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本会计学》教案

 庋藏天下 2012-06-13
《成本会计学》教案
[ 发布时间:2008-05-19 | 文章作者: | 单位: | 浏览:6137次 ]
打印本页

一、课程性质                    
    成本会计属于对内会计,其核算方法和核算内容国家没有统一规定,只作了一些规范要求。本门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很密切,教学中突出实践操作环节。
   《成本会计学》课程学时分配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时数为:64学时(含课堂练习);实训时数为:16学时(实务操作)。具体如下表:
 

章 节 内 容教学时数 实训时数
第一章  成本会计的内容、任务和工作组织
第二章  费用的分类和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三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第五章  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4
4
30
20
  
6
 
 
 
14
    2
合计   64
16

 
    成本会计是企业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属于对内会计,不对外公开。因而其核算内容、核算程序和核算方法,国家没有统一规定,只作了一些规范要求。本教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2006》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及有关政策,围绕着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展开阐述,直至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本章累计课次    2每次课时   2累 计 课 时  4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理解成本会计的内容:成本的经济实质;理论成本和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
● 了解我国成本制度的沿革:全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即完全成本法)
● 理解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和主要任务
● 了解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主 
要 
授 
课 
内 
容 
 
第一章   成本会计的内容、任务和工作组织
 
本章内容在讲解时,打乱原顺序,对课本中没有提到而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要加以补充。
学习本门课程的学生已经学过了会计的专业课程,有了比较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但对于成本核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ppt图片讲解、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并回答问题。但是要强调学生的定位是成本会计核算人员,要重视自身的定位,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1.成本会计的工作内涵?岗位分工?有何重要性?
   结合简单会计核算丁字账,说明购料、领料、用料以及产品完工对外销售环节的联系。(成本核算一般程序图)
2.服装、品牌鞋、自行车、五金配件、奥运产品等一系列产品的生产过程?成本的计算?各自的定价?
3.结合实例学习课本中的重要理论。
 
可以让同学们举出身边与成本会计相关的实例或谈谈为什么学习成本会计。
另外,要将学生将来面临的毕业与就业与本门课程相结合,向学生讲清楚本门课程的专业实践性很强,学好本门课程相当于对就业开辟了一条途径。
 
 
与 
难 
点 
重点
—是成本的经济实质,成本的经济实质可以概括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资金的总和。二是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内容即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三是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和任务,成本会计的任务是成本会计职能的具体化,也是人们期望成本会计应达到的目的和对成本会计的要求。
难点
一是成本经济实质和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的区别。二是全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内容和特点。
  
 
授 
课 
方 
式 
1.课堂讲授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
2.对于成本会计的认识要在课堂上展开课堂讨论。
3.重点板书“购、存、产、销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多媒体图片进行举例分析。
4.利用启发式向学生提出:
(1)什么是成本?
(2)我国工业企业采用的成本核方法?
 
 
 
 
 
备注 
这门课程很有实践意义,并且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讲述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济学知识,不可照本宣科。既要激发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学习兴趣,又要加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本次课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让学生有一个一般了解,讲课过程在解释清楚含义的基础上,重要的是说明这些内容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累计课次    2每次课时   2累 计 课 时  4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1.了解工业企业费用的分类
2.理解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3.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主 
要 
授 
课 
内 
容 
第二章  费用的分类和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一节  费用的分类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一、贯彻落实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二、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三、建立和健全存货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四、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五、认真执行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六、按照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第三节  成本会计科目的设置
“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科目。如果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还应设置“废品损失”科目。
 
 
与 
难 
点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
一是费用的分类,最基本的是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分类。二是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本章的难点内容有:
一是费用的分类;
二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为了加强成本审核、控制,正确、及时地计算成本,企业应做好相应的基础工作。
三是通过本章的内容理解成本核算一般程序图。
 
授  课 
方  式 
1.课堂讲授,运用多媒体教学。
2.重点内容以板书形式书写。
 
备注 
本章从加强成本管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角度出发,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成本核算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包括:工业企业费用的分类、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和成本核算所设置的主要会计科目及其账务处理程序。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成本核算打好基础。
本章累计课次    15每次课时   2累 计 课 时  30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特点和进行成本管理的要求对确定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影响
2. 理解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的重要性
3. 理解和掌握费用在各种产品和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4. 了解在产品数量核算的重要性
5. 理解和掌握如何根据工业企业具体条件选择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主 
要 
授 
课 
内 
容 
第三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
第二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原材料费用、燃料费用、周转材料
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四、职工薪酬的分配
五、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分配   六、利息费用的核算
七、税金的核算             八、其他费用的核算
第三节  预付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
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一般有:生产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
第六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不可修复废品、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第七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
第八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二)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三)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
(四)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五)约当产量比例法(六)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七)定额比例法
三、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授 
课 
方 
式 
1.课堂讲授,运用多媒体、板书教学。
2.做练习册中的习题,掌握本章内容。
  
