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马龙洪十里画廊

  2012-06-11
地下的风景,譬如水晶宫、百魔洞、百鸟岩,你一定是看过了。而地上的风景,盘阳河、赐福湖等景区你也会观赏过。但是,如果你不到龙洪一趟,恐怕要遗憾。而你要是到了,恐怕想留下来,做一个龙洪“候人”。

关于龙洪,很多人都喜欢把龙洪的山水田园风光叫山水田园风光,很直接,很宽泛。叫着叫着就这么叫开了,以致在现有的书籍里都这么坚持地提出来。总觉得这不能把龙洪的美点出来。叫龙洪十里画廊是我在多次地走马龙洪、耐心地品味龙洪之后提出来的,不为别的,只是作为一个游客,我想对自己喜欢的一个景区作一个简要的概括,如此而已。不知道这个叫法妥不妥?如果你去过龙洪,并认真品味了这里的山水田园,估计也不会反对这一说法。

龙洪十里画廊,从巴马县城沿着323国道往东大约两公里便到赐福湖上游,龙洪景区的路口就在此。此处有一座桥上桥。从此桥跨过去,向左,就是通往龙洪的路径。其实龙洪景区的下段,还可以从此处沿龙洪溪水的来处乘舟逆流而上,然后再独步前往。景区路程大约五公里即十里,如果乘坐公交车,可以直接到达坡丰景区,可集中观赏碧潭试剑、神女梳妆、石林小景、交柯岸榕、仙杖涉波、观音福泉等六大景观。只是这样一晃过去,沿途的山光田园便会浮光掠影、过眼烟云,不会在你的眼眸、心底留下太多美好的印迹,那些如虎、似狮、如犀牛等的山形就会被你的匆忙所遮盖。如果单独骑摩托车或者自行车,随意行走,轻车漫步,沿途赏玩,那景况会很过瘾。沿路龙洪溪水漫行,七弯八拐,两边田园锦绣,山形具像,千姿百态,水墨丹青,如诗如画,像一幅山水画长卷.......特别是坡丰景区,一经身入其境,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这画里的动景,流连忘返。那群山拥黛,那孔雀开屏,那溪中岩榕,那溪边翠竹.......让人目不接。溪边的石林,笋子一般从地面拱出,仿佛要屯山林比高低,却又那么自然地站在那里,看样子倒是十分的自在与自足。嶙峋的岩石间的古榕,悠闲自在地依偎岩石拥抱岩石,永远都长不大。诸如此类之景色,很快让我想到那些知足常乐的老者寿星,也想到相亲相爱的一切事物。还有,溪边有两巨大岩石相依相偎而又保持距离的空间,却构成一一幅巨大的门洞,里里外外都是一地景象,人们在这里穿行,拍照,还有和着山鸟的快乐。在门洞的旁边,有一组岩石板块,就像一组屏风,其中有一圆孔,正好与人一般高,与人脸一样大,把脸一往洞口靠,就把整个板块激活了,真是别有洞天哪。到龙洪,不在这里做一个脸照,那很可惜的。当然,你一转身,自然也会听到溪水里的桨声,寻声望去,就会看到渔夫在拉丝抛网,渔夫悠然自得地蹲在木筏上,面对幽绿的溪水,一脸富足与安详。如果你实在太想拥抱溪水了,可以招一声呼,渔夫会很大方地给你上去,不过你得听他的安全指令和环保要求。据说有一位旅客有些贪玩,想自己撑木筏游玩,不小心跌入溪中,好在渔夫机灵,一根竹杆一伸过去,他就慌慌张张地爬了上来,赶紧跑到野炊摊旁边烤火,好在还有烤鱼香安抚,他笑了,一边吃烤鱼一边烘干衣服。

其实,这样情景在当地经常发生,习惯了,就自然都学会了游泳,有的还成为游泳健将呢。残疾人游泳运动员黄尚水就出生在这里,他三次参加世界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荣获比赛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2枚。对此,曾经有人问过,为什么大江大河里生长的人却没有拿到金牌,而连中国地图、广西地图、河池地图甚至巴马地图上都找不到的一条小溪边生长的残疾人却有机会拿到了。在惊愕之余,有人相信了奋斗,也有人相信了山水,说龙洪的山水有多好,溪水有多神。有人看中龙洪这里的一处景点,这景点的山形极像犀牛戏水,犀牛的双角直立向上,整个身子倾向溪流,那硕大的嘴鼻伸入溪,很富足地玩水饮水。这个人趁着月色向晚,背着金坛(装着先人的骨骼的陶瓷坛子)上了这座山,想在犀牛的头顶上安下金坛,不料被村里的狗察觉了,上山追赶。那人紧急之下,仓惶逃去。我没有认真去考究过这件事,但我是知道了这里的人们非常爱护这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点也不忍心给别人糟蹋.......

