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食用油中非食用油的检验
2012-06-12 | 阅:  转:  |  分享 
  
化学教育2009年第10期

生活中的





食用油中非食用油的检验

解洪伟彭友舜谷海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化学系(昌黎校区)066600)

摘要介绍了食用油中含有的桐油、大麻油、蓖麻油、巴豆油、棉籽油及矿物油等非食用油的

检验方法,简便易行,对食用油中含有的非食用油成分的检验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食用油食品检验桐油棉籽油油脂

油脂是人类的重要营养物质,食用油的质量与

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由于食用油加工过程中

的容器混用、运输污染及人为加入等原因,有些食用

油中会含有一些非食用油。非食用油一般都具有不

同程度的毒性,食用后往往会引起中毒。这里介绍

几种食用油中混入非食用油的检验方法。

1混入桐油的检验[13(GB/TS009.37--2003)

桐油是从桐树果实中提取出来的油,工业中用

作油漆及涂料。由于桐油的颜色、味道与一般食用

油相似,故常有误食而中毒者。食用油中如混有桐

油,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检验。

(1)亚硝酸法:取油样5~10滴置于试管中,加

入石油醚2mL使油溶解;再加入亚硝酸钠晶体1g

和5mol/LH:SO。1mL,摇匀后静置片刻,观察溶

液颜色变化。若油样呈现白色,说明油中混有桐油。

本方法适用于豆油、棉籽油及深色油中混有桐

油的检验,不适用于芝麻油和青油。本方法的检出

限量为0.5%。

(2)硫酸法:取油样2滴置于白色点滴板凹穴

中,加入1滴浓硫酸,观察油样颜色变化。如果油中

混有桐油,则呈现深红色并凝为固体,同时颜色逐渐

加深,最后成为黑色凝块。

(2)三氯化锑法:取油样1mL置于试管中,然

后沿试管壁小心加入l%三氯化锑三氯甲烷溶液

1mL,使试管中的溶液分为2层,再将试管置于

40℃温水中加热5~10min。如有桐油存在,在溶

液分层的界面上,会出现紫红色至深咖啡色的环。

本法效果与加热时间有关,加热时间长,颜色加

深。本法对菜籽油、花生油、茶油中混有桐油很灵

敏,其检出限量为0。5%,但豆油、棉籽油存在有干

扰。(注:GB/T为推荐国家标准,下同)

2混入大麻油的检验D,z](GB/T5009.37--2003)

大麻是一种有毒的大麻科植物,其果实含油

30%左右。大麻油呈棕褐色略带淡绿色。由于大麻

籽含有带麻醉性的有毒成分,如四氢大麻酚、大麻二

酚、大麻酚等,故食用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的大麻油

会引起中毒。食用油中混有大麻油,可用对二甲胺

基苯甲醛法检验。

操作:取油样1mL置于试管中,加入1%对二

甲胺基苯甲醛乙醚溶液1mL、浓盐酸1mL,振摇混

匀,静置20min后观察。若酸层呈现深绿色,示有

大麻油存在。

3混入蓖麻油的检验[2.3](GB/T5009.199--2003)

蓖麻油是一种工业和医药上的重要用油,不能

食用,误食后会引起腹泻。食用油中混有蓖麻油,可

用下述方法检验。

(1)颜色反应:取油样数滴置于白色点滴板凹穴

中,再滴加数滴浓硫酸,如果油样呈现淡褐色,说明

含有蓖麻油;也可将油样数滴置于白色点滴板凹穴

中,再滴加数滴浓硝酸,如果油样呈现褐色,说明含

有蓖麻油。

(2)无水乙醇法:蓖麻油能与无水乙醇以任何比

例混合,而其他常见的植物油不易溶于无水乙醇,故

可以根据这一差别检验食用油中混入蓖麻油。

操作:取油样5mL置于有刻度的10mL带塞

离心管中,加入无水乙醇5mL,塞上塞子,剧烈振荡

2min。取下塞子,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中,以

1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取出离心管,静置

30min后,读取离心管下部油层的体积,如低于

5mL,则表示油样中含有蓖麻油。油样中含有的蓖

麻油越多,离心管下部的油层体积就越少。

本方法检出限量为5%。巴豆油也溶于无水乙

醇,故还需用下法作巴豆油的检验。

4混入巴豆油的检验[4](GB/T5009.37--2003)

巴豆油是一种剧毒的非食用油,把巴豆油与氢氧

化钾溶液混合后加热,在两液交界处会产生红棕色的

环,根据这一特殊的现象,可确定巴豆油的存在。

操作:将油样1mL注入小试管中,加入无水乙

醇5mL,充分混匀后,再将此溶液沿试管壁慢慢加

到盛有3mL氢氧化钾饱和溶液的试管中,将此试

管置于40--一50℃温水浴中加热30min。如在两液

界面处出现棕色环,说明有巴豆油存在。因掺入巴

豆油的多少,色环的颜色由红棕色至棕黑色。

(下转第5页)

万方数据

2009年第10期化学教育

击化学在药物开发和聚合物合成中都已从最初的研

究阶段进人应用阶段。但是目前点击化学的研究和

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将来的

发展方向,一方面是发现更多快速、有效、高可靠、高

选择性的反应,一方面是以更精确、更富有创造性的

方法来发掘其潜力。

参考文献

[13KolbHC.FinnMG,SharplessKHAngew.Chem.Int.

