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科全书:中国地理知识大全(G)

 荷花小女子 2012-06-11
百科全书:中国地理知识大全(G)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G

GaxianDong

嘎仙洞(GaxianDong)  兴安岭上最大的天然石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北段的密林深处,距鄂伦春自治旗府西北约10公里,甘河支流嘎仙沟东侧的花岗岩绝壁上。洞穴坐北朝南,洞底高出涧流25米,洞口略呈三角形,高12米,宽19米,洞口前有平坦阳台,洞内进深南北约92米,东西约28米,高约20余米,宛如大厅。洞中有石桌、石椅,洞内分东、西、南3岔洞,均具耳室,气势雄伟幽邃。距洞口15米处有岩刻祝文201字,据其内容可证明系史籍所载拓跋鲜卑族的远祖“石室”、“祖宗石庙”。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鲜卑人的发祥地,著名北魏王朝创建者拓跋珪、拓跋宏即为出自嘎仙洞的鲜卑族后裔子孙。岩壁祝文即为北魏世祖派遣中书侍郎李敞赴嘎仙洞祭祖时所铭刻。

(林儒耕)

Ga’erXian

噶尔县(GarXian)  西藏自治区牧业县,阿里地区辖县。位于自治区西部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噶尔藏布西岸,海拔4278米。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人口8000。县府驻狮泉河镇。县城西的昆沙曾名噶大克,原为阿里首府。历史上曾为与其邻近的中亚地区货物集散地和通往中亚的通商口岸。现有新藏公路经县境。噶尔地区地理景观属荒漠草原和荒漠。气候寒冷干旱,年均温约0.12℃,年降水量约68.9毫米,3~5月多猛烈大风。以牧为主,局部地区仅宜种植生长期短的耐寒作物。

(温景春)

GaiXian

盖县(GaiXian)  辽宁省营口市辖县,多种经营农业县。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面积3053平方公里,人口85万。县府驻盖州镇。西汉时置平郭县,金设盖州,因名盖平。明代设盖州卫,清康熙三年(1664)改县。1965年改称盖县。县境地势东高西低,东部绵羊顶子山、步云山海拔超千米;中部是浅丘缓岗,海拔不到200米;西部沿海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海岸线长60余公里。大清河、熊岳河、碧流河等流贯。盖县地处暖温带北缘,日均温10℃以上积温超过3400℃,1月均温-8.6℃,7月24.9℃,年降水量693毫米,自然条件利于多种经营。经济作物以苹果最著名,集中熊岳附近。还出产有棉花、柞蚕、烟叶和粮食。西海岸滩宽水浅,便于晒盐。素有“东产柞蚕,西产鱼盐,南产苹果,北产棉花”之称。哈大铁路和理(辉)大(连)公路纵贯南北,陆运以盖州和熊岳为中心,海运可利用鲅鱼圈港。盖州镇上帝庙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与九寨石棚山的大石棚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熊岳附近有温泉、仙人岛峰火台和望儿山等名胜。镇内有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熊树梅)

GansuBeishan

甘肃北山(BeiShan)  即马鬃山。甘肃河西走廊北端、以海拔2583米的马鬃山主峰为中心的准平原化干燥剥蚀低山、残丘与洪积及剥蚀平地的总称。范围东至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弱水西岸,西南楔入新疆罗布泊洼地东缘,南起疏勒河北岸戈壁残丘,北迄中、蒙边境,面积8.8万平方公里。地质构造上属北山块断带,由一系列雁行状山脉组成。在宽平向斜中常有中生代沉积。火山岩和花岗岩的侵入普遍,有广泛的接触变质现象。在花岗岩侵入石灰系灰岩的接触带上,形成矽卡岩型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矿床。在古老基底岩系中每有铁矿。在古生代末期形成的地堑式盆地中,多沉积成侏罗系煤层,如野马街南已开采的马鬃山煤矿。属温带荒漠气候,年均温3.9℃,1月均温-17.5℃,7月12.1℃。年降水量80.7毫米,而年蒸发量3031毫米。无常年性河流与湖泊,暴雨后干河床与低地有洪水。低洼地带有泉水出露,往往形成小绿洲。土壤以棕色荒漠土为主,植被盖度极小,常见的有假木贼、霸王、麻黄等。沿干河床长有小盐生草、针茅、锦鸡儿和蒿属等短命植被。全区景观单调荒凉,但仍属河西肃北蒙古族重要收区之一。

(冯绳武)

GansuSheng

甘肃省(GansuSheng)  位于中国中部偏北。简称甘,又筒称陇。介于北纬32°36'~42°47',东经92°10'~108°43'。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与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毗邻,西北—隅和蒙古接壤。省境从东南部的泾、渭河平原向河西荒漠内流区斜长绵亘。面积45.4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2237.1141万。辖7地区、2自治州、5地级市、8县级市、60县、7自治县。省会兰州市。

自然条件

甘肃地处中国东部湿润森林草原向西部干旱荒漠草原与高寒荒漠草甸草原的过渡带,亦为华北、华中、西北与青藏的交错毗邻区,以及东部农业区与西部游牧畜牧区的过渡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地质与地貌省境西南部的祁连山、阿尼玛卿山及西秦岭都是地质构造的活动带,属祁连褶皱系和秦岭褶皱系,由于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生成多种金属矿产。尤其是走廊南山—冷龙岭,与其南北两侧的乌兰达坂—拉脊山及河西走廊等构造带中矿藏最丰。在复背斜内形成巨型的铁、铜、锰、磷等矿带。在走廊以北龙首山断裂带,有铜镍及少量钒钛矿的生成。在走廊中诸盆地内,多有富集的煤层和石油构造。东北部陇山以东及祁连山以北广阔地面,地表较少起伏,多高原残丘和准平原,覆盖有第三纪及第四纪疏松层。

甘肃是以高原、山地为主的省区。全省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北山山地等6类地形区。地势西南部特高,海拔3000米以上;而东、北、西三面均低于千米。最高峰为甘、青两省的界山祁连山主峰团结峰,海拔5808米,最低点则在陇南白龙江中游文县罐子沟,海拔仅550米。全省地势呈阶梯状下降,分为明显的三级地势区。

山原包括阿尔金山东段、祁连山大部、甘南高原及岷迭山原,占全省面积20.2%,海拔高于3000米,中有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多现代冰川。高山草甸草原为夏季天然牧场。

中山地段除上述山原边缘的前山带外,还有分布在河西、陇中、陇南的中等山地,占全省面积20.6%。海拔2000~3000米。大部是天然森林、草场与重要矿藏分布区。

高原、中低山包括陇中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及河西走廊与北山大部,占全省面积59.2%。海拔低于2000米。土地利用程度高,人口最多。尤以河西绿洲与东部各河谷川台地,为本省开发利用及经济发展精华之所在。

其中东部外流区各河流的中下游谷地,由于纬度和海拔均低,气温高,属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宜于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

气候甘肃深居内陆,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类型十分复杂,大致由陇南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渐向陇中暖温带半湿润与温带半干旱区,河西温带、暖温带干旱区及祁连山地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甘南高寒湿润区过渡。冬春干旱而少酷寒,夏季多暴雨而冷暖变化大,年降水变率大。

南部的文县、武都年均温在15℃左右,北部的景泰、金塔在8℃左右,海拔3000米以上的乌鞘岭低于0℃。10℃以上活动积温,陇南南端在4500℃以上,陇南北端各河谷及河西走廊西部多在3000℃以上,祁连山区及甘南高原则在2000℃以下,其余大部在2000~3000℃。全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河西日较差达12~16℃。全省最低温-33.7℃与最高温42.8℃均出现在河西西部。降水的年变化和地区变化更大,年降水量从东南的807.5毫米到西北减为36.8毫米。省境日最大降水量为25~190毫米。本省光照足,热量大。除陇中南部外,年日照时数达2400小时以上,河西大部逾3200小时。但不同地区每有不同程度的灾害性天气,如河西的大风、沙暴及干热风,陇中的干旱、冰雹、霜冻等常给农业带来危害。

植被与土壤甘肃植被、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陇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着黄褐土。其中,在徽成盆地以北的中心丘陵地带分布有山地褐色土和山地棕壤;陇东黄土高原广大源区及其边缘台地区,地带性植被为森林草原和草原,但由于大都已被开发利用,天然植被保存无几,发育黑垆土;陇中地区植被则属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类型,兼有荒漠草原和草原,发育灰钙土,唯兴隆山、马衔山分布有云杉和山杨林等;河西走廊一带多属荒漠和半荒漠,土壤以灰棕荒漠土为主。河西走廊嘉峪关以西植被更为稀疏,土壤多属棕色荒漠土;甘南高原属温带森林草原垂直带向高寒草原过渡带,发育山地草原土和山地草甸土。此外,在省境各大河谷平原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还发育有草甸土和沼泽土。在陇东南河谷地带尚有水稻土。北部和西北部靠近沙漠地带则有风沙土等。境内的秦岭、祁连山地、甘南高原以及兴隆山和马衔山等山体植被、土壤垂直变化则因山地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水文甘肃河流皆发源于西南山原,呈放射状向西北、东及东南分流,大致以冷龙岭、乌鞘岭至景泰长岭山一线为界,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属外流区。内流区主要有哈尔腾河、疏勒河、黑河及石羊河四水系,均源出祁连山,除前者外,其余三水系均切穿河西走廊南山,流至走廊平地,形成广阔的冲积扇与洪积戈壁滩及其前缘绿洲与盐碱滩。外流区河流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横贯陇中的黄河,由积石峡至黑山峡(省境内长420公里)间,形成一束一放的十大峡谷与九个盆地。峡谷如刘家峡、盐锅峡均为优良坝址;盆地则为重要城镇之所在,如兰州、靖远等。华家岭以南的渭河及陇山以东的泾河两水系,均东流至陕西,汇入黄河。北秦岭为渭河和西汉水的分水岭,也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全省年径流总量为617.1亿立方米。但地面水地区分布不均,省境黄河流域占全省径流总量62.4%,长江流域占20.3%,而占全省土地面积61.6%的内陆流域仅占17.3%。且季节变化较大,一般6~9月为洪水期,约占年总水量60%,冬春旱季为枯水期,小河多断流。本省河流年输沙总量达6.51亿吨,90%集中于陇中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全省年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共有30多条,为本省主要的水利资源,现已发展灌溉地达86.3万多公顷,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4.3%。地下水较丰富,仅主要农牧区即有静储量1.4万亿余立方米,动储量年有68亿多立方米。

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省境分属于4个自然地理区。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干草原区省境陇东、陇中属此区。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25%。由新、老黄土层覆盖在甘肃群红层或更古老基岩之上,由河谷至山顶,一般分为河漫滩、川地、坪地(三、四级阶地)及源、梁、峁(嘴)地与个别突起在黄土源上的石质山岭层状地貌。包括4个亚区:陕北陇东丘陵沟壑亚区;陕北陇东切割源亚区;陇中切割丘陵亚区和陇西北切割丘陵亚区。

北亚热带秦岭、大巴山混交林区位于省境东南部。属此区的秦岭山脉亚区,为省内唯一具有北亚热带气候及丰富生物资源地区,面积仅占全省面积的8.3%。地形上具有山高、谷深、石多、土少、水急、路险等特点。白龙江干流各峡谷,相对高度多在千米以上,交通困难。全区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向夏绿林与亚高山针叶林的过渡带。动植物资源丰富,全区约有乔木500多种,为甘肃树种最多地区。并多冰川时期的孑遗植物,森林面积约占全区面积29.8%,为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和中国中药材宝库之一。主要珍稀动物多见于白水江流域山地区(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羌塘高原、青南山地高寒草原、山地草原区位于省境西南隅,甘南藏族自治州大部属之,通称甘南高原。面积仅占全省面积6.8%。为青藏高原东缘伸入省境的部分。水系为黄河上游河曲干流与其支流洮河、大夏河上游区及长江水系的白龙江上游部分。植被为温带森林草原垂直带向高寒草甸草原的过渡带。土壤为山地草原土与山地草甸土。本区大部海拔在3000米以上,为甘肃良好的天然牧场与畜产基地。高原东南边缘的山地阴坡有不少天然森林、珍贵动物及药材等。

阿拉善高原温带荒漠区包括省境冷龙岭、乌鞘岭、一条山一线以北属之,面积占全省面积59.8%,为省内最大自然区。区内河西走廊绿洲主要依靠山前潜水露头,发育成富庶的绿洲农业与重要城镇。可区分为马鬃山地亚区、阿拉善高原亚区和河西走廊中、东段等3亚区。

发展简史

甘肃陇中的泾、渭上游诸河谷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与华夏文化摇篮。省境早属禹域雍、梁之地。春秋战国时,陇中为诸戎所据,河西分由匈奴、月氏、乌孙诸族占领。泾、渭河谷的秦国与羌戎杂居。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灭义渠、狄戎后,在陇中设置陇西郡与北地郡、秦代渭河上游今秦安一带和泾河流域今泾川、宁县等地农业有较大发展,其他地区仍多以经营畜牧业为主。汉武帝时,由陇西、北地二郡分置天水、安定、武都三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于河西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开辟了中原地区通向西域的走廊。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又分置金城郡,因而有河西五郡之称,俱属凉州部,后汉亦称凉州,治陇县。西汉时期在河西地区实行军屯和民屯,兴修水利,传入中原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开发,农业和养马业均得到发展,河西遂成为“仓廪丰足,牛马布野”和“民庶殷富”的地区。这一时期,由于陇东地区大量移民,大片草原和森林逐步辟为耕地。总之,今省境于汉代分属凉州、朔方及益州,共计11郡92县(道),为省境有统一政区的开始和郡、县(道)最多的时期。

至三国魏时,在陇右分置秦州,故称甘肃为秦凉之地。晋永嘉之乱以后,分为西秦五凉。隋唐以前,兰州曾是中国通向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交通要地。历史时期的“丝绸之路”自长安经省境东部到凉州武威进入河西走廊,其形成和畅通,促进了甘肃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和繁荣。隋统一全国以后,“丝绸之路”又出现商旅不绝的盛况。武威的经济、文化随之发达,并成为国际贸易城市,而敦煌则成为中西交通的门户,经济、文化更趋繁荣昌盛。唐贞观元年(627)中国划分为十道,省境陇东的泾、宁、庆、陇四川属关内道;陇南的成、文二州属山南道;陇西、河西及甘南均属陇右道,即为甘肃简称“陇右”之始。整个隋唐时期,河西农田水利和屯垦再度兴盛,农业发达,积粮甚多。渭水上游和陇南继续得到开发,森林遭受大面积的破坏和采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历史上陇东曾为重要的牧区,唐以后陇东农业日趋发达。宋初省境属陕西路,后分置秦凤路(1072),兼属永兴军路;朔方、河西之地皆属西夏。北宋以后,陇东已成为稳定的农耕地区。

元初省境尚属陕西省,1281年分置甘肃行省,省会张掖,领有河西及河湟、宁夏等地,河东大部仍属陕西省。明废甘肃省,属陕西布政使司及陕西行都司(河西),领诸卫所。明代,于庆阳、平凉、巩昌、临洮等老农业区设府,在边陲新农业区设卫,以屯养军,执行安置流民和移民垦种政策。同时,在酒泉、张掖、临泽、山丹等地大兴水利和移民,继续重视河西的开发,促进了甘肃农业的发展。明代以后,随海上交通发展,“丝绸之路”逐步被取代,加之连年战乱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甘肃经济日渐衰落。清代,于甘肃又继续垦荒兴屯,农业人口随之大增。清康熙五年(1666)改名甘肃布政使司,移治兰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甘肃领九府,六直隶州。此后,到19世纪70年代,甘肃近代工业开始萌芽,但其发展极其缓慢。清光绪十年(1884),由甘肃分出新疆省。1928年又分出青海、宁夏二省。1954年撤销宁夏省,并入甘肃省。至1958年,甘、宁二次分省,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69年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由内蒙古自治区划归甘肃省辖,至1976年上述两旗复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以来,因省境内特有矿产的开采和冶炼而新兴的城市,有白银(铜)、金昌市(镍)、嘉峪关市(钢铁)、玉门市(石油)。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甘肃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历史变化亦大。20世纪初,省境人口约600万,由于旱灾、地震、疾疫、战争等原因,使全省人口增长极为缓慢。1942~1990年人口增长迅速,加之外地人口大量迁入,全省人口猛增到2237.11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2.04%。全省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9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平方公里118人),在西北5省区中,次于陕西和宁夏,高于青海和新疆。省内人口分布一般由东南向西北人口逐渐稀少。陇中黄土区每平方公里平均为118人,各河谷则超过200人;陇南山地为61人,河谷则超过200人。甘南高原、河西荒漠区为13~14人,而大部山地与戈壁、沙漠区,每10平方公里尚不到1人。但河西绿洲区每平方公里约201人,绿洲耕作区达575人,高者达750人。

甘肃是多民族聚居省区之一。在省内的11个民族中,以汉族人口最多,约有1802万人,占全省人口92.1%,分布遍及全省。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等少数民族,人口约有154.9万人,占总人口的7.9%,多集中于各民族自治州及自治县。其中以回族人口最多,约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1.4%,藏族占19.7%,东乡族占15.4%。其余各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均不到1%。

经济概况甘肃1949年以前经济、文化落后,人民多从事较原始的农牧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境内石油、煤、铁和多种金属的开采利用,甘肃一跃而为以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新兴工业基地和中国西北工业较发达的省区。农、牧、副、渔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农业甘肃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草场资源较丰,并有一定面积的天然森林,但降水量少而变率大,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农业以旱作为主,全省约有耕地353.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耕地中约有75%为旱地,水浇地及水田约占25%。

①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小麦、玉米、马铃薯及糜、谷5种高产抗旱粮食作物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的80%和82%。其中以小麦分布最广,东南部以冬小麦为主,西北部则以春小麦居多。秦岭以北多耐旱的糜子和谷子。陇南则以玉米和薯类为主,甘南高原多青稞。

②经济作物分布广,品质优。胡麻为重要而广布的油料作物,以兰州附近各县分布最为集中。本省土特产种类繁多,如“三红”苹果、白兰瓜、黑瓜籽、百合、当归、兰州水烟、杏仁、黄花菜等。当归、大黄、党参及黄(红)芪、甘草等为传统出口商品。野生栽培药材产量居中国第2位。玫瑰精油年产500千克左右,占全国产量80%以上,远销海外。

③全省天然森林面积135.45万公顷,森林覆被率约为2.98%,林木总蓄积量为1.608亿立方米。天然森林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东部和南部山地,白龙江、洮河流域一带为省内木材生产基地。本省主要用材林树种有云杉、冷杉、油松、华山松、落叶松、泡桐、椴桦、青冈及各种杨树等,主要经济林木有核桃、油桐、杏、板栗、杜仲、漆树、白蜡、栓皮栎、乌桕、花椒等,大部分布于陇南河谷北亚热带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力营造用材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及经济林等。

④甘肃草原面积居全国第5位。全省约有草原面积1366.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1%。农区还有宜牧的草山和草坡466.7万公顷。草原类型丰富,主要产牦牛、黄牛、犏牛、马、羊等。甘南、河两及陇中北部为省内主要牧场,是中国重要牧区之一。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历来以牧为主,或半农半牧。甘南高原河曲马、欧拉羊为中国有名的优良牲畜品种。

