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圖文大觀】植物誌第44輯:玉山莢蒾等十個品種(63P)

 雨中笠翁 2012-06-12


 

 
 
 
【植物圖文大觀】
 
植物誌第44輯:玉山莢蒾等十個品種(63P)
 
圖文資料/網絡   編輯/雨中笠翁
  雨中笠翁编撰雨中笠翁编撰

 

 
║ │ │ │ │ │ │ │ │ │ │ │ ║
║1│9│8│7│6│5│4│3│2│1│ │植║
║0│。│。│。│。│。│。│。│。│。│ │物║
║。│台│臺│玉│白│白│台│加│加│玉│ │名║
║包│灣│灣│山│花│花│灣│拿│拿│山│ │稱║
║籜│姑│雲│菝│鐵│藿│雅│利│大│莢│ │目║
║矢│婆│杉│葜│富│香│楠│海│蓬│蒾│ │錄║
║竹│芋│ │ │豆│薊│ │棗│ │ │ │ ║
║ │ │ │ │ │ │ │ │ │ │ │ ║
 
 
 
 
植物資料美圖雨中笠翁编撰
 
 
1.玉山莢蒾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玉山莢蒾                                             更多玉山莢
  英文名稱: Narrow-leaved Viburnum

  學名:

Viburnum luzonicum Rolfe var. morrisonense (Hayata) Ying
Viburnum integrifolium Hayata
Viburnum foetidum Wall. var. integrifolium (Hay.) Kaneh. et Hatus.

  科名:

忍冬科(Caprifoliaceae)莢蒾屬(Viburnum)

  別名:

玉山糯米樹
  原產地: 種見於菲律賓及中國南部變種為台灣固有種。
  分佈: 廣泛分佈於全島海拔 2,400~3,200 公尺的高山,其中最常見的地區有:何歡山區(鳶峰至昆陽、克難關(大風口)至大禹嶺、小奇萊斷)、玉山(夢露斷崖至排雲山莊)、奇萊山、能高山、秀姑巒山等地
  用途: 1.優良的高山景觀植物:玉山莢可觀花也可觀果,果實成熟時,滿樹紅果,是高山的一大視覺餉宴,其果實富含水汁,是高山鳥類的最愛,也可供食用。
  莖: 灌木,高 1~2.5 公尺,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粗壯而光滑,冬芽卵形

  葉:

葉卵形、闊卵形至卵圓形,長 4~9 公分,寬 3~5 公分,先端漸尖或尾突狀漸尖,基部淺心形或圓,厚紙質或近似革質,葉緣銳尖,有尖突狀鋸齒,表面暗綠色,光滑無毛,背面沿著葉脈有毛茸生長,近基部處常有一至數枚大腺點;側脈 7 對,中脈及側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葉柄長 1~3 公分,光滑無毛或略有毛茸,托葉小,短線形,基部與葉柄相連

  花:

花小形,白色,多數,無柄或有短柄,呈頂生繖房狀聚繖花序,花序軸長 3.5~5 公分,徑約 5.5 公分,有星狀毛茸,花梗短,有 7 條分岐,花萼筒長 0.1 公分,徑 0.07 公分,有星狀毛,先端 5 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長約 0.05 公分,先端銳尖或圓;花冠輪形,徑 0.5 公分,裂片圓形,徑 0.2 公分,雄蕊 5 枚,花絲長 0.25~0.3 公分,花葯長橢圓狀圓形
  果實: 果實為漿果,球形,徑 0.7~0.9 公分,偶而帶有星狀毛,內果皮扁平,有明顯 3 條腹生及 2 條背生溝紋

  特 性:

