchi)  见白头山天池。

Changbaishanziranbaohuqu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ChangbaishanNatureReserve)  中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以白头山天池为中心的安图、抚松、长白3县交界处,南邻朝鲜。面积21.5万公顷。建于1960年,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生物圈保护网。保护区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有森林、苔原、湖泊、温泉、瀑布。特别是具有温带山地垂直的自然景观系统。明显分为4个景观带谱:①海拔1200米以下,温带针阔混交林景观。发育在玄武岩组成的山前熔岩台地上。地势平坦,气候较温和,年均温在3℃以上;山地暗棕色森林土。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和长白“美人松”,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马鹿、青羊、麝、野猪、狍子和熊等。②海拔1200~1800米为针叶林景观带。位于火山锥体中部熔岩高原区。山地棕色针叶林土。气候以冷湿阴凉为特点。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年均温3℃以下。以鱼鳞松、臭松和黄花落叶松为主要树种。脊椎动物种数相对减少。主要有松鼠、紫貂、蜜狗、野猪、狍子、马鹿和黑熊等。③海拔1800~2000米为山地岳桦林带。位于火山锥体中上部;山地生草森林土。气温低,降水多,风速大。7月均温10~14℃;年降水量1000~1100毫米。相对湿度74%。年均风速6~8米/秒。8级以上大风达200天以上。形成矮曲的山地岳桦林带景观。动物种类甚少,除花鼠、松鼠,还有珍贵的高山鼠兔。④海拔2000米以上为山地苔原带。位于长白山主峰上部。以灰白色浮石为主。气候寒冷,风力强劲,年均温-7℃左右。最热月均温10℃以下。植被为高山苔原。有牛皮杜鹃、笃斯越桔和松毛翠等苔原植物。并有高山鼠兔、白腰雨燕等少数兽类鸟类。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博物馆。有植物1300余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达80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300余种,其中东北虎、紫貂、梅花鹿、马鹿、鸳鸯和中华秋沙鸭等均属珍稀动物,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保护区位于三江(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源地,对防止三江水源污染,保护沿江人民生命健康等有重大意义。保护区内的典型火山锥体与山地垂直自然景观,为动物、植物、森林、生态、地质、地理、土壤和气象等多种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提供理想场所。保护区内山水秀美,有苍翠的“长白林海”

和奇花异卉,珍禽异兽及瀑布、温泉和火山遗迹等,因此,是中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王兆明)

Changcheng

长城(Greatwall)  中国古代用作军事防御的一项宏伟建筑。其修筑史之久,工程规模之大,堪称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亦为宇航员从月球上所能看到地球上的人工构筑物上一。

长城的起源及各时代的长城长城最早伊始,因文献记载不详,学术界历来持论不一。一说始齐,一说始楚。大约出现于公元前7~前5世纪。及至战国,尤其秦、赵、燕所筑长城工程规模远较其他诸侯国为大。①秦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原,因地形,用险制塞,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即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②汉长城。亦称汉障塞、汉边塞。两汉曾数次修筑长城,尤其汉武帝时修筑规模最大,成为中国历史上东起辽东、西迄新疆,第1条超过1万公里的长城。③金长城。西汉之后,东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辽、金等王朝,均规模不等地修过长城,特别是金长城,形制别具,规模巨大,是继秦、汉长城之后的中国古代第三条万里长城,往往称之为“金界壕”、“金壕堑”或“金边堡”。

但有些地图上错误地将之标注为“成吉思汗边堡”。④明长城。明从开国至明末,修筑长城工程不绝,完成了东起鸭绿江畔,经辽、冀、津、京、晋、内蒙古、陕、宁、青、甘,直抵嘉峪关附近的祁连山中,总长度为1.27余万华里的中国第4条万里长城。明长城无论在布局上、建筑上、施工技术与组织上,都达到了长城建筑史上的最高水平。⑤过去认为清不再筑长城。80年代初,经实地考察证明,清在某些地段曾多次修缮和增筑过长城。

长城的结构及各项设施长城结构较复杂,其设施因时代而异。概言之,它包括关隘、亭障、列城、烽燧、城墙、敌楼、战台、戍堡和壕堑等,其功能各异而相互辅佐,彼此呼应,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长城的各项设施亦有不同形制与结构。以城堡而论,可分为镇城、卫城、关城、堡城等。①城墙。为长城的建筑主体,在重要防守地段,有双重、三重城墙,甚而在局部地区达到廿多重。墙体高度与宽度各地差别较大,与所处的地形及军事地理位置有关。八达岭长城高度7.8米,嘉峪关附近长城高4.8米,山海关南北多为7米,而某些险要处竟达14米。墙体结构有砖墙、石墙、砖石墙、夯土砖、土石墙、芦苇(红柳)砂石墙及柞木墙等。同为砖墙或砖石墙,也有单面墙、双面墙、齿状墙、障墙、战墙之别。②敌台。是骑跨城墙突兀于墙外的建筑,按作用可分为墙台、战台、敌楼等。③烽燧。又称烟墩、烽堠、烽火台、狼烟台,是军事报警传递信息的设施。孤立的烽燧外筑墙称坞,是一种较薄的墙体。④关隘。设置在长城要冲处,往往以城为关,屯驻重兵,是长城防守的重要据地。如山海关就有关城、瓮城、罗城、翼城和外围的威远城与烽火台组成防御要塞。

长城的作用及其地理意义中国历代修筑长城的总长度超过了5万公里,分布范围达17省、市、自治区。明长城基本上是中国历史上的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分界线。

东段大体又是中国农作物的复种北界,亦为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界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曾把长城列为中国南北三大地理界线之一。

长城是中国国内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产物,历来对筑长城褒贬不一,然而无可否认,长城对保护关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促进中西方陆上交通都起过一定历史作用。

(郭来喜)

ChangChunshi

长春市(ChangchunShi)  吉林省省会,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中国以汽车、铁路客车制造为主的工业基地。位于省境中部。辖5区及德惠、双阳、农安3县。面积1.89万平方公里,人口637.82万;其中市区面积1116平方公里,人口211.00万。19世纪以前市境为蒙古族郭尔罗斯王公领地,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游猎地区,人烟稀少。清嘉庆年间关内汉民冲破禁令至此开荒垦殖,人口日增,遂设厅治于长春堡,始有“长春”之称。其时人口仅2.8万人。1895~1931年,俄、日势力先后在此开商埠,修铁路,办工厂,长春成为东北中部地区输出农产品和轻工业品的中心。当时大豆的输出占首位,故有“大豆之都”之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发展了面粉、榨油、制材等民族工业。城区面积扩大至20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5万人,初具城市规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成立伪“满洲帝国”,定都长春,改称“新京特别市”,成为日伪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当时仅发展了印刷、卷烟、食品等轻工业和建材工业,为典型殖民地城市,人口最多时达80多万,占地80多平方公里。由于战争破坏,到1948年10月解放前夕,仅剩10多万人口。

市境位于东北平原中部,伊通河畔,海拔210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月均温-19~-17℃,7月均温22~23℃,年降水量约620毫米。经1948年以来的建设,长春市城区已形成5个功能区:以行政、文化、商业为主的中心区;以汽车、轻纺为主的西南工业区;以客车、机车为主的北部工业区;以柴油机、拖拉机、建材为主的东部工业区;以精密仪器制造和科研、文教为主的南部区。

汽车制造为工业主导部门。以生产载重汽车和轿车闻名中国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年产汽车占全国近1/7,有“汽车城”之称。长春铁路客车厂亦占全国重要地位。

80年代以来,轻工业发展较快,轻、重工业之间和轻工业内部结构的比重均有改变。

长春是全省机械、食品、纺织、冶金、建材工业基地。自行车、缝纫机等产品产量居全省首位。所产人参烟、地毯、服装等产品畅销国内外。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243.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56.3亿元。长春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城市和电影事业中心之一。有中国科学院光机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及汽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和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地质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光学精密仪器学院等高等院校及长春电影制片厂。市容整洁,道路宽阔,广场众多。绿化覆盖率达21.7%,有“花园城市”之称。城区有南湖、儿童、胜利等公园和伪皇宫,近郊有净月潭及群山环水并附有鹿场参园的新立城水库等游览地。

(穆英华)

ChanghaiXian

长海县(ChanghaiXian)  辽宁省大连市属海岛县,中国主要渔业基地上一。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黄海北部,西北隔里长山海峡与大连市金州区、新金和庄河县相对,东部海洋岛与朝鲜半岛遥遥相望。全县陆地面积152.3平方公里,跨海域3428.5平方公里,人口8.1万。县府驻大长山岛上四块石镇。战国时属辽东郡,唐以后均属金州。1949年设长山县,1953年改长海县。全县由百余座岛屿和坨子组成,主要为震旦系石英岩、板岩、千枚岩和片麻岩地层。总称长山列岛,可分为3个岛群:北为石城列岛,包括石城岛,大、小王家岛等;西南为里长山列岛,包括大、小长山岛、广鹿岛、乌蟒岛;外长山海峡以南为长山列岛,包括獐子岛、海洋岛、褡裢岛等。大长山岛最大,面积25.4平方公里。海洋岛最高,白云顶海拔388米。气候受海洋影响很大,年均温9.8℃,1月均温-4.8℃,无霜期216天,是辽宁省无霜期最长地区。年降水量634毫米,多大风。位于黄海暖寒流交汇处,水产丰富,盛产多种鱼、贝和海藻、海参、鲍鱼、对虾等,是中国主要渔场和海珍品产地,并有修船、造船和水产品加工工业。交通以海运为主,客货轮联系各岛并通在省内外港口。建有民用机场。长山列岛东北端的海王九岛是旅游胜地。

(熊树梅)

Changhu

长湖(ChangHu)  湖北省第3大湖。岗边湖。

位于省境中南部,跨荆门、江陵、潜江3市县。积水面积2265平方公里。湖底海拔28米,是长江、汉江间地势最高的湖泊。水位30.5米时,湖泊面积122.5平方公里,容积2.71亿立方米。水温随季节变化,年温差24℃左右,无冰冻。湖水雨季透明度1.2米,一般约2米,属碳酸盐性软水。浮游生物生长旺盛,鱼类品种约20种,鲭、鲢、鲩、鳢等较常见。历来上接沮漳河水,下以内荆河为出水道,且与长江、汉江间诸湖相通,于洪湖县新滩口汇入长江;现为四湖总干渠渠首,具蓄洪、灌溉、养殖、航运之利。

(刘盛佳)

ChangJiang

长江(ChangJiang)  中国第1大河,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北纬33°28′,东经91°08′)。干流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10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公里(若以当曲为源头,长江全长应为6403公里),居世界第3位。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

干流概况长江干流各段名称不一:源头至当曲口(藏语称河为“曲”)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长358公里;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境的巴塘河口,称通天河,长813公里;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称金沙江,长2308公里;宜宾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约2800余公里,通称长江,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间称“川江”(奉节至宜昌间的三峡河段又有“峡江”之称),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间称荆江,江苏省扬州、镇江以下又称杨子江。长江各段长度和流域面积见表。

流域内高原、山地占65.6%;丘陵占24%;平原、低地占10.4%。

长江支流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有48条;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雅砻江、岷江及其支流大渡河、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9条。其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超过10万平方公里,以嘉陵江流域面积最大,约16万平方公里。

中国大部分的淡水湖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面积较大的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

①上游。沱沱河由南而北出唐古拉山,至切苏美曲口,长48公里,平均比降大于10.8‰。北流穿过祖尔肯乌拉山,接纳江塔曲,拆向东,至囊极巴陇附近,右岸汇入当曲,进入通天河段。沱沱河与通天河上段(登艾龙曲口以上)河道宽展,多沙洲,水流散乱呈辫状,河流两岸山丘平缓,高原面保存完整,自切苏美曲口至登艾龙曲口,长805公里,平均比降1.27‰。其间较大支流有当曲、莫曲、楚玛尔河等。