⑤渔业基础较为薄弱。全省虽有淡水水面2.2万公顷,但利用极差,现仅利用部分塘库水面发展水产养殖。

农业区全省大致可分为4大农业区:

①陇南山地林农区。区内的白龙江、西秦岭、嘉陵江、小陇山等林区天然及次生林分布广,生物资源丰富,并有亚热带经济林、野生珍贵动物和药材等。农作有冬麦、水稻、秋杂粮、玉米,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

②甘南高寒牧农区。海拔3000米以下的谷地可种植耐寒农作物;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为纯牧区,是全省主要牧场。大夏河及白龙江中上游为重要林区,有较丰富的野生珍贵动物及药材。

③陇中黄土旱农区。有太子山、马衔山、陇(关)山及子午岭等天然及次生林区。从南至北,由冬麦、玉米、高粱二年三熟逐渐向春麦、夏杂粮、马铃薯、糜谷一年一熟地带和半农半牧区变化。中南部河谷川塬为全省产粮中心;中北部梁峁沟壑,广种薄收,水土流失及旱灾严重。

④河西绿洲灌溉农区。祁连山地东段阴坡有以云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与名贵药材。广大地区为天然牧场及荒漠牧区。绿洲农区为河西地区精华所在,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7%,水浇地面积则约占全省的56%,适宜于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发展,每年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是甘肃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区属春麦夏杂粮、玉米、糜谷一年一熟地带。盛产优质棉花、大麻、甜菜、油菜、瓜果等经济作物。

工业甘肃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70年代。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仅玉门油矿初具规模,工业基础甚为薄弱。50年代以后,甘肃为中国内陆重点建设省区之一,现已建为中国重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基地和中国西北工业较发达省区。工业主要分布于省内各大河谷、重要交通线及主要矿产地。其中,兰州市是甘肃重要的机械、石油、化工及纺织工业基地,天水市也为重要工业城市,为省内机械、电工器材和纺织工业基地。

①甘肃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其中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和机械工业等基础较好,在中国工业体系中地位重要。其次,有电力、煤炭、钢铁和建材等工业部门。甘肃石油开采较早,石油河中游的玉门(老君庙)油矿是中国最早的石油工业基地,陇东的庆阳城则为长庆石油产地的中心。炼油工业以兰州为重要,主要生产多品种、高档的石油产品。化学工业则生产化纤及化肥等产品,所产合成橡胶居全国首位。机械工业主要生产石油化工、矿山勘探及采掘、通用机器等多种工业机械和铁路车辆、汽车修造等交通运输机械以及农业机械等。电力工业以兰州及其附近地区规模为较大,兰州西固热电站与新建的刘家峡(见刘家峡水电站)、盐锅峡、八盘峡3座大型水电站组成了兰州电力网。钢铁工业主要有酒泉钢铁联合企业,生产钢铁、焦炭等产品,采煤工业较大的有窑街、靖远、阿干镇和华亭等煤矿。省境有色金属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有色金属矿藏达60处,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有9处。矿藏中的镍、钴等13种金属的储量居中国首位。1990年10种主要有色金属共生产25万多吨,居中国第3位。其中氯化稀土元素综合生产能力居世界第3位。白银(铜、铅、锌、铝)、金川(镍、铜、钴及铂族元素)、靖远(稀土)、西成(矿产品)为本省四大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②轻工业以食品和纺织为主,其他有制革、医药、造纸等。其中,食品工业中以粮油加工分布最为普遍。纺织工业有毛纺、棉纺和化学纤维纺织等。所产毛毯、地毯等产品远销国外。传统手工艺品以酒泉夜光杯、天水雕漆和甘肃洮砚等著名。

交通运输甘肃近代交通落后,与东部各省联系甚为不便。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的铁路、公路及航空运输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现代化陆、空交通网。①铁路运输主要有天兰、兰新、包兰、兰青等4条干线和甘(塘)武(威)、宝(鸡)成(都)线、兰(州)长(征)线、兰州—小川线,以及兰州、金昌、嘉峪关、玉门等市郊支线,联系着省内重要城市及邻近省区,组成本省交通运输网的骨干。兰州已成为中国西北铁路交通的枢纽,1990年又建成中国规模最大的伸长式铁路枢纽。②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2万多公里,省境县市和98.5%的乡通汽车。主要公路有西(安)兰(州)、甘(肃)新(疆)、兰(州)青(海)、华(家岭)双(石铺)、兰(州)郎(木寺)等干线,分别与陕、新、宁、青、川等省区相联。③航空运输亦以兰州为中心,有通往北京、成都、上海、乌鲁木齐、西宁、广州等大城市的航线,还有通往省内的酒泉、敦煌、庆阳、天水等地的班机。

(冯绳武)

GanJiang

赣江(GanJiang)  长江中游主要支流之一,鄱阳湖水系第一大河。从源头桃江到南昌进入鄱阳湖,包括贡水在内全长751公里,流域面积8.35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面积的51%。流域内人口1700余万,占全省人口一半以上。

赣江以万安、新干为界,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万安以上,山岭纵横,支流众多,主要有桃江、濂江、湘水、绵水、梅江、平江、上犹江等,呈扇形分布,分别纳入贡水和章水。章、贡两水于赣州汇合后,始称赣江。赣州以下,由于河流割切,遂由山地进入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的峡谷段,滩多流急,有著名的万安十八滩。万安以下,赣江流经吉泰盆地,江面渐宽、水势渐缓、东西两岸均有较大支流汇入,主要有遂川江、蜀水、泷江、禾水、恩江等。在峡江附近穿越武功山余脉,两岸群峰叠峙,形成峡谷带,峡江因此而得名。新干以下进入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江面开阔,至樟树镇有袁水来汇。赣江越樟树镇北流至市汊街附近,又有发源于宜春山区的锦江,经万载、上高、高安、新建、丰城县境汇入。赣江在南昌县以北,进入尾闾地区,分为干流(西支)及南、中、北支分别注入鄱阳湖。

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400~1800毫米,年径流量638亿立方米,约占鄱阳湖水系总径流量的46.6%;入湖泥沙年约1140万吨,占鄱阳湖水系各河入湖泥沙总量的63.8%,水能蕴藏量360万千瓦,约占全省水能蕴藏总量的52.8%,其中大部分在新干以上的干流和各支流上,已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24.45万千瓦,占可开发水力资源的7.5%,较大者有上犹江、江口、白云山、长冈、南河等水电站。正在兴建的万安水电站,装机容量50万千瓦。此外,会昌的白鹅峡、于都的峡山墟也均有优良坝址。

流城内耕地近118.5万公顷,占江西省耕地面积的49.8%。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有甘蔗、烟叶、茶叶、油茶、油菜、柑橘等,其中尤以赣江中、下游沿岸与袁水下游冲积平原上所产的三湖红橘,驰名中外,遂川的狗牯脑茶及泰和的武山鸡均为名贵特产。赣江流域60%以上为丘陵、山地,森林资源丰富,除松、杉等主要树种外,有棱木、银杏等珍贵树种,提供的商品木、竹占全省一半以上。赣江流域特别是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汊港密布,为江西主要水产基地之一,鱼类多达60余种,尤以鲥鱼最为名贵。矿藏资源主要有钨、锡、铜、铅、锌、钴、煤、铀及稀土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石、石膏等。

赣江自古为沟通五岭南北及长江中下游主要通道,现中、下游夏季可通行轮驳船队和客轮,盛水期轮船可至于都。港口有南昌、樟树、吉安、赣州。

(马巨贤)

GanzhouShi

赣州市(GanzhouShi)  江西省南部水陆交通枢纽及物资集散中心,赣州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赣江上游,在章、贡二水汇合处。面积479平方公里,人口38.31万。赣州市为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汉置赣县县治。明、清为赣州府治。1949年设市。城郊盛产广柑、水蜜桃等水果。工业有制糖、造纸、冶金、机械等,尤以制糖、造纸发展最快。手工业以竹器、皮箱、皮枕等为著。城区三面环水,形势险要,交通便利。水运顺赣江可北通南昌。公路通往南昌,福建长汀,广东韶关、和平、翁源等地。并有民航班机往返于南昌。贡水、章水上均有大桥通往市内。此外,尚有3座浮桥联系两岸城乡。北郊9公里处的通天岩为赣南著名旅游胜地。

(易宜曲)

GangdisiShanmai

冈底斯山脉(GangdisêShanmai)  青藏高原南北重要地理界线,西藏印度洋外流水系与藏北内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岭。藏语冈底斯山脉意为“众山之主”。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北,并与后者大致平行。其走向受噶尔藏布—雅鲁藏布江断裂的控制。冈底斯山脉西起喀喇昆仑山脉东南部的萨色尔山脊(北纬34°15′,东经78°20′),东延伸至纳木错西南(约北纬29°20′,东经89°10′),与念青唐古拉山脉衔接。海拔一般5500~6000米。西段呈东南走向,主要支脉阿隆干累山以同一走向并列于主脉北侧,山体宽约60~70公里。位于该段的主峰——冈仁波齐峰(梵文又称开拉斯峰),乃佛教著名圣山,在佛经中称为“底息”,为信徒朝拜巡礼之地。该峰底部为燕山期花岗岩,其上为厚达2000米的始新世砾岩和砂岩层;峰体呈锥状。在东经84°左右,山脉转为东西走向,山体渐宽,至东段宽达100公里。山脉中段因北西、北东两组构造断裂活动形成许多纵向块断山地和陷落湖盆或谷地,山形零乱、脉络不清。东段海拔7095米的罗波峰为冈底斯山脉最高峰。

冈底斯山脉开始隆起约当白垩纪中期,至早始新世后又经强烈上升。有人认为冈底斯山脉是印度地块与亚洲地块中晚始新世相撞、挤压、断裂与褶皱上升的结果,两地块的缝合线在冈底斯山脉南麓、印度河—雅鲁藏布江谷地一带。

冈底斯山脉南侧即通称的藏南地区,气候温凉稍干燥,海拔4000米以下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为灌丛草原,较高地区为亚高山草原。这一地区草场辽阔,耕地集中,为西藏自治区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的地域。其北侧为羌塘高原内流区,气候严寒干燥,以高山草原为主。绝大部分土地只宜放牧绵羊和牦牛或为无人居住的荒寂原野。冈底斯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属大陆性半干旱类型,基带为高山草原带(北坡)和亚高山草原带(西段南坡)或山地灌丛草原带(东段南坡),往上依次为高山草甸带、高山冰缘植被带及高山永久冰雪带等。

(李明森)

GangrenboqiFeng

冈仁波齐峰(KangrinboqêFeng)  冈底斯山脉主峰,海拔6656米。曾名“开拉斯峰”,藏语意为“神灵之山”或“雪的宝贝”。位于玛旁雍错、拉昂错之北,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是由近似水平的第三纪全新世砂砾岩组成的锥形断块峰体。四周悬崖绝壁,山势雄伟,顶峰四季积雪,雪线高达6000米,冰川发育。冈仁波齐峰每年都吸引无数佛教徒香客来此朝圣,遇马年情况更盛。

(温景春)

GangnanShuiku

岗南水库(GangnanReservoir)  治理滹沱河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兼有防洪、灌溉、发电、城市用水和库区养鱼之利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8年。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岗南村。水库地处滹沱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约占该河山区面积的68%。库区在太行山背斜东南翼,岩石古老,基本为单斜构造;库区附近为低山丘陵。年均降水量485毫米,集中夏季且多暴雨,是滹沱河洪水来源之一。年均径流量14.1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约1000万吨。水库主坝高62米,长1700余米,顶宽6.5米,副坝17座,总长4700余米。1966年后又陆续扩建加高大坝,改建正常溢洪道,续建非常溢洪道,新建泄水洞,增装调水蓄能机组一台。岗南水库总库容15.7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客9亿多立方米,与下游黄壁庄水库联合调度时,可削减上游千年一遇洪峰流量的70%,保证石家庄市和京广铁路的安全。每年可提供的灌溉用水(保证率50%时)约10亿多立方米,灌溉农田20万公顷。电站装机3台4.1万千瓦,年发电量8500万度。可养鱼水面约4万公顷。库区北岸有著名的革命历史纪念地——西柏坡(见平山县)。

(邓绶林  唐学曾)

GaochangGuchengjifujinshiku

高昌故城及附近石窟(GaochangOldCityandgrottoesnearby)  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城东40公里胜金台南,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公元1世纪,东汉时为屯垦驻地,称高昌壁。前凉在此设高昌郡。唐贞观十四年

(640)为西州治所。10世纪中叶后为西州回鹘王城。辽代有时称和州。元代译作哈刺火州、哈刺和卓、火州等名。14世纪高昌回鹘灭亡后才废弃。明代火州已迁故城之南三堡(维吾尔语称阿斯塔那)。故城之北二堡,维吾尔语称哈刺和卓。遗址分外城、内城及宫城3部分:外城作正方形,四角有弧线式城垣,西北角内凹,东北角向外突出。东西城垣保存较好,南北破坏较多。东南与西南有寺院遗址,东南遗址仅剩残塔基和佛像窟,内有残壁画,西南遗址有多层龛的塔基。寺院遗址外有二作坊,一为葡萄酒作坊,另一为铜器炼铸作坊;内城在外城中间,西南两面城垣大部保存,正中偏北有堡垒遗址。传说为“可汗之宫”,一般认为是回鹘高昌王宫;宫城在全城之北,长方形,多居住遗址。近百年来屡遭破坏,已看不出原来规划。从遗址规模及平面布置看,类似唐代长安城。

阿斯塔那在故城南3公里,有西晋至唐中叶(3~9世纪初)古墓葬500余座,占地667公顷。墓穴在夹有砾石的黄土层中挖成,因气候干燥,古尸及附葬物均不腐烂,保存着大量古文物,为世界稀有的地下博物馆。墓中壁画绚丽多采,内容寓意深长,画面古朴有趣。

高昌故城附近有2处石窟:

①伯孜克里克石窟。在高昌故城上北,由胜金台上溯木头沟6公里,在西岸断崖上,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编号洞窟57处,有佛洞及僧房。洞窟壁画被盗很多,壁画旁有回鹘文与汉文题记。17号窟的“地狱变”图像及29号窟佛背乐器“忽雷”形状,为国内石窟中仅见者。从壁画风格看,多为唐代作品,但洞窟开凿当更早。

①吐峪沟石窟。在高昌故城之东15公里,沟的东岸半山及西岸上。东岸东南区4窟,以第4号较完整,窟作正方形,穹庐顶,穹顶外画千佛及本生故事。东岸西北区共21窟,有简单壁画,佛像下座有胡床,为其他窟所未见。西岸一窟较完整,与东岸4号窟相同。从壁画及建筑风格看,洞窟开凿始于前凉高昌郡时期(4世纪)。

(杨利普)

GaoligongShan

高黎贡山(GaoligongShan)  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山高及宽度均较云岭、怒山为小。高黎贡山北段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称伯舒拉岭,山体作北偏西走向。进入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后,称高黎贡山,呈南北走向,平均海拔约3500米。其中,以北段较高,海拔4000米以上,尾端约2000余米。因怒江切割较深,故相对高度甚大,山势陡峻而险要,是地壳抬升后受河流分割而成的断块山地,多为变质岩组成,下部有大面积的岩浆岩分布。腾冲境内高黎贡山的西坡有近代火山群分布,反映现今地壳活动仍较剧烈(见腾冲火山群)。在保山、腾冲交界处,位于怒江、龙川江谷地之间的高黎贡山上部,1983年建立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植被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北起泸水县南部,南迄腾冲、保山南部,呈狭长状,面积约1234平方公里。因地势高峻,又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部位,故降水量大,森林生长茂密高大。一般谷底为干热河谷型植被,中部为阔叶林,海拔3000~3500米的山顶为针阔混交或冷杉、铁杉纯林。主要保护植物有垂枝香柏及珍稀动物长尾叶猴、白眉长臂猿等。

(陈永森  王霞斐)

Gaoligongshanziranbaohuqu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GaoligongshanNatureReserve)  见高黎贡山。

GaoxiongShi

高雄市(GaoxiongShi)  台湾省最大海港城市。位于台湾岛西南岸,辖11区。面积153平方公里,人口139万,仅次于台北市。

旧港原名打狗,亦作打鼓,又名西港。郑氏时属凤山县,明、清间初为小渔港,亦常有海舶寄碇。同治三年(1864)开放通商,名旗后港。日本占领后,1920年改名高雄。1945年光复时设市。

台湾5大城市中,以高雄市及其周邻平原区自然景物最具热带特色。年均温在24℃以上。因当西南季风之冲,6~7月的均温29~30℃,年中最低月均温仍有18~19℃;年均降水量可达1700多毫米,惟秋冬少雨,雨量季节变化和年变率均大。高雄湾为西北—东南延长约12公里的半封闭海湾,港口在湾西北隅,由打鼓山(海拔354米)山麓哨船头与南岸的旗后山(海拔48米)夹峙形成,宽仅120米,地层皆属珊瑚礁石灰岩。1969年在湾南外侧沙洲上的红毛港另辟宽约250米的第二港口,可容载重10万吨油轮进出。湾内有近年新建全省最大的前镇渔港。

高雄市为台湾南部最大电力中心和重工业基地,有炼钢、炼铝、造船、机器制造、炼油、重化工、水泥等工业。台湾近年自中东等国家输入原油已年逾1500万吨,高雄港为其进口港。台湾大量出口的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主要为糖及香蕉、凤梨等鲜果和罐头制品)从该港输出。高雄港已成为世界上四大集装箱港之一。市区有1966年和1969年先后建立的高雄、楠梓两加工出口区,在台湾外贸上起重要作用。纵贯铁路及南北高速公路皆以高雄布为终点。铁路延长线——屏东铁路及省第1号公路均自此东通屏东市等地;省第17号沿海公路亦经市区南下,与台东连接。高雄港与福建厦门港交通最便,航程165海里,1950年以后航运中断。高雄与香港相去342海里,海运频繁。市区南部小港区有高雄国际机场,为台湾省第2大对外空运基地。高雄港北部的左营港(见左营)为台湾南部重要海军基地。高雄市有中山大学等大专院校。著名风景区有鼓山(即万寿山)公园、西子海水浴场、半屏山、莲花潭等。

(吴壮达)

GaoxiongXian

高雄县(GaoxiongXian) 

台湾省重要植蔗区及香蕉、凤梨等产地。位于台湾岛西南部,北与台南市及台南、嘉义、南投3县为邻,东、南界屏东县,西与高雄市及海岸相接。面积2832平方公里,人口108万。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凤山县。1945年光复后设高雄县。

县府驻凤山市。县境虽自昔已有平埔族分布,但明末清初以来,大陆闽、粤之民大量移殖垦荒,已成为重要农区。1908年纵贯铁路自基隆、台北通至高雄后,发展加速。县境东北为丘陵山地,西部平原间有大冈山、小冈山、凤山等丘陵。平地气候暖热,年均温达24.3℃,年降水量1742毫米。东北山区深连至高屏溪源楠梓仙溪和荖浓溪上游玉山一带,分布有面积甚广的原始森林。高雄县制糖业仅次于台南县,所产香蕉等水果经高雄港大宗输出。近年工业发展甚速,已形成新工业区多处。主要工业有食品、化学、金属制造等。近海渔业亦较发达。交通干线除西部有纵贯铁路及高速公路过境外,另有屏东铁路及省第1号公路东通屏东市;省第21号公路自南而北,过旗山至甲仙与省第20号公路(即南部横贯公路)相接,在县境过中央山脉至台东。高雄县有茂林、桃源、三民3山地乡,高坡各地多高山族村社,但人口密度甚稀。凤山市北鸟松乡澄清湖为高雄市水源地,有工业水厂。湖区为南部著名游览区。