玉山莢,為落葉灌木,屬於中性略偏陽性的樹木,其最佳生長環境為高大森林邊緣,因為這種環境不但能避免強風的吹襲,且有適量的陽光射入,土壤由於有腐植質的供給也較肥沃;生長方位以東南向最佳。樹高可達 1.5 公尺,分枝甚多,光滑無毛。葉卵形或圓卵形長 6~10 公分寬 3~3.5 公分先端漸尖至銳尖基部心形或圓形邊緣有淺的粗鋸齒中肋及葉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有 6~8 枚;葉背的中肋及葉脈處散生有毛茸;葉柄長 2~3 公分,光滑無毛。花為頂生的聚繖花序,花萼筒甚小,壺形,花後殘存;花冠鐘形,白色,先端有裂片 5 枚,裂片卵形或卵圓形,長 0.4~0.6 公分;雄蕊 5 枚;花絲線形,長 0.2~0.3 公分,花柱甚短。花期為五月至六月間,花和葉幾乎同時長出,花後三、四個月後結果。果實為紅色、球形,直徑 0.6~0.8 公分,晶瑩透明,非常耀眼,和玉山假沙梨、巒大花楸同為秋天高山上最佳的的觀果植物
 
 植物圖片
※※※※※※※※※※※※※※※
 
 
 
 
                                 
 
 
 
 
  2.加拿大蓬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加拿大蓬
  英文名稱: Horseweed,Butterweed,Hogweed,Blood-stanch,Fleabane,Canada Horseweed,Canadian Fleabane,Mare's-tail

  學名:

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 var. canadensis
  科名: 菊科(Compositae)假蓬屬(Conyza)
  別名: 小白酒草、小飛蓬、小蓬草、破布艾、魚膽草、竹葉艾、臭艾、小山艾、馬草、鐵道草蓬、姬昔蓬、小燕草、蛇舌草、竹葉艾、苦蒿、祁州一枝蒿、野茼蒿
    原產地

北美洲。今泛布世界各地自生。

  分佈: 生於路邊、山坡、草叢中,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用途: 1. 藥用:性味:全草:苦、涼。效用:全草或鮮葉入藥:清熱解毒,袪風止癢。治口腔炎,結膜炎,中耳炎,牙痛,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膽囊炎;外用治牛皮癬,跌打損傷,瘡癤腫毒,風濕骨痛,外傷出血;鮮葉搗汁治中耳炎,眼結膜炎。2. 食用:救荒菜。
  莖: 莖綠色,高 30~150 公分,有縱紋,具脫落性的毛,上部多分枝。

  葉:

葉互生,基部葉近匙形,長 7~10 公分,寬 1~1.5 公分,邊緣齒裂或全緣,有緣毛;上部葉條形或條狀披針形。葉比野茼蒿更細狹。

  花:

花序呈頂生的圓錐花叢,其間有小的葉子混生。秋季開小花,頭狀花序徑約 0.25~0.3 公分,具柄,單歧聚繖排列,總苞的苞片條形,4 裂;外圍舌狀花多層,白色,雌性;花冠舌片直立;中央管狀花白色或黃色,兩性花,5 齒裂;柱頭深 2 裂。
  果實: 瘦果扁平略有毛,冠毛先是白色,後轉成稻稈色或銹白色。

  特性:

一年生的草本,莖細長,高 30~150 公分,上部多分枝。葉互生,基部葉近匙形,長 7~10公分,寬 1~1.5 公分,邊緣齒裂或全緣,有緣毛;上部葉條形或條狀披針形。葉比野茼蒿更細狹。花序呈頂生的圓錐花叢,其間有小的葉子混生。秋季開小花,頭狀花序徑約 0.5 公分,具柄,單歧聚繖排列,總苞的苞片條形;外圍舌狀花多層,白色,雌性;花冠舌片直立;中央管狀花白色或黃色,兩性花。瘦果扁平略有毛,冠毛先是白色,後轉成稻稈色或銹白色。
 
 植物圖片
※※※※※※※※※※※※※※※
 
 
 
 
 
 3.加拿利海棗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加拿利海棗                  更多加拿利海棗              筍蛄
  英文名稱: Canary Date PalmKanaarische Dattepalme

  學名:

Phoenix canariensis Hort. ex Chabaud.
Phoenix tenuis Versch.
Phoenix jubae Webb.
  科名: 棕櫚科( Palmae )刺葵屬(Phoenix)
  別名: 加拿列海棗、加拿利刺葵
  原產地 非洲西岸之加拿利島,1869 年引進歐洲,1909、1966、1967、1971年引進台灣。
  分佈: 公園、大型庭園及寬闊道路常見種植為添景樹,台北植物園、墾丁公園、淡水工商校園均有栽培。
  用途: 1. 優良添景樹和行道樹,庭園、校園、公園皆可單植、列植、群植,適合寬闊道路及大型房地產公司列植:在熱帶地區常被栽培作觀賞樹和行道樹。2. 食用:果實指頭大小,熟果可食。
  莖: 幹單一,直立,高 10~15 公尺,徑 50~90 公分,幼時被以枯葉,老樹則葉柄基部殘存。