通天河自登艾龙曲口以下,河道较顺直,河槽渐趋稳定、水流比降增大,两岸山势增高。谷底海拔由通天河上段的4000余米,下降到3000余米。玉树巴塘河口以下称金沙江,流问转南,成为川、藏间的界河。金沙江进入横断山脉区,为典型的高山深各地貌。金沙江南流至云南省石鼓突折向东北,进入虎跳峡,峡长16公里,落差达200米,平均比降12‰以上,最窄处河宽仅30米,右岸玉龙雪山,左岸哈巴雪山,峰顶海拔均超出5000米,谷深达3000米以上,为世界罕见。金沙江至三江口又折向南,至云南省金江街以下又折转东流,此段介于川、滇间的河谷虽较宽,但仍为岭谷之间高差达千米左右的深谷。自通天河登艾龙曲口至四川盆地边缘的新市镇,长2522公里,平均比降1.47‰。金沙江段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龙川江、普渡河、牛栏江、横江等。左岸雅砻江水系庞大,右岸支流较短小,极不对称。

从宜宾至奉节,长江蜿蜒于四川盆地南缘,穿越一系列褶皱山岭,河谷宽窄相间,沿江阶地发育。长江北岸有岷江、沱江、嘉陵江等大支流;南岸除乌江、赤水河外。支流均较短小。形成川江的不对称水系。自新市镇至奉节927公里的丘陵河段,平均比降为0.24‰。

自奉节白帝城至宜昌南津关,长江流经三峡,江水横穿背斜山地,形成了白帝城与黛溪间的瞿塘峡;巫山与巴东宫渡口间的巫峡;香溪与南津关间的西陵峡,故称三峡。这一河段滩峡相间,迂回曲折。最大割切深度可达1500米,三峡江面最窄处仅宽百余米,暗礁、险滩密布,水流湍急,航行障碍重重。宜昌站年径流量达4510亿立方米,几占长江总水量的一半。三峡河段水能蕴藏非常丰富,开发条件优越。自奉节至宜昌市209公里河段,平均比降为0.18‰(见长江三峡)。

②中下游。江水出三峡后,进入中游,在宜都纳清江。枝城以下河段,两岸原野坦荡,分属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平原上水道纵横,堤圩交错。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现已堵死)四口与洞庭湖相通。藕池口以上的上荆江河段属一般性弯曲河道,水流分歧,汊河发育,河道外形较稳定。藕池口至城陵矶的下荆江河段长160余公里(人工截弯工程实施前长240公里),直线距离仅80公里,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河道外形变化无定。

长江在城陵矶接纳洞庭湖水系(主要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的来水后,至湖北省武汉市,有汉江汇入,在湖北省黄石与武穴间,两岸山峦逼近,河谷较窄,形成约束江流的卡口。至江西省湖口汇合鄱阳湖水系(主要有赣江、抚河、信江、鄱江、修水)的来水,进入下游河段。

③下游。湖口以下,长江河谷愈加宽广。江水在皖南丘陵和皖中丘陵、巢湖平原之间奔流,右岸常有基岩逼临江边,形成矶头,使河床变窄,越过矶头,河床又复展宽,心滩出露,水流分汊,形成宽窄相间、时束时放的藕节状河床。大通以下开始受海潮影响,水势和缓。此段主要支流有:青戈江、水阳江、滁河、秦淮河等。淮河水量的80~90%也经京杭运河汇入长江。自宜昌至江苏省镇江间的1461公里平原河段,平均比降0.026‰。

镇江至江口,长约312公里,流经长江三角洲,平均比降0.005‰。其中江阴以下称河口段。江阴附近江面束窄,仅宽1200余米,向东至长江口宽达91公里,呈喇叭状。长江每年挟带入海的约4.86亿吨泥沙,在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落淤,形成许多暗沙和沙洲。三角洲自全新世以来年均向海推进约40米。长江在江口附近接纳支流黄浦江。

气候与水文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水量非常丰富,大通站多年平均流量2.9万立方米/秒,年水量9145亿立方米,大通以下两岸支流和淮河大部分水量汇入后,入海总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长江水量主要来自上、中游,宜昌以上来水量占大通站的49%,汉口来水量占51%。径流中雨水补给约占年径流量的75~80%,地下水约占20~25%,还有少量冰雪融水补给。汛期(4~10月)水量占全年水量80%左右,枯季(11月~翌年3月)仅占20%左右。汛期的出现时间随雨带由东南向西北推移:支流鄱阳湖水系和湘江为4~6月;资水、沅江、澧水为6~7月;上游各支流为7~8月;汉江为7~9月。干流的洪水取决于支流来洪时间的早晚,一般多出现在6~9月,并以7、8两月机遇较多。干流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支流则多陡涨陡落,历时较短。一般年份,长江中下游南岸支流在5~6月达到高峰,宜昌以上及汉江7、8月来水最多,不致形成过大洪峰。但有些年份,上、中游雨季出现相互遭遇的情况,则往往酿成特大洪水。洞庭、鄱阳两大天然湖泊对削减共峰,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颇为有利。

造成长江成灾的洪水,一是流域性暴雨形成,如1788、1849、1931、1954等年;另一种是上、中游局部地区或支流发生连续而集中的特大暴雨所形成,如1860、1870、1896、1935等年的洪水。19世纪70年代以来,宜昌站洪峰流量超过荆江河段安全泄量6万立方米/秒的就有22年,1870年特大洪水宜昌站洪峰流量曾高达10.5万立方米/秒。

长江干流年径流量多年变化较稳定,变差系数为0.11~0.22,并具有连续丰水和枯水年交替循环现象,以汉口站为例,连续枯水年平均为14年,连续丰水年平均约为11年。

长江含沙量较小,宜昌站多年平均1.18千克/立方米,大通站0.54千克/立方米;金沙江含沙量较大,屏山站为1.66千克/立方米。但年输沙量仍较大,如宜昌站为5.21亿吨,汉口站为4.34亿吨,大通站为4.78亿吨。侵蚀模数,屏山站为502吨/平方公里,宜昌站为518吨/平方公里,大通站为280吨/平方公里。宜昌至汉口为长江主要的泥沙沉积河段。长江支流中以嘉陵江和汉江水土流失较严重,侵蚀模数分别高达1070吨/平方公里(北碚站1944~1972年)和929吨/平方公里(碾盘山站,丹江口水库建库前的1937~1967年)。

经济概况长江流域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2.68亿千瓦,可能开发利用的水电装机容量约1.97亿千瓦,年发电量1万亿度,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53.4%。长江上游水能资源最为集中,约占全流域的86.3%。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多公里(其中通航机动船里程3万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70%。年货运量约2.5亿吨,年货运周转量约600亿吨公里,分别占全国内河水运总量的78%和85%。长江干流自四川省新市镇以下2900余公里可全年通航轮船。重庆—宜昌段可通航1500吨级船舶,宜昌—汉口段通航3000吨级船舶,汉口—南京段通航5000吨级船舶,南京—吴淞口可通航万吨级海轮。中、洪水期万吨海轮可由长江口驶抵汉口,2万吨级海轮可乘潮驶抵南京。

长江流域约有人口3.86亿,耕地234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24.5%;粮食产量占全国37%以上,棉花产量占全国1/3以上。全流域有淡水鱼类约280种,淡水鱼产量占全国60%以上。木材蓄积量约占全国1/3,矿产资源亦丰。工业产值约占全国40%。长江干支流沿岸大城市有上海、武汉、重庆、南京、成都、昆明等。

改造与开发利用据记载,自公元前185年(汉)至公元1911年

(清末),长江发生大小洪灾200余次,平均约10年1次。19世纪中叶的1848、1849、1860、1870等年,20世纪的1931、1935、1949、1954等年均发生大洪水,如1931年大水,长江中下游共淹没农田近340万公顷,受灾人口达2800多万人,武汉市被淹,灾情极为严重。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低洼,汛期江水高出地面,内部渍水不能外泄,且正值多雨季节,极易渍涝成灾,全流域近470万公顷易涝面积中,90%集中分布于此,以洞庭湖区、江汉平原和太湖地区最为严重,1949年前一般年份有76.67万公顷耕地受渍,往往先涝后洪,灾害深重。

长江流域旱灾时有发生。据统计,1949年前,长江中下游受灾(减产30%以上者)年均约有173.3万公顷。1934年大旱,中下游受灾农田近667万公顷,绝大部分减产80%左右。长江上游的丘陵、山区旱灾也常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了流域规划机构,制定了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流域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在防洪方面,整修堤防;修建分洪、蓄洪工程;结合兴利,修建干支流水库。经多年建设,沿江两岸3100多公里干堤和3万公里支堤和海塘普遍加高培固,沿江重要堤防高程绝大部分已超过1954年特大洪水位1.0~1.5米。荆江分洪工程(见荆江)、汉江下游杜家台分洪工程及洞庭湖、洪湖、武汉附近地区、华阳河区、鄱阳湖等蓄洪垦殖工程的兴建,使分蓄洪总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提供有效蓄洪量500亿立方米,并增垦农田53.55余万公顷。至1989年底,全流域已兴建大型水库109座,中型水库929座,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1105.9亿立方米;小型水库4.3万余座,总库容266亿立方米。

在灌溉排涝方面,修筑塘坝570多万处,建成了许多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系统,其中6万公顷以上大型灌区已有15处,都江堰灌区由1949年以前的20万公顷,扩大至53.3万公顷。中下游平原圩区在并港建闸,疏浚河道,联圩并垸,缩短防洪堤线,改善排水出路等方面,计完成土石方工程量200亿立方米以上,建设了大批机电排灌站和排水涵闸。1989年全流域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47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3%。达到3~5年及5年以上排涝标准的耕地已有390万公顷,占原有易涝面积的80%以上。

在发电方面,至1990年底,已建和正建1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98余座,设计总装机容量1850.5万千瓦,年发电量867亿度。其中,大型电站有湖北宜昌葛洲坝水利枢纽(装机271.5万千瓦,1991年全部建成发电)、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装机90万千瓦,1968年发电)、四川大渡河龚咀水电站(装机70万千瓦,1971年发电);正在建设的有四川雅砻江二滩水电站(装机330万千瓦)、湖北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装机120万千瓦)和湖南沅江五强溪水电站(装机120万千瓦)。此外,装机容量25万千瓦以上的已建和在建水电站还有:安康(汉江)、乌江渡和东风(乌江)、柘溪(资水)、东江(湘江耒水)、万安(赣江)、凤滩(沅江西水)、碧口和宝珠寺(嘉陵江白龙江)、以礼河梯级(金沙江以礼河)等。

在航运方面,1954年以来系统的整治和维护了干流航道,特别是航运困难的川江河段进行了炸礁整治,共整治滩险188处,完成工程量约580万立方米。中水位险滩已基本消除,枯水和洪水险滩有所改善。葛洲坝水利枢纽蓄水后,川江奉节以下近200公里河段的枯水险滩和巴东以下110公里河段的中、洪水险滩均被淹没。重庆至湖南临湘的航道尺度已由未整治前的保证水深2.1~2.4米,提高到2.9米,常年可行驶1500吨级轮船,中洪水期可通行载重2500~3000吨的船队。长江干支流上已修建359座大小船闸,已建和正建升船机30座。

此外,正在逐步实施经运河引长江水北上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运河扩建工程。江都水利枢纽作为第1级抽水站的组成部分,抽水量460立方米/秒,已使苏北20万公顷农田受益。(参见彩图插页第35、36、42、43页)

(石铭鼎)

ChangjiangSanjiaozhou

长江三角洲(ChangjiangSanjiaozhou) 

中国和世界著名河口三角洲之一。三角洲顶点在江苏省仪征附近,由此向东,大致沿扬州、泰州、海安、栟茶一线,是三角洲北界;由顶点向东南,沿大茅山、天目山东麓洪积-冲积扇以迄杭州湾北岸,为其西南界和南界。介于北纬30°20'~32°30',东经119°24'~122°30',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大致沿江阴、沙洲、常熟、松江、金山一线,分为新三角洲和老三角洲两部分。后者位于西部,系以太湖为中心的冲积、湖积平原,距今7500~6000年前即已成陆;前者系指镇江以东,位于大江两侧的冲积平原和江中沙岛,为距今7000~6000年以来形成的三角洲平原。