(吴壮达)

GaozhouXian

高州县(GaozhouXian)  广东省茂名市辖县,广东重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位于省境西南部,鉴江中上游,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3311平方公里,人口118.1万。县府驻高州镇。今高州县地为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所置高凉县。隋大业初,又置茂名县于此,明清时为高州府治,1912年废高州府保留茂名县。1959年析县境部分置茂名市,改原茂名县为高州县,县府驻地不变。县境地形复杂,东北为山地高丘,东部和南部多缓坡台地,杂以低丘。鉴江斜贯县境,两岸有狭小平原分布。丘陵台地因过度开垦而水土流失严重。气候温高湿重,水热条件良好,利于发展热带经济作物。鉴江上游曹江一带是全省暴雨中心之一,下游常患洪涝,灾及农业。农业以水稻为主,单产较高,并盛产甘薯。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胡椒、香蕉、木爪、荔枝等,为广东大蕉主产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后建有不少农、林场,热带作物和林业有较大发展,大片山丘种植有橡胶、杉、松、竹、油茶、油桐等。主要矿种有煤、铁、黄铁矿、云母、滑石、铅锌等,工业有化肥、农机、松香等。鉴江河畔的县府驻地高州镇为历史古城,工厂多在城郊之南。有名胜宝光塔。缅茄是全国独有的土特产品。(徐俊鸣司徒尚纪)

Ge’ermuHe

格尔木河(GolmudHe)  发源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缘昆仑山内。上游有二源,即昆仑河(野牛沟)与雪水河(秀沟),与主流成格状相交,北流至格尔木市复分,最后注入东达布逊湖。全长468公里,流域面积1.786万平方公里。河水补给来源以高山融雪为主,次为河谷潜水,平均流量21.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6.41亿立方米。上游所建水电站装机容量0.9万千瓦,年发电量0.51亿度。格尔木市稍南有格尔木水库,有东西干渠由此引水灌溉。

(魏晋贤)

Ge’ermuShi

格尔木市(GolmudShi)  青海省第2大城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辖市。内陆进入西藏、新疆门户。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与昆仑山北麓的格尔木河畔,是修筑青藏公路时兴起的戈壁新城。面积9.94万平方公里,人口7.09万。以汉族居多,藏、蒙古、回各族次之。1952年8月后,第1批公路勘测队员来此。1954年设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1956年成立格尔木临时工作委员会。1960年设格尔木市,1965年改县,1980年复置市。

格尔木蒙古语意为河汊地,城区为格尔木河分流北注东达布逊湖之起点。海拔约2800米,年均温3.7℃,年降水量38.3毫米,属内陆高原型荒漠景观。市区东、西两侧细土带,大部分为格尔木河东、河西农场利用格尔木河河水,在戈壁滩上建成的灌溉绿洲,主要种植春小麦、青稞、油菜籽、豌豆、蚕豆和各类蔬菜等。但因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引起盐渍化而逐步弃耕,灌区耕地已由原来的0.58万公顷减少到0.22万公顷。阿尔顿曲克草原牧草丰美,养畜达数十万头(只)。工业从汽车修配开始,逐步发展了农牧机械、电力、建材、化肥、皮毛加工、盐业和食品等企业,成为青海西部新兴工业城市。城南建有格尔木水电站与水泥厂,在建的有小干沟水电站。城北约60公里处的察尔汗盐湖建有年产百万吨的青海钾肥厂,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年产原油120万吨的花土沟、朵斯库勒油田,花土沟至格尔木石油输油管道及百万吨的格尔木炼油厂正在建设中。青藏、青新、敦(煌)格(尔木)公路辐辏于此。1984年随着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建成通车,格尔木成为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的终点。西郊建有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飞机场,民航班机可通达西宁、兰州、西安和拉萨等地。格尔木现南通西藏拉萨,北上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柳园,东达西宁,西到新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交通要冲。

(魏晋贤)

Gezhoubashuilishunlu

葛洲坝水利枢纽(GezhoubaWaterControlProject)  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1座大型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长江在此被葛洲坝和西坝两小岛自右至左分割为大江、二江、三江3条水道。主航道大江宽800米,枯季水深约10米;二江宽300米,三江宽550米,仅于汛期分流,枯水期断流,两岛与市区之间徒步可涉。葛洲坝水利枢纽大坝即横跨在上述3条水道上。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将要修建的三峡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整个工程主要由通航船闸、发电厂房和泄洪建筑物组成。坝轴线长2595.1米,设计蓄水位高程66米,坝顶高程70米。大坝使上游水位抬升20多米,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总库客15.8亿立方米。洪水季节回水110多公里,到达巴东以上;枯水季节回水210多公里,到达奉节县城,可将三峡暗礁险滩淹没,改善了川江航道。水电站共两座,一在大江,装机14台;一在二江,装机7台,总容量271.5万千瓦。采用低水头径流发电,年均发电可达157亿度。

大坝设有大江一号船闸,三江二、三号船闸。一、二号船闸闸室宽34米,长280米,槛上最小水深5米,一次可通过一列载重1.2~1.6万吨的大型船队,每次过闸时间约50分钟。三号船闸闸室宽18米,长120米,槛上最小水深3.5米,可通过3000吨级以下客、货轮和地方小型船队,每次过闸时间约40分钟。三座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近期为2000万吨,远期为5000万吨。船闸内有输水廊道,可按需要控制闸内水位。船闸上闸首建有提升楼,二号船闸提升楼顶高程109.4米,是大坝上最高建筑物。

泄洪闸设在二江,最大泄量8.39万立方米/秒,共27孔,每孔净宽12米,高24米。冲沙闸分设在大江和三江,各为6孔。泄洪闸和冲沙闸全部开启后,总泄量达11万立方米/秒。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于1970年动工,分两期进行建设。1981年1月3日大江截流,6月二、三江蓄水通航发电,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第二期大江工程于1982年开始施工,1986年大江电站第1台机组开始发电,1988年14台机组全部建成并网发电。1991年整个枢纽工程全部竣工。

(陈联寿)

GejiuShi

个旧市(GejiuShi)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州辖市。中国著名“锡都”,云南多种金属冶炼中心。又名古臼。位于红河州中部,面积1587平方公里,人口38.65万。西汉属益州郡贲古县,蜀汉、晋时属兴古郡,唐初属黎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设蒙自县,个旧位于县西南,称个旧里。清末设个旧厅。1913年从蒙自、建水两县析部分地区设个旧县,1951年改为个旧市。市境北部属滇东高原,高原上有残留的侵蚀山地,南部为受切割的高原边缘地区,形成深切割中山山地。属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山区气候垂直变化较显著。河流多属红河水系。市境个旧湖系因盲谷内的落水洞被堵塞积水而成。在市境广布的石灰岩中有巨大花岗岩体侵入,其中有色金属矿产丰富,主要为锡、铜、钨、铅、锌、金、银及其他稀有金属,以锡储量最丰,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锡矿床,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5%,占中国的一半以上。矿业开采历史早,元、明时即从事采银,清以后渐以采锡为主。目前全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交通较方便,有窄轨铁路通昆明、开远、石屏和河口等地。公路除昆明至那发的干线通过本市外,尚有支线通开远、文山、建水、石屏、蒙自、屏边等地。

(陈永森  王霞斐)

GeladandongXueshan

各拉丹冬雪山(GêladaindongXueshan) 

唐古拉山脉最高一组雪山群,主峰位于青海西南部,北纬33°30′,东经91°30′处,海拔6621米。为典型之角峰。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脉属地槽皱褶,燕山运动成山,更新世后,因喜马拉雅运动使山脉与青藏高原同时大幅度隆起。各拉丹冬雪山为其组成部分,以海相侏罗纪地层为主,兼有花岗岩与基性岩侵入。除主峰外,雪山共有6000米以上之山峰20座,南北长50余公里,东西宽达20公里。冰雪覆盖面积几近600平方公里,大小现代冰川合计105条。雪线高度,北坡5570米,南坡5800米,冰川末端高度,北坡5200米,南坡5300米。雪山以北为外流区,归长江水系的沱沱河与尕尔曲,面积333.34平方公里;以南为内流区,归赤布张湖与西藏色林错,面积262.08平方公里。各拉丹冬主峰西南的雪山次高峰,海拔6543米,有两条冰川自此发源。南支冰舌长7.9公里,北支长6公里,二者前端均有冰塔林立。南北二冰川合抱姜根迪如峰,分别流向西北,汇为沱沱河。冰川为固态河流,按“河源唯远”原则,最长之南支冰川应为长江之上源。

(魏晋贤)

Gongge’erShan

公格尔山(Kongurshan)  见昆仑山脉。

GongzhulingShi

公主岭市(GongzhulingShi)  吉林省辖市。位于哈大铁路两侧,介于四平市和长春市之间。面积4058平方公里,人口92.72万。清光绪三年(1877)设县,初治八家镇,后迁公主岭。1985年撤县设市,1988年改为省直辖行政单位。市境北部为松辽分水岭,一般海拔160~200米;南和西部为广阔的辽河平原区。土壤以有机质丰富,自然肥力高的黑土和草甸黑土为主。年均温5~6℃,1月均温-15.5℃,7月23.2℃。年降水量550~600毫米。无霜期140~150天,对杂粮作物生长有利。耕地占全市面积54%,主要为旱田。公主岭市是吉林省中部重点商品粮基地,重要糖、油料作物产区。盛产玉米、高粱、谷子、大豆;次为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甜菜、蓖麻、芝麻、苏子和烟叶。农田基本林网化。市区有全国闻名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范家屯糖厂是吉林省大型糖厂之一。名胜古迹有秦家屯古城,南北长1公里,东西0.8公里,残高6米。此外有柳条边墙,西起赫尔苏边门,东至伊通河畔。

(王兆明)

GongXian

巩县(GongXian)  河南省郑州市属县,河南工、农业发达县份。位于省境中部黄河南岸,洛河下游,陇海铁路横贯。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73.02万。县府驻孝义镇。秦置县,因其河山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县境中部有60%面积为丘陵,海拔300米以下;东南部为嵩山余脉,海拔300~700米;北部依附邙山,海拔300米以上;洛河、黄河沿岸为冲积平原。矿物资源有铝、铁、煤、耐火粘土等。县内乡镇企业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2.3%,居全省首位。有钢铁、电力、化工、煤炭、机械、陶瓷、造纸等部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芝麻等。巩县地处中原,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富。主要有宋陵、石窟寺、杜甫故里、铁生沟冶铁遗址、黄冶“唐三彩”窑遗址等。

(李润田)

GongheXian

共和县(GongheXian)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辖县。位于青海湖之南。面积1.4364万平方公里,人口13.08万,其中汉族7.72万,藏族4.51万,还有回、蒙古等民族。1931年由西宁、湟源两县析置,1952年改共和藏族自治区,1954年复为县。自治州府和县府均驻恰卜恰镇。青海南山由东向西横贯县境,山以北为滨湖倾斜平原,山以南为青海南山与鄂拉山环抱的共和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温-0.7~6.3℃,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干旱少雨,多风沙。全县草原广布,有可利用草场近121万公顷,牧业区占总面积的70%,畜牧业以养羊业为主体,次为牦牛、黄牛、马、驴、骡和骆驼。为全省绵羊改良重点县,是培育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重要基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计划地开垦荒地,耕地面积已达3.7万多公顷,国营农牧场约占75.4%,县属占24.6%,主要分布于切吉滩、沙珠玉盆地、黄河及其支流恰卜恰河河谷台地、滨湖倾斜平原等地,以种植小麦、青稞、豆类和油菜籽等为主。县境大部分属内流区,唯东南一隅为外流水系黄河及其支流所经,建有龙羊峡水电站。中国海拔最高的后沟水库(坝顶海拔3281米)已投入使用。黄河阶地上多风沙堆积,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50年代以来,逐步兴办了食品、皮毛和皮革加工、毛纺、建筑等工业企业。青藏和青川公路均经过县境,是西宁通往玉树、果洛、柴达木和西藏等地的交通要冲。

(魏晋贤)

GonggaShan

贡嘎山(GonggaShan)  横断山脉主峰。四川省第1高峰,1980年中国对外开放的8座山峰之一。位于川西的康定、泸定、石棉和九龙之间,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约百公里。藏文中以“贡嘎”称雪山,“贡”意为冰雪,“嘎”则为白色。当地称贡嘎山为木雅贡嘎。山体呈南北向,海拔5000米以上。其中,海拔超过6000米的山峰达45座,主峰海拔7556米,不仅为四川之巅,也为横断山区第1高峰,有“山中之王”之称。附近的中山峰,海拔也达6886米。由于地高气寒,冰川发育,雪崩频繁,雪线高度为5000~5200米,计有冰川110多条,面积达360平方公里,占四川全省冰川面积的60%,最长的海螺沟冰川达15公里,是亚洲位置最东的低海拔现代冰川。1987年在泸定县境建成海螺沟冰川公园。贡嘎山还有中国目前已知的最大冰瀑布。古冰斗、“U”谷、角峰、冰川湖等古冰川地貌比比皆是。此外又有不同温度的沸泉、热泉、温泉、冷泉聚于冰川森林之中,并有沸泉瀑布。

贡嘎山气候复杂多变,东坡从山麓至山顶分布有亚热带至寒带的各种气候带。相对应的植被垂直分布带是:①海拔1000~1600米属于旱生河谷灌丛带。②1600~2000米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带。③2000~2400米为山地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④2400~2800米为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⑤2800~35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带。⑥3500~4600米为高山灌丛草甸带。⑦4600~4900米为高山流石滩植被。贡嘎山是中国生物气候带垂直分布清晰、带谱多的山地,有多种冷杉、多种云杉及云南松、高山松、桦、槭、高山栎等2500多种植物。动物有金丝猴、扭角羚、小熊猫、苏门羚、金钱豹及野猪、麝、绿尾虹雉、藏马鸡等。1957年6月中国登山队6名运动员胜利登上顶峰。

(郑霖)

GongshanDulongzuNuzuZizhixian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GongshanDerungzuNuzuZizhixian)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辖县,云南人口密度最小,少数民族比重最大县份之一。位于自治州北端。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西和缅甸相邻,因地处高黎贡山而得名。面积4506平方公里,人口约3.18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7人。少数民族人口2.76万。其中傈僳族又占总人口一半以上,怒族占21%,独龙族占15%,是省境独龙族主要聚集地。县府驻茨开镇。因山高谷深,交通横断,自然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约33.3%,独龙江流域有大面积原始森林,以云杉、冷杉、云南松为主。盛产贝母、黄连、木香、川芎、天麻、党参、厚朴等药材。

(陈永森  王霞斐)

Gubeikou

古北口(Gubeikou)  长城上著名关口之一,北京与中国东北地区往来的咽喉要道。位于密云县东北境。关口长达22.5公里,两崖壁立,路仅容一车,堪称险绝之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于此设北口守捉,后多以古北口称,亦作虎北口。金时曰留斡岭,为宗臣出使辽金必经之地。明初徐达在此修筑营城。清于承德建“避暑山庄”后,此为御路所经。为鼓励商贩向承德贩运百货,于此特意不设关卡。其东金山岭长城保存完好。有京通铁路和京承公路通过,古代的险关隘道如今已变通途。

(尹钧科)

Gu’erbantongguteShamo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GurbantünggütShamo)  中国第2大沙漠。介于北纬44°5′~46°50′,东经84°50′~91°20′。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中央,面积4.88万平方公里。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

准噶尔盆地属温带干旱荒漠。年降水量70~150毫米,冬季有积雪。降水春季和初夏略多,年中分配较均匀。沙漠内部绝大部分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其面积占整个沙漠面积97%,形成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固定沙丘上植被覆盖度40~50%,半固定沙丘达15~25%,为优良的冬季牧场。沙漠内植物种类较丰富,可达百余种。植物区系成分处于中亚向亚洲中部荒漠的过渡。

沙漠的西部和中部以中亚荒漠植被区系的种类占优势,如白梭梭、苦艾蒿、白蒿、囊果苔草和多种短命植物等;

在沙漠东部和南部边缘,亚洲中部植物区系种类较多,如梭梭、蛇麻黄、花棒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梭梭分布面积达100万公顷,在古湖积平原和河流下游三角洲上形成“荒漠丛林”。

沙漠的沙粒主要来源于天山北麓各河流的冲积沙层。沙漠中最有代表性的沙丘类型是沙垅,占沙漠面积的50%以上。沙垅平面形态成树枝状。其长度从数百米至十余公里,高度自10~50米不等,南高北低。在沙漠的中部和北部,沙垅的排列大致呈南北走向,沙漠东南部成西北—东南走向。在沙漠的西南部分布着沙垅-蜂窝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南部出现有少数高大的复合型沙垅。

流动沙丘集中在沙漠东部,多属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沙漠西部的若干风口附近,风蚀地貌异常发育,其中以乌尔禾的“风城”最著名。

沙漠中风沙土广泛分布。沙漠南缘平原上发育灰棕漠土,1949年后已大量开垦。人为活动破坏了天然植被,造成沙漠边缘流沙再起和风沙危害。沙漠西缘有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为中国唯一以保护荒漠植被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有大型盐矿,年产原盐40万吨。

(吴正)

Gutianshanziranbaohuqu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GutianshanNatureRe-serve)  浙江省级自然保护区,1975年设置,以保护古田山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位于开化县苏庄乡境内。保护区东至大和尖,南至水竹林岗,西毗大长坞,北连青尖,面积约14平方公里。最高峰青尖海拔1246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植物成分复杂,有乔木和草本植物千余种。海拔750米以上为成片黄山松林,750米以下为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纯林,上层林冠为散生马尾松,中层以木荷、甜槠、青冈为主,下层以檵木、厚皮香、虎皮楠为主,最下层为杜鹃、木姜等灌木。并有珍贵树种香果树、紫茎和珍贵鸟类白鹇等。

(臧威霆)

GutianXian

古田县(GutianXian)  福建省宁德地区辖县。

位于省境中北部,闽江支流古田溪中下游。面积2371平方公里,人口40.15万。县府驻新城镇。唐置县。县境位于鹫峰山脉南部,地势自西北、东北向西南倾斜。地貌以中山、低山为主,古田溪和霍口溪沿北东向断裂下切,自西向东形成岭谷相间地形。谷地为主要农耕地带,其中古田溪谷地的上部已辟为水库。西南部闽江谷地为典型V字型河谷。古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生产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烟叶等。银耳生产发展迅速,有大宗出口,被誉为“银耳之乡”。果产以柑橘为主,次为柿、梨、枇杷和西瓜。茶叶生产在全区也居重要地位。利用古田水库养殖淡水鱼,具有广阔的前景。工业以电力工业最为重要,古田溪电站是全省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25.6万千瓦。对外交通便利。来福铁路贯穿县境南部,设有莪洋、水口车站。闽江沿岸水口、谷口、黄田可通航汽船。古迹有宋建吉祥古塔,浮雕艺术精巧,为国家重点文物之一。城东古田水库面积42平方公里,风景绮丽,是游览胜地。

(赵昭昞)