  葉:

葉頂生叢出,向四方開張,形成大圓形樹冠;葉長 4~6 公尺,略彎呈弧形;小葉 150~200 對,長尖頭,形窄而不為剛直,上部者不等距對生,中央部近等距對生,下部者每 2~3 聚攏簇生,基部則變為針刺;葉柄短,基部肥厚成為多數黃褐色葉鞘網包被於樹幹。

  花:

肉穗花序自葉間抽出,長達 2 公尺,多分枝;雄花:萼杯狀,先端 3 裂,裂片尖銳;花瓣革質,有密縱紋,尖頭或鈍頭;雄蕊較花瓣為短,不完全雌蕊小,呈奶頭狀;雌花:球形,徑 0.4~0.6 公分;萼呈殼斗狀,具 3 脈,先端 3 裂;花瓣略呈腎形,長度較寬度為小;不完全雄蕊齒牙狀,形微小,離生。
  果實: 果實卵狀球形,先端微突頭,長 2.5 公分,成熟時橙黃色,有光澤,不能食用;種子一,橢圓形,中央具深溝、兩端鈍圓,灰褐色,胚基生。

  特性:

莖單生,高可達 15 公尺,直徑 48 公分,最大達 1 公尺,有老葉痕,樹冠上有 50~100 片葉。葉羽狀,長 6 公尺,排列有序;羽片多數,綠色,排列整齊或成對排列,在近頂部從水平角度扭轉。雌雄異株;花序長 1~1.5 公尺,呈橙色;花小,黃色。果長橢圓形,長 2 公分,徑 1.3 公分,熟時黃色至淡紅色;種子長橢圓形,長 1.8 公分,厚 1.2 公分,一側有槽溝,兩端鈍圓,胚基生。加拿利海棗成年樹十分耐旱,并能耐很大的日夜溫差,報導能耐 -12 C°的低溫,與其他種類很容易雜交;幼年時常有許多吸芽,培育時需要及時除去才能形成很好的樹幹。
   其他:

棕梠科植物主要可分為三大類:椰子類、海棗類及棕櫚類。棕梠科植物的用途廣泛,由頭至葉在食衣住行方面與人類的生活關係密切。
1. 
果實:可製成棕櫚油、糖及酒類飲料等產品,像椰子水既清涼又退火,檳榔還具有提神醒腦的效果!
2. 
葉子:葉子可做為屋頂覆,編織水工藝品及衣服等。心芽可以烹調如半天筍3. 樹幹:用來建造房子,還可製成繩索、魚網、掃帚、衣服等。常吃的西谷米是從Metroxylon屬的樹幹髓質粹取的碳水化合物製成。
4. 景觀植物:因為型態挺拔壯觀、落葉少及葉子造型多變,在景觀應用廣泛且備受喜愛。

 
  植物圖片
※※※※※※※※※※※※※※※
 
 
 
 
 
 
 
 
 
 
 