发育过程三角洲主要是由长江带来的泥沙冲淤而成,冲积层的厚度,由西向东从几十米增加到400米。其底部是坚硬岩层。距今0.2~0.1亿年的喜马拉雅运动,使长江三角洲大幅度下降。第四纪频繁升降,其中晚更新世的一次冰期(大理冰期),海面下降到低于现代海面的110~130米的深处。其时,长江三角洲前缘直达东经125°30'附近,长江的入海口亦远及冲绳海槽。此后,进入冰后期,海水大举入侵,长江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大部再次成为浅海。直至距今7500~6000年前后,海面变化趋于相对稳定,开始了现代三角洲的发育。据研究,大致从距今7500年时开始,长江三角洲已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先后发育了以红桥、黄桥、金沙、海门及崇明、长兴-横沙等河口沙坝为主体的一系列亚三角洲,依次由西北而东南呈雁行式排列。其中红桥、黄桥、金沙、海门等亚三角洲早已连成一片,成为长江北岸沿江平原的组成部分。从20世纪50年代起,崇明亚三角洲也趋于与北岸相连。按此预测,长兴、横沙及正初露水面的九段沙等也将最终与北岸并连。

同时,泥沙在河口南北侧堆积亦分别出现河口沙嘴。南侧最早的一道沙嘴向东南延伸,至杭州湾后与钱塘江北岸沙嘴相接,把一部分浅海合围成潟湖,是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沙泥继续堆积,形成湖沼平原,古沙嘴以东的地区,陆地不断淤涨,形成滨海平原。根据考古和绝对年龄的测定,新三角洲发育以来,滨海平原以年均40米的速度向海推进。

地形分区长江三角洲地形可分为3部分。

①里下河平原南缘。主要由一系列河口沙坝为主体的亚三角洲并联而成。河口沙坝组成物质较粗、地势较高、一般4~5米,长轴略呈东西走向。沙坝之间为古长江汊流淤积而成,组成物质较细、地势较低,亦略作东西走向。古汊流口外则属海湾式的滨海平原,呈向东开口的马蹄状,地面向中部微倾。发育了一系列独流入海的短小水系,分别汇集于栟茶、三余等海湾平原,而后注入黄海。人工开挖的新通扬运河(扬州—海安)、栟茶运河(海安—栟茶)、通吕运河(南通—吕四)等也都顺地势东西延伸。

②河口沙洲区。由一系列正在发展的河口沙坝组成。最主要者为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及九段沙等。成陆晚,地势低。崇明岛地面高程3.5~4米(吴淞零点,下同);长兴、横沙一般仅2.5~3.5米。水系多为人工开挖的沟、河。

③太湖平原。地形上是一巨大碟形洼地,洼地底部即属老三角洲部分的湖沼平原。地面高程一般2.5~3.5米,是长江三角洲湖泊集中分布区,有大小湖荡200多个,以太湖为最大,面积2425平方公里(水位3.1米),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此外有滆湖、长荡湖、阳澄湖、澄湖及淀山湖等,面积都在60平方公里以上。由二叠系石英砂岩等坚硬岩石组成的孤丘分布密集。太湖湖区有大小岩岛40余座。较著名的湖岛有西洞庭山(高336米)。东洞庭山和马迹山原为湖岛,后与湖岸相连成为平原孤丘。在苏州、无锡、常熟及松江、青浦等地亦有岩丘分布,一般高约百米,最高不超过350米。如苏州穹窿山345米,无锡惠山336米,常熟虞山288米。环绕湖沼平原周缘的碟缘高地,地面高程一般亦仅4~8米,西缘高于东缘,南缘高于北缘。

水系太湖平原发育了较为完整的太湖水系。水系以太湖为“中转站”和调蓄库,来自浙西天目山的东、西苕溪水系,从太湖南岸的湖州、长兴一带入湖;发源于宜(兴)溧(阳)山区的荆溪水系,从西岸的大浦、百渎等港入湖。全流域的径流,分别由太湖北部和东部的沙墩口、胥口、瓜泾口、南厍口及大浦口等经由望虞河、浏河、吴淞江、黄浦江等泄入长江,其中洪水期的80%以上的径流通过黄浦江下泄。

黄浦江源于淀山湖,经由吴淞注入长江,全长114公里。其支流吴淞江(苏州河),源于太湖东北岸的瓜泾口,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黄浦江年均流量仅321立方米/秒。但借潮汐作用由长江涌进的潮流量却达5100立方米/秒,最大可达1.21万立方米/秒。

开发历史与经济概况太湖平原是中国开发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4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于此从事渔猎耕垦。随三角洲不断淤涨,活动范围也渐向东扩展。

举世闻名的京杭运河,其南段江南运河即纵贯于本区。

长江三角洲属中国东部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年均温15~16℃;最冷月均温2~4℃;最热月均温27~28℃。10℃以上活动积温4750~5200℃;生长期225~250天。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季节分配较均匀。作物年可二熟至三熟。

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主要属沼泽土和草甸土,滨海地区为盐渍土。淋溶型的地带性黄棕壤或黄褐土仅见于基岩孤丘。平原地区大部分已培育为肥沃的水稻土和旱地耕作土。

三角洲物产丰饶,农业发达,盛产稻米、蚕桑和棉花,是中国著名稻米产区。苏州和杭嘉湖地区是中国重要蚕桑基地之一。滨海地带的棉花亦占国内重要地位。水产资源更为丰富。仅太湖拥有鱼类即达百种左右。阳澄湖、淀山湖以螃蟹著称。河口浅滩是繁殖河蟹幼苗的优良场所。

长江三角洲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达500~600人以上,为中国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常州、无锡、苏州和南通是重要工商业城市;南通、张家港、镇江是长江重要内河港口;上海是全国最大工商业城市和世界著名外贸港口,也是三角洲的经济中心。苏州、杭州与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太湖沿岸、江南运河沿线及钱塘江两岸多旅游胜地。

(陈永文)

ChangjiangSanxia

长江三峡(ChangjiangSanxia)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中国著名峡谷和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的奉节、巫山和湖北的巴东、秭归、宜昌5县之间,西起奉节白帝城,东止宜昌南津关,全长208公里,其中属峡谷段的约为97公里,是世界较长的峡谷之一。以峡长壁陡、谷窄滩多、水急浪大和峰奇洞多为特征。三峡中瞿塘峡居于西,又称夔峡,包括风箱峡、错门峡两小峡,从白帝城到巫山大溪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最窄而又最雄伟的峡谷,有“瞿塘天下雄”之称。向东为巫峡,又称大峡,包括金盔银甲峡和铁棺峡两峡谷,西起巫山大宁河口,东抵巴东官渡口,东西绵延46公里,是三峡中最长、最整齐的峡谷。再向东为西陵峡,西从秭归的香溪口,东止宜昌的南津关,全长75公里。其中,西有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共长18公里;东有崆岭峡(黄猫峡,长24公里)和灯影峡

(明月峡)。

长江三峡两岸高差500~1000米,谷坡陡达50~70度。长江流经三峡时,江面紧束,一般宽250~350米,最窄处100~150米,船只航行于三峡之中常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窖行”之感。三峡河段险滩林立,暗礁密布,有“三里一湾,五里一滩”之说,航路艰险。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峡航道经过不断整治,清除了险滩,设置了航标,航运条件显著改善。三峡河段最大流速每秒7~8米,水力资源丰富,中国目前最大的葛洲坝水电站即建于此(见葛洲坝水利枢纽)。1300万千瓦的三峡巨型电站也正在设计建设中。

(郑霖)

ChangjiangZhongXiayouPingyuan

长江中下游平原(ChangjiangZhongxiayouPingyuan)  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位于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系由两湖平原(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总称)、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介于北纬27°50′~34°,东经111°05′~123°,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地质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形成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整体。平原底部一般为白垩系~第三系红色碎屑岩沉积;上部为第四纪疏松沉积层,沉积范围和厚度后者远小于前者。两湖平原白垩系—

第三系厚及8000米,其中第三系即达3000~4000米。第四纪沉积层由湖盆北部边缘武汉地区至沉降中心的洞庭湖区,厚度由30~60米增至200米以上;长江三角洲第四纪海陆交互松散沉积层,自西向东由几十米增至300~400米,最厚可达480余米。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50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地貌两湖平原以荆江为界,其北称江汉平原,其南为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自公元1300年前后荆江北堤分流入江汉平原的穴口完全堵塞后,汉江所带泥沙对江汉平原的发育起主要作用,其三角洲即成为江汉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三角洲地势亦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湖泊成群挤集于东南前缘。洞庭湖平原主要则由通过荆江南岸太平、藕池、松滋、调弦(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长江泥沙冲积而成。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大部海拔50米以下,地势北高南低,水网密布,土壤肥沃。

鄱阳湖平原除边缘红土岗丘外,中部的泛滥平原主要是由赣、抚、信、鄱、修等河流冲淤而成,其中又以赣江为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大部海拔50米以下,水网稠密,地表覆盖为红土及河流冲积物。

苏皖沿江平原主要指湖口以下到镇江之间沿长江两岸分布的狭长的冲积平原,其中包括芜湖平原和巢湖平原(见安徽省)。平原宽窄相同,江流时束时放,流速平缓;自大通以下,每受江潮顶托,流速更缓,泥沙沉积加强,尤当河道越过岩丘逼岸的矶头后,江流分汊,汊河间出现沙洲。沿江两岸湖泊众多,按其成因有构造湖(如巢湖),也有河迹湖。

自镇江以下的河口段发育了长江三角洲。三角洲以北即为里下河平原。平原为周高中低的碟形洼地。洼地北缘为黄河故道;南缘为三角洲长江北岸部分;西缘是洪泽湖和运西大堤;东缘则是苏北滨海平原(见江苏省)。

气候与经济概况长江中下游平原年均温14~18℃;1月均温0~5.5℃;7月均温27~28℃,绝对最高温可达38℃以上。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季节分配较均,但有“伏旱”。无霜期210~270天,10℃以上活动积温达4500~5000℃。作物可一年二熟,长江以南可发展双季水稻连作的三熟制。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本区成为全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本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及巢湖等。湖沼地区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是中国水生植物分布最广、产量最丰地区;淡水水生动物也属全国之冠,除有静水性的鮠、鳊、鲴、 、鲢、鲤、鲫、青、草、鳡外,还有多种河口洄游性鱼类,主要有鲚、鲥、香鱼、银鱼(有大银鱼、短吻银鱼、细银鱼、尖头银鱼等多种)、鳗鲡、花鲈和松花鲈(又名四鳃鲈)。至于中华鲟、扬子鳄(见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白暨豚等更属世界珍品。

(陈永文)

ChangleXian

长乐县(ChangleXian)  福建省福州市辖县,省商品粮基地县。位于省境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面积656平方公里,人口64.19万。县府驻吴航镇。唐置县。县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原面积大,龙腰山以西为冲积平原,属福州平原的一部分;以东为海积平原,海岸较平直,有风沙地貌发育。闽江从县境东北入海,西部有营前溪注入闽江,东部多人工河港和湖泊,较大的有莲柄港和西湖。莲柄港水利工程是福建省著名的引淡灌溉工程,在营前溪筑坝建闸,引海潮顶托的闽江水穿过东阳山隧道,灌溉东部平原。气候属南亚热带,台风影响较为频繁,全年8级以上大风达30天。

长乐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粮食生产以稻谷为主。渔业较发达,盛产大黄鱼、带鱼、鳗鱼、马鲛鱼和黄虾等,漳港海蚌尤为著名。主要港口在梅花、潭头和营前。工业以食品为主,生产糖、酒等产品。工艺美术品黄石嵌花陶器淳朴优美。水陆交通方便,与福州有定期汽轮来往。

多名胜古迹。城内有郑和碑和宋建三峰寺塔,雕刻精美,均列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文武砂一带风景秀丽,在福州港的建设规划中,已列为旅游点之一。

(赵昭昞)