GuyuanXian

固原县(GuyuanXian)  宁夏固原地区辖县和行署驻地,宁夏人口最多县份。位于宁夏南部,西靠六盘山,东临清水河,城垣坚固雄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面积6221平方公里,人口41.7万。县府驻地城关镇人口2.8万,为宁夏第2大镇。西周称为太原,西汉为安定郡高平县,北魏置原州,明设固原州,为九边重镇之一。1913年废州立县,1953年为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州首府。1958年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县境海拔1753米,年均温6.2℃,1月均温-8.3℃,7月18.9℃,10℃以上活动积温2260℃,年降水量478毫米,为温带半干旱气候。固原县是宁夏南部的公路交通枢纽,至银川、西安、兰州、宜川、天水、华亭等地均有公路干线相通。县境周围地区有大量农副产品在此集散转运。附近胡麻生产较盛,为榨油、麻纺织、造纸等工业提供了丰富原料。全县建有食品、机械、纺织、皮革、皮毛、煤炭、橡胶、建材等工业。历史悠久的战国秦长城绕经县城北侧,至今尚存多处遗址。在县城西北约50公里的须弥山东麓有北魏以来开凿的石窟造像,保存比较完整的尚有20余窟,是宁夏地区的珍贵文物,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汪一鸣  蓝慧珠)

GuGong

故宫(ImperialPalace)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别名紫禁城,又称大内,位居北京城中心。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至十八年(1420)。大体上是在元大都大内的旧址上,以南京宫殿为蓝本设计建造的。后多有续建和重修。正门为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房屋9000余间。周有城垣,高10米,底宽8.6米,顶宽6.6米,总长3400米。四隅各有角楼,结构精巧。城垣外绕以护城河,俗名筒子河,长3800米,宽52米。故宫内部由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外朝以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东西有文华殿、武英殿,是封建皇帝发号施令和举行盛大典礼之处。三大殿后为内廷,包括后三宫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御花园等。是皇帝处理政务及皇族居住之地。前三殿和后三宫自南而北排列在京城中轴线上,表现了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思想,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传统和风格。清灭亡后,1913年在故宫“外朝”成立了故宫博物院,1925年内庭亦开放。故宫内保存有大批珍贵文物。其中,前三殿、后三宫、养心殿及西六宫等是宫廷历史遗迹陈列室;斋宫和东六宫是青铜器馆、陶瓷馆、明清工艺美术馆;保和殿及两庑为历代艺术馆;养心殿、乐寿堂、颐和轩是珍宝馆。

(尹钧科)

GuanzhongPingyuan

关中平原(GuanzhongPingyuan)  又名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公里,西安附近约75公里,眉县一带仅20公里,至宝鸡逐渐闭合成峡谷,形似“新月”。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肖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盆地夹持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关中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一二级阶地组成关中平原的主体,当地称“原”,自上而下如阶梯状的头道原、二道原、三道原。三道原相当于二级阶地。原面受渭河南北支流切割而破碎。渭河以北,从西向东有西平原、和尚原、周原、积石原、始平原、毕原、美原、许原等;渭河以南从西向东有五丈原、细柳原、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铜人原、阳郭原、孟原等。

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关中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关中平原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目前,关中平原为中国工、农业和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全国重要麦、棉产区。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区,近年植棉区由西向东转移,是陕西省重点产棉区。

(李健超)

GuantingShuiku

官厅水库(GuantingReservoir)  见永定河。

GuancenShan

管涔山(GuancenShan)  山西全省山脉的枢纽。又名燕京山,史书多称管涔山,惟《太平寰宇记》称作菅涔山,言其山多菅草。山跨平鲁、朔县、神池、宁武等县,东北—西南走向,主峰卧羊场海拔2603米,其脉连绵相属,峰岭不断,总系全省山脉。山体为单斜构造,走向与构造基本一致。神池附近为一宽谷,将管涔山分为南北两部分:神池以北皆由寒武、奥陶系灰岩组成,溶蚀裂罅发育,吸水力强,降水大部渗入地下,地表干旱,沟谷无水;神池以南沟谷深切,太古代晚期花岗岩类出露,山势雄伟,是汾河与桑干河的发源地和分水岭。南段森林茂密,1600米以上是寒温性针叶林,以云杉和华北落叶松为主;油松多在山势较陡处,白桦分布零散,常与其他树种混交。1600米以下是以沙棘、黄刺玫为主的灌丛,早熟禾、棘豆、黄芪等草木次之。南北两段的景象迥异。

(萧树文)

GuangdongSheng

广东省(Guangdongsheng)  位于中国大陆南部。简称粤。北依南岭,与江西、湖南两省相连;南濒热带海洋,西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东界福建省;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全省陆地处于北纬20°19′~25°31′,东经109°45′~117°20′,北回归线横贯境内。海岸线曲折,大陆海岸线长3368.1公里。沿海有651个岛屿,岛屿岸线长1649.5公里(均未计香港、澳门)。全省陆地部分东西长,南北窄,面积17.8159万平方公里。沿海200米以内的大陆架,东起台湾浅滩南部,西至北部湾东部,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6282.9236万(缺东沙群岛人口数)。辖18地级市、1县级市、73县、3自治县及东沙群岛。省会广州市。

自然条件

广东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四季

常花,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海面辽阔,山丘广布,土地类型复杂,多红壤和赤红壤。

地质与地貌广东主要属华南褶皱系,仅东部潮汕平原属东南沿海褶皱系。早古生代全省为海水所淹。泥盆纪初受加里东运动影响,粤西云开大山隆起成陆。经华力西运动,形成粤北乐昌、曲江一带砂砾岩山地和连江一带石灰岩山地。燕山运动时广东省全部上升,并产生多次强烈断裂及大规模酸性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形成如粤北弧形山,粤东凤凰山、罗浮山,粤西云雾山等山地。在隆起山地之间或边缘又产生了许多拗陷或断陷盆地。经燕山运动,现代地貌轮廓基本奠定。喜马拉雅运动在本省主要表现为断裂隆起和拗陷,产生强烈的侵蚀剥蚀和堆积作用以及间歇性喷发的火山活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分布玄武岩台地和火山丘。第四纪初期,琼州海峡断裂沉陷,海南岛与大陆分离。省境多地震和温泉。

广东地势北高南低、横亘省境北部的南岭是珠江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与湖南接壤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为广东省最高峰。大庾岭隘和骑田岭隘是由赣、湘入粤的古道。省境500米以上的山地占31.68%,丘陵占28.54%,平原占23.66%,台地占16.62%。山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在粤东有九连山、罗浮山、莲花山及其东延的阴那山等,粤西有云开大山、云雾山,岭谷相间,排列成行。上述山地对南北气流有屏障作用,对暴雨中心的形成和南北景观差异影响很大。这些山地之间分布有粤北的南雄、韶关,粤东的河源、龙川、兴宁、梅县、五华,粤西的罗定等许多大小不等的红岩盆地(见中国的红层)。在山地中,500米以下的坡麓地带以赤红壤或红壤为主;500米以上地形起伏大,坡度变化明显,多为红壤和山地黄壤,土层厚薄差异悬殊。广东现存的天然植被大多分布于山地地区。丘陵分布于山前地带,形态常与山地一致。由花岗岩侵入砂页岩构成的丘陵,高350~500米,坡度较陡,风化壳仅2~4米。由花岗岩构成的丘陵,海拔高200~400米,风化壳可达10~30米。

如五华、兴宁、罗定、德庆一带丘陵地,外貌浑圆,坡度和缓,在植被破坏之处,冲沟和崩岗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台地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海陆丰及惠来西部一带,海拔在百米以下。大多由近代熔岩、浅海堆积和侵蚀而成,地表起伏较和缓,但干旱缺水。

广东省平原主要分布于南部江河下游和入海处,面积一般较小。珠江三角洲为全省最大平原,面积达1.09万平方公里。由西、北、东三江夹带的泥沙在湾内不断堆积,逐渐形成三角洲平原。以珠江口至狮子洋为界,可将珠江三角洲分为西、北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两部分。前者面积较广,北部多海拔20~25米或45~55米的台地;南部除台地外,还有山地、丘陵。后者面积较小,为典型的三角洲平原。珠江三角洲渠道众多,水系纷繁,水网稠密,灌溉便利,土质肥沃,但地下水位较高,近海农田受咸水威胁较大。潮汕平原主要由韩江冲积而成,面积仅0.47万多平方公里,土壤肥力较高,是全国高产农业区。

省境石灰岩分布地区,因雨水淋溶刻蚀,构成奇峰异洞,如肇庆七星岩、梅岭下梳妆台、韶关芙蓉山、英德碧落洞等。红色砾岩分布地区,岩性坚硬,各层岩性不一,崩坍后形成断崖峭立,山势雄伟。尤以仁化丹霞山和乐昌坪石金鸡岭较为典型。

气候广东深受季风和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北、南分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是中国光、热、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

省境年太阳总辐射量达422~563千焦耳/平方厘米,日照时数长达1700~2200小时,但南北相差几近一倍。年均温除粤西北的连山外,均在19℃以上。温度的纬向分布较明显,大致北低南高。雷州半岛南端年均温高达23℃以上。年内月均最高气温出现于7月,多数地区为28℃,较长江中游谷地为低。1月为最冷月,北部连山1月均温为8.6℃,南部雷州半岛为20.8℃。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潮影响,多数地区出现霜冻。粤北山区年年有霜,霜冻期长达60天。沿西江—清远—紫金一线以南地区则霜日不多。冬季常骤然降温,并偶有奇寒。除粤西北连山外,10℃以上活动积温都在6000℃以上。全省大部分地区可满足双季稻加冬种的要求。

广东是中国降水丰沛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但分布不均,地区间和逐年间差异很大。南岭南侧,云浮山、莲花山东南坡等迎风面的山坡地带,年降水量都超过2200毫米。相反,在背风面的谷地和内陆盆地,如罗定、兴梅盆地,年降水量仅1400毫米。降水季节变化明显,4~9月为雨季,其中4~6月以锋面雨为主,多暴雨;7~9月以台风雨为主。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0~80%,冬季降水少,常发生季节性干旱。

广东是中国受台风侵袭最频省份。影响省境的台风年均约10次。但登陆的台风年均仅4~5次。以7~9月居多,最早出现于5月3日,最迟在12月2日。登陆地区多为阳江至徐闻一带及惠东至台山的珠江口附近。

全省灾害性天气,主要是早春的低温阴雨,夏秋的台风、暴雨,秋冬的寒潮、寒露风,局部地区的冬春干旱。

水文全省共有大小河流1343条,总长2.5万多公里。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鉴江、漠阳江等,具有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终年不冻,水力资源丰富的特点。珠江是中国南方大河,广东最大水系,径流量仅次于长江,按长度为全国第5大河。珠江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支流,均汇于珠江三角洲,形成网状水系。整个水系在省内的集水面积达1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51.1%。主要水道34条,入海口门有8个。韩江为本省第二大河,干流全长410公里。全省地表径流总量为1953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年均产水量95万立方米,仅次于台湾而居全国第2位。而水资源总量则在全国各省中居第2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82.3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力资源639万千瓦,年可发电240亿度。全省水电站装机容量265万千瓦,其中小水电装机容量约占60%,居全国首位。

广东濒临的南海是位于热带季风区封闭性较大的海盆,表层水温高,蒸发盛,含盐度较大。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边海潮汐现象极为复杂,雷州半岛两岸潮差较大,达4~6米,珠江口外次之。

动植物与土壤省境植物逾5000种,建群种和优势种多为热带科属。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1000余种,其中古老植物有30余种,如水松、苏铁、树蕨等,被称为广东的“活化石”。树木种类繁多,主要有松、杉、樟、桉等。水果品种有270多种。北部南岭地区植物种类总数超过中国中部和北部植物种类的总和,有“绿色宝库”之称。珠江口沿海的滩涂生长有成片的红树林。

广东是中国动物最繁盛的省份之一。野生陆生动物有700种,其中哺乳类百余种,鸟类500多种,两栖类80多种。尤多热带动物,珍稀动物则有苏门羚、华南虎等。

南海约有鱼类860多种。其中有属于中国四大鱼类的黄鱼、带鱼、鲷鱼和墨鱼。并有大量金枪鱼、马鲛鱼、红鱼、石斑鱼、斑节对虾、梅花参、海龟、玳瑁、海贝和海藻等。全省淡水面积27.3万多公顷,主要淡水鱼类有鲩、鳙、鲢、鲮、鲤等。西江是中国天然鱼苗主要产区之一。

广东省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自北而南可分为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和磷质石灰土4带。粤北红壤较多,适于种植茶叶、油桐、油茶等亚热带作物。雷州半岛以砖红壤较普遍,适于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作物。赤红壤分布于省境中部,介于红壤与砖红壤之间,有明显过渡性质。东沙群岛由珊瑚、鸟粪等物质构成磷质碱性土,肥力高。河流沿岸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多为冲积土,适于种植水稻、蔗、府、桑、水果等。

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省境所辖分属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的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南亚热带岭南丘陵常绿阔叶林区和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琼雷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南海诸岛热带雨林区。

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省境梅县、五华至英德一线以北属该区的南岭山地亚区。以山地为主,间有众多的山间盆地,垂直差异明显,多喀斯特地形和丹霞地形。因地势高,位置偏北,年有重霜,平地偶有微雪,山地冰雪稍重,是广东最冷地区,甘薯不能越冬。气候湿润,春雨较多,秋冬少雨。台风影响不显著。林木较多,杉、樟、油茶、茶等生长良好。

南亚热带岭南丘陵常绿阔叶林区上区以南至北纬21°31′~22°附近,地势由北向南降低,北部以盆地和山间谷地为主,南部以丘陵平原为主。该区包括3个亚区,即粤东、闽东南沿海山丘台地平原亚区、珠江三角洲丘陵平原亚区和粤西桂东南山地谷地亚区。其中珠江三角洲是华南亦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气候夏长,少酷热;冬无雪,作物全年可生长。但冬季寒潮南侵时偶有奇寒。雨水充沛,多夏雨、暴雨。台风活动频繁,为害较重。江河两岸常有洪涝威胁。

琼雷热带雨林、季雨林区上区以南的沿海和雷州半岛。地势较低,以台地、丘陵为主。高温多雨,热量丰富,橡胶、椰子、胡椒等热带作物终年可生长。受海洋影响大,热量和水分季节分配较明显,地区差异较大。年雨量充足,但季节分配不均。降雨以热雷雨为主,台风雨次之,秋雨较多。冬春有明显的干季。多台风侵袭。暴雨多,常风大,蒸发强。河流短小。土壤淋溶作用强烈。滨海泥质海岸有红树林。包括粤西桂南沿海台地平原和雷州半岛台地2亚区。

东沙群岛热带雨林区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拔6~12米,由珊瑚礁构成。土层浅薄,上有鸟粪层,有机质丰富。热量高,雨水多,但风大,年均风速6.5米/秒,尤以冬天更大。植被矮小,以灌丛为主,少乔木,但可栽培椰子。

发展简史

广东是中国文化发源较早地区之一。早在二三十万年以前,就有“马坝人”(旧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的古人)在韶关曲江一带繁衍和生息。

春秋战国时,广东为百越地。公元前214年秦平定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等。广东大部分属南海郡,粤西肇庆一带属桂林郡,粤北连江一带则属长沙郡,雷州半岛以南属象郡。秦将数十万汉人迁移到岭南三郡。

秦末南海郡尉赵佗在广州自立为南越武帝,后汉高祖封之为南越王。西汉广东人口已超过25万人,普遍使用铁器,造船工场初具规模,陶器制作发展迅速,漆器可与长沙媲美,海上对外贸易亦已开始。广州已成全国较大都市之一,南方犀角、象牙、翡翠、珠玑、葛布等均汇集于此北运。

自三国分立到南北朝结束的300多年,北方战乱纷繁,人口大量徒入广东。西亚和南亚一带的阿拉伯商人也乘船东来,以广州为据点,开展东西方海上贸易。

唐代建置岭南道、广东属之。唐开凿大庾岭道,使广东与北方联系加强。矿冶、纺织、陶瓷、造船等手工业大发展,商贾发达,人口猛增。天宝元年

(742)人口达93万人。国外商人来粤贸易盛况空前。安史之乱以后,北方人口又大量移入广东。唐末,因避战乱,相继有人漂流到南洋各地谋生。此后,出国华侨遂被称之为“唐人”。

宋初,岭南道改为广南道,后又改道为路,继而又分为东、西两路。广东一名由此简化而成。宋代奖励农业,兴修水利。北宋时广东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达16宗,南宋时则有24宗。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筑堤围垦,著名的有高要的长利围、赤项围、金安围,高鹤的泰和围,南海的罗格围、桑园围,博罗的苏礼龙围,东莞的福隆围,韩江的三利溪等。至此,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粮食大增,广州始成一大米市,广南东、西两路大米云集于此,再经海路远销至闽、浙。北宋末年,北方受辽金侵迫,人口再次大规模南迁,至南宋时更加显著,故广东客户甚多。现居住粤东一带的客家,其祖辈多为宋代从北方移入者。

元代由于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的进一步开发及雷州半岛的屯垦,广东经济重心遂由历来的粤北韶、连二州逐渐移向沿海。珠江三角洲蔗糖业已甚发展,蚕桑广布,人口密度开始超过粤北山区。

明代珠江三角洲筑堤围垦颇有成就。佛山是全国闻名的制铁中心。潮汕平原吸引大批闽人前来开垦,潮州府人口随之大增。甘薯在明代由国外传入广东,耐旱高产,因而很快普遍种植。16世纪后,欧洲商人东来者渐多,率先者为葡萄牙,继有西班牙、荷兰和英、法等国。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以租借名义强占澳门。

清乾隆年间,广东经济全面发展,广州、惠州、潮州等地为制糖中心,所产蔗糖远销内陆各省并输出南洋各国。佛山、汕头、琼州等地形成纺织业中心。全省人口随之大增,至道光十九年(1839)人口达到2286万,跃居为中国人口最多省份。康熙年间已有暹罗国米运入粤。到嘉庆、道光年间,省内粮食日缺,需靠洋米解决粮食不足。

1840年广东为鸦片战争的策源地。1842年香港被英国侵占。以后广州、汕头、江门、惠州、拱北等城市被辟为对外开放商埠。广九(广州—九龙)、广三(广州—三水)、粤汉(广州—汉口)、新宁(台山县斗山—新会县北街)、潮汕(潮安—汕头)铁路先后修筑,广东经济剧趋半殖民地化。制茶、制糖、纺织、铁器等手工业陷于萎缩和衰落。蚕桑、甘蔗、麻、花生等经济作物和柑橘等水果面积渐趋扩大。但因洋米、洋纱进口量大,严重影响本省稻米种植和手工业发展,民不聊生,出国谋生者日众。从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为人口向国外迁移的极盛时期。出国谋生的华侨年达数万至数十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民族资本工业曾一度勃起,缫丝业、织布业、针织业、橡胶等发展较快。但1931年后,人造丝和日本丝充斥国际市场,广东蚕丝业日渐凋零。抗战期间全省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人文概况

广东为中国对外经济的南大门,中国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地区,又是全国重要蚕桑、海洋渔业生产区之一。省内有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

人口与民族广东人口总计6282.9236万缺东沙群岛人口数),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53人,较全国人口密度大3倍。汕头地区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公里899.7人,其中澄海县达1706.84人。而粤北山区的连山县平均每平方公里仅79人。全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36.77%。

