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命运玄机录》之传后语

 suohunzhai 2012-06-11

《命运玄机录》之传后语

——节选自名家紫欽天三年潜心之作《太极博弈原理》第一部万法归宗

(预读版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4766187.html

○子欲养而亲不待

《韩诗外传》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译文如下: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莫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为了我的理想,再加上为君主效力,(没有很好地孝敬父母,)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疏远了亲人,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说完就辞世了。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辞行回家赡养双亲的门徒就有十分之三。

这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典故。

 

○心中的一根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刺,那便是我们对父母的恩情,而最痛的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悔恨会伴随着人的终生,并会时时隐隐作痛。

 

2012年,当我要离开原公司的时候,很多人都劝我:“公司的领导都非常器重你,关照你,继续干下去一定会前途无量的。如果你在其他地方做,其实也差不多的。”

的确如此,这些年来工作上有如沐春风,要离开,有时候我会感到惋惜不舍。

可是继续下去,只能自保。但,还有,我身后的,随年而老去的父母!

所以你们不知道我的压力所在。

为什么医生给我爸做手术的时候非常关注肌酐的高低呢?那是因为肌酐代表了肾的排毒能力,肾越差,肌酐越高,就越容易演变为尿毒症,如果发展为这一步,只能做透析或者换肾,但是无论哪一种情况,一般寿命只有几年,这也是我非常非常忧心的地方。即使做手术把结石除掉了,但是如果肾功能还是很差的话,还是会有这个发展方向。

现在,趁父母还在健康的时候,趁还没有成家带来负担的时候,我必须要稳中求变。

 

有人说,你为什么不使用社会的资源呢?可是,这个社会能帮到我吗?

医保?大病报不了多少,医生早已不再是医者父母心;捐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还是听随命运的安排——等着死……

 

每当我看到别人洋溢着充满喜悦幸福的场景的时候,我都非常羡慕。

但是我深知,这羡慕是没有用的。

——人自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命运,就注定了他要承担的使命!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两个几岁的孩子,在街上乞讨为了凑足埋葬父亲的费用,母亲弱智,全家跻身在公厕旁一个废弃的房子内。

看到挣扎在生活最底层的弱者,除了同情感叹,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唯一能给到他们的——同情,也救不了他们。

 

上大学的时候,在学校安排第一批人员入党的期间,有人推荐我加入共产党,以我当时的学业情况,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是我拒绝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要走一条公职的路,我将不会是一个清廉的人。但是现在,我远比起某些人都有良知,宁愿做一个真小人。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有位同学未婚怀孕同时父亲病危在床,求算于我。几经庙算,前程去向已了然于胸。她问我,“我怎么才能报答你?”,我说,“你对我最大的报答,就是往后的日子里,多行善事,这便是你我的福气。”

如果有一天,你能把太极博弈原理发挥到极致,请你能皈依正途。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