 4.台灣雅楠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台灣雅楠                            更多台灣雅楠
  英文名稱: Taiwan Phoebe
  學   名: Phoebe formosana (Hayata) Hayata
Phoebe formosana
 (Matsum. et Hayata) Hayata
Machilus formosana Hayata
  科   名: 樟科( Lauraceae )雅楠屬(Phoebe )
  別   名: 臺灣雅楠、火炭楠、石楠、內冬子楠、內炭子楠
  原產地: 台灣及大陸
  分   布: 台灣全島中低海拔之闊葉林中均可見,數量多,常成巨木。
  用   途: 1.薪炭材、建築及枕木的最佳材料臺灣產所有"楠木"中,以本種最堅硬,故有"石楠"之稱,又因其材質緻密,燒成木炭,質量具佳,故亦有"火炭楠"之名,是薪炭材、建築及枕木的最佳材料。2.埔里三線蝶幼蟲食草:台灣雅楠的樹葉是埔里三線蝶幼蟲食草。
   莖 喬木,樹高可達 30 公尺以上,徑 60~100 公分;樹皮灰褐色,稍粗糙,皮孔顯著;小枝綠色被灰褐色毛。
  葉: 葉多叢生於小枝條先端,倒卵形或橢圓形,長 12~18 公分,寬 4~7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漸狹厚紙質,全緣但略反捲,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灰白色,著生有短柔毛;羽狀脈,中肋及側脈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背面粉白且被毛,殆平滑。
  花: 花小,多數,黃綠色,開放時徑約 0.35 公分,呈腋生或近似頂生的圓錐花序,花序長 12~20 公分,略具有短柔毛;小花梗長 0.3~0.4 公分,近似光滑,花被筒短,花被片 6 枚,相等,外面有柔毛,卵形,長約 0.2~0.25 公分;完全雄蕊 9 枚,第一、二輪花絲光滑,無腺體,花藥 4 室內向;第三輪花絲基部有 2 枚近似無柄腺體,花藥 4 室外向瓣裂;子房卵形,花柱長 0.15 公分,柱頭略呈盤狀。
  果實: 核果,長橢圓形,長約 1~1.2 公分,兩端有尖突,成熟變為暗紫色,基部有殘存硬化而直立緊貼的花被。
    特   性: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 15 公尺以上;小枝綠色被灰褐色毛。葉厚紙質,倒卵形、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先端銳尖,羽狀脈,中肋及側脈表面稍凹,背凸起,長 12~18 公分,背面粉白且被毛,殆平滑。圓錐花序腋生或近頂生,長 10~15 公分,具短柔毛,花冠黃白色;花序被毛;花被片兩面被柔毛。核果,長橢圓形,兩端尖,成熟變暗紫色,長約 1 公分,宿存花被直立而緊夾於果實之基部。
 
  植物圖片
※※※※※※※※※※※※※※※
 
 
 
 
 
 
 5.白花藿香薊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白花藿香薊                                            紫花藿香薊

  英文名稱:

Tropic Ageratum,Floss Flower

  學名:

Ageratum conyzoides  L.

  科名:

菊科 ( Compositae )霍香薊屬(Ageratum )

  別名:

藿香薊、勝紅薊、一枝香、鹹蝦花、毛麝香、蝶子草、南風草、柳仔癀、白花草、白花香草、白花臭草、Saapan(排灣)。

  原產地: 熱帶美洲,泛熱帶歸化。
  分佈: 在平地、田邊、荒野空地上,常可見到一大片的藿香薊。

  用途:

1. 自然教材材料白花藿香薊由於取材容易,加上葉片柔軟,蒸散作用明顯,因此常用來作為生物課本中「葉片蒸散作用」的自然教材材料。2. 藥用整個植物體都能用來治療蛇傷、蟲傷、跌打撲傷,並可治療小兒胎熱及淋疾。性味:全草:辛、微苦、平。效用:全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止痛止血,排石。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泄瀉,胃痛,崩漏,腎結石,濕疹,鵝口瘡,癰疽腫毒,下肢潰瘍,中耳炎,外傷出血,濕疹癢癢。

  莖:

株高約 50 公分,莖直立,全株有軟毛。

  葉:

葉片呈卵形、對生,有時會呈心形,長5~13公分,有柄,葉片兩面及柄均有毛。

  花:

頭狀花序呈繖房狀排列,花色為白色。

  果: 果實為瘦果,線狀長橢圓形,黑色五稜,冠毛五枚,先端長芒狀,主要靠風力傳播。

  特性:

白花藿香薊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株高約 50 公分,莖直立,全株有軟毛;性喜生長於荒廢向陽地、平地及田邊比較乾燥貧脊的土壤上,它們喜歡曬太陽,適應力很強。和紫花藿香薊比較,紫花藿香薊喜愛生長在比較潮濕而肥沃的土壤中。葉片呈卵形、對生,有時會呈心形,長 5~13 公分,有柄,葉片兩面及柄均有毛。頭狀花序呈繖房狀排列,花色為白色。果實為瘦果,線狀長橢圓形,黑色五稜,冠毛五枚,先端長芒狀,主要靠風力傳播。

 
  植物圖片
※※※※※※※※※※※※※※※
 
 
 
 
 
 6. 白花鐵富豆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白花鐵富豆                           更多白花鐵富豆
  英文名稱: White Tephrosia

  學名:

Tephrosia candida (Roxb.) DC.
Robinia candida Roxb.

