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视“云南访贫秀”的迷雾】之一:二笔糊涂账

 Xyer168 2012-06-11


  杂谈所谓的“云南之行”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买单,但营造的气氛明显让人感觉是个人慈善行为,网友们把中国慈善基金会的邀请考察看作成神圣的个人慈善行动,而那些参与者看上去好像很享受,面对质疑不但不解释,反而用所谓的反质疑权利回避,实在是令人费解。这本不是件难事,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但就是没人说...

  新新生态说他做过很多善事,这个我相信,而且我相信杂谈每一个网友都作过许多善事,但你能不能把你所做的善事晒一晒,让我们学习一下,有哪些是自费的,有哪些是公费的?唯有如此,才能让人信服。如果都是自费的,老蒙当着杂谈网友的面给你赔礼道歉。如果都是公费的,这种发帖子慈善行动与你们给众网友的印象就有些名不副实,老蒙还真不佩服。

                    -《谁能给我一个答案?》,蒙山翠柏(新浪杂谈前版主),2011-08-24

 

  浪部分版主版友的所谓“云南访贫之行”已经持续三、四年了,当初开始时的一片支持变成了今天的一片质疑,几年中的骤变就像云南山岭间的迷雾破朔迷离、耐人寻味。如果说一年前的那场“蒙(山翠柏)新(新生态)对殴”尚在纠结于“云南访贫之行”的自费与公费的真相,那么今天已经真相大白:这纯粹是一场“公费善行”,然而真相大白之后人们不禁要问,这公费还是自费,本来是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Yes”和“No”问题,“访贫者”们为什么要回避呢?这点至今仍然耐人寻味。

  以上稍微翻点老账,算作引子,下面言归正传,说说“云南访贫之行”大堆糊涂账中的二笔。

 

  第一笔糊涂账:“访贫之行”花费了多少钱?

 

  如果说在去年的“蒙新对殴”中,“云南访贫者”们在自费和公费的问题上闪烁其词玩太极是为了回避花费问题,那么如今答案昭然于天下了,“访贫者”们便不得不面对网友们的这个问题。如果“访贫”是自费,那么坐商务舱也好、住五星级也罢,都无关别人的事,但既然是公费访贫,花了多少钱网友们理所当然地想要知道一下。

  这里有个小小的插曲,杂谈的如烟版主发了一贴《云南行:昭通洒渔乡新海小学记录》,一上来就是一张成都双流机场的照片,并说明成都机场是“访贫者”们的集结地,这本是很正常的照片与文字,不料没出半小时,这些照片和文字都被黑皮四卦版主编辑删除了,显然黑皮四卦不想让读者知道这个细节,我不禁很小沈阳地暗问:这是为什么呢?

  在所有的质疑声中,没有任何一个网友认为走访费用必须由走访者们自已支付,网友们只是想知道这样的“访贫之行”花掉了多少钱,毕竟走访费用是从扶贫款中支出的,多花一块钱,就少一份营养餐。遗憾的是,所有的“访贫者”都对花费问题忌讳莫深,就像维护国家机密那样严守这个秘密,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让大家对“访贫之行”的花销有个大致的概念,尤美以新新生态为例,做了这样一个估算:长春至成都往返机票(公布票价)5000元,住宿费(中档价格)每晚算330元,按三天算是1000元,市内交通及云南当地交通500元,餐饮费500元,这样(假设没有其他娱乐或宴请开支的话),新新生态一趟走访开支就是7000大洋,新新三年内年年都去走访,所以三年共计7000×3 = 21000元。

  如果按新浪杂谈每次都有四名版主或版友参加走访,那么 21000×4 = 81000 元!

  就是说,仅新浪杂谈的这些“访贫者”,三年访贫就花费了81000大洋(全部出自于扶贫款),且不说每次那浩浩荡荡动辄数十人的“访贫大军”的惊人开支。而大吹大擂的所谓的“营养餐”,每份其实只不过是一只鸡蛋加一小盒牛奶,按照市场批发价不过就是1元左右。

  新浪杂谈的那几篇“走访贴”和那堆照片,值不值81000份营养餐?

  当然这只是估算(例如5000元往返机票是公布价,实际价格可能有折扣),真实具体的花费只能有待于“访贫者”们自己说出来。

 

  第二笔糊涂账:营养餐“每天一份”还是“每七天一份”?

 

  “云南访贫者”们年复一年访之不疲,却对最基本、最起码的扶贫数字都毫无概念。当被网友问到究竟有多少贫困学生享受到了多少帮助的具体数字,居然没有一个人能答得上来。新新生态不知从哪里抄来了一堆牛头不对马嘴的数字:“项目开展四年来,已累计有近2800万人次的消费者参与募捐,累计捐款总额超过4350万元,将累计为55000名小学生,发放营养加餐1210万份”。


  这笔糊涂账让我很纳闷,假定数据真实,算一下:1210万份营养加餐分到55000名学生头上,1210万/55000 = 220 份/人,每个学生有220份,四年时间是 365 × 4 = 1460 天,1460 / 220 = 6.6天/份。


  天哪!一个贫困学生大约要每隔七天才能吃到一份营养加餐?有没有搞错啊!!!

  对此,新新只说了句“那只累计数字,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二年、三年...”,再问下去,新新就不耐烦了:“这个问题不属于走访范围,你自己去看官网!”

  或许,具体的统计数字的确不关“访贫者”们啥事,“访贫者”们的任务仅仅是拍照片和贴照片。事实上,网友们都看到了,这些年复一年不辞辛劳的“云南访贫者”们对于网友提出的任何具体问题都一问三不知,以前在杂谈老贾有个保留节目“模仿秀”,在这里可以借用演示一下:

 

  网友: 请问在云南还有多少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

  访贫者:去看官网。

 

  网友: 请问有百分之几的贫困学生已经获得了帮助?

  访贫者:去看官网。

 

  网友: 我对统计数字有些疑问...?

  访贫者:去看官网。

 

  网友: 能否对善款的使用情况大体介绍一下?

  访贫者:去看官网。

 

  网友: 请问...

  访贫者:去看官网。

 

  网友: 那...

  访贫者:去看官网。

 

  如果“访贫者”的任务仅仅是拍照的话,有55000名小学生受到了帮助,每人一张能拍出55000张照片来,足够“访贫者”们一年年访下去、拍下去的,可问题是,花掉上千上万白花花的善款的目的就是拍照吗?除了照片以外,网友们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需要知道慈善活动的进展与成效。需要看到自己付出的爱心变成了真实的成果...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这是人们通常对旅游的自嘲,难道这也是“云南访贫者”们的写照?


  是的,尤美相信网友们关心的问题在官网上大概都能找到,但既然这样,能不能就此拜托各位“访贫大员”别再辛苦地车马劳顿跑云南了,照片大家也看够了,再想要看网上也多得是,省下你们那些成千上万哗哗的机票酒店餐饮钱,给孩子们多买几份营养餐吧!


  二笔糊涂账其实都不该糊涂。

  第一笔为啥会成为糊涂账我真不太清楚,按理说,公家出钱,自己出时间、精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合情合理,把机票、火车票、宾馆、酒店、交通、餐饮的正常开支阳光一下,公开透明,有什么不好?越是藏藏捏捏,越让人觉得里头有猫腻。

  第二笔之所以成为糊涂账,则纯属“访贫者”们将公费访贫当成了公费旅游,以为“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就能交差完事,退一万步说,即便是去旅游,也得对旅游对象有个最基本的子丑寅卯的了解吧?

  如此“云南访贫秀”,不招人质疑才怪呢!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