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当山特区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现状和今后发展思路

 昵称4735378 2012-06-11



  武当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资源十分丰富。武当山特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决定了农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近年来,为了推进特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区坚持以“服务旅游、繁荣农村”为指导,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中心,以板块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精品名牌培植为重点,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为手段,建立了三大板块基地,发展了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中介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雏形已基本形成,农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一定成效。
  一、近年来特区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现状及主要作法
  (一)加快特色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特区两委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新阶段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大力发展“武当”品牌,因地制宜,优化布局三大板块基地,形成了汉十公路沿线“菜蓝子”、“果盘子”、“粮袋子”板块基地,库区“武当仙果”和水产养殖板块基地,山区绿色食品和观光农业板块基地。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结构调整,不断壮大基地规模。连片建设规模经营,我们以杨家畈、元和观、遇真宫、青徽铺等村为主的3000亩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溜西门、老营宫等村1000亩优质“武当仙果”生产基地。库区沿岸以西沟、柳树沟、金花树、龙王沟等村为主的万亩优质桔橙基地和5000亩网箱和库湾养鱼等水产品养殖基地;以八仙观、九龙山、太子坡、磨针井等村3000亩名优茶基地;豆腐沟、太山庙、五龙等村1500亩名干杂果和山野菜绿色食品基地。通过采取加强科技示范、良种推广、培植品牌、领导帮扶、建立中介、强化服务、加大投入、鼓励支持等一系列得力措施,有力促进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建设初具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我区地理位置独特,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由于海拔高低悬殊较大,自然形成了库区、汉十公路沿线和高山二高山经济发展带,一是库区沿岸已形成了2万亩优质柑桔和5千亩优质脐橙种植带,全区29个村,已发展柑桔的村22个,占总数的75%,7个村实现人平1亩柑桔,区、村办场5个。二是以汉十公路沿线开展的旱地菜、水田藕、坡地果、草坡畜产业带正在兴起,目前全区已发展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3000亩,优质蔬菜大棚已发展近百个。城区本地蔬菜供应量由原来的20%上升到目前的50%。三是利用小杂果的多样性、季节性和营养性,创“武当仙果”品牌,在海拔300—500m之间以庭院经济和农产联合体开发以形成桃、李、杏、柿、枇杷、银杏为主的万亩小杂果。四是以八仙观为龙头的茶叶基地建设已达一定规模,全区茶叶面积达到3000余亩,名优茶的产量占50%左右。今年上半年突破性地发展武当乌龙茶生产开发。五是农业旅游业逐步形成产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也是我区的第一产业,而农业旅游是农业产业中的主要产业。目前全区形成了汉十沿路和景区部位的农家乐、武当农庄以及北天门生态游乐园、溜西门的观光农业园,实施了农业与旅游业嫁接,通过休闲农家乐旅游活动,乐了中外游客,富了农民百姓。
  (三)培植品牌,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要想把农业产业化形成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必须舞动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条龙的经营模式,把贸工农、产供销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把农业产业化做强做大。如在茶叶产业化方面我们重点依托八仙观茶叶总场这个龙头企业,利用已申请认证注册的“武当针井”、“武当银剑”有机茶品牌来带动全区3000余亩、二十余家茶场及百余位农民,实行统一制作标准、统一品牌、统一设计包装。在柑桔产业中依托已获得“武当牌”中华名果和湖北“十大名果”名牌,开展果品商品化处理,做到清洗打蜡、分级和纸箱包装。逐步组建成武当山八仙观茶叶集团公司和武当柑桔集团公司,形成“龙头企业(场)+场+农户”、“公司+场+农民”的模式,将其他产业组建成一批经营集团,发展规模经营,形成利益共同体。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正在形成,目前我区农产品流通企业和中介组织应运而生,在市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主导下,现在已形成“民建、民营、民管”的销售体系,出现了一批种植能手和专业大户,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发展茶叶协会、柑桔协会、蔬菜营销大户、观光旅游农户经济人等中介服务组织,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区跑市场的领导和个人及生产者不下2000余人,在此基础上特区两委会利用新闻媒体,设立营销和信息窗口,组建了武当信息网站,将农产品信息及时传递到国内外。
  二、目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存在一定不足,主要问题有:
  一是由于以前武当山的体制不顺,造成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缓慢;
  二是因特区地方财力有限,资金短缺,对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不够;
  三是特区农业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村市场信息不灵,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销售网络体系。
  三、今后发展思路
  (一)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培育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引导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外资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争当龙头企业,组建“武当柑橘集团”、“武当茶叶集团”、“牧工商集团”、“渔工商集团”等一批产业经营实体,积极发展、完善“契约农业”、“订单农业”,推进产销联合,提高信用度和履约率。
  (二)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政府引导,抓好销售,制定农副产品促销实施办法,明确政策、措施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在柑橘等大批农产品销售期间,组织农业、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成立专班,对重点市场和重点路段进行巡查搞好销售服务,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
  (三)努力推进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产品科技含量越高,竞争力越强。我们必须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重点发展专用动植物良种、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特色产品加工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保鲜储运包装技术、信息和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网络技术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四)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增强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加强我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以特区农业服务中心为基础,建立全区农产品需求供给价格变动的预测预报系统。同时,通过举办柑橘联谊会,茶叶品评展销会,参加各类展销和招商引资活动,来促进我区农产品的销售,使我区农产品知名度大幅度提高,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市场的开拓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