  科名:

豆科(Fabaceae)灰毛豆屬(Tephrosia)

  別名:

威氏鐵富豆、山毛豆
  原產地: 大陸華南、馬來西亞、印度
  分佈: 南投縣台南縣、屏東縣
  用途 1.作牧草、綠肥用。
  莖: 小灌木,叢生。莖枝被粗毛,根為主根系。

  葉:

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17~27,長橢圓形,長 5~7 公分,上面無毛,背面密生茸毛,先端銳形。

  花:

總狀花序,花白色,花期在秋季。
  果實: 莢果長橢圓扁平,線形,多毛,長 6~9 公分,穗軸多毛,每莢子約有5~15 粒種子。種子暗褐色,橢圓形。

  特性:

多年生豆科灰毛豆屬小灌木,叢生。莖枝被粗毛,根為主根系。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17~27,長橢圓形,長 5~7 公分,上面無毛,背面密生茸毛,先端銳形。總狀花序,花白色,花期在秋季。莢果長橢圓扁平,線形,多毛,長 6~9 公分,穗軸多毛,每莢子約有5~15 粒種子。種子暗褐色,橢圓形。喜歡充足陽光,即使是夏日艷陽照射,也無害。
 
  植物圖片
※※※※※※※※※※※※※※※
 
 
 
 
 
 7.玉山菝葜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薄葉菝葜                                                更多薄葉菝
  英文名稱:  Sheathed Greenbrier
  學   名: Smilax vaginata Decne.
Smilax tenuissima Hayata
  科   名: 菝契科(Smilacaceae)菝契屬(Smilax)
  別   名: 玉山菝、鞘柄菝
  原產地: 東亞、中國大陸、韓國、日本及菲律賓等地。
  分布: 台灣北中部中央山脈海拔 2,000~3,200 公尺陰涼微溼的山區,小溪邊或林緣箭竹叢中偶可見之。  
  用   途: 1. 食用:熟果可生食,嫩心葉生食外,亦可煮食,老葉曬乾後可泡茶飲用。2. 花材用:紅熟果枝供花材。3. 藥用:根莖供藥用,主治關節疼痛、肌肉麻木等。性味:根、莖:甘、溫;葉:溫。效用:根、莖:清熱解毒,袪風濕、消腫毒、利尿,抗癌。治風濕、水腫、食道炎、疔瘡;葉:外用治癰癤疔瘡、燙傷。
  莖: 多分枝直立灌木,莖纖細,枝直,近圓,無刺,全株光滑,基部具宿存苞片。
  葉: 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1~1.5 公分;葉柄基部鞘狀,葉柄鞘為柄長 1/2(鞘向前端連合),無捲鬚,葉片長 2~6 公分,寬 1.5~3.5 公分;葉甚薄,卵形至闊卵形,或近圓形,葉基心形,葉尖鈍而具芒尖,膜質,下表面粉白色,葉緣為全緣,主脈 3 條,細脈網狀,主脈與細脈再上下表面均明顯,卵至闊卵形。
  花: 繖形花序,花細小,單生,腋出;花序軸長 5~20 公分,花序有花 1~4 朵;花梗長約 0.5 公分;花被片黃綠色,偶帶紅褐色,卵狀三角形。花期 5~6月。
  果: 果實為漿果,徑約 0.5 公分,球形,成熟後變藍色。
    特徵: 多年生小藤本,多分枝直立灌木,莖纖細,枝直,近圓,無刺,全株光滑。葉甚薄,卵至闊卵形,或近圓形,具芒尖,甚薄,膜質,下表面粉白色;,葉柄下半部鞘狀,葉柄鞘為柄長 1/2(鞘向前端連合),無捲鬚;葉於葉柄頂端脫落。繖形花序,花細小,花序有花 1~4 朵;花梗長約 0.5 公分;花被片黃綠色,偶帶紅褐色,卵狀三角形,5~6月開花。果藍色。 性喜陰涼微溼之處,小溪邊或林緣箭竹叢中偶可見之。
 