备注 
 本章阐述了各种费用的横向归集与分配(即在各种产品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与分配)和各种费用的纵向归集与分配(即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共同构成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原理,是成本核算中最基本的内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费用的横向和纵向归集与分配的各种方法。
本章累计课次    10每次课 时   2累 计 课时  20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1.了解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理解和掌握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核算程序(包括计算程序、具体方法和账务处理)
3.理解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主 
要 
授 
课 
内 
容 
第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第一节  品种法
第二节  分批法
第三节  分步法
第四节  分类法
第五节  定额法
第六节  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第七节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与 
难 
点 
   本章重点:理解和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和分类法、定额法与生产类型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的关系以及各种方法的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核算过程。
本章难点:是简化分批法、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及成本还原、平行转分步法的核算程序、分类法特点和类内各种产品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定额法的特点、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以及定额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在实际工作中,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如何同时应用和结合应用。
 
授  课 
方  式 
1.课堂讲授,运用多媒体、板书教学。
2.重点实际案例讲解,运用实务操作。
3.启发学生回答对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
  
 
 
备注 
 
本章配以完整的例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常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的特点、适用范围、计算程序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同时简单介绍了西方成本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并与我国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对比阐明各自的可取之处和不足。
本章累计课次    3每次课时   2累 计 课 时  6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1. 了解成本、费用报表的作用、种类
2. 理解和掌握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程序和分析方法
3. 理解和掌握各种成本报表的内容结构、编制方法和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分析各种成本报表
4. 理解分析各种费用报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主 
要 
授 
课 
内 
容 
第五章  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第一节  成本、费用报表的作用和种类
第二节  成本、费用报表编制、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产品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第四节  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一是各种成本、费用报表(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期间费用明细表等)的编制。
二是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常用的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等。
难点
一是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包括产品成本表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二是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费用报表主要包括:制造费用明细表、销售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
授  课 
方  式 
1.课堂讲授,运用多媒体教学。
2.启发学生能够自己编制分析成本报表。
  
备注 
 
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是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本章在阐述成本、费用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和各种费用明细表的内容结构、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为了发挥成本核算及时指导生产的作用,并将成本管理与技术管理结合,除了系统阐述如何根据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定期编报上述成本报表外,还介绍了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成本影响分析。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通过实务练习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运用,既巩固课程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进行成本会计模拟实务训练的技能。
  
  
主 
要 
授 
课 
内 
容 
综合实训课
 主要内容:
实训一  成本核算一般程序
实训二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实训三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实训四  废品损失的核算
实训五  期间费用核算
实训六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实训七  品种法的核算程序(生产圆珠笔和碳素笔)
实训八  分批法的核算程序(服装加工企业为例)
实训九  分步法的核算程序(以家具加工企业为例)
实训十  分类法的核算程序(以印染厂为例)
实训十一  定额法的核算程序
实训十二  产品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详见《习题集》和具体综合例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种费用分配以及成本计算方法具体运用的实际操作技能
难点: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的实际应用。
  
授  课  方  式 
 
1.   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在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
2.   主要要求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
  
备注 
 
通过“综合模拟实验”,使学生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得以融会贯通,得以巩固提高。


讲 稿
第一章  成本会计的内容、任务和工作组织
学习本门课程的学生已经学过了会计的专业课程,有了比较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但对于成本核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ppt图片讲解、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并回答问题。但是要强调学生的定位是成本会计核算人员,要重视自身的定位,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一、成本会计的工作内涵?岗位分工?有何重要性?
   结合简单会计核算丁字账,说明购料、领料、用料以及产品完工对外销售环节的联系。(成本核算一般程序图)
 
会计岗位分工
一个小公司会计部门可能只有两个人,出纳和会计。
但是一个规模较大的生产型企业,会计岗位细化,主要有:
出纳                   负责货币资金的结算
记账会计                   会计记录
材料会计或库管会计         材料收发存
成本会计               成本核算
税务会计                   纳税申报、缴税
预算会计                   企业预算
财务分析会计               财务分析
主管会计                   审核会计记录、批准经济业务
统计会计                   统计会计信息
内部审计会计               执行内部控制
 
 
二、品牌鞋、服装、自行车、五金配件、奥运产品等一系列产品的生产过程?成本的计算?各自的定价?
 
课本中的重要理论知识:
 
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内容
    一、成本的经济实质
1、成本的经济实质(重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注意:理论成本C+V,针对的是全部劳动耗费,是“全部成本”的概念。)
   
2、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的成本的差别(2方面)
尤其注意(1)成本实际开支范围是由国家界定的
        (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指的是产品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原材料、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等),不含期间费用。
 
                         
二、全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
(一)全部成本法(1993年以前 )
全部成本法(full costing)是指将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将其全部对象化,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核算方法。
(二)制造成本法(1993年以后,后来又出现了变动成本法,见《管理会计》)
制造成本法又称完全成本法(factory price&manufacturing cost)是指将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分为制造成本与非制造成本的基础上,再将制造成本对象化,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而非制造成本则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成本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
(三)企业作为制定产品价格重要依据的成本,应该是全部成本,而非制造成本。
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内容包括产品的生产成本(cost of production&manufacturing cost&fabricating cost)和期间费用(period charge)。
 
 
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和主要内容
   成本会计工作的环节,是指成本会计应该做哪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地说成本会计工作的环节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七个环节。成本会计正是通过这些环节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圆满地完成成本会计的任务。其中,进行成本核算,提供真实、有用的核算资料,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成本会计的任务(cost accounting task)是成本会计工作的具体化,也是人们期望成本会计应达到的目的和对成本会计的要求。
 
