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算管理审计案例及分析

 fjzhen 2012-06-12
预算管理审计案例及分析
审计学会秘书处     2009-08-10

为全面了解企业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揭示和反映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建议,促进企业加强预算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对企业预算管理进行审计。

一、预算管理审计的对象及依据

此次审计对象是企业及其所属单位、全资及控股单位。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有关财经法规,企业年度预算,企业批准(包括调整)的所属单位年度预算,所属单位有关规定。

二、预算管理审计的内容和重点

()基本情况。主要检查企业是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预算的内部控制规定,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预算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切收支是否纳入预算范畴,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否建立预算管理机构,职责是否明确,是否建立了必要的工作制度。

()检查预算编制情况。主要检查单位年度预算方案是否符合本单位发展战略、经营目标、投资及筹资计划等;预算编制是否符合“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编制的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及筹资预算,是否符合生产经营实际,成本效益原则和风险控制要求,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严格控制风险;是否根据年度预算编制月度执行预算;调整预算是否按规定程序报经上级审批。

()检查预算执行情况。主要检查单位是否建立了预算执行责任制度,是否将本单位确定的预算目标落实到具体单位;单位对确定的预算目标是否按时间进度进行分解,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是否报告或反馈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单位预算目标的影响,促进单位完成预算目标;是否建立预算管理基础信息数据库;是否建立预算执行情况预警机制;是否建立预算执行情况跟踪分析和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制度,是否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是否建立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和奖惩制度,是否建立了预算报告制度。

()检查损益预算情况。主要检查单位收入预算是否根据企业年度业务发展计划确定的产品的价格预测及价格编制;有无在编制收入预算中弄虚作假,多编、少编或漏编收入的问题;是否建立了成本预测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是否明确了责任成本范围;各项成本核算是否真实、合规,支出的界限和开支范围划分是否清楚,是否符合企业关于财务、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成本费用归集分配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建立了各项费用的预测、计划、核算、分配、考核责任制度及奖惩制度;费用预算是否符合企业有关规定,是否遵循有关标准、定额,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生产、管理实际需要;费用的支付是否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标准、范围执行,费用的归集、分配、核算是否合规;期间费用的配比原则应用是否恰当,有无将资本性支出费用在期间费用中核算的情况,等等。   

()检查资本性预算情况。主要检查资本性支出预算是否符合企业发展规划及年度业务发展计划要求;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是否列入当期投资计划;项目投资总量控制和筹资安排是否符合企业规定,是否与企业规划和当年计划安排一致,是否建立了严格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项目是否经可研论证,并建立了项目投资负责人制度、项目后评估制度;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是否实行审计监督包括开工前审计,预()结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

()检查债务预算审计。主要检查企业是否根据资产负债率控制目标制定合理债务规模,借款增减是否以现金流量增减为基础;各项债务是否纳入企业统一管理,有无擅自对外借款情况;债务融资计划及融资方案是否根据企业业务发展计划和债务控制目标制定;新增银行借款,是否在银行授信范围内;是否严格遵循企业关于借款担保管理的规定,各项借款的账务处理是否真实、合规。

()检查现金流量预算审计。主要检查企业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的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企业有关规定;是否加强现金流预算管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预算是否依据经营活动对现金流量的需求,投资和筹资现金流量预算是否符合投资总量控制和筹资计划安排;现金流量是否按照现金流量预算控制,各项控制措施是否有效;现金支付是否符合国家和企业规定。

三、审计方法及要求

()主要方法。

1.审阅法。通过审阅企业有关预算制度、相关财务、统计资料,各项考核及管理资料等,对重大问题要查阅会议纪要、文件等资料。

2.分析性复核法。通过充分运用分析性复核审计程序,将预算数、实际发生数与有关数据,包括往年数据、历史数据、同行业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差异,特别是重大差异产生的原因、影响及相关责任。

3.结合其他项目审计相互映证法。通过与管理和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及财务收支审计等相结合开展,在审计中对涉及预算管理问题从相关事例得到线索和证据。

()审计要求。

1.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如下资料:经批准的年度预算及调整预算有关资料;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其他有关会计资料;预算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资料;上年末的决算报表及其有关资料;年度各项经济指标及其完成情况资料;与预算管理有关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预算管理有关的计划统计资料。

2.预算审计一般每年进行一次,特殊情况可临时组织专项审计。

3.审计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预算的执行情况,更要重视预算的编制、分解的科学性、合理性;既要注意总体预算的完成情况,还要注意各分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其重大调整程序的规范性,使审计真正起到规范预算管理,促进提高效益的作用。

四、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审计情况表明,部分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及考核等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预算编制口径偏大;预算执行中对调整情况未建立有效的机制;部分单位预算控制不严,特别是部分项目超预算情况比较严重;个别单位在经营预算编制方面分解不够细致,投资预算存在缺陷,筹资预算权限设计存在漏洞;个别单位考核制度不完善,考核结果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等等。

()原因分析及综合评价。从审计情况看,被审计单位预算的编制、调整、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各单位建立了预算管理机构,严格预算管理程序,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时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部分单位对预算执行情况纳入年终考核,总体预算编制与执行结果偏差率低于3%

()审计意见和建议。针对被审计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及建议。

一是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构,落实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制。

二是建议各单位应建立符合实际的预算控制动态管理机制,对损益预算、资本性预算、债务预算及现金流预算等执行控制环节出现的会计信息不真实、投资超计划、越权审批等问题,加强过程控制和调控。

三是建议进一步研究预算量化考核制度,落实奖惩措施,要加大控制和处罚力度。

五、审计启示

()合理确定审计组织策略。预算管理审计要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出发,可以采取参与式审计的方法,调动被审计单位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专项审计和综合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审计效率。

()明确审计预算目标和效果。审计要明确审计目标和预算效果,注重从体制机制上发现管理漏洞,提出合理化、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发挥审计成果的最大作用。审计成果往往是个性化的问题,要善于归纳总结,针对专题问题可以专题报告,也可以适时反映问题。对属于管理部门职责的问题可以充分反馈审计问题和审计意见,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形成监管合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