 植物圖片
※※※※※※※※※※※※※※※
 
                                 
 
 
 
 
 
 8.臺灣雲杉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臺灣雲杉                  更多臺灣雲杉
  英文名稱: Taiwan Spruce

  學名:

Picea morrisonicola Hayata
Picea glehnii auct. non Masters: Matsum. & Hayata
  科名: 松科(Pinaceae)雲杉屬(Picea)
  別名: 玉山雲杉、白松柏、松蘿杜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
  分佈: 生長於台灣全島高海拔約 2,000~3,000 公尺的山地,常與紅檜、台灣鐵杉及台灣冷杉呈混淆狀態生長,較少呈純林者。
  用途: 1.木材用途:木材輕軟,白色或淡黃色,無邊材及心材之區分,易於加工;常用做為箱板材,門扉,門窗,地板等用途;有時亦可製造輕型飛機,用途甚多;為針葉二級木。
  莖: 具有通直的樹幹,樹高最高可達 50 公尺,徑可達 2 公尺;樹皮褐色,常龜裂成細薄片;枝呈規則輪生,小枝細長,略呈下垂狀、淡褐色,光滑無毛。

  葉:

葉線形,長 1.2~1.8 公分,寬 0.25~0.3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截斷狀;葉的橫切面寬度較長(高)度為大,有 2 邊生的樹脂溝。

  花:

單性花,雌雄同株,雄花腋生,圓住形,直立或下垂,黃紅色,花藥縱裂開;雌花頂生於小枝上。
  果實: 毬果圓柱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成熟時呈褐色,長 7~9 公分,徑 2~2.8 公分,下垂;果鱗長約 1.5 公分,寬約 1.2 公分,圓倒卵形,先端圓形,邊緣波狀或全緣,基部楔狀鈍形;苞鱗長約 0.5 公分,卵狀披針形;每果鱗下有種子兩枚,種子有翅,連翅長 1~1.2 公分,扁平。

  特性:

大喬木,具有通直的樹幹,樹高最高可達 50 公尺,徑可達 2 公尺;樹皮褐色,常龜裂成細薄片;枝呈規則輪生,小枝細長,略呈下垂狀、淡褐色,光滑無毛。葉線形,長 1.2~1.8 公分,寬 0.25~0.3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截斷狀;葉的橫切面寬度較長(高)度為大,有 2 邊生的樹脂溝。雄花腋生,黃紅色,花藥縱裂開;雌花頂生於小枝上。毬果圓柱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成熟時呈褐色,長 7~9 公分,徑 2~2.8 公分;果鱗倒卵形,先端圓,基部楔形、全緣;苞鱗短、卵狀披針形;種子有翅,長 0.5~0.8 公分。
 
 植物圖片
※※※※※※※※※※※※※※※
 
 
 
 
 
 
 
 
 
 
 
   9.台灣姑婆芋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台灣姑婆芋                                    更多台灣姑婆芋
  英文名稱: Chinese Taro、Chinese Ape
  學   名: Alocasia cucullata Schott & Endl.
Arum cucullata Lour.
Arum cucullata ( Lour.) Schott
  科   名: 天南星科(Araceae)姑婆芋屬(Alocasia)
  別   名: 臺灣姑婆芋、老虎芋、大麻芋、觀音蓮、假海芋、尖尾芋、番芋、小葉姑婆芋、尖尾姑婆芋
  原產地: 台灣、中國大陸、海南島、印度;臺灣特有種。
  分布: 台灣全境,山野、林下。各地藥圃或庭園也有零星栽培。
  用   途: 1.觀賞用:常被當觀葉植物栽培。2.藥用:性味:根莖或全株:辛、寒、微苦、有毒。效用:根莖及莖: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流行感冒,鉤端螺旋病體,傷寒,肺癆,咳嗽痰喘;外用治毒蛇咬傷,毒蜂螫傷,蜂窩性組織炎及腫毒初起。
  莖: 直立性草本;根莖粗短,肉質;莖高 30~80 公分,具環形葉痕。
  葉: 葉小型,長 10~17 公分;葉片半盾狀生或廣卵狀心形,先端銳尖,全緣;葉柄生於近基端下表面。
  花: 花序柄常單生;春季開花,佛焰苞肉質,綠色;雌花在下,雄花在上,中央為中性花。
  果: 漿果球形,具少數種子。
  特徵: 多年生直立性草本;根莖粗短,肉質;莖高 30~80 公分,具環形葉痕。葉小型,長 10~17 公分;葉片半盾狀生或廣卵狀心形,先端銳尖,全緣;葉柄生於近基端下表面。花序柄常單生;春季開花,佛焰苞肉質,綠色;雌花在下,雄花在上,中央為中性花。漿果球形,具少數種子。
 