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 成本会计机构
①成本会计机构—是指在企业中直接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机构;
                          可以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②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分工  
机构的分工                           可以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     集中工作(适合小型企业)
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               
                         分散工作(适宜大中型企业)
(二)、成本会计人员
(三)、成本会计制度
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
第二章   费用的分类和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一节   费用的分类
 

费用按经济
内容
(费用要素)
费用按经济用途生 产 费 用其他分类
生产工艺
关系
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与产量的关系
劳动对象
劳动手段
活劳动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职工薪酬
5折旧费
6利息费用
7税金
8其他费用
 
生产费用
(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
2燃料及动力
3直接人工
4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
1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
1直接生产
费用
2间接生产
费用

注意:这两种分类的联系和区别
 

1直接计入
费用
2间接计入
费用
1变动费用
2固定费用

 
1、某企业本月发生的各种应付税金为:印花税25000元,增值税22000元,资源税15000元,土地使用税25000元,所得税1800元,房产税6000元,车船使用税4000元。要求:计算本月费用要素中税金费用的金额。
 
税金费用=25000+25000+6000+4000=60000元
 
2、资料:某企业为生产耗用外购主要材料250000元,外购辅助材料80000元,外购低值易耗品7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耗用外购主要材料150000元,耗用外购辅助材料50000元,耗用自制材料20000元;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外购主要材料50000元,辅助材料30000元,低值易耗品70000元,车间生产设备的折旧5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60000元,生产工人工资80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00000元,厂部办公用房及设备的折旧费55000元。按工资14%的比例提取应付福利费。
要求:(1)计算生产费用要素:外购材料、折旧费、工资和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的金额。
外构材料=250000+80000+70000=400000元
折旧费=5000+55000=60000元
工资=60000+80000+100000=240000元
应付福利费=240000×14%=33600元
(2)计算产品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金额。
 
直接材料=150000+50000+20000=220000元
直接人工=80000+80000×14%=91200元
制造费用=50000+30000+70000+5000+60000+60000×14%=223400元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一、贯彻落实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二、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如在“材料采购”账户中,只核算购入材料的买价,将应计入购入材料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采购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不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等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而全部计入某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加大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
   某企业从木材厂拉入圆木50吨,其他木料50吨,运杂费共计30000元,全部由圆木负担,这样购入圆木的采购成本多计15000元,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则少计15000元,从而造成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核算不实。
企业原先一直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木材的实际成本,截止6月底木材的帐面结存100立方米,单位成本为180元/立方米,余额为180000元。下半年购进木材3000立方米,金额为1575000元(其中7月份购进木材1700立方米,单位成本400元/立方米,余额为680000元;10月份购进木材1750立方米,单位成本460元/立方米,余额为80500元。从7月份开始,未经审批使改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木材的实际成本。这样就会人为地调节了发出存货成本,销售成本和利润,你能分析吗?
 
三、建立和健全存货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企业车间领料员、成本核算员与仓库保管员,共谋贪污盗窃电器材料。由领料员填写领料单,不经车间领导审批,直接到仓库领料;仓库保管员不按发料要求进行审核,即签字发料,随后合伙将实物偷运出厂。在账务处理时,只依据领料单作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内部往来”科目的账务处理,而漏掉了材料入库和出库的核算程序。
企业在年终车间办理领料手续,填制领料单,而实际未领料,车间成本核算员根据领料单填写的用途,以产品生产用料和车间维修用料为名,分别作增加产品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帐务处理,年终,再以少保留在产品成本、多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舞弊方式,将虚增的产品成本,人为地转入销售成本,相应地虚减利润总额。
如某家专门生产毛线的企业,在年终进行财产清查时,发现库房由于质量原因,使许多库存毛线发生霉烂、虫蛀,损失价值达60万元。企业在预计全年收支情况后,发现如要列报毁损,企业就会由盈利转为亏损。该企业职工工资实行“工效挂钩”方式,如果企业亏损,职工就不能晋升工资,并影响到年终奖金的发放。权衡之后,企业领导授意财会部门,将应报损的材料全部从财产清查表中去掉,实物仍留存在仓库不作处理,年终将账面数额结转下年度。这样的结果导致企业一方面当年形成虚盈实亏,另一方面为以后年度埋藏了潜亏因素。
 
四、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如:某厂职工利用一张字迹模糊,只有小写金额没有大写金额的发票,在金额“50.12”元前添写“1”,改为“150.12”元,同时按150.12元添加大写金额,在财务科顺利报销。
 某企业2006年6月份销售产品的现金收入共有305笔,总价值为457500元,其中同为1200元的现金销货发票就多达80张,会计人员在汇总收入时,少加了3张1200元的发票(计3600元),使记账凭证上的现金收入成为453900元。出纳人员在月末清点现金时发现当月长款3600元,于是便将这部分长款装入了自己的腰包。
如审查某企业凭证时,就发现该企业为粉饰财务状况,虚构产品销售,授意财务会员设法增加150万元的销售收入,财会人员即直接编制记账凭证,摘要填写销售商品给某公司,并据以记账,后无附任何原始凭证。又如审查某企业收款凭证时,发现该企业制单日期与原始凭证的日期几乎相差一年,按财务制度规定,开出发票日与编制现金收款凭证并据以记账日期应相符或者比较相近,经详查,发现造成不相符的原因是出纳员收款后未及时入账而挪用公款"炒股",一年后才予以归还。
 
五、认真执行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六、按照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第三节    成本会计科目的设置
 