ChangqingXian

长清县(ChangqingXian)  山东省济南市辖县。位于市区西南、黄河东南侧。面积1120平方公里,人口50.91万。县府驻城关镇。春秋为齐地,汉置卢县,隋改今名。以农业为主,重要农产有小麦、甘薯、大豆、花生等,盛产樱桃。现有农机、采石、食品等工业。储量达10亿立方米的“鲁青红”花岗石矿山,为中国罕见的特大型优质花岗石矿。长清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多于他县。城东南五峰山山势险峻,素有内八景、外八景之说;五峰原为道教山场,刹宇之设发于北魏,拓于金元,而繁于明,庙观宏伟堂皇,保存完好。孝堂山在县城西南,上有汉代孝子郭巨墓祠。石筑祠堂,建于东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内石壁及三角石梁上刻有精美图画,在汉画像中独具一格;石墙有东汉、北齐时期题记,均为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灵岩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境东南部,泰山西北麓。建于东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与天台的国清寺、江陵的玉泉寺和南京的栖霞寺同称天下寺院“四绝”,灵岩寺又被誉为“四绝之首”。寺内有隋石窟造像,唐兴建的千佛殿、御书阁、辟支塔及由唐以来历代住持高僧的墓塔167座组成的墓塔林。千佛殿内宋彩色泥塑罗汉像40尊,被称为“海内第一名塑”。

(李树德)

ChangshaShi

长沙市(Changshashi)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省会,综合性工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位于湘江下游。辖5区及长沙、望城、宁乡、浏阳4县。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550.05万;其中市区面积367平方公里,人口132.68万。战国时为楚国重要邑镇。秦置长沙郡。西汉改郡为国。此后历代均为州、府、郡治所。清康熙三年(1664)湖南布政使司驻长沙。1933年建市。市区位于湘江河谷阶地上,海拔40~70米。地势南高北低。湘江流贯市区,分城市为东、西两部分。橘子洲纵列江心。市区最高点、海拔295米的岳麓山耸立西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温17.2℃,绝对最高温达43°,绝对最低温-11.3℃。年降水量约1412毫米,主要集中于春、夏两季。

1949年以前,长沙仅有一些进行农、矿产品初加工的手工业作坊。50年代以来,已发展为以轻纺、机械、化工、电子、建材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工业产值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6。机械工业已能制造多种设备,尤以电器原件、机床、水泵等产品在中国具一定地位。湘绣、羽绒、陶瓷及花、鞭炮等轻工、手工艺品在国内外久享盛誉。市内初步形成西北部纺织工业区和东南部机械工业区。京广铁路纵贯市区。铁路北运主要是粮食、农副产品、硅砂等,南运主要是轻工产品和肉猪、家禽、水产等外贸物资。北运量约为南运量3倍多。湘江航运便利,北经洞庭湖与资、沅、澧3水中下游地区相连,出洞庭湖与长江相通,可开展干支流联运。长沙港有各类码头84座,作业岸线2046米。公路有省内与省际干线多条通过市境。航空有班机直达京、津、沪、穗等国内主要城市。现代化的黄花机场已交付使用。郊区及市属县以农业生产为主。粮食商品率达28.5%;出栏肉猪头数占全省10%,外贸出口仔猪数占全省62%。郊区盛产蔬菜、柑橘。浏阳县山区以生产杉木、楠竹为主。

市内有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医学院、湖南农学院、中南矿冶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等院校12所。并有各级科研机构81个。长沙市是毛泽东、刘少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革命斗争之地。市境多名胜古迹。岳麓山曾有“汉、魏最初名胜”之称。并有黄兴、蔡锷等革命将士墓。市东郊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被列为奇世之珍。市属长沙县板仓有开慧烈士陵园。

(孙云仙)

ChangshanLiedao

长山列岛(ChangshanLiedao)  见长海县。

ChangtingXian

长汀县(Changtingxian)  福建省龙岩地区辖县,闽西油料作物基地。位于福建省西部,汀江上游,与江西省瑞金县为邻。面积3100平方公里,人口44.46万。县府驻汀州镇。唐置长汀县,明、清为汀州府治。县境位于武夷山脉南段。沿北东向断裂发育的汀江分全县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武夷山脉主体,山体庞大,为闽赣两省的分水岭;东部山体较小,以低山为主。中部多丘陵,汀溪曲折穿流,形成许多小盆地,为主要农作区。汀江自东北向南流经县境,纳濯田溪和商山溪,有航运、灌溉之利。气候温暖湿润。因西有古城垭口,寒潮易于侵入,冬温较低,常有霜雪。粮食生产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大豆、油菜。特产“河田鸡”为优良品种。工业以纺织、造纸、火柴和食品等轻工业为主。手工业有土纸、皮枕等,畅销国52内外。有公路通瑞金。长汀是老革命根据地。城内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旧居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福音医院等革命旧址。西郊有瞿秋白烈士纪念碑。长汀也是闽西较古老的城市,有大量出土文物。

(赵昭昞)

ChangXingYangzi’eSiyangChang

长兴扬子鳄饲养场(ChangxingChinesealli-gatorFarm)  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管埭乡尹家村,距长兴县城21公里。建于1981年。地处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带,环境僻静,有利于扬子鳄栖息、繁衍。

(臧威霆)

ChangyangTujiazuZizhiXian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ChangyangTujiazuZi-zhixian)  湖北省宜昌地区辖县,著名“长阳人”化石产地,湘鄂西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湖北“宜红茶”主要产区和全国油桐重点生产县之一。县府驻龙舟坪镇。位于省境西南部,清江中、下游,面积3424平方公里,人口42.63万,其中土家族占47.46%。汉置俍山县,隋改长杨县,唐改长阳县,1984年成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境位于鄂西山地东南缘,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清江自西向东横贯中部,河谷气候温暖,有“清江暖谷”之称,为主要农耕区。森林覆盖率约46%,有珙桐、连香、香果等珍贵林木,并分布有原始森林。棕片产量居全国前列,山羊板皮、资丘皱皮木瓜、金福红栀果为地方特产。民间盛行长阳山歌和巴山舞,有“歌舞之乡”之称。1956年在县东南钟家湾龙骨洞,发掘出人类上颌骨大部和完整的第二臼齿,经鉴定为10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早期或稍晚的古人类化石,较“北京人”有显著进步,处于古人阶段,定名为“长阳人”。

(陈联寿)

ChangzhiShi

长治市(ChangzhiShi)  山西省辖市,晋东南工商业中心。地当太焦铁路和邯(郸)长(治)铁路的交点。位于晋东南盆地的腹心,南漳河自南向北穿过。辖2区和长治、潞城、武乡、襄垣、屯留、沁县、平顺、黎城、壶关、长子、沁源11县。面积1.3896万平方公里,人口288.15万;其中市区面积334平方公里,人口51.94万。西汉置壶关县。隋为上党县。明以后称长治县。1945年改为长治市。1962年在长治市南设长治县,市、县并存。1971年改为省辖市。采煤、机械、炼铁等工业基础较好,1980年增加了家用电器、矿山设备、农用设备和化纤材料服装等工业。现已形成自行车、缝纫机、汽车配件、塑料、服装、包装、纺织、玛钢8个专业公司,建立热处理和电镀2个工艺中心,日化、食品、五金、钢木家具4个行业委员会。漳泽电厂为中继电站,连接华北电网的山西部分和中南电网的河南部分。潞城的山西化肥厂是以煤为原料的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潞城的铜制品造型美观,远销30余国家。始于明代的草帽辫是潞城名产。长治县荫城铁货驰名。所产潞麻以色白、质软、性韧、皮薄、条长而著称。长治东老顶山林场面积1100公顷,松柏常青、环境幽美。

(萧树文)

ChangdeShi

常德市(ChangdeShi)  湖南省辖市,湘北联系湘西的重要门户,沅江流域物资集散中心,西洞庭湖滨的吞吐港。位于沅江下游近河口段。辖2区及澧县、临澧、桃源、汉寿、安乡、石门6具,面积1.8203万平方公里,人口569.16万;其中市区面积2595平方公里,人口119.26万。常德秦为黔中郡属,西汉初年改义陵郡,东汉为武陵郡,隋唐改名朗州。宋政和间于鼎州置常德军节度使,即常德命名之始,继后为常德府、路治。1913年改武陵县为常德县。1950年由常德县析置市。工业生产以食品加工为主,机械、纺织次之。有碾米、酿酒、木材加工、皮革及农具、染织、卷烟等部门。德山设有纺织机械、棉纺、船舶、电机、制药、树脂等工厂30多座。德山大曲、皮革制品等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常德港年吞吐量约130万吨,居全省第2位。市东的德山与市西的河洑均为重要河港。沅江公路大桥连接市区南北。常(德)长(沙)、常(德)澧(县)、常(德)安(乡)、常(德)沅(陵)等主要公路干线联系各地。民航有不定期航班通往长沙。市区设常德师专一所。名胜古迹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原巷等。唐咸通年间(860~874)铸造的铁经幢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邓美成)

ChangshuShi

常熟市(ChangshuShi)  江苏省工农业较发达的城市之一。位于省境东南部,北临长江,南距苏州市区35公里。面积1094平方公里,人口103.29万。常熟汉为吴县、毗陵县地。南朝置常熟县。元升为常熟州。明复为县。1950年曾析城区置常熟市,1958年改为常熟县,1983年又改县为市属苏州市管辖。1988年改为省直辖行政单位。市境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北部沿江一带属高沙平原,地面高程5米以上,主要为植棉区;南部为平原圩区,海拔3~5米,为稻谷、小麦、油菜籽产地。水产捕捞业、生猪和湖羊饲养业发达。沿江浒浦港是江苏省海洋捕捞业基地。乡镇工业发达。虞山镇有纺织、电子、服装、化肥、机械等工业部门,手工艺品有“常熟花边”和红木家具。公路直达上海、苏州、无锡、张家港、江阴。内河航运经元和塘南通苏州,经申张航线东通上海,西达张家港。虞山是常熟市主要风景名胜,亦为太湖区风景名胜之一。山高261米,其东端伸入虞山镇内,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说。山南以岩石胜,有剑门奇石、宝岩、石梅等;山北以山涧著名,有秦坡飞瀑、桃源等名胜;山东麓有仲雍墓、言子墓、辛峰亭、昭明太子读书台等古迹。南郊有以自然山水见长的尚湖风景区。

(单树模)

ChangzhouShi

常州市(ChangzhouShi)  江苏省辖市,中国著名新兴工业城市。位于省境南部京杭运河畔,扼沪宁铁路中枢;北环长江,南抱滆湖,东紧临太湖,向有“江左名区,中吴要辅”主誉。辖4区和武进、金坛2县。面积4375平方公里,人口324.85万;市区沿京杭运河和沪宁铁路由东南向西北延伸,东包戚墅堰,西含新闸,长达23公里,宽3~7公里,面积187平方公里,人口66.77万。常州是具有2500年历史记载的江南古城。春秋时期为吴国季扎封地,称延陵邑。秦置延陵县。汉称毗陵县。三国属吴,为毗陵典农校尉驻地。晋太康二年(281)升为毗陵郡治;晋惠帝元康元年(291)改毗陵郡为晋陵郡,仍为郡治。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改称兰陵郡,是常州别称的由来。隋开皇九年(589)迁常州治于此,始称常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常州路。明、清为常州府治。1912年为武进县治。1949年划武进城郊置市,属苏南行署区常州专区,1952年改为省辖市。

早在隋唐时代,常州已为京杭运河苏南运河段漕粮集中地之一,隋炀帝曾筑毗陵宫于南郊。明永乐、宣德年间(15世纪初期)已发展为较大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明清之际(17世纪中期)所产“常州贡纱”和“宫梳名篦”已驰名大江南北。1908年沪宁铁路通车后,逐渐发展了棉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戚墅堰建立了机车修配厂和震华电厂。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迅速发展,以纺织、机械制造、电子、化工为主,所产灯芯绒布、卡其、双面印花绒布、柴油机、手扶拖拉机和手工业梳篦等声誉中外。旧城区是纺织、印染工业和商业、交通中心;戚墅堰是以生产内燃机车为主的机械工业区;新闸是以生产柴油机和手扶拖拉机为主的新兴工业区。电子工业和化学工业分别集中于南北郊。名胜古迹以唐天宁寺、北宋红梅阁、文笔塔和清代近园著名。革命纪念地有太平天国护王府、瞿秋白纪念馆和张太雷故居。市境湖塘镇有春秋时期的淹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属金坛县有储量163.09亿吨的大型岩盐矿。

