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佩衡的《深山小径》赏析

 fafa815 2012-06-11
《深山小径》  
作者:胡佩衡  
创作年代:1926  
规格:93×48.5cm  
材质: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画
   胡佩衡(1892―1962),又名锡铨。蒙古族,河北深州人。画山水取法“四王”,并上溯吴镇、黄公望、王蒙等。早年在北大画法研究会任国画指导教 师,主持《绘学杂志》、《造型美术》的出版工作。后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曾任北平艺专等校教授,50年代为北京中国画院画师。胡佩衡成名较早,在民 国时期的山水画坛享有较高地位。20世纪初年,摹仿“四王”的画风已逐步失去其正统地位,但胡佩衡对“四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坚持主张以古法进行写生。
  《深山小径》为画家早期作品,笔法上变化王蒙皴意,在南宗笔法中又糅入北宗之力,兼以干擦湿染,浅绛复施青绿,得山重水复、林木郁茂之致,足见画家深厚的传统功底。整幅画结体虽然复杂,但气韵周流、疏朗清幽,也许这正是他在题跋中所谓“寓镖缈于沉着之中”的旨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