龙洪胜景令人醉,凝是身在画中游。如果你愿意置身画里,内心深处没有太多的牵念,龙洪的风光还会令你产生无边的遐想,什么世外桃源呀、空谷幽境呀等奇想妙想都会生发开来。

其实,世上哪有世外桃源呀,可是到过龙洪的游客都喜欢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来描绘它,也许龙洪就是他们心中的世外桃源吧,我个人不反对。说实在,我个人也很喜欢龙洪,喜欢它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喜欢悠悠流淌的龙洪溪水,喜欢具象的青山,喜欢袅袅的炊烟,喜欢溪边古榕、修竹.......走近它们,人总情不自禁地小孩似烂漫天真起来,想跳进溪水嬉戏、游玩,想邀着伙伴一同泊舟把楫,想穿石林听山鸟,想枕卧岸石聆听溪流,有时甚至想在这里搭建一座小木屋、一个茶庄、一个音乐吧什么的。只是,人生更多的是一次次旅居,过程的美丽我们谁都无法完全占据,更多的只是将这份美丽总留痕有迹在我们的记忆里,如果真想它,就再一次走近它玩味它。所谓的世外桃源,其实只在我们的想象里、我们认为温馨的记忆中。

2008年夏日的一个周末,我和旺友在龙洪游玩,正好遇上福建的一位摄影师,他说自己出来搞摄影生意,呆过好多地方,老胃病一直在犯,后来转战巴马后不久胃病就好了,后来就有移居巴马的念头。他向我们打听景区周边的地价,他想在这里买了一地,起一间房子,他说如果旅游不错,就搞一个茶庄和摄影棚,把这个“世外桃源”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巴马知道龙洪。先不说这地方的山水有多神奇,而六大景点确实迷人,来的人总想亲近,走的人总要再来。有的人“候鸟”一样在自然地理上的龙洪和心中的龙洪作超低空飞翔。看着他们,我想到流动的画、立体的诗,想去描绘,却找不到很恰当的语言、精确的色彩,因此,一有时间我就前往龙洪看看,看看龙洪溪,看看六大景点,忘情在那里,作一抹水彩,流动在龙洪溪水边,作山水的知心朋友,有时寄托的情感油然而生,使我不得不想到唐代著名文学家温庭筠《过分水岭》的诗: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溪水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物,但你寄情于她了,她就有说有笑在你与她相伴的日子里,你就会亲她惜她爱她。龙洪溪水是有情的,要不,怎么会有碧潭试剑的侠义景象、神女梳妆的柔情图画、交柯岸榕的缠绵景致、仙杖涉波的爱恋境象、观音福泉的赐福仙境。如果你是孤独寂寞的,溪水会与你相伴同行,与你夜话耳语。如果你是快乐欢愉的,她会让你的快乐找到一个物象一个寄予。唐代文学家温庭筠虽然没有到过龙洪,但到过龙洪的游者,都一样会有着温庭筠的那般诗意那种情怀,只是更多的人不是画家不是诗人,他们更多的是把内心的诗情画意写在脸上,写在心上,用自己的相机,用自己的心胸。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能够把如诗如画的龙洪山水入画的真有其人,当中就有从龙洪这里走出去的一位广西知名画家,名叫陈有天,他是我的忘年交。想起他,我会想到我的一个散文诗的标题:水墨写我。龙洪溪水让我想到水墨,想到水墨写人之所在。不知道是不是龙洪溪水写成了陈老,但是我却可以肯定,陈老是可以把龙洪溪水写活了。如今,陈老年已过古稀依然笔耕不辍,绘画是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方水土滋养了他艺术的细胞和生命,因为爱着寿乡这片水土,所以画,不断地画,默默无闻地画。不少的人从他的画里知道了龙洪,认识了巴马,懂得了寿乡。他幼时受当地民间画师黄书谋影响而酷爱美术。当过兵,转业后在巴马文化局任过副局长。先后师从人物画家杜希贤、杨一明先生学习中国画人物。他的山水画风格仿佛龙洪山光水色简淡、清新,生机、活泼,古朴、典雅,具富神韵。巴马的一山一水、龙洪的一田一石都是他涉猎的对象。他的人物画多取材本土,关注底层,贴近心灵,贴近生命。几乎每一幅作品都可以找到生命的原在、家乡的背景地,他把热爱家乡、热爱生命的意识都一笔一画地融进了自己的绘画作品当中。因此,每每欣赏他的作品,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还原到那美丽的画中,像画里飞鸟、翔鱼自由自在地飞翔、游弋。国画《乡亲》、《瑶山画眉》、《青山绿水》、《林茂水常流》、《溶洞晨曦》等作品,无不浸润着寿乡的山情水韵。许多作品都被国内多家艺术馆收藏,《雾锁青山水自流》一画与著名画家白雪石、关山月、何海霞的作品一起入编1997年贺年明信片;2006年创作的山水画《弯弯红水河》获河池市第八届铜鼓山歌艺术节一等奖。2008年创作的《鲜果上市》河池市第十届铜鼓山歌艺术节一等奖,等等。其个人从艺传略于1989年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总会养育美好的性灵;包含热爱的艺术眼光,总会描绘出充满诗情的图画;蕴含诗情的图画,总能打动读者的心弦。看过龙洪十里画廊,再品过陈老的画意,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我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地方不算大,但有十里的画,十里的诗

想像自己是一只鸟,在这里自由飞翔

 

希望有一天,有人能够描绘

我走过的村庄,我路过的田园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溪

我会请他留下,喝一口清澈的溪水

然后,和我一起飞翔

 

原来,谁都可以像画家和诗人一样

一旦身临如诗如画的地方

那么多的思绪那么美丽的灵感都飞了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