    企业一般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科目。如果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还应设置“废品损失”科目。(科目名称,账户核算的内容,设置明细账依据)
第三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所谓成本计算对象(cost objective),就是生产费用归属的对象,通俗地讲就是计算什么的成本。为了进行决策,企业管理者需要知道企业进行各种活动的成本,这些活动就是成本计算对象。
可以是产品的品种,也可以是产品的批别或者是产品的生产步骤。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
(一)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工业企业的生产,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两种类型。
(二)生产组织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工业企业的生产,按其生产组织特点,可以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
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是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也是确定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见中职PPT230-232)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
(一)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的费用界限
(二)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
(三)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四)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第二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且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用),直接计入 “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中对应的成本项目中。生产一种产品,直接计入;几种产品共同耗用,要分配计入。
费用的分配标准:成果类、消耗类、定额类
     分配公式:P30   
    例:A、B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1000元,按产量分配。产量分别为:40、60件。如何分配?
 
2、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没设成本项目的费用(机器设备折旧费和修理费)计入“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及明细账有关成本项目。再将“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明细账有关成本项目。
 
3、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先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明细账有关项目。然后再分配转出计入相关科目。
 
4、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应分别计入其总账科目和所属明细账,然后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计入当月损益。
 
5、购建和建造固定资产的费用,计入“在建工程”,购买无形资产的费用,计入“无形资产”。不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的各种材料,无论是外购材料或是自制材料,都根据审核后的领、退料凭证,按照材料的用途分配材料费用,分别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各种期间费用和在建工程等。
(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1、分配方法:(1)原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2)原材料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两种方法的区别?板书列示。
 
消耗定额、定额消耗量;费用定额、定额费用之间的关系(板书)
 
 
2、账务处理:                         
借:基本生产成本 (直接生产产品耗用)
       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车间生产耗用)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部门耗用)
       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
       销售费用 (专设销售机构耗用)
       贷:原材料
 
上列原材料费用是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分配的,如果原材料费用是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原材料费用是计划成本,还应该分配材料成本差异额。
(见实训二)
 
(二)燃料费用的分配
与原材料费用分配的程序和方法相同。(见书)
 
(三)周转材料摊销  (附丁字账对应关系图)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计划成本法)
⒈一次摊销法:
(1)领用时: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   
       贷:低值易耗品     
     
(2)报废时有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贷: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
 
(3)月末结转差异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   
       贷: 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2.五五摊销法(计划成本法)
(1)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 在用低值易耗品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同时,摊销成本50%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2)报废时(摊销成本50%)
借:原材料
    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同时,注销低值易耗品的价值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3)月末结转差异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   
       贷: 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是指根据外购动力的用途,归入不同账户的过程。
借:基本生产成本 (直接生产产品耗用动力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车间生产耗用)
   制造费用 (生产车间耗用)
   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
   营业费用 (专设销售机构耗用)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四、工资及福利费用的分配
(一)工资费用的分配
1、工资组成:
①计件工资(直接费用) 根据工资结算单直接计入  
②计时工资(间接费用) 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入  
③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间接费用)  按直接计入的工资比例或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入
 
 
2、账务处理:
⑴生产产品工人工资         借记“基本生产成本”                                                                           
⑵辅助生产车间工人工资     借记“辅助生产成本”
⑶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借记“制造费用”
⑷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借记“管理费用”
⑸销售人员的工资       借记“营业费用”
(6)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   借记“在建工程”
(7)无形资产研发人员工资  借记“研发支出”
 
   应付职工的工资额,  应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二)职工福利费的分配
⒈企业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提取应付福利费。
⒉账务处理:
(1)计提职工福利费时:
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2)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例题:某企业有关工资及福利费资料如下: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 
200×年×月

分配对象工资总额计提福利费14%
产品生产人员5000700
车间管理人员1600224
行政管理部门人员2700378
产品销售部门人员1700238
合计110001540

要求:(1)计算福利费的计提数额(填表)
(2)根据上表编制工资及福利费计提的分录。
 
 
五、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分配
1.不专设成本项目,按照使用车间、部门进行汇总,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借: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六、利息费用的核算
短期借款的利息一般是按月预提,按季结算支付;或发生支付时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具体核算见本章第三节预提费用的核算)。长期借款利息费用一般是每年计算一次应付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长期借款的利息核算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相关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资本性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七、税金的核算
税金是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等。
1、印花税,可用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直接交纳。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需要预先计算应交金额,然后交纳,应通过“应交税金”账户核算。
①计算时:      ②交纳时:                        
借:管理费用          借:应交税费                            
贷: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例题:某企业6月份应交车船使用税和房产税共15080元,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开出支票购买印花税票36600元。
(2)交纳车船使用税和房产税时
借:应交税费  15080
  贷:银行存款  15080
要求:编制税金费用的各项会计分录。
(1)计算车船使用税和房产税时:    
借:管理费用   15080
   贷:应交税费  15080
(3)购买印花税票时
借:管理费用   36600
   贷:银行存款  36600
 

八、其他费用的核算
按费用用途借计相关科目,贷计银行存款等科目。
 
第三节  预付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区别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特点先实际支付、后计入成本、费用先计入成本、费用后支付
账户性质
“长期待摊费用”
资产类科目
“预提费用”
负债类科目
资产负债表项目中资产项目负债项目
例如:  
账务处理  丁字账  