全省除汉族外,尚有黎、瑶、苗、壮、回、满、畲等52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9.41%左右,少数民族人口约占0.59%。其中,瑶族多分布于连南、连山和乳源山区;壮族则集中于连山、怀集等县,风俗习惯已与汉族相似;畲族分布于粤东的凤凰、莲花、罗浮等山区。回族主要分布于广州市和肇庆市;满族主要在广州市。

广东为全国华侨最多省份,旅外华侨约1400多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侨居174个国家和地区,以印尼、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美国、加拿大居多。在港澳同胞达500多万人。全省侨乡集中于:①珠江三角洲的四邑(台山、新会、开平、恩平)、中山、东莞、宝安等县。②潮汕平原。③粤东北的梅县、大埔、蕉岭、丰顺等县。

经济概况广东是商品性农业发展较早,轻工业基础较好,商业较繁荣,但向以农业为主的省份。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农业上大力建设以珠江三角洲为主的粮食、水果和甘蔗生产基地,开发雷州半岛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工业建立了家用电器、日用机械、纺织、食品、钢铁、机械、电力、化工、建材、电子等多种部门。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迅猛发展。1979年以来,深圳、珠海、汕头设立了经济特区,广州、湛江和珠江三角洲被列为开放城市或地区,全省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递增水平。

农业广东农业生产发展条件较优越,开发利用潜力大。蔗糖、花生、黄红麻、水果、茶叶、蚕茧、生猪、水产等产量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近年来大力发展山区造林种果和沿海的海水养殖等开发性农业,热带、亚热带作物的开发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多样性和商品性的特征更加明显。

①耕作业中,粮食、经济作物和热带作物生产并重。在全省252.8万多公顷耕地中,水田和旱田约占3/4。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一年二熟,南部可三熟,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90%左右,是全国首要的双季稻种植区。水稻种植遍及全省,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是主要高产稳产区。前者总产量最大,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后者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名列中国前茅。漠阳江、鉴江及各河流沿岸平原和谷地亦为水稻重要产区。耕作多实行水稻连作和双季稻加冬薯的一年三熟制。粤北山区少数地方山高水冷日照短,主种单季稻。全省复种指数为200.1%。小麦种植很少,旱作有甘薯、玉米等。从1952年起广东改变了过去长期缺粮的状态。1976年后,由于调整种植面积,加上地少人多,每年又须调进部分粮食。

②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蚕桑、黄红麻、水果以及橡胶等热作最重要。甘蔗是广东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植蔗面积约29.1万公顷,是中国最大商品化甘蔗产区,面积及蔗糖产量均占全国一半以上。甘蔗生产基地有3个:一是珠江三角洲的顺德、中山、番禺、新会、斗门、东莞、南海等县市;二是潮汕平原;三是雷州半岛。

广东也是全国重要蚕桑产区之一,养蚕业历史悠久。珠江三角洲曾是蚕桑集中产地,数百年前已创造了种桑、养蚕、养鱼三者密切结合(塘泥肥桑,以桑养蚕,蚕沙喂鱼),循环利用的“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很高。顺德县曾是三角洲蚕桑生产最集中的县,但近几年面积锐减。全省蚕桑基地已渐向粤西和粤北的丘陵地带转移。

花生是广东主要油料作物,产量约占中国1/10,仅次于山东、河南,居全国第3位。全省花生分布较广,以电白、博罗、海康、廉江、遂溪、高州、陆丰、潮州为主要商品产区。

广东曾是全国主要黄、红麻产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年产量已退居全国第4位。本省黄红麻可与水稻、冬作轮种,一年三熟。化州、吴川、东莞、潮州、揭西、揭阳为集中产区。

广东是中国以橡胶生产为主的热带作物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出产橡胶、剑麻、香茅和胡椒等。粤西鉴江谷地和粤东莲花山以南地区橡胶种植较集中。全省橡胶种植面积8.5万公顷,年产干胶3.58万吨。剑麻种植面积0.7万公顷,香茅面积0.5万公顷,集中分布于雷州半岛的徐闻、海康等县。胡椒主要分布在高州、化州、电白、廉江等地。

全省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达400多种,经济栽培水果有40多种,四季不绝,素有“水果王国”之称。柑橘、香蕉、菠萝、荔枝为四大名果,有“岭南佳果”之誉。潮州蜜柑、新会及罗岗甜橙、新会大红柑、增城挂绿荔枝、东莞和高州香蕉等,驰名中外。柑橘产量约占全国1/4,出口量约占全国一半。香蕉和大蕉产量占全国3/4以上。菠萝为广东水果罐头最主要原料,产量占全国3/5,一半以上分布在潮汕地区的花岗岩台地。雷州半岛玄武岩红土台地为第二主产区。荔枝为中国特产水果,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全省种植面积5.9万余公顷,总产量9.6万吨左右,居中国第1位。

③广东现有林地824.4万公顷,林木总蓄积量2.1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8.9%。其中,用材林约占林地面积的90.5%,经济林只占8.2%(竹林占3.6%),防护林面积更小。树种以马尾松和杉为主,阔叶林少。林地主要分布于怀集—英德—和平一线以北山区。平原林木极少。经济林主要是竹,其次为油茶、油桐、板栗、紫胶。重要山林特产有松香、香菇、药材、笋干,松香产量占中国2/5。

④畜牧业以养猪和饲养鸡、鸭、鹅等家禽为主。禽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居全国首位。全省可供放牧的草山、草坡达80多万公顷,利于养牛业发展。耕牛总数约535万头,其中3/5为水牛。菜牛比重小。

⑤广东渔业生产基础好,海洋捕捞和淡水养殖并重。1990年水产品总产量207.6万吨,已超过山东、浙江,居全国第1位。其中海水捕捞占3/5左右,淡水养殖占1/3以上。汕尾、甲子、澳头、香洲、广海、闸坡、水东为重要渔港。淡水养殖面积25万公顷。珠江三角洲为全国著名淡水渔业基地。

农业区全省农业地带性差异明显,大致可分为4区:①北部农业区。多山,受冷空气影响较大,霜冻稍重,偶有降雪,交通不便,双季稻季节较紧,深山区只能种单造;松、杉、毛竹等林木和油茶生长良好。粮食和畜牧业基础薄弱。②中部农业区。为亚热带与热带之间过渡地带。平原面积广,农业基础好,内外交通方便,甘薯可越冬生长。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为省内最重要粮食、经济作物、水果和水产生产基地。③南部农业区,雷州半岛一带气温高,雨水多,但雨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缺水。台风季节长,强度大。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但耕作粗放,生产水平较低。④热带海洋渔业区,包括南海和东沙群岛。岛屿陆地面积较小,渔场广阔,水产资源丰富。

工业广东原是中国沿海工业较落后的省份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9%。轻工业虽有一定基础,但规模小,设备落后。重工业中的钢铁、石油、化肥等均是空白。50年代以来,已建成以轻工业为主,食品、纺织、造纸、机械、家用电器、石油、化工、电力、森林工业等轻、重工业部门较协调的全国重要工业产地。目前在珠江三角洲正在建设高技术产业带。

①轻工业历史悠久,门类齐全,1990年产值仅次于江苏,居全国第2位。主要有制糖、造纸、制盐、罐头、自行车、钟表、服装和制茶等部门。以甘蔗制糖业为本省最重要轻工业部门,年产糖184.5万吨,占中国产量1/2。糖厂主要分布在江门、东莞、顺德、中山、番禺、南海、惠阳等地和阳江及雷州半岛。除生产蔗糖外,还以蔗渣为原料生产纸、酒精、人造纤维、糖醛、塑料溶剂、蔗蜡等大量产品。水果食品罐头为广东罐头工业特色,产量在全国占绝对优势。广州、汕头、湛江、惠阳、珠海为主要罐头生产基地。

纺织、造纸和制盐也为广东重要轻工业部门。丝、棉纺织工业集中在广州、佛山、汕头等市。麻纺织工业集中于广州,有设备先进的大型麻袋厂和苎麻纺织厂。全省年产麻袋约占全国总产7.8%。缫丝和丝织在广东纺织业中占重要地位,年产丝2361万吨。顺德、佛山为丝织工业中心,所产香云纱、黑胶绸等畅销国内外。新会、佛山、广州是化纤生产基地。造纸业发展快,广州造纸厂为全国设备最好、规模最大的新闻纸厂。海丰、陆丰、海康、徐闻等地盐场的原盐产量29.9万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充分发挥其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录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家用电器工业及跻身于世界市场的制鞋业,总产值和出口量名列全国前茅。

②广东原有重工业基础较差。1958年后建成了一批大中型冶金、煤炭、石油、化工、电力、机械等企业。1990年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8.9%。机械工业以造船、制糖机械、汽车制造、矿山机械和农业机械为主。广州、湛江为广东省造船工业中心,广州造船厂可生产万吨轮和中型内河轮船,是中国南方最大造船中心。广州又是全国轻工机械设备制造中心,制糖机械生产居全国首位。同时也是全国重要动力机械制造中心。韶关、佛山、江门主要生产重型机械、机床、电器设备。此外,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等日用机械生产也有较快发展。

广东矿产资源较丰,在已发现的116种矿产资源中,已探明储量的有85种,以有色金属居多。独居石、金红石、磷钇矿、钽铌矿、锆英石、钛铁矿的矿藏量和开采量均居全国之首。铅、锌、铜、钨、锡、铋、钼等有色金属和铁、锰、硫等矿藏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云浮硫铁矿是中国硫铁矿中储量最大、含硫量最高的大型矿山。茂名有大量油页岩。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举世瞩目。含油气的3个近海盆地总面积约28.5万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末,广东已探明1个大型金矿床,2个中型金矿床,以及100多个金矿点。除清远县新洲金矿外,其余均分布在粤西地质断裂带边沿。1990年黄金产量逾万两。广东已为华南地区新兴的黄金生产基地。

广东矿产品种齐全,在铁、锰矿开采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小型钢铁企业,其中以广州、韶关钢铁厂规模较大。

锡矿开采集中于潮汕地区,钨矿开采主要在乐昌、南雄一带,锑矿开采在曲江、乳源、乐昌等县。

石油化工为广东发展中的重要工业部门。茂名、广州是主要石油化工和炼油中心,拥有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可直接或带动尿素、油品、合成纤维、塑料、橡胶、农药等多种产品生产。茂名还是全国最大人造石油化工产地之一。

广东硫酸和水泥生产在中国也有突出地位,硫酸年产量达100万多吨,仅次于江苏、四川,居中国第3位,主要分布在广州、湛江、韶关等地。水泥年产量2071万吨,居中国第1位。小水泥厂较多,产量约占全省的一半。产量较多的市县有广州、韶关、湛江、英德、恩平、云浮、南海、花县等。

③广东缺煤,能源工业是薄弱环节。全省仅有红工、梅田、兴宁四望嶂等规模较小的煤矿,原煤年产量仅857万吨,自产煤不及需要量的一半。东莞、广州、韶关、茂名、湛江有较大的火力发电厂,新丰江、流溪河和枫树坝等则建有大型水电站,但电力仍不能满足需要,现正在筹建新的大型火力发电站,并兴建大亚湾核电站。

④手工业历史悠久,“京广杂货”素负盛名。著名传统产品有石湾陶瓷,汕头抽纱、潮绣,新会葵扇,东莞烟花和爆竹,广州牙雕、玉雕、贝雕和广绣,肇庆端砚、草席等。

交通运输广东已初步建成以广州为中心,以水运为主,铁路、公路相结合的交通运输体系。其中,水运占全省专业运输部门货物运输量的2/3,而货物周转量则占93%。全省3/4的市镇可赖内河航道与海洋沟通。

①内河运输。全省内河通航里程达1.085万公里,其中枯水航道水深1米以上,可通驳船的有0.42万公里。珠江支流西江为联系粤、桂的交通动脉。梧州以下常年可通行5000吨级轮船。北江坡度较大,险滩多,航行季节性明显。东江水浅滩多,春夏水涨,轮船可上溯至龙川;秋冬枯水,只能通航木船。河源以下,终年可通轮船。其他入海河川,如韩江、南溪、鉴江、漠阳江以及西江和北江支流的部分河段也可通小轮。

②广东是中国南方对外贸易的门户,全省又有30%的市、县位居滨海之地,拥有众多良港和港湾,大小港口达百余座,沿海经济联系主要靠海运,营业航线达5.75万公里。广州、湛江、汕头为海运中心和对外贸易港口。黄埔(见广州市)、湛江、赤湾、蛇口、盐田、澳头、水东、新沙等港口均已建有万吨级码头。汕头、中山等港也极重要。

③公路交通发达,全省公路总通车里程5.46万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0.7公里。全省以广州为中心的公路干线有:广汕(头)、广湛(江)、广梅(州)、广怀(集)、广罗(定)、广海(安)线6条,共长8000多公里。105、107国道南北纵贯,与上述公路干线一起,沟通了省内各地和邻近的闽、桂、湘、赣的联系。全长15公里的广州至佛山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④铁路主要有京广、广九、黎湛、广茂(名)、梅(县)隆(川)等线,营业里程仅1287公里。货运量占全省总货运量的26.1%。京广铁路纵贯中部南北,在省境内长333公里,为南北交通大动脉。黎湛铁路建成于1955年,起自湘桂线上的黎塘站,以湛江为终点,是沟通粤桂和西南地区的要道,有利于进出口物资的运输。广九铁路全长182公里,是广州和香港间的重要交通线。广茂线横贯粤西,全长322公里。目前正在兴建全长480公里的广(州)梅(县)汕(头)铁路。此外,河茂、梅隆、八所—石碌等地方铁路的作用也很大。

⑤航空运输日益发展。以广州为中心,与北京、上海、南京等市及省内的汕头、湛江、珠海等地均有航班通航。广州白云机场是中国三大机场之一,又是若干国际航线中继站。1990年底开辟了广州至新加坡的直达航线,1991年初又开辟通往雅加达的国际航线,同时开辟的厦门—槟城,北京—吉隆坡国际航线均由广州中转。现代化的深圳机场也于1991年建成启用。

(梁溥  魏清泉)

GuangxiPendi

广西盆地(GuangxiPendi)  见广西壮族自治区。

GuangxizhuangzuZizhiqu

广西壮族自治区(GuangxiZhuangzuZizhi-qu)位于中国南部边疆,简称桂。介于北纬20°54′~26°20′,东经104°29′~112°04′。南濒北部湾,北、东、西三面分别与贵州、湖南、广东、云南等省相邻。西南与越南毗邻,陆界国境线637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595公里,岛屿697座,岛屿海岸线长604.5公里。全区陆地面积23.666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4224.5765万。辖8地区、5地级市、7县级市、63县、13自治县。首府南宁市。

自然条件

广西地处低纬地带,北回归线横贯中南部,濒临海洋,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沉积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山地丘陵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自然资源丰富。

地质与地貌区内从前震旦纪到第三纪的地层均有分布。华力西期大规模海侵,造成泥盆纪至二叠纪沉积特别发育,石灰岩分布面积很广。晚古生代以来几次大规模地壳运动,使岩层沉积、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复杂、地台活化现象明显、南岭花岗岩分布普遍,纬向、经向、北东向华夏系、北西向右江系和山字型构造都有分布。地貌上表现为类型多样,尤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发育典型。

广西全区山地占总面积的60.24%,丘陵10.49%,台地6.43%,平地20.86%,水域1.98%。地势大体从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北部为云贵高原的边缘部分,分布有海拔1000~1500米左右的金钟山、青龙山、东风岭、九万大山、天平山等山地;东北部属南岭山地一部分,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岭和萌渚岭(见南岭)平行排列,岭谷相间,海拔1500~2000米,其中越城岭山系的猫儿山2142米,为广西是高峰,次为真宝顶,2123米;东南至西南部为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大青山等山脉,海拔约在千米左右。上述山岭绵亘广西周围,使其略成一个“缺口”甚多的盆地形势,地貌上称之为广西盆地。盆底面积(不包括盆地中的山脉)近6万平方公里,约占广西总面积的1/4。在盆地中部有一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再折向东北,依次为都阳山、大明山、镇龙山、莲花山、大瑶山、驾桥岭。由于受弧形山脉分隔,广西盆地又分为几个较小的盆地。弧形山脉内缘有桂中盆地;外缘沿右江、郁江和浔江依次有右江盆地、南宁盆地、郁江平原、浔江平原等,面积多较大,海拔一般约在200米以下,由河流冲积而成,土地肥沃,是自治区农业较发达地区。

广西喀斯特分布遍及83.9%的县份,面积约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1%,是中国喀斯特分布广、发育典型的地区之一。全区喀斯特地貌按其发育程度大致可分为:峰丛洼地、峰林谷地和残峰平原等三类。全区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虽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深刻的影响。但其所形成的独特景观,却是自治区的宝贵旅游资源。其中尤以桂林、阳朔附近最为典型,素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奇特风光著名于世(见桂林市)。

气候广西年均温由北往南由17℃递增到23℃,1月均温6~15℃,7月25~29℃。10℃以上活动积温约5000~8000℃,最北的资源县为5063℃,南部的涠洲岛达8305.9℃。北、中部无霜期约10~11个月,南部基本无霜。自治区年降水量达1200~2000毫米,多集中在4~8月(桂北)或5~9月(桂南、桂西)。雨热同期,大部分地区既可种植双季稻,而且利于热带、亚热带作物和经济林木的发展。惟旱、涝、寒潮、霜冻、台风、冰雹等灾害,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自治区太阳总辐射量大多为418~460千焦耳/平方厘米·年。

动植物广西动植物资源均甚丰富,植物计有280多科、1670属、6000多种,乔木树种达千种以上,次于云南、四川和广东,居全国第4位。桂西南是金花茶、蚬木、金丝李、擎天树、肥牛木、蝴蝶果、广西青梅等多种热带、亚热带特有珍稀树种的分布中心。全区用材植物有杉、松等近千种,经济林木有油茶、玉桂、八角等300多种,药用植物有田七、罗汉果等3600多种,香料植物有灵香草等260余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和果木有甘蔗、香蕉、菠萝、芒果、荔枝、龙眼等。野生动物种类也很多,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即达38种,桂西南的白头叶猴、大瑶山的鳄蜥为世界所特有。此外,海洋生物资源种类也较丰富。

土壤广西自然土壤主要有,①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②山地黄壤,多分布于山地中上部(800~1200米)。③红壤,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的低山丘陵区。④赤红壤,主要分布在南亚热带的丘陵台地区,常因利用不当引起水土流失。⑤棕色石灰土,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喀斯特丘陵区。⑥红色石灰土,主要分布在南亚热带喀斯特山坡和丘陵区。⑦黑色石灰土,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区植被覆盖好的岩缝及坡麓低处。⑧紫色土,分布于紫色砂页岩地区。⑨河流冲积土,为分布于河流沿岸的近代冲积物,多已开垦种植旱作。⑩滨海沙土,沿海地区由海浪、沿岸水流和河流冲积形成的沙质土壤。

(11)沼泽土,分布于滨海地带红树林区,为红树林沼泽土。耕作土壤主要为水稻土及旱地耕作土。前者集中分布于盆地平原区及河流沿岸地带,土地肥沃,耕作利用条件好。后者则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和台地区,易引起水土流失和干旱。

水文全自治区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7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9条。年径流总量约占中国的7.1%。河网密度为0.144公里/平方公里,是全国河流密度较高省区。全区河流分属于下列水系:

西江水系集中了自治区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937条河流中的784条,其集水面积达20.2427万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85.7%,年均总水量为1499亿立方米。

