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香梅(111岁):我省最长寿的母亲

 huangchuanxia 2012-06-12
 

 

 

 

 

 

张香梅:我省最长寿的母亲

  张香梅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为1900年。她出生农民世家,家境贫寒,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一般农活她都会干。30年前,张香梅丈夫病逝,一家重担落在她肩上。 她和二儿子一直相依为命,上山种蕃薯,下田种水稻,日起而作,日落而息。平时则开荒种菜、养猪养鸡、编织渔网、采茶砍柴。 至今,张香梅还能在儿子的帮助下洗衣服。陈仁连说,母亲爱干净,十分勤俭,看到他的衣服破了,会缝补起来。张香梅一直爱劳动,年轻时身子骨很好,八九十岁还养猪、下地上山砍柴。100岁时看上去和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没什么差别,几乎没生过病,更没进过大医院。就是前两年,她还能织渔网、做饭。近些年来,身体有些衰老,耳朵有点背,还患了高血压,家务活也很少干了,不过还经常洗洗衣服、缝缝补补。去年的时候,老人起床出门摔了一跤后,精神状态大不如前了。

  探访目前我省最长寿的温州苍南老人张香梅,说实话,这一次采访很不容易,近400公里的车程,其中50多公里还是盘山公路,途中我们俯视盘山路两侧:植被茂盛、绝壁千仞、空谷幽深、弯道紧连。这一切似乎都是为此行的采访对象张香梅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终于在海波900多米的凤阳畲族乡鹤峰村,见到了张香梅。她,短发、头戴线帽,白发间仍有不少黑发,据说,黑发是一年比一年多。她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身材瘦小,身穿布衫。老人并不特别,但很爱干净,我们到时正值中午,她正坐在家门口晒着太阳,安详、平静。见有外人来访,很自然用手梳理了一下头发。难怪村里人人称赞她是“勤劳节俭爱卫生的长寿婆”。

  寒暄中,我们试图从老人口中获取一丝关于她自己的信息,但老人已经无法表达,更无法跟我们沟通,邻居说,两年前的一次摔跤,让她丧失了说话的功能,但还听得见,显然她已经进入自己内心的极乐园。现在,只有63岁的二儿子陈仁连才能跟老母亲沟通。我们突然释然了,高寿之年的老人原本就该这样,这是最真实的“长寿之冠”,也是她最好的状态。

  今年112岁的张香梅是苍南县凤阳畲族乡园林村人,她一辈子没进过城,生活在远离城市100多公里、空气清新的小山村。七八年前,张香梅移民到了苍南县赤溪镇鹤峰路安置,才搬下了山。老人和二儿子的家是一间四层落地房,三四层楼的窗户还没有建好,大门是去年政府出资装的保安门。老人家中陈设简陋,母子两人生活靠每月300元的健康长寿补助金以及老人每月200多元的低保补助,平时,儿子打打散工,生计相当清苦。

  最遗憾儿子没成家

  张香梅老人育有3个儿子,大儿子不幸夭折,小儿子从小送人了。一直和二儿子陈仁连生活。二儿子今年63岁,一直没有结婚。邻居告诉我们,陈仁连常常用几天打散工挣来的钱,给母亲买只鸡回家炖着吃,对老人的好,大家都看在眼里。

  她曾说过,家里一直穷,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儿子娶妻生子,而小儿子被抱走后又随了别人的姓。不过在村里人看来,张香梅是一个心态好的老太,她从来没和别的村民红过脸、吵过架。凤阳畲族乡鹤峰村党支部书记雷朝密说,老人为人乐观,心胸豁达,虽然和儿子两人生活困难,但母子感情一直很好。

  爱吃海鲜喜睡觉

  说起母亲的长寿秘诀,陈仁连说,家里的条件差,以前是母亲吃什么,自己吃什么,现在是自己吃什么,母亲就跟着吃什么,从来不挑食,不沾烟酒。“以前住在山里的时候,母亲特别喜欢地瓜干,现在住到镇上,就改吃大米饭了。”

  中午,陈仁连给母亲做了一份淡菜,一盘青菜米线,两条小溪鱼,老人就着汤吃得很香。她用手比划着告诉记者,平时米饭吃得不多,有一平碗。儿子说,这些菜母亲都会尝一尝,慢慢嚼,挺喜欢吃鱼。老人的家中还有自家晒制的豌豆干。 “喜欢睡觉或许是母亲的长寿秘诀吧!”陈仁连告诉说,老人一般晚上六点便入睡,早上要到七八点才睡醒,有时午后还要打个盹。

  平时,张香梅大多是静坐休息,或者屋前屋后散散步,和邻居们打招呼。特别是夏天,到了村里放电影的时候,老人还会让儿子陪着去凑热闹。不过,陈仁连笑着说:“母亲现在是村的老祖宗,可不敢让她走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