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丈怀海故事

 佛学禅宗藏密馆 2012-06-13

 唐代百丈怀海禅师(720—814),福建人,俗姓王,童年出家,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同时入室,跟随马祖道一禅师学禅,时称“三大士”。开悟后,住持百丈山,故世称“百丈怀海”。四方禅僧,纷至沓来,席下人才济济,如沩山、希运等后来都成为了一代宗师。他的法嗣先后有沩山灵祜、黄檗希运、长庆大安等15人。他创设禅院,制定清规,后称《百丈清规》,对禅门规式作出了重大贡献。
        
        怀海参见马祖后,成了马祖侍者。每次施主送斋饭来,怀海一揭开饭盒盖的时候,马祖就拈起一块烧饼,问大众:“是什么?”每回都如此。就这样,怀海在马祖身边呆了三年。
        
        有一次,百丈怀海陪马祖散步,听到野鸭的叫声,马祖问道:“是什么声音?”
        
        怀海答道:“野鸭的叫声。”
        
        过了好久,马祖又问道:“刚才的声音那里去了?”
        
        怀海答道:“飞过去了。”
        
        马祖道一禅师于是扭百丈怀海的鼻子,百丈怀海负痛失声。
        
        接着马祖道一禅师说道:“何曾飞去?”
        
        怀海一听,立即省悟,却回到侍者宿舍里哀声大哭。当时有僧人问道:“你想念父母了吗?”
        
        百丈怀海答道:“没有。”
        
        那僧人又问道:“是被人骂了吗?”
        
        百丈怀海答道:“也不是。”
        
        那僧人更是不解,继续问道:“那你哭什么?”
        
        百丈怀海答道:“我的鼻子被马祖大师扭得疼痛难忍。”
        
        那僧人又问道:“什么原因呢?”
        
        百丈怀海答道:“你去问马祖大师好了。”
        
        于是,那僧人问马祖道一禅师道:“大师,怀海师兄为什么在房里痛哭?”
        
        马祖道一禅师答道:“这是他悟道了,你去问他吧。”
        
        那僧人回到僧房,告诉百丈怀海:“马祖大师说你开悟了,叫我来问你。”
        
        百丈怀海听后哈哈大笑,那僧人感到很惊讶,便问道:“先前哭,现在笑,是何道理?”百丈怀海自言自语:“先前哭,现在笑。”
        
        那僧人更是莫名奇妙。
        
        在禅宗看来,浩瀚世界本来就没有空间和时间的分别,野鸭子飞过仅是一种虚妄的象征而已,怎可说什么飞过来、飞过去? 
      百丈怀海由于执著于虚妄之相和差别意识,故难以开悟;马祖的这一捏,乃是大机大用,把时空的分界当下粉碎,破除其迷执,使百丈怀海顿悟其禅旨。
        
        百丈回答禅友道“以前哭,现在笑”,这是说,时空观念一变,永恒的本体显现,我与世界都不一样了,这便是当下认识自我。
        
        ★ ★ ★ ★ ★ ★
        
        当百丈怀海再度参见马祖道一禅师,师徒俩的问答刚结束时,师父马祖道一禅师振威大喝一声,震得百丈怀海两耳发聩,耳聋了三天。自此以后,百丈怀海深感师父的雷音将随时激励他。
        
        后来,百丈怀海辞别了马祖道一禅师,前往江西奉新大雄山居住,因山峦峻峭,故取名“百丈山”。没多久,四方来参拜百丈怀海的人日渐增多。最先来参拜的要推黄檗希运。
        
        有一天,百丈怀海对众门人说道:“佛法非同小可,老僧过去曾被马祖大师一喝,接连三天耳聋。”
        
        黄檗希运听到此话,不禁连连吐舌,惊异不已。
        
        百丈怀海问黄檗希运道:“你以后是否要继承马祖大师的机法?”
        
        黄檗希运答道:“不一定。今天因为师父举了这一公案,才知道马祖大师的大机大用,但我还不了解他。如果以后我继承马祖大师的机法,恐怕很难接引到学人。”

 百丈怀海说道:“是的,是的!你的看法与我相同,只是德性比师父减少了一半。只有见解超过了师父,才能承担起禅教大法的传授。你在很多地方都超过了师父的见解。”
        
        黄檗希运听后,恭敬地行了个大礼。
        
        ★ ★ ★ ★ ★ ★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继承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创立一套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就是此意。这是怀海禅师对禅宗的又一个巨大贡献。 
      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
        
        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更不肯假手他人。 
        
        百丈怀海禅师九十四岁时,还与弟子们一起劳动。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
        
        弟子们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众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如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服务的决心,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 
        
        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的问道为何不饮不食? 
        
        百丈禅师说道:“既然没有工作,怎能吃饭?” 
        
        弟子们无奈,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
        
        百丈禅师的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 ★ ★ ★ ★ ★
        
        百丈怀海禅师每天上法堂,总有一个老人夹杂在百丈怀海禅师的众门人中听法。众人离开,老人亦离开。忽然有一天,百丈怀海禅师说法结束后,众门人都退出了法堂,只有老人未走。
        
        于是,百丈怀海禅师就问道:“面前站立的又是什么人?”
        
        老人答道:“我不是人,而是在过去迦叶佛时,曾住在此山,因有一学人问:‘出家修行的人还落入因果吗?’我答道:‘不落因果。’然后,500年来我一直是野狐身,今天请大师为我开示,让我脱离野狐身。”
        
        百丈怀海禅师说道:“你问吧。”
        
        老人问道:“出家修行人还落因果吗?”
        
        百丈怀海禅师答道:“不昧因果。”
        
        老人听后大悟,急忙施礼道:“我已脱离野狐身,住在山后。请求依亡僧还身。”
        
        百丈怀海禅师立即召集众僧,饭后送亡憎。众门人纷纷议论,大家都是好好的,又没有死人,为什么饭后要送亡僧?到底谁死了,众皆茫然。饭后,百丈怀海掸师带领众门人来到山后大盘石下,以拄杖挑出一只已死的黑毛大狐狸,斋后即按送亡僧之礼火化。
        
        这则公案是借托一老人500年前,由于错答因果问题,遭致堕野狐身,后经百丈怀海启发,明白了不隐藏因果的道理,方得还人身的故事,宣扬佛教的因果轮回教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