 
账务处理见书中例题p51-52  
 
 
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重点)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包括归集和分配两个方面,其中分配的核算,是辅助生产费用的关键。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1、账户----------辅助生产成本
2、归集程序
  账户的设置:“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归集的程序:有两种,区别在于制造费用归集的不同(见课本)
账务处理  (丁字账列示)
  (1).设置“制造费用”账户的情况
    借:辅助生产成本 (耗用的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
 
    借:制造费用 (车间耗用或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
          贷:累计折旧/原材料/银行存款等
然后
     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不设置“制造费用”账户的情况
    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等)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一)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特点
  生产产品的:
    借: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
        贷:辅助生产成本
  并在领用时:
    借: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
  提供劳务的:
    借: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
        贷:辅助生产成本
 
(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1.直接分配法
 (1)特点: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辅助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忽略不计。
 (2)公式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总量
某受益单位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单位耗用某种劳务数量×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
 
(3)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
                      ——XX车间
 
(4)优缺点:
计算简便,但分配结果含有较大误差。因此,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不提供劳务,或劳务较少的情况。
 
例题: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
某企业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26000元,提供修理劳务总量230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耗用30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耗用15000小时,行政管理部门耗用5000小时;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31500元,提供总电数85000度,其中:修理车间耗电10000度,基本生产甲产品耗电30000度,基本车间耗电250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电20000度。
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编制生产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项目修理车间供电车间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供应辅助生产以外的劳务量   
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基本
生产
甲产品
 
耗用量   
分配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量   
分配金额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量   
分配金额   
合计   

2.交互分配法
(1)特点:分两步,先交互分配,再对外分配
 (2)例题:
 (3)会计分录:                   
   先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
                  ——XX车间
      贷: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
                      ——XX车间       
   再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
                      ——XX车间
4)教材例题:
(5)优缺点:
该方法分配给各受益单位的费用比前两种方法要准确,也有利于考核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水平。但各辅助生产费用要计算两个单位成本,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核算工作量
例题:4、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法
资料:某企业设有供电、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如下表所示
 
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供水车间
待分配费用105003100
劳务供应量25000(度)1000(立方米)
耗用劳务量供电车间 200
供水车间5000 
基本生产车间17000650
管理部门3000150

 
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辅助生产成本”列示二级科目)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分配方向交互分配对外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供电供水合计供电供水合计
待分配费用      
劳务供应量      
分配率(单位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供水数量      
金额      
供电数量      
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数量      
金额      
管理部门数量      
金额      
合   计      

会计分录:
 
3.代数分配法(用联立方程的方法计算,结果最正确,但比较复杂)
(1)定义及公式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某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该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
(2)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 XX车间
                       ——XX车间
           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
                           ——XX车间
 
例:4.某工业企业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05年8月份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和提供的劳务数量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机修车间供电车间
待分配费用48257275
劳务供应数量2010小时7400度
 
 
耗用劳务数量
机修车间 200度
供电车间50小时 
基本生产一车间850小时4250度
基本生产二车间810小时1850度
行政管理部门300小时1100度

要求:(1)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示计算过程;
     (2)编制会计分录。
 
设:x为每小时的修理成本;
        y为每度电的成本。
设联立方程式:
        4825+200y = 2010 x
7275+ 50 x = 7400 y
解方程组得:
x = 2.5       y = 1   则
机修车间分配的电费      200×1 = 200(元)
供电车间分配的修理费    50×2.5 = 125(元)
第一基本车间:修理费    850×2.5 = 2125(元)
                  电费   4250×1 = 4250(元)
第二基本车间:修理费    810×2.5 = 2025(元)
                  电费   1850×1 = 1850(元)
行政管理部门:修理费    300×2.5 = 750(元)
                  电费   1100×1 = 1100(元)
 
 
(2)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00
                    ——供电车间    125
        制造费用——第一基本车间   6375
                ——第二基本车间   3875
        管理费用                   185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5025
                      ——供电车间    7400
 
4.计划成本分配法
   就是按各种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部门耗用的劳务量来分配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
 (2)会计分录:                      
  A.按计划成本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
                   ——XX车间
       基本生产成本——X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
                       ——XX车间
  B.结转超支或节约额
  借: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
                      ——XX车间
   (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例题:辅助生产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某企业有修理、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两等如下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车间修理车间运输车间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86503240 
劳务供应量3600工时25000公里 
计划单位成本2.50.2 
辅助车间修理车间耗用量 4000 
分配金额   
运输车间耗用量600  
分配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量220016000 
分配金额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量8005000 
分配金额   
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   
辅助生产实际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填上表),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
(一)制造费用的项目
  1.含义
    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2.内容
    包括三部分: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也有一部分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或不便于单独进行核算,因而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还包括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
  3.制造费用多栏式明细账中多栏项目的设置
    机物料消耗、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在产品亏损报废、季节性及修理期间停工损失等。
  4.科目:“制造费用”(按车间、部门设立明细账)
 
 
(二)制造费用归集的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等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
(一)制造费用分配的程序
    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制造费用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制造费用则应该采取合适的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的生产成本。
    分配方法:生产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二)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
  1.生产工时比例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2.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3.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数/年度各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
某月某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
 