西江主源南盘江,发源于云南东部沾益县马雄山,在黔桂边境附近纳北盘江后称红水河,至象州县石龙三江口纳北来的柳江后称黔江,至桂平汇郁江后称浔江,至梧州汇桂江,入广东境内始称西江(见珠江)。

郁江系指左江、右江汇流于邕宁县宋村后至桂平县城的河流。其中从左、右江汇合口至邕宁县蒲庙河段习惯上称邕江。郁江以右江为正源,是西江最大支流,航运便利,水力资源丰富,现已建成装机容量23万多千瓦的西津水电站。

长江水系属该水系的河流有30条,均经湘江、资水汇入洞庭湖后入长江。其流域面积在广西境内达8283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的3.5%,年均总水量83亿立方米。

桂南沿海诸河系包括流入北部湾,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123条河流,流域总面积2411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约10.2%,年均总水量约258亿立方米。其中以南流江为最大,其次为钦江和茅岭江。

百都河水系包括百色地区那坡县南部,流入越南的甘河,经红河出海。流域面积1454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0.6%。

此外,地下河数量多、规模大,是自治区河流水文的另一特点。全区地下水年补给量约占主国5.6%,水量甚为丰富。

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广西分属于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中亚热带贵州高原常绿阔叶林区、南亚热带岭南丘陵常绿阔叶林区及琼雷热带雨林、季雨林区的下属亚区。

桂东北山地河谷是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南岭山地亚区的一部分。地貌为山地与谷地相间排列。北、东部为中低山,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高者可达2000米,为漓江、融江和湘江、资水发源地,是广西热量最少、冬季最冷、雨量较多和最湿润地区。年均温16~20℃,寒潮影响大,常见霜雪。年降水量多在1700~2000毫米。土壤以红壤和石灰性土分布最广。植被覆盖较好,原生植被为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樟科、壳斗科、木兰科为主。人工林以杉木、毛竹、油茶为多。有一定的垂直分异。桂西北、桂北中山山原属中亚热带贵州高原常绿阔叶林区的南部山原盆地亚区。属云贵高原边缘切割山原,峰峦重叠,山高谷深,高原面破碎。区内陆势高亢,夏季凉爽,冬季较冷,常见霜雪。但因受寒潮影响小,冬季温度仍比同纬度的东部要高。河流有龙江、南盘江、红水河等。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干性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针叶云南松林为其特征。土壤以山地红壤为主。本区为广西重要林区。

桂东南丘陵台地为南亚热带岭南丘陵常绿阔叶林区粤西、桂东南山地谷地亚区的一部分。区内中低山、丘陵、台地、盆地相互交错,尤以丘陵台地分布为广。山脉之间有较开阔的盆地和谷地。主要河流有南流江、北流江。热量充足,寒害轻,南部局部地区适宜发展热带作物。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以榄类、长叶山竹子等为主。土壤为赤红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水土易于流失。

桂中石灰岩盆地属南亚热带岭南丘陵常绿阔叶林区桂中宽谷丘陵喀斯特盆地亚区。区内石灰岩广布,为喀斯特残峰台地平原。气候属南北温热过渡区,又为东西干湿过渡区。因处东南季风雨影地带,年降水量1200~1300毫米。区内的红水河和柳江水力资源丰富。本区北部以石灰性土和红壤为主,南部则以赤红壤为主。石灰性土多分布于石山坡麓,植被稀疏,石山多为藤本灌丛,丘陵多为马尾松、杉木、油茶和阳性草坡。果树以柑橙为著。

桂西喀斯特山原属南亚热带岭南丘陵常绿阔叶林区桂西喀斯特山原各地亚区。由喀斯特山原和右江河谷组成,峰丛洼地景观显著。主要河流为右江,地表水系少,而地下河较发育。河谷气侯温暖干热,春旱较严重。植被为半常绿类型,云南高原生境偏干成分植物常有分布。蚬木、肥牛树、擎天树等石生植物较常见。土壤以山地红壤、黄壤,石灰性土为主。

桂南沿海属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琼雷热带雨林、季雨林区的粤西、桂南沿海台地平原亚区。山河相间,地处热带最北边缘。年均温20℃以上,年降水量超过1700毫米。河流主要有南流江、武利江、钦江等。土壤以赤红壤为主,南部台地有砖红壤。植被为季雨林性常绿阔叶林,以榄、蚬、楠、椎、樟、栎为主,肉桂林、八角林及热带性果树分布普遍。

发展简史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和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广西就有人类居住,并创造和发展了广西地区的原始文化。

春秋战国时,广西属“百越”之地,主要民族是壮族(当时为骆越、西瓯等民族)。恭城、贺县、北流等地出土的文物中,有春秋时期具精致文饰的鼎、钟、戈、剑等青铜器和战国已使用的铁制工具;左江沿岸遗留有古代艺术花山崖壁画,这些都反映了古代壮族较高的文化水平。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军沿湘桂走廊进入岭南,在平定岭南后置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广西分属岭南三郡管辖。当时,为转运军粮,开凿了“灵渠”(见兴安县),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大大促进了黄河、长江流域与南方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原人民陆续沿灵渠向南大量移入,主要聚居于西江主流沿岸,传播中原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秦时因广西为桂林郡辖地,故简称桂。西汉初年,铁制农具、耕牛已传入广西。秦、汉时广西境内水陆交通较为便利,水利灌溉发展,农业兴旺。

自三国至南北朝,中原纷乱,南来汉人随之增多,既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科学知识,又与骆越、西瓯等民族共同生活,促进了广西社会经济发展。

唐时广西属岭南西道。宋初统一岭南道后改置广南道。至太宗淳化五年(994)废道存路。太宗至道三年(997)置广南西路,辖今广西及海南岛、雷州半岛。“广西”一名由此简化而来。元时广西属湖广行书省。明时设广西布政使司。清代置广西省。民国因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省行政区曾作多次调整。1952年在西部壮族聚居地建立行署一级的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改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撤销原广西省,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自治区范围系于1965年6月将原广东省的合浦专区划入后确定的。广西从此由内陆省区成为沿海省区。

人文概况

自治区聚居了占全国壮族人数95%的壮族。农业除稻、蔗外,并有多种热带作物。自治区建立以来,轻重工业均发展较快。

人口和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以壮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区,也是中国5个自治区中人口最多的1个自治区。全区约有4224.5765万人,其中壮族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33.9%,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据记载,清初以前壮族已遍布广西全境,但以桂西居多。目前壮族分布仍以桂西的隆安、靖西、天等、德保等县最为集中,壮族人口均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余各县市也占一定比重,仅桂东北和桂东南分布较少。

自治区以汉族人口居多,约占全区总人口的60.9%。分布以东部为多,中部次之,西部较少。

此外,还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兄弟民族。其中,瑶族主要分布在大瑶山及都安、富川、巴马等县;苗族以融水、三汪、隆林、龙胜、资源等县为多,西林、南丹等县也有分布;侗族集中于三江、融水、龙胜等地;仫佬族聚居于罗城、宜山等县;毛南族占全国的99%,集中于环江等县;其他各族主要居住在桂西。

全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78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自治区东南的浔江、郁江、南流江流域人口稠密,每平方公里在200人以上,玉林地区及宾阳县则达300人以上。桂西北及桂北的田林、西林、乐业、天峨等县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在40人以下。

全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5.10%。在全区120个城镇中,非农业人口不到1万的有70个。较大的城市有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玉林市、北海市。

此外,广西也为中国东南沿海华侨较多省区,旅居国外的华侨、外籍华人达百余万,港、澳同胞50多万。

经济概况广西紧靠海洋,以北海市为中心依偎着中国弓形沿海开放地带西南端,邻近港澳和东南亚,接近国际市场,居中国西南地区出口物资的南(宁)昆(明)—南(宁)防(城)铁路和黔桂、湘桂铁路要道上,且属中国南北能源带的南段,潜在的经济区位条件好。但20世纪50年代初及其后一段时间,广西因离全国经济中心较远,交通运输薄弱,与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联系不畅;临海港口又无铁路或大河相通,经济腹地被其他海港吸引等,致使广西工农业生产发展深受影响。80年代以来,广西逐步形成了具有全国和区际意义的以蔗糖为中心的食品工业、有色金属采冶加工、水力发电、建筑材料等工业部门为主导的工业体系,自给半自给的传统农业已逐步向商品性的现代化农业转化。

农业广西是山地丘陵多、平原少和人多耕地少的省区。全区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1.16%。东南以水田为主,西北则多旱地。除北部少数山区外,作物一般一年两熟或三熟。①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分布遍及全区,但以东南各县为集中,多种植双季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的88.6%。次为玉米,主要分布于自治区西部,约占粮食总产的7.9%。大豆、甘薯、小麦的产量不足粮食总产的2%。自治区已建立30个粮食基地县,1990年粮食产量占全自治区总产量的55.6%,②经济作物以甘蔗为重要,1991年产量1742万吨,是全国重要甘蔗产区和蔗糖生产基地。郁江、右江、柳江流域是广西重要蔗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他经济作物有花生、黄红麻、苎麻、烟叶、茶叶、木薯等。自治区南部及东南部部分地区有利于发展橡胶、剑麻等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和柑橘、橙、柚、香蕉、菠萝、芒果、荔枝、龙眼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已建成63个名特优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③自治区森林资源较丰,森林覆盖率达2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其中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等分别约占林地面积的72.71%、7.18%、19.11%和1%。盛产杉、松、竹等用材林木以及油茶、油桐、八角、肉桂、栓皮栎等经济林木的著名特产。此外,全区尚有占土地总面积56.84%的荒山荒坡。④畜牧业以养猪为主。百色广马、隆林黄牛、西林水牛、德保猪、靖西鸭都享有盛誉。⑤渔业以海洋捕捞为主,北部湾为主要渔场,海产品约占水产品产量的70%。浅海养殖以北海、合浦一带所产“南珠”驰誉于世。

在自治区大农业中,占土地总面积11.16%的种植业和以养猪为主的舍养畜牧业的收入约占农业总收入的4/5,其余的广大面积却仅占农业总收入的1/10。

农业区根据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部门结构等特征,可将广西划分为9个农业区:

①桂东北林、粮、油、果区。大山岭多,峰林谷地宽广。热量尚能满足双季稻需要,但寒露风和倒春寒为害严重;水资源丰富,但水源不够稳定。农作物种类复杂,是单、双季稻混作区;森林资源丰富,木材、毛竹、茶油、桐油为四大林产品,土特产种类多,产量大;柑橙、金橘、沙田柚、板栗、柿子、白果、红枣以及土特产品罗汉果均较著名。

②桂东林粮牧区。山地多,耕地少;水田多,旱地少。作物较单纯,以水稻为主。有荒山40多万公顷。林、副、土特产品丰富,是杉木、毛竹重要产区。松脂、灵香草、茶叶较著名。

③桂东南粮、猪、经济作物、热带作物区。平原面积较广,水热条件好,土地肥沃,劳动力充足,农业集约化程度及作物单产均高,历来是广西最重要农业区,有“广西粮仓”之称。甘蔗、烤烟、麻类、花生、茶叶等经济作物占重要地位。除养猪外,林牧副渔生产都较薄弱。橡胶、剑麻等热带作物分布在南部。果品以容县沙田柚、桂平麻垌荔枝、玉林黄梨、容县乌园龙眼等驰名。

④桂中粮食、经济作物、畜牧区。属四周为山地的喀斯特盆地平原区,荒山荒坡面积广,土地贫瘠,低产田较多。光热条件虽好,但干旱较严重,作物单产较低。粮食作物除水稻外,玉米也占较大比重。甘蔗、花生在经济作物中占重要地位。果林以柑橙最为著名。

⑤桂北林、牧、粮区。山多耕地少,气候差异大,常受干旱和寒害威胁。山区水力资源丰富,但水利条件差。农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少。玉米播种面积远超过水稻,是广西玉米重要产区。松、杉、栎、油桐、油菜为主要林木。山区野生饲料多,杂粮普遍,草坡广,有著名环江香猪、环江菜牛、南丹牛。

⑥桂西北林牧区。属云贵高原边缘,山原连绵,旱地多,水田少,多草山草坡,牧草丰盛。以旱作为主,玉米等杂粮比重大。粮食生产仅能自给。森林面积较大,多宜林荒山。区内良种牛有西林水牛、隆林黄牛,商品牛较多。

⑦桂西粮、糖、猪、土特产区。区内右江河谷为粮、蔗主要产区,而喀斯特山原则多种玉米。喀斯特山地多擎天树、蚬木、金丝李、广西青梅等珍贵树种。靖西田七、天保茴油等药材和土特产均很著名。德保猪为重要畜种。⑧桂西南粮、糖、油、猪区。地形复杂,平原分布较广,作物种类繁多,是广西粮食、甘蔗、花生、烟叶、麻类、生猪、八角、剑麻等较全面发展地区,也是自治区商品粮、糖蔗、油料等生产基地和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基地及以八角和珍贵树种为主的林业基地。

⑨桂南沿海渔、糖、果、热带作物区。本区热带海洋水产资源丰富,台地广布,平原肥沃,光热水等自然条件好。渔业所占比重较大。甘蔗、花生、茶叶、烤烟、黄红麻等经济作物品种多,产量大。肉桂、八角、荔枝、柑橙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较大,又是广西橡胶基地。北部山区还是杉木、红椎、丹竹、油茶的重要基地。

工业广西原有工业基础薄弱,1950年全区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5.7%,到1990年已上升到58.36%。其中以钢铁、机械、有色冶金、电力、制糖、罐头食品等发展最快。全区现已建成2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并逐步形成轻、重工业发展比例较协调、部门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①轻工业以蔗糖为主的食品工业占优势,约占工业总产值的14.79%。全区1990年产机制糖120余万吨,仅次于广东,居中国第2位。以贵港、桂平、南宁等机制糖厂为最大。罐头食品工业有一定规模,主要有南宁、玉林、北海、桂林等罐头厂,年产罐头17.40万吨,产品以菠萝、橘子、青刀豆、蘑菇为大宗。南宁建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南宁赖氨酸厂。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宜山等地,除棉花外,主要利用本地原料发展。造纸工业主要在柳州、南宁、贵港和浦北,年产12万余吨。其他有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扇等。

②重工业以机械工业为主,门类较齐全,占工业总产值的8.36%。主要有南宁机械厂及手扶拖拉机厂、玉林柴油机厂、广西第一机床厂、柳州空压机厂、微型汽车厂、机器厂、工程机械厂、塑料机械厂、宜山轴承厂等。

③化学工业有基本化工原料、化肥、农药、有机化工、橡胶加工等部门,南宁、柳州均有较大的化工企业。

④冶金工业以柳州钢铁厂为最大。有色金属采冶则有锡、铝、铅、锌、锑、钨、铜等。其中,锡、锑、钨是广西传统出口商品。冶炼中心有南丹大厂、柳江、贺县、恭城栗木以及来宾有色金属冶炼厂。

⑤电力工业发展迅速,1990年发电109.29亿度。其中水电年发电量占一半以上。全区已建成较大水电站有大化、西津、麻石、合面狮、恶滩、洛东、拉浪、澄碧河等,还有装机容量132万千瓦的天生桥低坝电站和121万千瓦的岩滩电站。

⑥煤炭工业,有合山、扶绥东罗、环江红茂、罗城、南宁等煤矿,所产煤炭可满足广西用煤80%的需要。

⑦广西建材资源丰富,石灰石多分布于水电资源充足的铁路沿线和江河两岸,便于开发;北部湾沿岸又有生产平板玻璃用的优质石英砂。全区有水泥厂100余座,以柳州水泥厂规模为最大。1990年全区水泥产量765.28万吨。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柳州为中心,以水泥工业为主体的建材工业体系。

交通运输20世纪50年代以前,广西境内仅有湘桂铁路通车到柳州,且有1/3以上的县不通汽车,交通极不便。经40年来的建设,已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的较完整的交通运输网。①铁路运输以柳州为枢纽,有湘桂、黔桂、黎湛、枝柳等干线,从南宁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等地。南(宁)—防(城)铁路也已建成通车,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出口物资的重要通道。南宁经百色至昆明的铁路也正在兴建中。②公路运输以南宁、柳州、桂林、梧州、钦州、玉林、河池、百色等为中心。全区95.5%的乡镇均有公路联系,但大部分标准较低。③海上运输主要有北海港、防城港。其中北海港可停泊3000吨级货轮,万吨级贤轮可在距海岸200米处停泊,有航线通湛江、海口、广州、汕头、香港、澳门,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防城港已建成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配套后年吞吐能力为469万吨,是中国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岸。④内河航运主要有西江及其支流郁江、柳江、桂江、右江,年吞吐量50万吨以上的内河港口有梧州、贵港和南宁。梧州港是广西进出口商品的主要中转站和主要通道,每天有客轮直航广州、香港,上溯可达南宁、百色、柳州。⑤航空运输以南宁、桂林为中心,分别有定期航班飞往广州、昆明、北京、上海、长沙、贵阳、西安、成都以及香港等地。

(秦权人  汪宇明)

GuangyuanShi

广元市(GuangyuanShi)  四川盆地北部最大物资中转站和重要工矿区,四川省辖市。位于嘉陵江畔,是四川省通向陕、甘的要隘。历史上有“四川北部门户”

和“川北第一重镇”之称。辖1区及旺苍、青川、剑阁、苍溪4县。面积1.63万平方公里,人口287.55万;其中市区4962平方公里,人口84.95万。晋置兴安县,隋改绵谷县,为利州水陆交通要地和繁盛的都会,元代为广元路治,明洪武十四年(1381)改称广元县。1985年改市,市境附近多煤、铁等矿产。广元为宝成铁路上的枢纽站。水陆交通均便。工业有电子、煤炭、机械、棉纺、建材等,市北千佛崖和唐代女皇武则天天妃庙皇泽寺均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霖)

GuangzhouShi

广州市(GuangzhouShi)  广东省省会。中国重要轻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华南经济中心。简称穗,又称羊城。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北江、西江旧航道和东江汇合处。辖8区和从化、花县、增城、番禺4县。面积7434.4平方公里,人口594.26万;其中市区面积443.6平方公里,人口357.93万。

广州城垣始建于秦,名“番禺城”(任嚣城)。秦末南海郡尉赵佗在广州自立为南越武帝,将城郭向东、西扩展,称“越城”

(赵佗城)。汉武帝时番禺属交州。三国时划交州东部为广州,番禺为广州治所,为“广州”一名之始。唐时广州为世界著名商港。宋为中国最大商业城市和通商口岸,城垣多次扩建,形成东、中、西三城。清代城西淤地渐辟为新商业区和住宅区。20世纪50年代初,市区面积仅为36平方公里,人口110万。

市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东北部的白云山、岑村大山等为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丘陵,海拔400米以下,中部是散布在山地边缘或错落在平原之上的台地,多为红色岩系,地势平缓,地质基础好,是城市和工业建设的良好用地。山地南侧,除台地外,平原广布,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蔬菜和副食品生产基地。北回归线正过市属从化县境。1985年12月17日竣工的广州市标志塔位于北纬23°26′28.44″。市境北有南岭屏障,南近南海,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热,冬暖湿多雨,全年均宜农作物生长,四季百花竟放,有化城之称。