(单树模)

Chao’erHe

绰尔河(ChaorHe)  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顶部石门子附近,于江桥入嫩江。全长470公里,流域呈窄条形,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成吉思汗边堡以上,河谷深窄,河床多由砂砾组成,两岸支流很多,分布均匀,为典型对称河流,合流处多成扇形冲积地。成吉思汗边堡以下,河流进入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坦开阔,谷底呈U型,宽1.5~6公里。在音德尔至河口段,地形平坦,乱流多,沼泽湿地广。全流域降雨集中在7、8月份,往往又集中几次暴雨。冬雪不多,春汛较小,年均流量51.4立方米/秒。

上游流经林区,土壤保水性好,洪水虽较猛,但水土流失现象轻微,年均含沙量0.17千克/立方米。下游流注于农业区,灌溉条件优越,较大的灌区有五道河子、保安沼、茂力格等。由于绰尔河的水量不能满足全部宜灌土地灌溉用水,故需修建蓄水调节工程。

(孙金铸)

ChaoHu

巢湖(ChaoHu)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安徽省境最大湖泊,典型浅水性湖泊。一称焦湖。位于省境中部,环湖跨巢湖市和肥东、肥西、庐江3县。湖区处于著名郯(城)庐(江)断裂带上,湖盆系由断层陷落而成,因湖形呈鸟巢状,故名。巢湖东西最长处约55公里,南北最宽处约22公里,当水位为12米时,湖面积为784平方公里,容积为48亿立方米。湖水较浅,岸线曲折,多湖湾和岬角,有“7大滩湾和15嘴头”。湖底平坦并向东南倾斜,高程多为5~6米。全湖若以忠庙—姥山—齐头嘴—

线为界,可分为东西二湖:西湖较浅,湖中有姥山、孤山等小岛,湖岸多沙滩;东湖较深,湖岸多岩壁。东西湖水深一般在2.5米以上,枯水期亦在2米左右,洪水期可达6~7米。湖底组成物质以沙土和粘土为主,湖水透明度约0.15~0.25米。巢湖属长江左岸水系,柘皋河、南淝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白石天河等呈向心状汇入巢湖后,又从东部出口,经裕溪河注入长江。全流域面积1.29万平方公里。裕溪河古称濡须水,又名运漕河,全长60.4公里,是巢湖通往长江的主要泄水道,汛期常产生江水倒灌现象。1959年和1969年先后在裕溪河上修建巢湖闸和裕溪闸后,防止了江洪倒灌。巢湖水位变化属冬枯夏涨型。因受巢湖闸的控制,枯水季低水位仍可保持在7~7.5米。

巢湖地处北亚热带,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花生为主,年可二至三熟。全湖计有鱼类94种,虾蟹类4种,以产银鱼、白虾和湖蟹著名,为全国十大商品鱼类的生产基地之一。巢湖可灌溉沿湖地区农田,为合肥工业和生活用水水源。航运可通沿湖各重要城镇,并可北通合肥,南入长江。沿湖重要港口有54巢城、散兵、槐林、忠庙、施口、新河等。湖区名胜古迹有忠庙、姥山、四顶山、银屏山仙人洞、紫微山王乔洞、泮汤温泉等,已辟为安徽省重点旅游区。

(朱孟春)

ChaohuShi

巢湖市(ChaohuShi)  安徽省巢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巢湖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省境中部、巢湖之滨。面积2063平方公里,人口77.1万。古称巢伯国,汉为居巢县,唐改巢县,1983年改市。市境三面环山,丘陵起伏,中西部为巢湖水面和滨湖平原,自然环境优美,已辟为皖中旅游经济区和开放城市。郊区农产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籽为主,水产以银鱼、虾米、湖蟹著名,素称“鱼米之乡”。工业有建材、食品、机械等。水陆交通便利。淮南铁路穿过市境中部。公路除通地区各县外,可直达合肥、安庆、芜湖等地。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小轮可北通合肥,南抵长江。多名胜古迹。王乔洞位于巢城北郊的紫微山下,可容纳数百人,洞壁刻有佛像728尊,并有动物石刻多处,均为南北朝时期所作。泮汤温泉位于巢城东汤山脚下,有泉眼48处,水温高达60~80℃,含氡等30多种化学元素,为省内著名疗养胜地之一。

(朱孟春)

ChaoyangQu

朝阳区(ChaoyangQu)  北京市工业集中地之一。位于北京市区东部。面积470.8平方公里,人口146.4万。区府驻朝阳门外神路街。汉、唐为蓟县地。辽以后属大兴县。1958年始名朝阳区,因北京朝阳门得名。全区皆平原,海拔50米以下,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通惠河、温榆河、清河、坝河等流经。经济旧以农业为主,种植小麦、水稻、蔬菜。50年代以来建设大批工业企业,现有大中企业近50个,形成东郊纺织工业、双井机械工业、垡头化工、酒仙桥电子工业4个工业区。随现代工业兴起,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在和平街、酒仙桥、大山子、三里屯、朝阳路北、垂阳柳、劲松、团结湖等地建成新居住区。此外有南、北两个大使馆区。著名的大型公共建筑有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友谊商店、北京国际俱乐部、长城饭店、三元立交桥等。位于顺义县境的首都国际机场亦属本区管辖。又有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经济学院等7所高校。东岳庙、日坛、西黄寺、元大都土城遗址是著名文物古迹。现代化的亚运村建于区境西北。

(尹钧科)

Chaoyangshi

朝阳市(ChaoyangShi)  辽宁省西部工业城市,省辖市。位于大凌河中游盆地。辖2区及朝阳、凌源、建平3县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317.78万;其中市区533平方公里,人口36.39万。战国时属燕国辽西郡,汉置柳城县,东晋改称龙城,唐置营州总管府,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置三座塔厅,1778年因凤凰山上有朝阳洞,改名朝阳县。1959年设市。市境处于辽西山地丘陵地区,山脉河流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年均温8.4℃,1月均温-10.6℃,7月24.6℃,年降水量486毫米,无霜期158天。冬春少雨干旱,降水70%集中夏季,易致山洪。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发展快,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纺织、电力、食品、冶金、建材等。城区呈矩形:东部为旧城区,南部为文化区,北部为工业区。交通位置重要。铁路有锦承线和叶赤、魏塔线交接,公路有朝承、朝锦、朝敖(汉)等线,可通往锦州、沈阳、承德、北京和赤峰等地。市区内南塔、北塔、凤凰山云接寺西侧摩云塔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0年前“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神殿址和大型陶塑女神像为国内仅见。

(熊树梅)

ChaoshanPingyuan

潮汕平原(ChaoshanPingyuan)  广东省第二大平原。位于省境东部、韩江下游。由韩江三角洲、黄岗河三角洲和榕江、练江中下游平原组成,面积约4771平方公里。包括汕头、潮州两市、澄海、潮阳县全部,揭阳、揭西、普宁、饶平县的一部分。总人口约530万,约占全省人口1/10。

潮汕平原三面环山,南临海洋。韩江榕江下游为桑浦山所隔,小北山丘横卧于榕江、练江间,其余地区则为近代河川冲积所成,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河汊纵横,多沼泽和洼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尤以西南部为最,且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利于农业。沿海浅水海湾多,水生生物丰富,适于渔盐业发展。平原大致呈扇形,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时有小山,如潮州附近金山、西山、清泉山等花岗岩山体,为海湾小岛遗迹。潮汕平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韩江又为典型季风性暴流,常受台风袭击,海潮可达,洪涝为患,人工堤成为平原一大人文景观。

潮汕平原开发较晚,唐时草莱未辟,人烟稀少、野象出没,鳄鱼为患。经宋代开发,明代经济崛起粤东,已出现地狭人稠现象。潮汕平原现为全国人口密度最高地区之一,每平方公里达千人,劳动力充裕,是全省粮食、经济作物和水果生产基地。农产一年三熟、水稻双季,冬种甘薯、小麦。甘蔗、花生、香蕉、柑橘、菠萝遍布。土地利用率很高,精耕细作,大面积高产稳产、轮作、间种、套种很普遍,农业集约化程度冠于全省,但人多地少的矛盾极为突出。生猪、家禽饲养业也很兴旺,且多良种,著名者有狮头鹅。沿海盛产鱼盐,为粤东渔场之一部分,淡水养鱼也很发达。潮汕平原轻工业和手工业发达,主要集中在汕头市、潮州市和各县城。潮汕平原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国外和港澳者甚多,本地华侨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

(徐俊鸣  司徒尚纪)

ChaozhouShi

潮州市(ChaozhouShi)  广东省东部轻工业城市,文化古城,著名侨乡。位于韩江下游。面积1410.9平方公里,人口132.56万;其中市区面积62.6平方公里,人口20.01万。潮州市前为潮安县治。潮安县初称海阳县,属义安郡,明清为潮州府治,1912年始称潮安县。1953年以原潮安县治设市。1958年撤销,1979年复设。1983年潮安县并入。1988年改为省直辖行政单位。市境位于韩江三角洲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带,北高南低,山丘与平原各占全境之半。韩江斜穿市境。终年无霜雪,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农耕条件优越。市区跨韩江两岸,河西为城区主体。有金山、西山、清泉山等花岗岩山体。名胜古迹有开元寺、葫芦山摩崖石刻、涵碧楼、笔架山宋窑址等。潮州历史上曾是韩江流域工商业中心、著名河港。传统手工业有陶瓷、刺绣、抽纱、雕刻、竹器和金属细工等,产品畅销国内外。现有塑料、电子、电器等工业部门。市区以西5公里的枫溪镇为广东陶业基地之一。农业盛产粮食、甘蔗、黄麻、花生、柑橘、茶叶等。尤以潮州柑和凤凰茶、药材使君子最著名,远销海外。矿产有锡、铅、锌、水晶、陶土等。旅居国外及港澳者人数甚巨,每年回乡观光者络绎不绝。

(徐俊鸣  司徒尚纪)

ChenzhouShi

郴州市(Chenzhoushi)  湖南省工业城市,湘南物资集散和交通中心,郴州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骑田岭与永兴盆地之间的砂岩和灰岩丘陵区。面积277平方公里,人口22.88万;其中城区面积11.25平方公里。郴州秦、汉分别为郴县及桂阳郡治。南北朝时(502)始称郴州,以临郴水得名。隋为郴州治所,宋元曾为路、府、州治。清以后改为郴县。1959年设地辖市,1963年撤销。1977年析郴州镇复设市。市境位于耒水支流郴水两岸、京广铁路线上,海拔180米左右。工业有食品、纺织、机械、化工、建材等部门。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为全国球类训练基地之一。近郊苏仙岭山色秀丽,被誉为“湘南胜地”。新建有北湖公园风景区,距城17公里的万华岩溶洞,全长1800米。位于市东30公里的五盖山狩猎场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狩猎场。

(邓美成)

ChengduPingyuan

成都平原(ChengduPingyuan)  中国西南地区最大平原和河网稠密地区之一,中国最大芒硝产地。又称盆西平原或川西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广义的成都平原,介于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北起江油,南到乐山五通桥。包括北部的绵阳、江油、安县间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等。三平原之间有丘陵台地分布,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狭义的成都平原,仅指灌县、绵竹、罗江、金堂、新津、邛崃6地为边界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面积8000平方公里,是构成盆西平原的主体部分。因成都适位于平原中央故称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绵远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结构良好,宜于耕作,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坡度仅3~10‰,地表相对高差都在20米以下,有利于发展自流灌溉。远在公元前250年的秦代就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水灌溉平原上广大农田,成为四川省种植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经过不断的治理改造和扩建,都江堰灌溉范围比50年代初期大为扩大,灌溉面积增加了3倍。农田水利十分发达,耕地集中连片,属典型的水田农业区,土地利用率高达60%以上,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和油菜,产量高而稳定,常年提供的商品粮、油分别约占四川全省的1/5和2/5,是四川和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养猪水平向居全省前列,是四川生猪基地。但因平原邻近川西高原山地,深受山地下沉的冷空气的影响,加之平原河水大多来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同时,平原上地势低洼的古河道地区,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湿。故成都平原无论气温、水温和土湿均较低,热量条件较之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稍为逊色。