 
  例2 :光华公司到年底已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60100元,其中甲产品为41000元,乙产品为19100元。该年实际制造费用为60462.5元。
本年度共少分配制造费用=60462.5-60100=362.50元,则甲乙产品再应分配制造费用如下:                                                 
甲产品应再分配数=41000× 362.5/ 60100=247.30(元)
乙产品应再分配数=362.50-247.30=115.20(元)
 
 
三、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
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制造费用
 
注:关于该方法的说明(见课本P70)
 
例题:制造费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
某车间全年度制造费用计划为736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800件;单件产品的工时定额为:甲产品6小时,乙产品4小时,该车间8月份实际产量为:甲产品80件,乙产品70件;该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7000元。
要求:(1)计算甲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
 
(2)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3)计算甲、乙产品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
 
(4)计算甲、乙产品8月分各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计算8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第六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损失的概念和内容
   废品概念: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规定用途使用或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以后发现的废品。废品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
   废品损失概念:是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废品所形成的报废损失和修复费用。
   报废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残料价值和应收赔偿款以后的损失。
   修复费用:可修复废品在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修理费用。
   注意:P72第一段那些不包括再废品损失内?
(二)废品损失归集的核算
   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基本生产成本-废品损失-**产品”
   废品净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可修复废品修复费用-残料价值-应收赔款
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废品净损失由本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转入“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账户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1)根据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表,结转废品生产成本: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2)回收废品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贷:废品损失-**产品
   (3)应收过失者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产品
   (4)将废品净损失分配计入同种合格品的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废品损失
       贷:废品损失-**产品
 
具体计算:
(1)按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2)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见课本例题
例题:
1核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按实际成本计算)
某车间本月生产甲产品160件,其中验收入库时发现16件不可修复废品,该产品实际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废品损失计算表(按实际成本)
项目
数量(件)
原材料生产工时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
成本
合计
费用合计
1602000002600806039520247580
费用分配率      
废品生产成本16 192   
减:废品残料 240   240
废品损失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要求:(1)计算费用分配率、废品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填入废品计算表内。
(2)编制结转实际成本、回收废品残料和废品净损失转入合格品成本等会计分录(“废品损失”科目列示明细账,“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列示明细账及成本项目)。
会计分录:
 
 
 
 
2.企业生产车间对甲产品的不可修复废品采用定额成本计价。甲产品的定额资料如下:
(1)每件原材料定额50元(原材料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每一工时的费用定额分别是:工资及福利费1.5元,制造费用2元。
(2)9月份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甲产品有8件为不可修复废品,其定额工时总数为300工时,残料按计划成本100元计价,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5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由当月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及净损失(列出计算过程)
(2)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登记入库废品残值和应收赔款以及结转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的分录。
 
 
  2.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发生修复费用时: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银行存款)
 
   回收残料价值和应收的赔款:
   借:原材料(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产品
 
   结转废品净损失:
   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废品损失
      贷:废品损失-**产品
   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回收残料时:
   借:原材料
      贷: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概念
指基本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支付的生产工人工资和提取的福利费、所耗用的燃料和动力费,以及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二)会计处理
   发生停工损失时:
   借:停工损失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
           制造费用
   结转应收赔偿、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
       贷:停工损失
   其他原因停工损失的处理:
   季节性生产企业停工损失的处理:见教材
    结转时,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停工净损失:
   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停工损失
   
   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
    借:制造费用(营业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第七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
一、销售费用
   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等等。
    发生时:
    借:营业费用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等)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费用
二、管理费用
    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等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三、财务费用
    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手续费。
    发生时: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第八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一、在产品数量核算的意义
  1.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2.确定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
  第一类: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第二类:将前两项费用之和按一定的比例在后两项之间进行分配,同时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一)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核算
  1.在产品的概念
  广义的、狭义的
  企业的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在产品收发结存账(在产品台账)
  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通过“在产品收发结存账”进行。
 
 
 
(二)在产品的清查及账务处理
  1.盘盈时,                  丁字账列示:
    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批准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盘亏或毁损时,            丁字账列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基本生产成本
 
   残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批准处理时,
   借:原材料/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哪几种?各自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项目
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各项费用比重
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很小
 
 
 
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较小或较大,但
变动不大
 
 
在产品按原材料计价法
较大
较大
原材料比重大
 
约当产量比例法(名词)
较大
较大
各项费用比重相差不多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
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较大
变动不大
 
定额准确、稳定
定额比例法
较大
变动较大
 
定额准确、稳定
 
1、核算:约当产量比例法
资料: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制成,工时定额为40小时,其中:第一工序为30小时,第二工序为10小时,该产品月末在产品:第一工序352件,第二工序208件,完工产品786件,月初加本月工资费用共计52800元。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工序计算完工率,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工资费用。
 
2核算:定额比例法
资料:某企业甲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资料如下:
产品成本明细帐
成本项目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成本合计
月初在产品206206400550032520
本月生产费用5400090001100074000
生产费用累计    
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定额350007720(工时)  
实际    
月末在产品定额224003280(工时)  
实际    

要求: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写出计算过程并填写明细账)
 
3核算: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资料:某企业生产丙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生产费用和合计为:原材料3500元,工资及福利费2800元,制造费用3000元。本月完工产品76件,月末在产品25件。单件在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34元,工时定额为12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定额为2.3元,制造费用定额为2.15元。
要求:(1)计算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2)分成本项目计算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3)分成本项目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4约当产量比例法
资料:某企业生产的丁产品需要经过二道工序制造完成。该产品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如下:
工序各工序工时定额(小时)月末在产品数量
190500
260300
合计150800