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州市已发展为以轻工业为主的城市。早期,轻工业主要有制糖、食品、纺织、造纸等部门。后随机械电子和石油化工的发展,日用金属用品、生活用机械、家用电器、日用化工和塑料加工等轻工业部门得到相应发展,干电池、手电筒、缝纫机、电冰箱、电风扇、录音机、照相机等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手电筒出口量居全国之首,雨伞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一半。其他百货五金等传统的“广货”产品在华南地区亦占重要地位。轻工业提供的外贸商品总值占全市外贸商品总值的70%以上。

珠江横贯市区,将城市分成河北、河南、芳村等区。市中心及大型公共建筑、娱乐场所分布在河北,市级大型商业服务网点集中于人民南路、西关和北京路、中山五路一带。市区主要为居住区,间或散布一些小工业。西南芳村、南石头一带是以钢铁、重型机械、造船为主的重工业区;东郊员村、车陂等是轻、化、纺和机电工业区;北部槎头、江村、新市、赤坭等是轻纺、电子仪表及建材等无污染或少污染工业区;河南小港至赤岗有轻纺、机电等工业。内港主要分布于旧市区珠江沿岸,外港在黄埔、石牌和河南康乐为文化区。规划建设黄埔、新华、市桥、街口等卫星城。在市区东侧正建设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为海港、河港兼具的综合性港口。东郊良港黄埔是广州港外港,码头长5007米,泊位44个,其中万吨级19个,为华南最大水陆联运港口。港外10公里处还扩建了现代化新港口。广州港内港是华南河运枢纽,3000吨级轮船可直达市区的白鹅潭。广州内外河海两港,远洋与110个国家和地区的535个港口联系,沿海则可与闽、桂、粤及上海等30多个海港通航,内河通过珠江水系联系华南230多个大小河港。广州又为京广、广九(广州—九龙)、广茂(广州—茂名)铁路的交会点。有6条公路干线沟通省内外的联系。广州白云机场设备先进,有班机通往北京、上海、成都、香港、海口、汕头、湛江等地,还能直达马尼拉、悉尼、曼谷、新加坡、雅加达等地。广州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对外贸易重要基地和旅游胜地。自1956年以来,每年举行两次出口商品交易会。进出口总值次于上海、天津和大连,居全国第4位。广州风景优美,“食在广州”素有盛名,加上毗邻港澳,地处中国南大门的优越位置,使每年进出广州的流动人口多达1500余万人次,其中外宾、华侨、港澳同胞约为1/4。白云山、越秀山、南湖、番禺莲花山、从化温泉等已辟为重要风景旅游区。广州又是中国外事往来、对外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市内有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18所高等院校,又有华南植物园、科学院等科研机构270多个。

广州又是一座历史名城,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三元里人民高举反英斗争的大旗。1911年3月29日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掀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州是革命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了“省港大罢工”,“六·二三”反帝斗争,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举行了广州起义。

(许学强)

GuangzhouWan

广州湾(GuangzhouWan)  见湛江市。

GuijiShan

会稽山(GuijiShan)  浦阳江、曹娥江的分水岭。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跨绍兴、嵊县、诸暨等县。山体由中生代火山岩组成,南北长百余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平均海拔约500米,主峰东白山海拔1195米。山林资源丰富,盛产松、杉、毛竹、茶叶和水果;矿藏有铁、铜、铅、锌等,其中绍兴漓渚铁矿是浙江省最大铁矿,平水铜矿也具一定规模。会稽山原名茅山、苗山,又名涂山。据《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古籍记载,夏禹治水曾到大越,上茅山,在这里召诸侯会计治国之策,“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南巡浙江,曾“上会稽,祭大禹”。《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南游江淮,也曾“上会稽,探禹穴”。会稽山和历史名人联系密切,古迹甚多,著名的有大禹陵墓、兰亭等。

(臧威霆)

GuichiShi

贵池市(GuichiShi)  安徽省池州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省境南部。面积2516平方公里,人口57.55万。五代始设贵池县。县府驻池州镇,1988年改为县级市。

市境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地区,季风影响显著,春夏之交有梅雨。地垫南高北低,中南部以丘陵山地为主,北部沿江一带岗丘、湖沼、圩区交错。农产以水稻、小麦、油料、棉花、苎麻为主,并盛产鱼类、螃蟹和珍珠。林产以松、杉、竹为较多,经济林有油茶、油桐、乌桕、板栗等。盛产茶叶和蚕茧。工业有冶金、采煤、化工、机械、造船、森工、建材、轻纺等部门。水陆交通方便。水运有长江,公路以池州镇为中心,可通往黄山、九华山及省内各要地,为通向皖南旅游区的重要门户。名胜古迹有齐山、万罗山、杏花村、包公井、清溪妙姻塔和白牙山塔等。齐山由石灰岩构成,山高不及百米,洞窟幽深,怪石林立,素有“小九华”之称,为游览胜地。杏花村为唐诗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重遥指杏花村”名句所指处;“杏村酒肆”曾为贵池十大名景之一。

(朱孟春)

GuigangShi

贵港市(CuigangShi)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辖市。位于自治区东南部,郁江中游。面积3533平方公里。人口141.54万。汉代为布山县地。三国时吴置阴平县,晋改郁平县,宋改郁林县,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贵县。县府驻贵城镇。1988年撤销贵县,改为贵港市。市境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错。西北为天平山和莲花山,中部为郁江平原,南部倚六万大山。市郊为广西重要水稻产区。果产丰富,主要有龙眼、荔枝、香蕉、柑橘、柚、菠萝、梨等。覃塘毛尖茶闻名广西。郁江盛产鱼苗,每年都有大量鱼苗外运。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立了制糖、食品加工等工业部门。以制糖工业最为发达,贵港糖厂是广西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制糖厂之一,年产蔗糖6万吨。交通方便,黎湛铁路和郁江贯穿全境。黎湛铁路联接湘桂铁路和湛江港,郁江终年通航驳船。贵城镇为郁江重要河港,上达南宁,下通梧州等地,是西南和华南地区的最大内河港口。根据整治西江计划,将修建年吞吐量达650万吨的内河港口。市境新塘乡赐谷村是太平天国运动最早的根据地,龙山乡则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故乡。南山寺和南山的岩洞乳石均为游览胜地。

(陈德高)

GuiXian

贵县(GuiXian)  见贵港市。

GuiyangShi

贵阳市(GuiyangShi)  贵州省省会,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综合性工业城市。简称筑。辖5区。面积2436平方公里,人口153.16万。

贵阳原名黑羊箐(今贵阳市中心)。西晋置夜郎郡后,始出现自然村寨。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矩州。宋称“贵州”。元置顺元路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设贵州布政使司,隆庆三年(1569)迁程番府(今惠水)于贵阳。因府置于贵山之南,故贵城更名曰贵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贵州卫和贵州前卫,以具地置贵筑县,与新贵县同治省城,而隶于贵阳府。1913废府,改贵筑县为贵阳县。1941年置贵阳市。从建城到市制建立,贵阳均为封建官僚统治的政治军事重镇,城市人口仅18万人。抗战期间,因贵阳扼西南诸省之要冲,随沿海工业和人口的迁入,机械、冶炼、民用轻工、交通运输、商业、文化教育等均迅速发展,城市人口达28万人。抗战胜利后,工厂和人口又外迁,到1949年11月,全布人口仅21万人,建成区面积6.8平方公里。

市境位于黔中贵阳盆地,乌江支流南明河畔,海拔约1100米。属温暖湿润亚热带高原气候。1月均温5℃,7月24℃,年均温15.3℃,年降水量1200毫米,无霜期260天以上,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高原城市。

20世纪50年代以来,贵阳工业迅速发展,产值已占全省工业产值的34%;其中,重工业占57.3%,轻工业占42.7%,并以冶金、机械、轻工为其主要部门。贵阳是中国四大铝工业基地之一,卷烟和酿酒工业亦居中国西南地区重要地位。贵阳原为贵州省公路运输中心,自黔桂、川黔、贵昆、湘黔铁路在贵阳交会后,又成为沟通西南、中南、华东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之一。此外,还修建了联通黄果树风景区、全长137公里的高等级公路。

全市分为9个功能区:以行政、文化、商业为主的市中心区;以炼铝为主的白云冶金工业区;以精密仪器制造、屠宰为主的新添寨工业区;以化工为主的乌当工业区;以汽车、橡胶、轮胎为主的三桥、马王庙工业区;以电机、矿山机械为主的中曹司小河工业区;以建材、农机为主的甘荫塘、太慈桥工业区;以场站、仓库为主的二戈寨铁路枢组区;以城南18公里花溪为主的风景区。

市内有9所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城区有黔灵山、地下(溶洞)公园、仙人洞、森林公园等名胜,城内有甲秀楼古迹,南郊有抢救濒于灭绝的古老树种和珍稀树种的“植物博物馆”。

(陈永孝)

GuizhouGaoyuan

贵州高原(GuizhouGaoyuan)  中国高起于广西丘陵和四川盆地间的亚热带喀斯特化高原。介于北纬24°35′~29°15′,东经103°35′~109°35′。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面积17.63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1000米(1000米以上占56.1%)。除分布于北部的大娄山、东北的武陵山,西部的乌蒙山和东南部的苗岭都高达1500~2600米以上外,呈由东向西逐级升高(500~800、1200~1400、1800~2400米)的梯级状大斜坡和由中部向南、北逐渐倾斜。河流亦由西、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呈帚状散流,河流溯源下切侵蚀强烈,地面起伏较大,高原地貌已具山原特征。

地质地貌与水文除了黔东南的江南古陆为元古代轻变质岩,基底构造层大片出露,形成了侵蚀剥蚀山地丘陵地貌外,高原其余地区沉积了自古生代至中生代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盖层,碳酸盐岩层出露面积达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73%,最大厚度达8500余米,占盖层岩层厚度的80%。喀斯特广泛发育,喀斯特地貌多样,且表现出水平分布的条带性和垂直分布上的多层性。

贵州高原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自第三纪末大面积上升,第四纪表现出更大的速率。大面积、大幅度、间歇性地自西向东掀斜上升并伴以局部较强的断裂隆起和盆地的相对下降,造成高原内断块山地和断陷盆地并使高原面发生显著变形。高原上升幅度可达500~1000米或更大,河流的溯源侵蚀和下切强烈,加深了原有河谷,形成新的峡谷系统。高原第三纪形成的夷平面受到肢解,表现为山岭纵横,地表崎岖,俗有“地无三里平”之说。在大的分水岭和河流上游,河流溯源侵蚀尚未到达,高原面保存完好,谷宽水缓,地面平坦。石灰岩山地普遍发育喀斯特地貌。由主要分水岭到深切峡谷,表现出由峰林(残丘)溶盆(平原)→峰丛谷地→峰丛洼地有规律的更替变化。在地貌类型变化的交界处往往地表河及地下河都发生坡折,同时出现裂点,闻名中外的黄果树瀑布即为一例。

气候贵州高原为高原型亚热带气候,主要特征为:①冬天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地区年均温14~16℃,最热月均温22~25℃以下,最冷月均温多在5℃以上,极端最高温多不超过38℃,极端最低温很少低于-8℃,年较差在20℃以下,10℃以上的活动积温大部地区达4000~5500℃,生长期达230~270天,南部海拔较低的河谷盆地可达5500~6500℃,生长期长达290~300天以上,有霜日仅10~15天。②多阴雨,日照不足。年降水量多在1100~1400毫米,由西北往东南递增。大部地区雨日在160天以上,小雨多,占全年总雨日80%。因多阴雨,故有“天无三日晴”之说。

日照特少,多数地区年均日照1200~1500小时,日照率仅25~30%,为中国日照较少地区之一。

动植物与土壤贵州高原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发育红壤、黄壤。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植被类型多样,具东西和南北过渡特征。东部湿性常绿阔叶林,树种多华中区系成分,常见有大叶锥栗、甜槠、香樟、木荷及针叶树马尾松等。西部干性常绿阔叶林多云南区系成分,常见有滇青冈、滇锥栗、元江栲、滇黄栎、云南樟、西南木荷及针叶的云南松、滇油杉、滇柏与威宁短柱油茶、矮杨梅动物也由华中、华南区系的花臭蛙、黑背白环蛇、红腹锦鸡、华南兔过渡到西南的无指盘臭蛙、双全白环蛇、白腹锦鸡、高原兔等。

具有一定的垂直分带性。如黔东北海拔2572米的梵净山便有5个分带:500~1300米为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带;1300~1800米为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山地黄棕壤带;1800~2100米为落叶、阔叶林山地黄棕壤带;2100~235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灰棕壤带;2350米以上为矮林灌丛草甸土带。

经济概况贵州高原是中国苗族、布依族及侗、水族主要分布区。汞、煤、磷、铝等矿产在中国地位重要(见贵州省)。此外,贵州高原也是中国洞穴瀑布旅游资源最集中、最壮观地区。

(杨明德)

GuizhouSheng

贵州省(GuizhouSheng)  位于中国西南部。简称黔、贵。北邻四川,南接广西,东界湖南,西连云南,介于北纬24°30′~29°13′,东经103°31′~109°30′。东西长570公里,南北宽510公里,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3239.1066万,其中少数民族约占31.48%。辖4地区、3自治州、2地级市、7县级市、59县、11自治县、3县级特区。省会贵阳市。

自然条件

地质贵州省地质构造上主要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皱带,西北与四川台拗相接,东、南分别向江南台隆和华南褶皱系过渡。元古代浅变质岩系构成其基底,古生代至中生代沉积岩形成其盖层,经燕山运动使白垩系以前的整个沉积盖层发生强烈褶皱、断裂。由于盖层沉积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厚度大,出露广,成为贵州喀斯特化高原形成的基础,加之褶皱断裂发育,存在着不同规模、不同构造形态和展布方向的构造体系以及晚近以来新构造大面积、大幅度的隆升,而使贵州成为高原山区,且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上各具不同地貌类型,地貌的区域差异也很明显。

地貌与水文省境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属贵州高原的主体部分,系高起于四川盆地、广西丘陵间的亚热带喀斯特化高原,地势由西部海拔2400米以上降到中部1400~1200米和东部的800~500米,呈梯级状大斜坡,再由中部向南、北倾斜降低。因而乌江、北盘江、清水江、都柳江、涟江等水系由西、中部向北、东、南呈帚状分流。高原平均海拔虽仅1100米左右,但却分布有高达1500~2500米以上的山脉,如北部的大娄山,东北部的武陵山,西部的乌蒙山及横亘东南部的苗岭。这些山脉顺应新、老地质构造分布,构成了贵州高原的地形骨架(见贵州高原)。

贵州地貌不仅起伏大、切割强、相对高度常达300~700米,而且喀斯特广泛发育,地貌类型复杂,除有不同成因、组成物质的山地、丘陵、山原、丘原、高原、台地和盆地外,由于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因而诸如漏斗、落水洞、竖井、溶蚀洼地、盲谷、暗河、伏流、天生桥、溶洞、喀斯特湖、潭等分布普遍,峰林、峰丛地貌发育典型。

其次,贵州具有高原峡谷型地貌结构特征,导致水土资源分布上的不平衡。高原面为河流上游,谷宽流缓,地形较平坦,土层厚,田水高差小,耕地集中连片,但水量常不足。山地峡谷区是河流中、下游,坡降大,谷窄流急,水资源丰富,但地形起伏,田高水低,耕地分散,利用不便,农业呈“立体”布局。

气候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年均温为14~16℃,最冷月1月均温多不低于5℃,最热月7月多在25℃以下。降水丰富,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毫米,热量较充足,10℃以上活动积温约4000~5500℃,无霜期长达270天以上,且雨热同季,利于植物生长。因地形和纬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省内气候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低到高的明显变化,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为农业综合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优越的气候条件。但因雨日多达160天,相对湿度常达80%,日照仅1200~1500小时,日照率不足25~30%,故有“天无三日睛”之谚,对喜光作物不利。又因雨量月变率大,也会出现干旱。此外,还有春夏的冰雹、“秋风”低温等不利于农业的灾害性天气。

土壤与动植物贵州土壤、植被以地带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为主,并与喀斯特发育区的石灰岩植被和黄色、黑色石灰土呈复域分布,土壤、植物和动物都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和在区系成分上的混杂性。如植被从东到西由湿性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马尾松林过度为偏干性的常绿阔叶林、云南松针叶林;动物由华中、华南区系向西南区系过渡。植被地带性与非地带性交错,落叶、阔叶混交,动物东洋种区杂以古北种属,亚热带种属混有更喜热性的种属及温带广布种。红壤、黄壤、黄棕壤等地带性土壤的分布上限由东向西升高,反映了贵州区域自然景双的复杂性。

此外,1551属近6000多种维管束植物及336属699种脊椎动物,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指示了适宜发展农作物的生境。全球15种植物地理区系成分中,13种在省境都有大量分布。于震旦、寒武、泥盆纪及石炭、二叠纪等时期形成了磷、汞、铝土、锰、煤及铁等矿床;锑、锌、铅等热液矿床则主要形成于燕山期。省境已探明储量的74种矿产中有38种名列全国前10位。黔西南已发现大型金矿床和冰洲石巨晶群体。此外,省境还发现多处优质矿泉。

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贵州省属中亚热带贵州高原常绿阔叶林区。包括5个亚区:

南部低山盆谷亚区贵州南部海拔约500~900米地区。以低山、丘陵河谷盆地为主,热量丰富,基本无霜,年可三熟。

东部山地丘陵亚区贵州东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区。热量足,降水丰富,农作物年可二至三熟,为省内主要林区。

西部高原中山峡谷业区西部高原山地海拔1800~2600米地区。威宁一带高原面保存良好,地形平缓,牧草茂盛,为省内温凉气候区。

中部丘原亚区贵州高原的主体。海拔1000~1400米,高原面上丘陵与盆地(俗称坝子)广布。除少数峡谷外,土层较厚,黄壤、黑色和黄色石灰土发育典型。终年温暖湿润。

北部中山峡谷亚区地势上为高原斜坡,地形起伏大,均以山原和中、低山为主,其间分布有面积不等的山间河谷盆地。由于地形相对高差大,因而气候、土壤、植被皆有垂直分布现象,河流也多深切成峡谷,比降大,多滩、瀑布,水力资源丰富。

发展简史

贵州是中国多民族省份之一。秦以前,境内散居史书所称“南夷”的部族与部族联盟。当时,中原人对之习惯称国(大者)或邑(小者),其中以牂牁国最大。牂牁国衰裂后,夜郎国兴起。夜郎开始步入“耕田,有邑聚”的定居衣耕社会。秦时,派常頞在夜郎区域开五尺道,修驿站,置夜郎、且兰等五县。今省境分属黔中、象、巴、蜀诸郡。汉武帝时,各部族纷纷去国号而归附汉朝。夜郎境内置牂牁郡,领十七县,进行戍边屯垦,又募豪民入黔垦殖。三国时,诸葛亮经营“南中”,“夷汉粗安”。晋代以后,黔西地区隶属彝族奴隶制的罗殿王国管辖。罗殿王国的兴起促进了黔西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唐时,置黔中道,领有经制州十,大羁縻州六,小羁縻州数十。“羁縻州”系由土著民族首领代管,在政治上受中央封建王朝控制,经济上有一定独立自主权的地方民族政权。唐代已开始栽培茶树、油桐和漆树。宋时正式以“贵州”为行政区划名称载入史册。唐、宋时,军屯和民屯交织进行,入黔汉人渐增,农垦事业日盛。屯垦范围沿以下移民路线迅速扩展:一是溯沅江而上进入黔东;二是溯乌江进入黔东北;三是沿赤水、綦江河谷进入黔北;四是沿四川永宁河谷进入黔西北。元时,今省境分别隶属湖广、四川、云南行中书省。明置贵州都指挥使司,管理军事。明永乐十一年(1413),正式建立贵州布政使司,为贵州建省之始。清雍正五年(1727),又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属县,广西红水河以北之地(今安龙、贞丰两县)和荔波县;湖广之平溪(今玉屏)、天柱之地划入贵州,基本形成了今贵州省疆域。