 植物圖片
※※※※※※※※※※※※※※※
 
 
 
 
 
 
 
                                 
 
 
 
 
 
 10.包籜矢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包籜矢竹
  英文名稱: Usawa cane
  學   名: Arundinaria usawai Hayata
Pseudosasa usawai (Hayata) Makino & Nemoto
Yushania usawai (Hayata) Lee & Chao
  科   名: 禾本科(Poaceae)青籬竹屬(Arundinaria)
  別名: 包籜箭竹、矢竹仔、箭竹仔、矢竹、孤竹仔筍、劍筍、箭竹、臺灣矢竹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
  分布: 產於台灣北、中及東部低海拔山區。大多分布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域內海拔 600~1000 公尺左右,少部份分布在新竹、宜蘭等中部及東部低海拔山區。
  用   途: 1. 民生用途:1.ㄅ.莖稈作箭桿用:其桿纖細,堅韌適中,曾被拿來當作箭桿的材料,所以又叫箭竹。ㄆ.莖稈可以拿來當建材、花材用。ㄇ.食用:筍味美,可供食用。2.蝴蝶食草:是雌褐蔭蝶的幼蟲食草。3.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在原生地,火災後能快速重生,根系旺盛,具攔截雨水、水土保持、涵養水源等功能。
  莖:

高約 2~3 公尺,具地下走莖,稈之節上有一圈淡褐色至金褐色毛茸;稈節生 1~3 枝

  葉:

葉身暗綠色,長 15~20 公分,寬 2 公分,常全緣,偶單邊具微鋸齒,常 1~3 葉一簇,葉舌膜質透明,上緣有毛,葉下表面細脈無突起。籜鞘表面光滑,無毛;籜葉披針形,銳尖,質厚,橢圓形,上部漸尖,基部略呈偏斜形,表面暗綠,背面粉綠;主脈在表面者扁平,呈暗綠色;籜葉外面被紫褐色、扁壓狀短毛及彎曲之白色茸毛,發筍期 3~5 月。

  花:

花為總狀花序,生於葉枝頂端,小穗極長,柱頭 2,羽毛狀。

  果: 果實為穎果,種子叫竹米。
  特徵:

包籜矢竹之所以稱之「包籜」,乃是因為它的籜葉到長大成筍時都不曾脫落褪去。高約 2~3 公尺,具地下走莖,稈之節上有一圈淡褐色至金褐色毛茸;稈節生 1~3 枝;散生式的叢生型,就是它一方面略成叢生狀,然而,又可以地下走莖來擴張群落的地盤。葉身暗綠色,長 15~20 公分,寬 2 公分,常全緣,偶單邊具微鋸齒,常 1~3 葉一簇,葉舌膜質透明,上緣有毛,葉下表面細脈無突起。籜鞘表面光滑,無毛;籜葉披針形,銳尖,質厚,橢圓形,上部漸尖,基部略呈偏斜形,表面暗綠,背面粉綠;主脈在表面者扁平,呈暗綠色;籜葉外面被紫褐色、扁壓狀短毛及彎曲之白色茸毛,發筍期 3~5 月。花為總狀花序,生於葉枝頂端,小穗極長,柱頭 2,羽毛狀。

 
 植物圖片
※※※※※※※※※※※※※※※
 
 
 
 
 
 
雨中笠翁图书馆
 
雨中笠翁编撰 雨中笠翁编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