(郑霖)

ChengduShi

成都市(ChengduShi)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省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第2大城市。位于成都平原中部,成渝、宝成、成昆、成灌等铁路交汇点上,岷江支流府河和南河穿行于市区之间,水陆交通方便。辖7区及双流、金堂、温江、新都、郫县、彭县、崇庆、大邑、邛崃、蒲江、新津11县。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人口919.5万;其中市区1404平方公里,人口280.81万。

古为蜀国领地。公元前4世纪以前修建蜀王城。秦灭巴蜀,改蜀国为蜀郡。此后,成都人口骤增,设立了盐铁官和工官,手工业和农业均得到发展,西汉成都为益州郡治,纺织业盛况空前。东汉末年,成都已成为当时除长安以外的五大都会(即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史称蜀汉,以成都为国都。唐初属剑南道,置益州大都府。安禄山作乱时,为唐行都,号称“南京”,与长安、扬州、敦煌列为当时四大都市,有扬(州)一益(州)二之谓。五代后蜀孟昶在罗城外广植芙蓉树,故又称“芙蓉城”或“蓉城”。宋初,成都为益州路,后为成都府路,是当时全国三大市场(开封、成都、兴元)之一。北宋56末年,北方人口大量入川,成都人口急增,为中国五大印书中心之一,以繁荣富丽著称。元代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成都始成为省治。清为四川省治。1928年始置成都为省辖市。1950年为川西行署驻地。1953年恢复四川省建制后,即为四川省省会。

成都地处成都平原,龙泉山脉从东北至西南斜贯东部,境内以平原为主,次为丘陵低山,海拔约500米。土壤肥沃,河渠密布,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区一部分。属中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具有冬干、春旱、夏洪、秋绵雨的特点。境内耕地集中连片,农业发达,自古为中国著名农业区和水稻主产区,现为四川省粮、油、猪生产基地。郊区蔬菜品种多达200种以上。众多的河流及充足的水量为成都的水路交通、木材漂运和工业用水提供有利条件,故成都历史上曾为四川盆地西部水运交通中心。

1949年后工业迅速发展,已拥有机械、化工、冶金、电子、电力、纺织、造纸、皮革、食品等多种工业部门,形成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四川省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以机械、电子、冶金、化工为主。峨眉和新都机械厂、成都量具刃具厂、无缝钢管厂和四川化工厂在全国均居重要地位。电子工业发达,为中国四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次为食品和纺织工业。蜀锦、蜀绣、银丝制品、瓷胎竹编、漆器等手工艺品均驰名中国。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享有国际声誉。

城市功能分区大致为:以行政、商业为主的市中心区;东郊与东北郊为电子机械工业区;东南郊为轻纺和机械工业区;南郊为科研文教区:北郊以车站为主的综合设施区;西郊是风景游览区。郊区拥有0.2万公顷蔬菜的副食品基地。

成都是四川和中国西南地区最大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铁路有成渝、宝成、成昆、成灌与省内外沟通。公路四通八达,其干线有川藏、川陕、川云西路、成渝、成阿(坝)、成万(县)等。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西安、昆明、贵阳、拉萨等地有定期航班,1991年开通了香港航线。省内航空线可达重庆、南充、达县和西昌。

成都又为文化发达、古迹众多和风景秀丽的旅游城市。属于国家和省市保护的历史文物达105处。古代学者,如司马相如、扬雄、左思、李白、杜甫、薛涛、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均曾生活于此。现有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等16所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及四川省的大部分科研、设计单位也集中于此。此外有四川省博物馆、展览馆及航空、游泳等体育设施。南郊建有中国西南地区最大体育馆。主要名胜古迹有杜甫草堂、武侯祠、王建墓、青羊宫、望江楼、文殊院、昭觉寺、辛亥保路纪念碑以及城北18公里的新都宝光寺和桂湖公园等,其中杜甫草堂、武侯祠、王建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市内还有唐代城门遗址和唐代城墙,市郊已发现2座战国墓。“川军抗日阵亡将士无名英雄铜像”已重建完工。成都历史上花卉丰盛,尤以栽培历史久远的银杏和芙蓉等著称。

(郑霖)

ChengjisihanLing

成吉思汗陵(QinggisHanMausoleum)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街镇的甘德尔敖包上,地处窟野河上游,古代为水草丰美之地。清雍正七年(1729)额林沁郡王将“八白室”(即意想的成吉思汗的8座白毡寝帐)迁于此,每年夏历三月二十一日会盟并祭祀成吉思汗于此。后人始称伊金霍洛,蒙古语意为“帝王陵寝”。抗日战争期间,成陵

(八白室)一度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又迁回伊金霍洛,1956年修建。陵墓为八角重叠的蒙古包式宫殿,飞檐镶砌蓝宝石色琉璃瓦,穹顶有金黄色琉璃瓦的四出云头装饰,配以描金朱门红窗,两侧各配以单层式宫殿,既组成中国传统的殿堂结构,又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内部藻井及天棚绘有成吉思汗的生平业绩画,室内陈列其鎏金座像、遗物及元代蒙古族文物。

(林儒耕)

ChengdeShi

承德市(ChengdeShi)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河北省辖市。位于省境东北部,京承、锦承、承隆3条铁路交汇点上。辖3区及承德县。面积4693平方公里,人口76.2万;其中市区面积651平方公里,人口34.6万。承德城市发展史仅280余年。其形成和发展与避暑山庄的修建紧密相关。清初,承德仅为数十住户小村落。康熙四十二年(1703),随避暑山庄的兴建和此后于此广建寺庙,人口剧增,渐形成万户大镇。雍正元年(1723)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改为承德州,承德之名,自此始。乾隆四十三年(1778)升为府治,属直隶省。由于避暑山庄建成,承德成为当时仅次于北京的另一重要政治中心,有塞外京都之称。当时清帝每年几乎有半年时间来此避暑和处理朝政,接见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1928年建立热河省,承德为其省会。1956年热河省建制撤销后,划归河北省。市境位于冀北低山丘陵地带,城区座落在断陷盆地中,东西宽约1公里,南北长近7公里,群山环绕,武烈河自北向南贯穿城区,兼山水之胜。盆地海拔320~370米,7月均温24.4℃,盛暑季节凉爽宜人,是中国塞北避暑胜地。多名胜古迹,其中最享盛名的是位于市中心以北、武烈河西岸的避暑山庄和建在山庄外围的外八庙。占地560万平方米的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最宏伟的皇家园林。山庄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园林与建筑兼具南北方特点,形成极富自然、古朴淡雅、奇丽幽美的景色。山庄外围东、北山麓先后修建有“外八庙”:溥仁寺、溥善寺(现已不存)、普宁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殊象寺。寺庙造型雄伟壮丽,各具特色。融合了汉、蒙古、藏等民族建筑形式的特点,是宝贵的艺术珍品。

市境周围,侏罗纪紫红色砾岩、砂页岩覆盖广泛,经长期风化、剥蚀,自然雕琢成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如磬锤峰、蛤蟆石、罗汉山、鸡冠山、僧帽山、双塔山、元宝山、天桥山等,形成了承德特有的自然风貌。矿藏主要有煤、铁、铜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拥有纺织、机械、冶金、电力、食品等工业部门,生产钢铁、粗铜、矿山洗选和起重设备、麻纺、丝绸织品、罐头、杏仁露饮料及胶鞋等。承德钢铁厂已发展成年产30万吨的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钒、钛钢生产基地。市区以小型机械、电子、轻工为主;鹰手营子矿区以采煤、采铜为主;双滦区建有钢铁、电力、矿山机械、麻纺、丝纺等企业;市区南部太平庄有小型化工企业。

(扬积余)

Chenglingji

城陵矶(Chenglingji)  长江中游第一矶。长江中游水陆联运、干支联系的综合枢纽港口。湖南省水路第一门户。位于岳阳市东北15公里江湖交会的右岸。城陵矶南绾三湘、北控荆汉,扼洞庭湖贯通长江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地层为板溪群浅变质岩基底,处于湘江古断裂带上。第四纪以来,河湖继续沉陷,边侧相对抬升,由于矶头滨临江岸,南北介于东风、芭蕉两湖之间,面朝荆江,成为二面临水的岛矶。城陵矶突出江湖汇口,具有抗冲和挑流作用,是此处Y字形水道南侧的洞庭湖口节点。附近七里山,过水断面1000米,历年最高水位32.75米,是四水、四口入湖水沙经调蓄再度入江的唯一出口。又为江湖之间洄游性和半洄游性经济鱼类来往的通道。城陵矶是湘北内联四水、外通江海的第一港。洞庭湖四水常年有300~500吨级船队及千吨级顶推船队经此出入长江,长江干流船舶亦可于此停靠,年吞吐量约430万吨。港口有专线通京广铁路,便于水陆联运。建有造纸厂、火电厂,邻近有石油化工厂。

(邓美成)

ChengziyaLongshanwenhuayizhi

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ruinsofChengziyaLongshanCulture)  见章丘县。

ChifengShi

赤峰市[Chifeng(Ulanhad)  Shi]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城市,自治区辖市。位于自治区东部,邻接河北、辽宁。辖3区和宁城、林西2县及喀喇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敖汉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等7旗,面积9.0021万平方公里,人口411.21万;其中市区面积7017平方公里,人口97.13万。赤峰蒙古语名“乌兰哈达”,意即红山。因市东北3公里处海拔665米的乌兰哈达山而得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设赤峰县,始有赤峰之称。1958年设市。

1983年撤盟制改市制,辖区扩大。市境依山傍水,英金河流经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农耕繁盛。赤峰山由红色花岗岩构成,峰顶保留有战国时期燕长城遗址。可登峰眺望市境。工业较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力、采煤、纺织、食品、建材等。1990年于市郊发现保存较完整的恐龙化石。

(林儒耕)

ChishuiHe

赤水河(ChishuiHe)  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赤虺河,川、黔、滇3省界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芒部,流经滇、黔、川边境,于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干流全长523公里,二郎镇以上为上游,复兴场则为中、下游分界。主要支流有二道河、桐梓河、习水河等。流域面积2.044万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5‰,河口流量309立方米/秒。含沙量高达0.93千克/立方米,因水赤红故名赤水河。上游海拔1000~1600米,属云南、贵州高原。喀斯特发育,河谷深切,平均比降2.2‰,水流急湍多滩。吴公滩长10公里,落差200米,中游流经四川盆地边缘,两岸海拔500~1000米,河谷渐宽,两岸出现台地,且有暗河汇入,下游流经四川盆地红色丘陵区,海拔200~500米,河面开阔,平均比降0.4‰。赤水河汛期与雨季一致,5~10月径流量占全年的65~70%,最大流量可达5210立方米/秒,多出现于6、7月间,11月~翌年4月枯水期仅占30~35%,洪枯流量变幅大,可达297倍。

赤水河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干流水能蕴藏量127万千瓦,可进行6个梯级开发。下游河宽水深,水势平稳,航运便利,自古为川黔盐运要道,现可通行120吨机轮。且因气候温暖湿润,热量丰富,盛产水稻、甘蔗、油菜,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整个赤水河流域又为楠竹、松杉重要产区,天然气、煤、铁、硫等矿产亦较丰,赤水县境内已建成年产30万吨的天然气氮肥厂。

赤水河还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四渡亦水而闻名。

(杨明德)