明、清以来,全省由东向西、由北向南的开发速度加快,垦殖范围扩大。鸦片战争后全省普遍种植“罂粟”,以致粮食不敷自给,而蔗糖、茶叶、桐油、茶油、生漆、艾粉、五棓子等农、林产品生产则日趋商品化;农村家庭手工业与耕作业的分离,近代小型采炼汞、铁、锑、铅、锌等矿业的兴办,促进封建性城市开始向工商业城市转化。贵阳、安顺、遵义成为织布中心;遵义、正安、绥阳、赤水为缫丝业中心。随川黔、湘黔、黔桂、滇黔公路相继修通,长江下游和沿海一带的纺织、卷烟、机械等工厂的迁入,促进省内棉花、苎麻、烤烟、茶叶等的大面积种植。贵阳、遵义、安顺成为省内三大经济中心。抗战胜利后,随工厂东迁和美货倾销,贵州经济迅速衰落。直至20世纪50年代前夕,贵州的经济仍属单一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人文概况

人口贵州开发较晚,自明清以来人口方有显著增加。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较快。60年代中期,外省迁入的厂矿较多,因而人口增长更快,1964年全省人口达1714.55万人,到1982年已达2855.29万人,比1949年增长了一倍,年均递增2.15%,高于全国人口平均递增速度。1990年全省人口3239.1066万,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8.93%,城镇人口增长也快。全省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为184人。省境中部、北部和西北部人口较密;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地广人稀,少数民族比重较大。贵阳、安顺、六枝、普定和毕节的山间盆地、河谷坝子区,每平方公里为250~300人,人口最密;修文、清镇、黔西、织金、遵义、仁怀、凯里、玉屏、思南等河谷、丘陵地区,每平方公里200~250人;黔南、黔东南山区每平方公里在百人以下,人口密度最低;其余地区人口密度在100~200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与农业开垦历史早晚和移民路线密切相关。近代伴随交通和工矿业的发展,人口向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等交通沿线城市集中。

民族贵州是多民族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世居贵州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满、白、土家等,1990年人口1123.6546万,占全省总人口31.48%。省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乌江以南地区,具有居住分散,分布面广,多杂居或小聚居的特点。苗族约占少数民族人口的近32.81%,以黔东南、黔南的苗岭山脉、清水江流域较集中;布依族占22.05%,主要分布于黔南、黔西南的南、北盘江、红水河、涟江流域;侗族占12.46%,主要聚居于黔东南天柱至从江一带;壮、瑶族分布于黔桂交界地区;彝族分布于黔西的威宁、赫章、水城、毕节等地;回族集中于威宁、普安、兴仁、安顺、贵阳等市镇;水族集中于黔南三都自治县及与独山、都匀相邻地区;仡佬、满、白族、土家族与汉族的居住区无大差别。20世纪5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一倍多,年均递增2.33%,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增长速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经济概况贵州土地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大。但由于开发较晚,交通闭塞,20世纪50年代以前全省以农业为主,基本无现代工业,生产落后。50年代以来,现代工业有相当发展,尤以煤炭、电力、有色冶金、机械和卷烟等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油菜、烤烟和茶叶的产区。

农业贵州农业自然条件多样,利于大农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体,林收副渔近年虽有所发展,但其所占比重仍较低,发展潜力很大。

全省耕地约有186.2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57%。土地垦殖利用程度一般北部高于南部,河谷平坝区高于丘陵山区。如开发较早的贵阳、安顺、遵义、毕节等地及赤水河谷、乌江河各地带,垦殖指数在30%以上;开发较晚的黔南、黔东南、黔西南山区,垦殖指数最低,平均在10%以下;其余地区垦殖指数约为10~20%。耕地中,58%为旱地,42%为水田。水田分布从东南向西北,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渐减:旱地的分布则恰相反。故省境东南部为稻作区,西北部为旱作区,中部为水旱兼作区。全省大部分地区实行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制,低热河谷年可三熟,“高寒”山区为一年一熟制。

①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约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2.6%。以水稻、玉米居多,冬小麦、甘薯、马铃薯次之。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3左右,而产量却约占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多属中晚熟单季稻,主要分布于黔中盆地和黔东河谷坝子,而双季稻只适于低热河谷种植。一般海拔1400米以下地区普遍种植籼稻;1400米以上地区多种植粳稻;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则适宜推广杂交稻。玉米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9%,产量约占粮食总产的30%以上,主要分布于省境西半部山区,多与豆类套种。小麦是5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夏粮作物,播种面积较50年代初期增长7倍,产量占粮食总产的5~10%。甘薯分布于黔北、黔东北地区。马铃薯多分布于黔西北“高寒”山区和黔中温凉山区。威宁是全省马铃薯良种基地。

②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仅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9.3%左右,以油菜、烟草最重要。其他有甘蔗、甜菜、苎麻、黄红麻、棉花及蚕桑、茶叶等。油菜为全省主要食用油料作物,种植普遍,以黔中、黔北和黔东北种植最多,油菜籽产量曾居全国前列,是全国主要油菜籽产地之一。烤烟种植遍及全省65县市,但以黔中和黔西为集中,产量比20世纪50年代增长21.8倍,以烟质优良著称,是全国四大烤烟产区之一。甘蔗主产于南、北盘江流域和赤水河谷一带,而甜菜则集中于威宁地区。苎麻主要分布于黔南平塘、荔波、独山和黔北的遵义、务川等地。植茶历史悠久,分布广,茶质优异。茶园面积较50年代初扩大20多倍,产量增长5.5倍。以湄潭、遵义、道真、安顺、开阳、贵定、都匀等地面积较大,产量较多,所产云雾茶、坪香茶、苔茶、毛尖、“黔红”和“黔绿”等均为上品。

③贵州有林地221.9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2.6%。主要分布于清水江、都柳江、红水河和赤水河流域及梵净山区,以产杉、松为主。清水江和都柳江流域杉木蓄积量较大,是中国著名杉木林基地之一。锦屏的杉木驰名全国。经济林种类多,以产栓皮、生漆、杜仲、五棓子、桐油、乌桕油、棕片等林产品和药材著称,产量多居全国前列。此外,还盛产亚热带、温带水果,以威宁黄梨、苹果,兴义大红袍橘,赤水河谷夏橙、川橘,惠水金钱橘等品质较好。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谷地产芭蕉、香蕉、荔枝。黔西北、黔北山区产核桃、板栗等干果。贵州放养柞蚕已有200多年历史,适于放养的柞坡达5.5万余公顷,尤以遵义、正安一带山区为重要,是中国四大柞蚕产地之一。

④贵州宜牧草山草坡面积达428.66万公顷,草场资源丰富。牧草种类多,草质好,再生性强,单位产草量高,全年皆可放牧,人工饲草和农副产品亦丰。畜牧业以农区圈养为主,牧区放养比重仍较小。大牲畜以牛、马为主;小牲畜以生猪居多。其中,黄牛多分布于黔西北旱作区,水牛则分布于黔东南稻作区,马以黔西南、黔西北交通不便的山区饲养较多,是山区重要交通工具。生猪饲养遍及全省,畜产品肠衣、猪鬃为重要出口物资;山羊多分布于黔北、黔东北、黔西北的石灰岩山地;绵羊则分布于黔西的威宁、盘县、水城等“高寒”山区。

⑤淡水渔业基础差,水平低,河、湖、塘、库等淡水水面均有待充分利用。

农业区全省农业地域差异明显:①黔中区耕作水平较高,经济作物比重大,是省内商品粮食、油菜、烤烟、茶叶、水果和城郊蔬菜、乳、肉、禽生产基地。②黔东北区以水稻、甘薯为主,养猪业发达。油菜、花生和油桐、油茶、乌桕分布广,产量大,是省内商品油料基地。③黔东南区耕作单一,以水稻为主,兼营养牛业。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南方杉木用材林基地之一。④娄山以北的黔北区,山高谷深,农业垂直差异大。楠竹、杉、松、柏和油桐、乌桕、漆、杜仲、桑、柞等经济林比重大,是省内重要林业基地。⑤苗岭以南的黔南区,山地草场广阔,养牛业发展潜力大。⑥黔西北区以玉米、马铃薯等旱粮为主,烤烟、甜菜和生漆、核桃产量大。绵羊、山羊、马、黄牛、猪饲养业发达,是省内著名畜牧区。⑦黔西南区人少地多,土地、热量资源丰富,垂直差异大,是省内甘蔗、芭蕉、柑橘等水果生产基地。

工业贵州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落后。1949年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4.8%,至1990年已占60.91%。其中,尤以重工业发展最快,1949年其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6%,到1990年已上升为34.68%。目前,全省已建成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学、建材、电子、纺织、食品、造纸等工业部门,成为中国战略后方的重要基地之一。

①重工业主要有煤炭、电力、有色冶金、化学、机械制造等部门。煤炭品种齐全而分布广,是贵州重要动力资源,储量居中国第4位。其中,六盘水市年产原煤达1000万吨以上,为中国南方地区煤炭基地。贵阳、安顺等地也有规模较大的采煤工业。纳(雍)织(金)煤田正在开发中。冶金工业以汞、铝、铅、锌、锑等的采炼为主。省境黄金主产地黔西南地区为中国的“黄金金三角”之一。贵州汞矿储量大、品位高、产量大,居中国首位,其采炼以铜仁万山规模最大。铝土矿集中分布于修文、清镇及遵义、开阳、贵阳、织金一带,品位高,储量居中国第3位。贵阳市郊白云镇建有大型炼铝工业。铅、锌、锑矿的采炼主要分布于赫章、晴隆、普安、独山等县。贵阳、水城、遵义等地建有中型钢铁工业和铁合金工业。磷、石灰石、黄铁矿等化工原料分布较广,其中磷矿储量居中国第2位。开阳、瓮安、福泉是中国磷矿石生产基地之一。以化肥、有机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初具规模,主要分布于贵阳、遵义、清镇、都匀、赤水等地。机械工业以矿山、农业、运输机械,机床和锻压设备,电工仪表,电子和光学仪器等为主,主要集中于贵阳、遵义、都匀、凯里、安顺、惠水、息烽等地。衣机修配遍及全省各地。电力工业除贵阳、清镇、水城、遵义、都匀等地建有大中型火电厂外,猫跳河上建有6个梯级水电站,乌江渡大型水电站也已竣工发电,南盘江上天生桥大型水电站则正在兴建中,农村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省内电网已和四川、云南电网相联,组成了西南电力网,每年有大量电能输出。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分布于贵阳、遵义、水城等地。

②轻工业以卷烟、酿酒、纺织、造纸为主,制糖、日用化工、小五金、皮革、塑料等工业也相应建立。卷烟工业除贵阳、贵定、平坝建有复烤、卷烟厂外,遵义、毕节、黄平等地也新建了一批卷烟工业。酿酒工业分布普遍,质量较好。其中,仁怀的茅台酒历史悠久,驰名中外。遵义的董酒、贵阳的茨梨酒也深受国内外欢迎。纺织工业有棉、麻、丝、化纤的纺织与印染。遵义是丝织中心,都匀是麻织中心,贵阳、清镇是棉、化纤纺织和印染中心;凯里纺织厂正在建设中。制糖工业分布于南北盘江和亦水河流域甘蔗区。兴义的巴结、贞丰的白层、习水的土城、望谟的城关都建有机制糖厂。威宁建有机械甜菜糖厂。此外传统的手工艺品以玉屏的萧笛、大方的漆器、安顺的蜡染、威宁和安顺的地毯、贵阳的木刻等较著名。

交通运输全省地形崎岖,古代交通全靠驿道。1927年始建公路。到1949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仅为1900公里,河道木船通航里程仅千余公里,铁路则仅有黔桂线至独山一段。广大地区运输多靠人背马驮,交通十分落后。

①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贵州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川黔、黔桂、湘黔、贵昆等铁路干线为骨干的交通运输网。

铁路通车里程已达1396公里,为1949年的9倍。铁路货运量约占全省货运量的近40%,货物周转量则占全省货物周转总量的91.82%。为提高运输能力,川黔铁路南段已实现电气化,贵昆线正进行电气化改造。贵阳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铁路交通枢纽。②公路运输以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毕节等为中心,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2万多公里,省境所有县、区和90%的乡均通公路。由贵阳至黄果树风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全长137公里已建成通车。③通过对河道的整治,内河航运也有所发展,通航里程已达1812余公里。乌江航道在文家店以下可通小机动船,思南以下可通汽轮、拖轮。赤水河大渡口以下可通木船,赤水以下可通机动拖轮。清水江、都柳江中下游可通木船,洪水期可通机动拖轮。省内河道由于滩多水急,运量较小,一般只担负沿江一带的木材、林副产品、化肥、煤炭和百货的运输。④航空运输从贵阳可通往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广州、重庆、成都、昆明等大城市。

(杨明德  陈永孝)

GuilinShi

桂林市(GuilinShi)  世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市。位于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漓江中游。辖5区及阳朔、临桂2县。面积4195平方公里,人口约120.53万;其中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人口50.96万。桂林春秋为越地,战国时属楚。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设置桂林郡,桂林属之,由此得名。此后曾为始安郡郡治、桂州州治、桂林府府治、广西布政使司和广西省首府驻地和政治、文化中心,军事重镇。1912年广西省省会由此迁南宁,1936~1949年复为广西省省会。

市境位于五岭之南,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以溶洞多,山峰奇,地下河发育,地上江流清澈,山水相依的喀斯特地貌的独特地理景观著名于世。这一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中上泥盆纪石灰岩之上,中生代早期发生的地壳运动使地层褶皱上升,形成近南北向的桂林—阳朔复式向斜及伴生的断裂构造,为桂林成为喀斯特孤峰平原奠定了基础。又经地下水对石灰岩长期溶蚀和地壳不断上升的作用,形成众多挺拔山峰,山体内分布有奇特岩洞,山峰间有时隐时现的地下河系分布,奇峰与清澈河湖相掩映,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诸景和谐地集中分布于市区及附近地区,主要风景点有七星岩、芦笛岩、叠彩山、伏波山、南溪山、穿山、象鼻山、独秀峰、隐山及桂林至阳朔间的漓江风光。七星岩由长814米的地下河道将8座厅堂式的石灰岩溶洞贯通,洞内有由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田坝、竖井、石珍珠等组成“神奇世界”。芦笛岩为长约240米的古地下湖所形成的袋状岩洞,洞内钟乳堆积物瑰丽多姿,被称为“大自然艺术之宫”。漓江水质清碧,两岸峻峭群峰倒映江中,形成优美的漓江风光。桂林西湖在消失了数百年后已修复重现。

工业有电子、机械、橡胶等部门。1988年在市境建立了桂林新技术开发区。铁路有湘桂线通过,可直达上海、北京、广州、昆明。水路有轮船通阳朔、梧州、广州、香港。航空与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地有定期班机往来。每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数百万人次,仅次于广州、北京、上海而居中国第4位。

此外,桂林有新石器时代甑皮岩文化遗址,明代靖江王城、王陵等文化古迹,仅摩崖造像和碑刻就有2000多件,风景建筑200余处。1921年孙中山集师桂林准备北伐。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著名文化界人士云集桂林,故有“文化城”之称。市境奇峰镇北端有距今约3.3亿年的核形石山,又称“汤丸山”。

(秦权人)

GuipingXian

桂平县(GuipingXian)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辖县,太平天国运动发祥地。位于自治区东南部,黔江与郁江汇流成浔江之处。面积4073平方公里,人口141.43万,是广西人口最多县份。县府驻桂平镇。桂平建制始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近年出土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文物,表明是在建县制前,桂平地区的经济、文化就相当发达。县境西北为大瑶山,东南为大容山,海拔500~1000米。西部黔江上大藤峡两岸险峰夹峙,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中部为郁江和浔江平原、台地,海拔在百米以下,是重要的农业区。20世纪50年代初,工业开始发展,主要有农机、制糖、化肥、轻纺、工艺等县办及乡、镇办工业。桂平糖厂为广西大型糖厂之一,年产蔗糖4万余吨,所产榴花牌白砂糖畅销香港市场。桂平西山茶、麻垌荔枝和乳泉酒也远近知名。唐宋以来桂平西山即为游览胜地。境内金田村为太平天国起义之地,古营盘建有纪念碑和“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陈列馆”等。

(陈德高)

GuiyangXian

桂阳县(GuiyangXian)  湖南省郴州地区辖县,湖南多金属矿区,中国著名烤烟基地县之一。位于湘南春陵水上游,骑田岭西北侧。面积2973平方公里,人口72.44万。县府驻城关镇。东晋置平阳县,唐设桂阳监,宋为军,元为路,明为州,清升为直隶州,1913年改桂阳县。县境上古生界地层发育较齐全,东南邻接印支期骑田岭花岗岩体,地质情况复杂,蕴藏多种具有工业意义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锰、铁、铜、铅、锌、锑矿分布,并有含铁、钨、钼、铜多种金属的综合矿床和稀有、稀土金属矿藏,为湘南“有色金属之乡”的缩影。县境位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区,有稻、薯、苎麻、花生、茶叶、油茶等农林产品,特别具有生产优质烟叶的自然条件。县境10℃以上的活动积温2815℃,有效积温1534℃,年均日照500~700小时,平均日照率39%。4~6月(烟叶大田生长期)降水量615毫米,6~7月(采烤期)雨量减少,加之土壤肥力较高,酸碱度适中,而含钙质较多的粗骨石灰土、紫色土可连续种烟10年,再行轮作。所产烟叶是湖南郴州烟的主料,亦为国内生产高档烟的配料。种植面积近1万公顷,年产1.8万吨,是全国烟草种植最多的10个县之一。

(邓美成)

GuoHe

涡河(GuoHe)  淮河第二大支流,淮北平原区河道。发源于河南省尉氏县,东南流经开封、通许、扶沟、太康、鹿邑和安徽省毫州、涡阳、蒙城,于怀远县城附近注入淮河。长380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与之相通。涡河历来是豫、皖间水运要道。历史上屡受黄河决口泛滥之害。支流惠济河口以下的中下游河槽,原本宽深,排水能力较好,有“水不逾涡”之说。20世纪50年代将邻近排水困难的西淝河、茨河、北淝河等上游部分积水,改道排入涡河。60年代后,为发展灌溉,干支流普遍建闸蓄水。由于上游引黄灌溉而带来的大量泥沙未作沉沙处理等原因,使其承泄排水的惠济河及其河口以下的涡河干流河道淤积,排水能力大为降低。已制订综合治理措施。鹿邑以上,因闸坝碍航和水源缺乏而断航;以下建有毫州东大寺集、涡阳、蒙城3个梯级的水利枢纽工程。后两梯级配建船闸,可通航百吨级驳船船队,但经大寺集上下的货物需盘坝倒载。

(高不危)


荷花小女子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音画图文

 职场技巧

 感悟哲理

 星座运情

 生活智慧

 史海钩沉

 健康智慧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