该企业本月份完工600件,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累计7128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
(1)计算各工序的完工率(本工序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2)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计算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
 
(4)计算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
 
(5)计算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
 
第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第一节              品种法
一、品种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特点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
  2.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3.月末一般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
(二)适用范围
  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二、品种法成本计算程序和账务处理
(一)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按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明细账,按成本项目设专栏
  2.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并登记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和有关成本费用明细账
  3.根据待摊费用明细账和预提费用明细账的记录,编制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表,并登记各有关明细账。
  4.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5.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6.月末将各产品成本明细账汇集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进行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二)品种法实例:
 
第二节              分批法
一、分批法的特点、适应范围与计算程序
(一)分批法的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或件别
  2、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3、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问题
 
(二)分批法的适应范围
  小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三)分批法的计算程序
  1、会计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部门下达的“生产通知单”所规定的产品批别,为每批产品开设成本计算单,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以归集各批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2、各批产品直接耗用的各种材料、工资费用,能直接计入的应直接计入该批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各批产品共同发生的费用,应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各批产品成本计算单。
  3、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二、简化的分批法
(一)含义
  也叫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或称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分批法。
 
(二)适用范围
  投产批数繁多而且月末未完工批数较多的企业
 
(三)计算程序
  1、按生产批号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只按月登记各批产品的直接计入费用(主要是直接材料费用)和各批产品的实际耗用工时数。只有在有完工产品的月份才分配登记间接计入费用。开设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分成本项目登记各批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和生产工时,包括全部直接计入费用和全部间接费用。
2、月末计算全部产品各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对各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计算各批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相关公式如下:
某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全部产品某项累计间接费用/全部产品累计工时
某批完工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该批完工产品累计工时×全部产品某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四)简化分批法的特点
1、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作用:??
2、采用累计分配率分配间接计入费用
3、间接计入费用在各批产品之间及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次完成,即生产费用的横向分配和纵向分配,是利用间接计入费用累计分配率在各批产品完工时合并在一起进行的,因而大大简化了费用的分配和登记工作量。
 
(五)简化分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
      (见课本)
 
例题:1、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6月投产的产品批号及产品完工情况:
601号:A产品30件,6月1日投产,6月25日全部完工;
602号:B产品20件,6月5日投产,月末完工10件;
603号:C产品10件,6月15日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的原材料费用(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生产工时为:
          601号:原材料12000元,工时3200小时;
    602号:原材料7360元,工时1500小时,其中完工10件产品,工时960小时,在产品10件,工时540小时;
    603号:原材料2800元,工时5560小时。
    (3)6月末全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7182元,制造费用11286元。
要求:根据资料,计算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并分配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1)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7182/(3200+1500+5560)=0.7(元/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11286/(3200+1500+5560)=1.1(元/时)
(2)完工产品成本:
601号完工产品成本:
       原材料费用               =12000(元)
       工资及福利费   =0.7×3200=2240(元)
       制造费用       =1.1×3200=3520(元)   
合计:                    17760元
602号完工产品成本:
       原材料费用 =10×(7360/20)=3680(元)
       工资及福利费   =0.7×960=672(元)
       制造费用       =1.1 ×960=1056(元)  
合计:                    5408元
 
2. 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7月末产品成本二级帐中,各项间接费用及生产工时累计数为:工资及福利费36000元,制造费用48000元,生产工时为30000小时。
(2)7月份601、602批产品全部完工。截止7月末,601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9500元,累计发生工时5000小时,602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6000元,累计发生工时4000小时。
要求:(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2)计算七月份601、602批产品成本。
 
(1)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 36000/ 30000= 1.2
            制造费用分配率 = 48000/ 30000= 1.6
  (2)七月份601批完工产品成本:
                原材料费用 =           9500 元
              工资及福利费 = 1.2 × 5000= 6000元
                  制造费用 = 1.6 × 5000= 8000 元     
                   合  计              23500元
 
       七月份602批完工产品成本:
                原材料费用 =           6000元
              工资及福利费 = 1.2 × 4000= 4800元
                  制造费用 = 1.6 × 4000= 6400 元     
                   合  计              17200元
 
 
第三节              分步法
一、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
(一)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
  2、成本计算期:按月进行
  3、月末需要进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4、需要按照产品品种,结转各步骤成本,以计算各种产品的产品成本
(二)适用范围
  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包括连续式多步骤生产和装配式多步骤生产
(三)计算程序
     按每种产品的每一生产步骤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以归集各产品各步骤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将本步骤计算的完工产品成本转入下一步骤或直接转入最终产品成本。
分步法按其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为标志,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二、逐步结转分步法
(一)含义
  是按产品加工步骤的先后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直至最后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思考:为什么要逐步计算半成品成本?
(二)计算程序
见课本
 
   按半成品在下一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反映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结转方式和分项结转方式
A、综合结转
   是将各生产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综合计入该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项目来计算成本。 
可按实际成本结转,也可按计划成本结转。
 
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
   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将其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具体方法:将本月产成品成本中的综合成本,按上一步骤本月所产半成品的成本结构进行分解,还原成料、工、费各成本项目的形式。
公式:
成本还原率=本月产成品中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上步骤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的总成本     
 