Ed.2001,40:2004--2021

E2]BohacekRS。McMartinC。GuidaWcMed.Res.Rev.,

1996,16:3—50

[3]MerrifieldRBJ.Am.Chem.Soc.,1963,85:2149--2154

[4]董卫莉,赵I{光等.有机化学.2006.26(3):z71—277

[53RostovtsevV,GreenLG,FokinVV,eta1.Angew.Chem.

Int.Ed.,2002,41:2596--2599

[6]PringleW,SharplessKBTetrahedronLett.,1999,40:5151

[7]KolbHc.21stAm.Chem.Soc.Meetting,Abstr.Pap.,

2001orgn434

[8]李娟等.化学进展,2007,(11):1754—1760

[9]SharplessKRExpert()piniononDrugDiscovery,2006,1:

525—538

[10]CollmanJP.DevarajNK,ChidseyCED,etal.Langmuir,

2006,22:2457—2464

[11]PurinaS,KaltgradE,FinnMG.BioeonjugateChem.,

2005,16:1536一154l

[12]KacprzaKM,MaierNM,Lindnerw.TetrahedronLetters,

2006,47:8721—8726

[13]张涛,郑朝晖等.化学进展,2008,(8):1090--1101

IntroductionofClickChemistry

LUOXuanlLINDan2SUNYutin92

(1.QiliMiddleSehoolofWuhanHubeiProvince430050;2.InstituteofChemicalEducation,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

AbstractClickchemistryisaquicksyntheticmethodbroughtupbyAmericanchemistSharplesswho

wontheNobelPrizeinchemistry2001.Inthispaper,basicconceptionsofclickchemistryandmainreac—

tiontypesareintroduced.Asanewsyntheticmethod,theapplicationofclickchemistryindrugdiscovery,

polymersynthesisandsurfacemodificationisreviewed.Futuredevelopingtrendsofclickchemistryisalso

prospected.

Keywordsclickchemistry,drugdiscovery,polymersynthesis,surfacemodification,cycloadditionreac—

tion

(上接第2页)“舢驰舢j止“J止舢舢“舢“舢舢舢舢卫舢扯扯“轧舢“舢舢“耻舢皿“皿舢且“舢“且舢舢皿

本方法检出限量为2.5%。棉籽油、菜籽油、豆

油有时也会产生淡红色环,但与巴豆油的红棕色环

很容易区别。

5混入棉籽油的检验[5](参照GB/T5539--1985)

粗制棉籽油中含有有毒物质棉酚,食后会发生

食物中毒。食用油中混有棉籽油,可用哈尔芬试验

检验。

操作:取油样5mL置于试管中,加入1%硫磺

粉二硫化碳溶液5mL,使油溶解后,再加入吡啶1~

2滴,然后将试管置于饱和食盐水中慢慢加热,待盐

水沸腾40min后,取出观察。如果油样呈红色或桔

红色,说明油中掺人了棉籽油。颜色越深,表明棉籽

油越多。

本方法的检出限量为0.2%。

6混入矿物油的检验D,s](GB/TS009.37--2003)

矿物油来源于石油分馏的产物,属于较高级的

直链烷烃,而食用油脂系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尽管

二者在外观上有某些相似,但其化学性质有很大的

差别。作为食用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以在

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即皂化反应),其产物皆

易溶于水;而矿物油则不能皂化,也不溶于水。据此

性质即可通过皂化反应来检验矿物油。

操作:取油样1mL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

人40%氢氧化钾溶液1mI。和无水乙醇25mL,连

接空气冷凝管,用沸水浴加热回流约5min,勤加摇

动,直至皂化完成为止。在锥形瓶中加入沸水

25mL,摇匀观察。如果溶液浑浊或有油状物浮起,

说明有矿物油存在。

本方法检出限量为0.5%。

参考文献

[1]苏锡辉.粮油及制品质量检验.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306。362—366

[2]自满英,张金诚.掺伪粮油食品鉴别检验.北京:中国标准出版

社,1996:136一139

[3]高海生.食品质量优劣及掺假的快速鉴别.北京: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2:219,223~224

[4]卢艳杰.油脂检测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65,

272—274

Is]吴广臣.食品质量检验.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231—232

万方数据

食用油中非食用油的检验

作者:解洪伟,彭友舜,谷海军,XIEHongwei,PENGYoushun,GUHaijun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化学系,昌黎校区,066600

刊名:化学教育

英文刊名: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

年,卷(期):2009,30(10)



参考文献(5条)

1.吴广臣食品质量检验2006

2.卢艳杰油脂检测技术2004

3.高海生食品质量优劣及掺假的快速鉴别2002

4.白满英;张金诚掺伪粮油食品鉴别检验1996

5.苏锡辉粮油及制品质量检验200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xjy200910002.aspx

献花(0)
+1
(本文系一天一招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