ChishuiShi

赤水市(ChiShuiShi)  贵州省遵义地区所辖县级市。贵州省最大化肥产地。北与四川合江县隔水相望。面积1797平方公里,人口27.21万。元代以前隶属四川沪州郡,元代属贵州,清雍正九年(1731)置仁怀厅。宣统元年(1909)改为赤水厅。1911年后改赤水县,1990年撤县设市。20世纪50年代前,赤水是繁荣的乡村小镇。赤水河绕城而过,依山傍水,位置重要。溯河而上可进入黔中腹地,顺河而下可达长江诸省,水上交通方便,历为川、黔门户、古代粮道,黔北物资集散地和水上航运码头。50年代后,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建有造纸、化肥、炭黑、制糖、农机等工业。尤其是大型的赤水天然气氮肥厂的建成,促进了塑料、硫酸、电力等工业的发展。境内森林覆盖率达48%,盛产楠竹,誉称“楠竹之乡”。以竹木为原料的轻工业发达,手工艺品远销国内外。赤水河谷热量丰富,气候炎热,丘陵起伏,土壤肥沃,盛产柑橘、香蕉、荔枝等亚热带水果。境内的350条河流涧溪中已发现瀑布上千处。

(陈永孝)

ChongqingShi

重庆市(ChongqingShi)  中国重要工业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通商口岸和水陆交通枢纽,四川省辖市。位于嘉陵江入长江的汇口处。辖9区及长寿、巴县、綦江、江北、江津、合川、潼南、铜梁、永川、大足、荣昌、璧山12县。面积2.3114万平方公里,人口1483.68万;其中市区1534平方公里,人口298.44万。

公元前12世纪时,重庆为巴国都城。秦灭巴国,置巴郡。汉以州城濒江,改置江州。隋开皇元年

(581)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因嘉陵江古称渝水,城以水得名),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改称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改恭州为重庆府。元为重庆路。明、清为重庆府。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为商埠。1929年设重庆市。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内迁重庆,作为临时“陪都”。1940年又定为“永远陪都”,与省同格。1953年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年原永川行署撤销,所属8县划归重庆市。

市境地质基础为呈紫红色夹有页岩的侏罗系砂岩,俗称红岩。地形呈中度起伏。市中区位于长条状山地上,三面临江,街道房屋依山傍水,故有“山城”之美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8℃,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常出现连晴高温,与武汉、南京同为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城市之一,极端最高温达43℃。秋、冬多雾,尤当12月~翌年1月,大雾甚至终日不散,能见度差,致使船只停航,机场关闭,市内交通停顿。年均雾日达百天以上,1950年最多达205天,因有“雾重庆”之称。冬温暖,气温常在0℃以上。年降水量约1100毫米。降雨多集中于5~10月,常日晴夜雨,故有“巴山夜雨”之说。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工业发展较早城市。明代中叶,纺织、缫丝、酿酒等手工业作坊开始兴起,至清代已具一定规模。1876年重庆辟为商埠,随帝国主义的入侵,西方技术传入,近代工业、交通、商业、金融等逐渐发展。抗战时期,长江中下游各地工厂内迁重庆后,遂由原料集散地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同时工业结构发生变化,重工业开始兴起。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分工厂迁出,重庆市工商业日趋萧条。50年代以来,重庆已发展为工业门类较齐全,轻重工业并举,具有较强生产能力的工业城市。

主要工业有:机械、车工、化工、冶金、纺织、食品、建材、电子、仪表等。尤以机械工业更发达,而化工发展则较快,基础化工和有机化工种类齐全,既是中国重型汽车生产基地,又是中国化学工业基地之一。大型自动化仪表、军工、化工产品均居中国前列,钢铁产量则居西南地区第2位,有色金属加工居第1位。近年来纺织工业有较大发展,现已成为重庆市四大工业部门之一。全市工业产值约占四川省的1/4和西南地区的1/5,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工业基地。

重庆地形起伏,高低错落,整个城市市区天然地分为若干块,形成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城市布局。根据其不同的职能分工可划分为14个片区:①市中区。政治、商业、金融中心,亦为水陆交通枢纽。②南坪。贸易中心,其中铜元局以机械工业为主。③石桥铺。科技文化中心。④观音桥。市中区企事业迁建区,江北咀以轻纺工业为主。⑤沙坪坝。文化区、大专院校集中地。⑥上新街。主要轻工业区,其中弹子石以纺织工业为主。⑦大坪。包括化龙桥,以机械工业为主。⑧杨家坪。机械工业,九龙坡为电力工业区。⑨新桥。机械工业为主。⑩中梁山。机械和煤炭采掘工业为主。(11)大石坝。机械工业和轻工业为主。(12)双碑。冶金、机械工业为主。(13)大渡口。冶金工业区。(14)李家沱。机械、轻纺工业为主。

为控制市区人口和环境保护,新建大、中型工厂都分散在郊外4个卫星城、8个小城镇和20多个工业点上,形成了以母城为中心的“星座式”城市布局或城镇群综合体。4卫星城是:①北碚。位于市中区以北约45公里处。以仪表、电子工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的卫星城。②长寿。位于市中区以东约101公里处。以化学工业、轻纺工业为重点的卫星城。③綦江。位于市中区以南约88公里处。以机械工业、煤铁采掘工业为主的卫星城。④西彭。位于市中区以西约52公里处。以有色金属加工工业、轻工业为主的卫星城。

市区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外,尚有适合山城特点的缆车、载人架空索道等。街道弯曲、狭窄、坡度大、人车拥挤,经常阻塞交通。50年代以来架设嘉陵江公路大桥和长江公路大桥,凿通从菜园坝至牛角沱的公路隧道,建成菜园坝火车站和沙坪坝火车站等,使市区交通大为改善。

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水陆联运枢纽,物资集散地。长江航运3000吨级轮船可由上海直抵重庆朝天门码头;1000吨级轮船沿河上溯至沪州、宜宾;500吨级小汽轮沿嘉陵江而上至合川等中小城市。铁路有成渝线(成都—重庆)、襄渝线(襄樊—重庆)、川黔线(重庆—贵阳)连接全国各地。公路干线有川湘、川黔、成渝、渝汉(汉中)、渝长

(长寿)等线,航空有定期航班往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桂林、西安、成都、贵阳、昆明、厦门等城市。已开航的江北机场是西南地区的主要机场。

重庆是西南地区对外开放港口,于1980年设立海关。进出口货物年吞吐量达731万吨。大宗出口商品有:钢材、化工产品、轻工制品及生丝、桐油、猪鬃、皮革、罐头食品、土特产等。

重庆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重庆市图书馆藏书达320万册,尤以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图书报刊收藏最为完备。市中区有可容纳10万人的大田湾体育场。

重庆具有光荣革命传统,重要的纪念地有红岩革命纪念馆、“一一·二七”烈士墓和纪念碑。

重庆风貌独特,山城夜景驰名中外,枇杷山公园和鹅岭公园均为日看山城、夜观灯海的佳地。远郊区有南温泉、北温泉、缙云山等游览地。大足石刻位于重庆以西160公里,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精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开始筹建的开发区由15平方公里的南坪起步区和20平方公里的江北金紫山地区组成。

(王明业)

ChongmingDao

崇明岛(ChongmingDao)  中国第3大岛、最大沙岛。上海市崇明县所在地。位于上海市区北部,长江入海口,面积1041.21平方公里,人口73.43万。7世纪唐初始有东、西两沙洲出露水面。后几经变迁,或坍或涨,不断东移并逐渐扩大。16世纪明嘉靖年间,基本具现今规模。由于长江主流南北摆动,“游移”不定,至18世纪中叶后,主流于崇明岛南面出海,南岸备受冲坍;北岸和东、西两端则淤涨迅速,面积日扩。20世纪50年代初期,面积仅600余平方公里,经对新涨滩涂不断围垦,遂达现今幅员。80年代初期仍有大片滩涂后备耕地资源可供围垦。五代十国时属吴,吴杨溥时置镇,元改崇明州,明改崇明县。1958年由江苏划归上海市。农业以种植棉花、水稻、小麦为主,岛外沿江沿海一带渔场环绕,岛内河沟纵横,鱼塘密布,是中国重点渔业县和上海海淡水产生产基地。长江口是中国著名天然渔场,盛产凤尾鱼、刀鱼、鲥鱼、虾等,蟹苗、鳗鱼都是崇明名贵特产。所产蟹苗供应全国26个省市。在西南部新垦区内已建立以副业为主的衣工商联合公司,所产供外贸出口的商品达百余种。县境东、西、北部垦区没有市属国营农场,经营农、牧、工、副业生产、县城有崇明学宫,又名孔庙,为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建筑群,现为全县科学技术活动中心。东部滩涂为数十万只越冬候鸟的栖居地,1990年决定筹建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陆心贤)

ChuzhouShi

滁州市(ChuzhouShi) 

安徽省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滁县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

位于省境东部滁河流域。面积1399平方公里,人口40.18万。

隋置滁州,1912年改滁县,1982年撤县设市。市境以丘陵为主,西北部多山,为江淮分水岭东段,最高峰北将军山海拔399.3米;东部清流河及东南部滁河沿岸地势低平,多圩区。市郊产水稻、小麦、油菜籽和棉花,粮食生产商品率高,居全省第1位。山区林产主要有松、杉、竹、槐、油桐、乌桕等。西部皇甫山林场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植被保存较好,有珍禽鹭鸟6万只,为全省重点自然保护区。是皖东唯一产铜地。工业主要有食品、纺织、建材、机械、化工等部门,特产滁菊名冠全国。滁州为皖东交通枢纽,京沪铁路斜贯市境东部。在城西南5公里有琅琊山,山中有东晋建的无梁殿、唐建琅琊寺、宋建醉翁亭等古迹。山林幽深,景色秀丽,为皖东风景区。区内森林公园中的斑竹园为白鹭聚集和繁衍地。

(朱孟春)

ChuxiongShi

楚雄市(ChuxiongShi)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自治州辖市。面积4378平方公里,人口39.89万。市府驻鹿城镇,故简称鹿城。晋时爨酋威楚部落居此,唐南诏时为银生节度地,宋大理时为威楚府地,元置威楚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楚雄县,属楚雄府。清代以后一直称楚雄县。1983年改县为市。市境位于云南高原中西部,处于元江与金沙江的分水岭地带。西部山峦重叠,东部多丘陵平坝,一般海拔1800米,西南部小越坟山最高,海拔2916米。龙川江由南向北注入金沙江;元江

(礼社江)及支流马龙河流经市区南部。大部分地区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马龙河、礼社江谷地内为南、中亚热带气候。由于地处夏季风的雨影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约800毫米。境内山场广阔,其中林地、宜林荒山占全市总面积的74%。因此,发展林业、畜牧业的潜力很大,核桃、板栗、茶叶、油茶等果木与经济林木品种很多。耕地仅占总面积的5.6%,坝区以水稻为主,山区以玉米居多,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优势。工业有采煤、化肥、衣机、建材、发电等。成昆铁路和昆畹公路在市境通过,交通便利。

(陈永森  王霞斐)

ChuandongPingxingLinggu

川东平行岭谷(ChuandongPingxingLing-gu)中国北东向山脉组合最整齐地区。又称盆东平行岭谷。包括四川盆地内的华蓥山及其以东地区,面积5.3万平方公里。主要地理特征:一是30多条山脉皆作北东走向,并与河流依次平行排列,故地理上称为川东平行岭谷。自西向东主要有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铁锋山、木历山、挖断山、方斗山等7条山脉;西南则为华蓥山南延的九峰山、缙云山、中梁山3支脉。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二是岭谷形态截然不同,川东平行岭谷地区地表褶皱紧密,地貌上多表现为背斜成山,向斜为谷。背斜山地长者逾300公里,短者不足20~30公里。山地陡而窄,宽5~8公里,高600~1000米。其中高登山达1704米,为四川盆地底部最高峰。背斜山岭顶部有可溶性石灰岩出露,经雨水溶蚀后多成狭长形槽谷,发育有溶洞、暗河、天池湖;山岭两侧的硬沙岩常形成单面山,故区内山脉大多具有“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的特征。向斜谷地宽而缓,一般宽10~30公里,海拔300~500米,均为砂泥岩所组成,地貌上为方山丘陵或单斜丘陵。沿河地区有大小不等的平原分布,如梁平、垫江、开江等地。其中以梁平平原最大,有“川东第一大坝”之称。川东平行岭谷是四川煤和天然气主要产区之一。

