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好的,那么对于广大考生来说,确定具体的志愿学校和专业以及他们的顺序是一件让人特别头疼的事情,其实填报志愿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那么站在您的角度来看,您认为填报志愿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和步骤呢?
李金鹤:这个原则怎么说呢?我先说说总的原则,因为具体的原则以后有机会咱们再介绍。 总的原则我建议,因为往年这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有一些通病,这些通病我做这么几个建议: 第一个,期望要适度,报哪个学校,报哪些学校,期望一定要适度,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个,谁都想上个最好更好的学校,尤其是家长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强烈,所以所选定的目标院校往往容易超出咱们考生的实力,总是高出10分、20分找学校,认为这样的学校才好,但是考生能去的学校都觉得这个学校不怎么好。所以这样我建议期望要适度,面对现实,一定要把考生的实力把握准。
第二个,眼界应该放宽。我也接触很多考生和家长,对于高考志愿限定得太死,比如说在地域上,我只到某个沿海城市或者只到北京,或者只到上海等等,这我感觉限定得太死了,地域上要放宽一些。有的对专业限定得太死,当然了,对个别考生,专业兴趣特别浓厚的这样的个别考生,就立志一辈子就干一项研究或者某项工作的,他们的专业尽量要满足,但是对于多数考生来说,没有明显的专业兴趣,这就不要限制得太死,宽泛一些。
第三个,错误要避免。填报高考志愿有些基本原则必须遵循,不能违反,另外填报高考志愿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也不能出现错误,刚才我说的限报专业,由于身体原因明确规定哪些专业你不能报,报了也不能录取,往年都有一些考生都会犯这些低级错误,这里一定要杜绝常识性错误,原则性错误不能犯。
第四个,举重若轻。高考报志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许关系到考生今后一辈子的发展,所以很多家长就特别特别重视这个事儿,好,但是这个事儿从一定程度上重视是应该的,但是也没有必要把它弄得太紧张,看得好像高考这个志愿就是百分之百决定了他今后一辈子的发展,这没必要。而且高考有的家长和考生把这个填报志愿,就想通过填报志愿把方方面面的问题都照顾到,包括以后的就业、发展方方面面都想得很远,如果把这些东西都考虑到位,面面俱到的话,那这个志愿就没法报了,所以要有所舍,抓住最主要的达到基本的目的就可以了。
填报高考志愿的具体步骤,应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走: 第一步,应该了解并且圈定考生的兴趣和爱好,首先应该了解考生想做什么?想干什么,尽量照顾他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步,应该根据考生的兴趣爱好和实力去初选目标院校,这个可以筛选得稍微多一些,而且把它分成三个类似,第一个最想去哪些学校,第二个愿意去哪些学校,第三个我认同哪些学校。在这个基础之上应该拟定志愿方案,志愿草案,这个志愿草案就应该结合自己筛选的目标院校再结合本省的各批次高考志愿方案设置的情况,把志愿草案拟定出来。这个草案拟定出来以后。 第三步,就是审定可调整的志愿方案。这一步也很关键,因为草案毕竟是草案,做出来以后应该和家长坐在一起详细的研讨,从能否被录取的角度,从能否有利于今后发展的角度,能否最大可能的满足考生的兴趣和爱好的这个角度去审定和调整。
而且这个审定和调整方案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要做,从头到尾,从上到下,这个志愿方案的每一步,每一个可能录取的结果都要逐一的进行确认,如果第一志愿我录取上了这个学校,怎么样?如果录取不上往下应该往哪儿走?下一步有可能被哪个院校录取,如果录取了这个结果认不认可?一直到最后,要让所有的可能的录取结果都要变成我们认可的结果,这个方案才不会出现问题。
主持人:好的。那么我们都知道,考后填报志愿还分成两种,一种是估分填报志愿,另外一种是知分填报志愿,就是我们所说的成绩公布以后再填报志愿,这两种填报志愿您觉得有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呢?
李金鹤:他们的基本方法我觉得都是一样的,最终填报志愿我们觉得应该是通过对考生实力和院校可能的录取分数进行比对,看究竟我这个考生,这个分数能被哪些院校录取,进行这样的比对,这个比对要解决两个问题,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考生究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对于这个我提个建议,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是以分数,按照绝对分数来说话,对考生实力,比如这个考生多少分?600分、500分,我建议用分数线差来把握考生的实力。什么是分数线差?假设这个考生属于一本层次的,他能够比一本线高出多少分,这叫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不是绝对分数,相对分数,如果这个考生是二本的,他能够比二本线高出多少分,依此类推,三本都是一样,用这个指标来把握考生的能力更科学,因为各个省每年的试卷难度不一样,各批次的控制线每个年度也会有波动,那么不同的年度,同一个分数,比如今年600分和去年的600分不见得能划等号,所以我们应该用分数线差来衡量考生的实力。
院校可能录取分数也应该要衡量,比如08年一本线是530分,院校录取分数比530分高出多少分?这个都要做比对。这是基本的方法,其他的工作都是一些前期准备工作,都是为这个比对做准备的。
要说不同点,基本方法没有区别,不同点就是在把握考生实力的时候有区别,知分填报志愿,考生的实力这个准确的数字一分都不差,知道分数,我考了600分,一本线520分,我高出80分,我拥有高出一本线80分的分数线上,这是一个确定的数据。估分填报志愿,这个对考生的实力,考生所拥有的分数线不确定,它只是一个范围,因为准确的分数不知道,准确的一本线、二本线我也不知道,我只能根据高考的估分情况,只能根据平时模拟考试的情况来对我的实力进行一个估判,我可能高出一本线50分到60分,它只是一个范围,估分填报志愿这个肯定有误差,会增加风险,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填好保底院校,以防万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