川东平行岭各地区年均温17~19℃,10℃以上活动积温5500~6100℃。年降水量1100~1200毫米,是四川唯一多春雨地区,亦是四川盆地内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农作物和经济林木多样。全区粮食产量约占四川的21%,苎麻和柑橘产量分别占90%与50%,桐油产量则占四川的1/5以上,榨菜产量冠于全省。但本区为四川主要伏旱危害区,其频率高达60%以上,极不利于农业发展。

(郑霖)

ChuanJiang

川江(ChuanJiang)  宜宾至宜昌间的长江上游河段。因大部分流经四川省境内,故名。又称蜀江。川江在奉节到宜昌段以峡谷栉比而闻名,故又有峡江之称。江津附近河道呈“几”字形,亦称“几”江。全长1030公里。以泸州、重庆、万县3地划分为上、中、下3段。其中四川境内892公里,流域面积30万平方公里,万县水量为4233亿立方米。川江大小支流达80多条,但南北水系极不对称,北岸多而长,南岸少而短。各河流由四周向川江汇聚,呈典型向心状水系,故易引起洪水顶托,发生水灾。川江河道宽窄相间,并以多峡谷和险滩著名,前者如猫儿峡、铜锣峡、明月峡及长江三峡。川江天然落差,198米,干流水力资源达2467万千瓦。川江有历史枯水题刻11处,以江津莲花石、重庆灵石、涪陵白鹤梁、云阳龙脊石、奉节夔沱记水碑最为重要。川江有鱼类127种,其中中华鲟为中国著名特产。川江江宽、水深、流长,是四川盆地内骨干航运线,1990年货运量达1200多万吨,居各河流第1位。

(郑霖)

ChuanxibeiGaoyuan

川西北高原(ChuanxibeiGaoyuan)  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四川最大牧业基地。位于省境西北部的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其地理特征是:①地势高平。区内平均海拔在3000~4000米以上,是四川省地势最高地区。地表切割浅,除东南部相对高差500米,地貌上属山原外,其他地区均属丘原,高差一般在100~200米左右,山矮丘缓,丘坡多在5°~20°,为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部分。谷地宽展,阶地广布,并有沼泽发育,以东北部的若尔盖地区沼泽面积最大(见若尔盖沼泽)。②气候奇寒。大部分地区年均温0~6℃,极端最低温-20℃以下,石渠为-38.9℃,有“四川寒极”之称。10℃以上活动积温1000~1500℃,全年长冬无夏,春秋相连,为四川热量最低地区。海拔3500~4000米以上地区种植业绝迹,4000~4200米以上地区则为森林分布的上限。除河谷和谷坡外,大部分地区以牧业为主。本区有草场1067万公顷,牦牛、绵羊等牲畜头数均居四川首位,是四川主要牧业基地。③太阳辐射强烈,光能资源丰富。区内陆势高亢,空气稀薄,太阳年辐射量和年日照时数均为四川省最高值。丰富的光能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高天寒、热量不足的缺陷,因而种植业、林业、牧业上限均高于四川省其他地区。

(郑霖)

ChuanzhongQluling

川中丘陵(ChuanzhongQiuling)  中国最典型的方山丘陵区。又称盆中丘陵。西迄四川盆地内的龙泉山,东止华蓥山,北起大巴山麓,南抵长江以南,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以丘陵广布、溪沟纵横为其显著地理特征。本区是四川东部地台最稳定部分,大部分地区岩层整平或倾角甚微,经嘉陵江、涪江、沱江及其支流切割后,地表丘陵起伏,沟谷迂回,海拔一般在250~600米,丘谷高差50~100米,南部多浅丘,北部多深丘,为四川省丘陵集中分布区。同时软硬相间的紫红色砂岩和泥岩经侵蚀剥蚀后常形成坡陡顶平的方山丘陵或桌状低山,丘坡多呈阶梯状,多达3~4级。仅剑阁和苍溪一带,属由白垩系砾岩组成的地区,地表经褶皱后成为单面低山。威远和荣县一带也分布有石灰岩低山。川中丘陵西缘的龙泉山为东北向狭长低山,是岷江和沱江的天然分水岭,亦是川中丘陵和川西平原的自然界线,长约210公里,宽约10~18公里,海拔700~1000米,最高处1059米。

川中丘陵水土流失严重。丘陵的中生代紫红色砂岩和泥岩,质地松脆,极易遭受侵蚀和风化,故土壤中多沙和碎石。全区植被稀疏,森林覆被率不到7%,有的县份仅1%,为四川森林覆被率最低地区。同时丘坡较陡,每当夏半年雨水集中时,常造成水土流失,是四川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如嘉陵江,涪江和沱江流域,每年冲走的泥沙多达2.5亿吨,成为长江上游泥沙的重要来源。热量有余而降水不足为川中丘陵另一特征。本区年均温16~18℃,10℃以上活动积温5500~6000℃,无霜期280~350天。冬暖春早,是四川热量较高地区。年降水量仅900~1000毫米,冬干春旱明显,其中,春旱频率高达60%,是四川著名旱区。红层地区地下水贫乏,广大丘陵地区田高水低,故干旱为本区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矛盾。

川中丘陵地区是四川最大的产盐区和天然气产地,亦是四川棉花、甘蔗、黄麻、花生和蚕桑等经济作物的主产区,棉花和甘蔗产量各占四川90%与65%。粮食产量占四川粮食总产的40%,南部长江河谷还生长有龙眼、荔枝等南亚热带水果。

(郑霖)

ChuanchangHe

串场河(ChuanchangHe)  江苏省东部滨海平原人工河道。系东部滨海平原农产品南运航道。位于里下河低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之间,北起阜宁县沿范公堤南下,经盐城市、东台县到海安县与通扬运河相会。长130公里。始建于唐大历元年(766),南宋咸淳五年(1269)、明隆庆年间(1567~1572)重加疏浚、改建而成。以其贯通准南诸盐场而得名。1958年后曾沿串场河东侧新挖(南)通(赣)榆运河与之平行,兼作输水和航运之用。

(单树模)

CihuaiXinhe

茨淮新河(CihuaiXinhe)  淮河中游新辟大型综合利用河道。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西南部,颍河与涡河之间的下游地区;为减轻颍河阜阳以下和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怀远段排洪负担,分泄颍河洪水及灌溉、航运需要而开挖。西起阜阳县颍河左岸茨河铺,向东经利辛、蒙城、凤台、淮南等县市,至怀远县荆山南入淮河,全长134.2公里,共截引西淝河上游和颍河支流黑茨河等集水面积5977平方公里。河道按5年一遇排涝流量1400~1800立方米/秒与20年一遇排洪流量2000~2400立方米/秒设计,1971年始建,1980年通水。河道上建有茨河铺、插花、阚疃和上桥4个梯级的水利枢纽工程。近期设计灌溉面积13万多公顷。全线4座300吨级船闸于1984年通航。颍河太和县以上运往怀远以下的货物,如走茨淮新河,可缩短航程140公里,对发展豫东淮北的水运有利。

(朱孟春)

CixiShi

慈溪市(CiXiShi)  浙江省重点产棉县级市。位于杭州湾南岸,面积1154平方公里,人口96.10万。唐置县。1988年撤县设市,改为省直辖行政单位,并划入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市境以平原为主,属杭州湾滨海冲积平原;东南部是低山丘陵,系四明山余脉。农业以棉花生产为主,植棉历史悠久,栽培经验丰富,1990年产量2.2万吨,占全省首位。蚕豆品质优良,是传统出口产品。水果以杨梅为大宗,产量为全省之冠。制盐业已有千余年历史,全市有0.5万公顷盐田,庵东盐场是全省和全国著名盐场。工业以棉纺较发达。市境东部的上林湖古窑始建于晋,称越窑,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俞康宰)

CiXian

磁县(CiXian)  河北省邯郸地区辖县,磁山文化遗址发现地,古代磁州窑瓷器产地。位于省境南部。京广铁路纵贯境内,漳河横流县境。面积1014平方公里,人口52.7万。县府驻磁州镇。磁县地区历史悠久,除距今约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磁山村被发现外,讲武城村尚有龙山文化遗址。公元前16~前11世纪,“启氏”、“受氏”部落居此。战国称番武,汉为武安县地,北周置滏阳县,后置武阳县,为慈州、相州、磁州治,宋政和三年(1113)改为磁州,1913年改为磁县。县境位于太行山东麓,多山地丘陵,最高峰老爷山海拔1088米。富煤、铁、锰、铅、石英、铝矾土。水利条件好,有岳城、东武仕等大型水库,太平渠、民有渠皆始于此。光热充足,农业发达,盛产小麦、棉花和水稻。工业具一定基础,所产“磁州盆景”被誉为“北方盆景之新秀”,远销国外。交通便利,除京广铁路外,另有王家店—岳城地方铁路。磁县附近地区瓷土蕴藏丰富,陶瓷器生产始于隋,宋时即为当时北方瓷窑的代表,所产青瓷,在国际上称磁州窑系。现以彭城瓷为代表。文物除隋、元磁州窑遗址外,有战国讲武台城址、金凤台、铜雀台基址、北朝古墓群。

(邓绶林  唐学曾)

Cuihengcun

翠亨村(Cuihengcun)  广东省中山市的著名乡村。孙中山的诞生地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之地。位于中山市石岐东南29公里的伶仃洋畔。东临碧海,村西为群峰耸翠的五桂山脉。中山故居位于村东南,是孙中山1892年春亲自设计建成的一座中西合璧、赭红色的两层楼房,房内保存有孙中山生前用过的卧具、书台、文房四宝和著作等。故居院内有孙中山1885年从檀香山带回并亲手栽植的酸子树,并有亲建的水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山故居被定为重点保护文物,经过20余次修葺和善加管理,对外开放。1956年将故居门前大片草地辟为公园。1966年为纪念孙中山诞生100周年,兴建了孙中山故居陈列馆,陈列孙中山在各个时期革命事迹和300多件遗物,还可聆听孙中山的演讲录音等。陈列馆西北为创办于1934年的中山纪念中学,藏书丰富,设备齐全,为广东省重点中学。翠亨村附近又新建了翠亨宾馆和游乐场,使峰峦挺秀、林木苍翠、青溪潺潺、幽静美丽的翠亨村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前来瞻仰中山故居和游览的中外人士达百万人次。

(徐俊鸣  司徒尚纪)

CuoNi

错尼(CoNyi)  藏北羌塘高原北部内陆湖泊,盐湖。藏语“双湖”之意。位于北纬34°34′,东经87°15′,系由一窄短水道联结东、西两湖所组成的呈东西轴向的构造湖,湖面海拔4902米。长17公里,平均宽4公里;东湖周长26公里,西湖周长57公里,总面积66.6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约4300平方公里,其中80%分布在湖西侧的甜水河流域(甜水河源于海拔6460米的藏色岗日雪山东麓,全长128公里)。湖水深度58.7米;在15米深范围内的湖上层平均水温7.1℃;15~35米的中间层为13.3℃;35米深至湖底为14.2℃。这一现象表明错尼湖水可能受到地下热泉补给的影响而处于非稳定温度层结状态,尤以中间水层的稳定度最差。湖水的pH值8.7,矿化度58.9克/升,化学类型属硫酸镁亚型。湖岸边分布有1米宽的白色盐晶带。

湖泊四周为相对高差300~500米的低山丘陵,东北岸与东南岸有酸性的火山凝灰岩露头;北岸则有侏罗纪灰岩及断层角砾岩分布;湖滨有10条古湖岸遗迹——砂砾堤,最高的一条高出湖面10米。湖区气候寒冷干燥,暖季日最低气温多在0℃以下,年降水量约100~150毫米,且多呈雪、雹等固态形式。植被稀疏,暖季生长着高仅10厘米左右的青藏苔草与少量紫花针茅;高山草原土壤发育原始,瘠薄多砾,许多地表砾石裸露。珍稀野生动物有藏羚、野牦牛、野驴和藏雪鸡等。

(李明森)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音画图文

 职场技巧

 感悟哲理

 星座运情

 生活智慧

 史海钩沉

 健康智慧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