B、综合结转
 
c、综合结转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
 
例题:1资料:某企业生产乙产品,本月部分资料如下表: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项目
还原
分配率
半成品原材料
工资及
福利费
制造费用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6048 2400370012148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1650112010103780
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要求:(1)计算成本还原率。
(2)进行成本还原(填列上表)。
 
 
2.某工业企业第一、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列本月所产半成品及完工产品成本资料如下:
(1)第一车间本月生产的半成品成本结构为:原材料2900元,工资及福利费1380元,制造费用2720元,合计7000元;
(2)第二车间本月完工产成品成本结构为:半成品8400元,工资及福利费2800元,制造费用4160元,合计15360元。
要求:将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综合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写出计算过程
 
 成本还原率=8400/7000=1.2
产成品中半成品综合成本所含原材料费用=2900×1.2=3480(元)
产成品中半成品综合成本所含工资及福利费=1380×1.2=1656(元)
产成品中半成品综合成本所含制造费用=2720×1.2=3264(元)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原材料                 3480(元)     
工资及福利费  2800+1656=4456(元)
制造费用     4160+3264=7424(元)
合计                    15360(元)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单位:元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8400 280041601536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2900138027207000
成本还原1.2-84003480165632640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34804456742415360

B、分项结转法
例:见课本例题
 
C、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
 
三、平行结转分步法
(一)含义
  是指各生产步骤不计算所产半成品的成本,也不计算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然后将各步骤相同产品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也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
(二)计算程序
  1、按产品生产步骤设立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2、各生产步骤分别成本项目只计算登记本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不计算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及本步骤完工的半成品成本。
3、月末各步骤将本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在最终产成品和本步骤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各步骤费用中应计入最终产成品成本的成本份额。
广义在产品的含义?
分配时一般采用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或约当产量法。
  4、将各步骤计入产成品的成本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为产成品成本。
某步骤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步骤以后各步期末在产品数量
 
 
第四节                分类法
一、分类法的特点与计算程序
(一)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的类别
   2、成本计算期取决于生产特点与管理要求
   3、一般要将按类归集的生产费用总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二)计算程序
    1、根据产品所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过程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别,按产品类别设立生产成本明细账。
    2、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将按类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各类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各类完工产品的总成本。
    3、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将各类完工总成本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计算类内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分配标准的选择:见课本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定额比例法和系数分配法两种。
   系数分配法:是将分配标准折成相对固定的系数,运用系数分配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基本步骤:
   首先,在类内产品中选择一种产量较多,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比较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把其系数定为“1”,
并定出类内其他产品的分配标准数额与标准产品的比率即系数。
    然后,将类内各产品的产量乘以各自的系数,折算成标准产品的产量或总系数。
    最后,按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或总系数的比例分配大类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出类内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思考:如何进行费用的分配?
计算公式:
某产品标准产量
=该产品实际产量×该产品系数
某产品某项费用分配率
=该类完工产品该项费用总额÷该类各种产品标准产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某项费用
=该种产品标准产量 X 该类产品该项费用分配率
 
 
例题:
  1.某企业采用分类法进行产品成本计算,Y类产品分为甲、乙、丙三个品种,甲为标准产品。类内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系数分配,Y类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为269700元。产量及定额资料如下:
      甲产品产量400件,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为240元;
      乙产品产量600件,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为312元;
      丙产品产量300件,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为216元;
要求:采用系数法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原材料费用。
 
 
2.某企业采用分类法进行产品成本计算,Y类产品分为甲、乙、丙三个品种,甲为标准产品。类内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系数分配,Y类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为269700元。产量及定额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产量费用定额原材料费用系数原材料费用总系数
甲产品400240  
乙产品600312  
丙产品300216  
合计
  

要求:采用系数法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原材料费用,并填表。
 
 
 
 
三、副产品的成本计算
    副产品 :  是指使用同种原材料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的一些非主要产品,或利用生产中的废料加工而成的产品。
(一)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
    由于其发生费用是和主产品混在一起的,可以将其与主产品合为一类,采用分类法归集生产费用,计算成本,然后,将副产品按照一定的方法计价,从总成
本中扣除,以扣除后的成本作为主产品的成本。   
(二)副产品成本计算的特点
    副产品从主产品分离出去之前,按类别归集生产费用;分离出去之后,用一定的方法先计算出副产品成本。
(三)副产品的成本组成
   其成本包含两部分:
     1、分离前应承担的共同成本
     2、分离后继续加工的成本
(四)不需继续加工的副产品的成本计算
    计算原理:将副产品按照一定的方法计价,从总成本中扣除,以扣除后的成本作为主产品的成本。
    计价方法一般有:若价值不大,可不负担联合成本;或以计划单位成本、定额单位成本计算其成本;若价值较大,可以其销售价格扣除销售税金、销售费用和正常利润后的余额计价。
(五)继续加工副产品的成本计算
    1、副产品单独计算成本
    根据副产品加工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分别设置主、副产品成本明细账,原料从主产品成本中扣除,副产品成本单独计算。   
2、副产品不单独计算成本
      副产品可按计划成本等方法计价,将其从主产品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扣除,其余额即为主产品成本。
第一节  定额法
一、定额法的产生及特点
见课本
二、产品定额成本的计算
(一)定额成本的计算方法与计算程序
  单位产品定额成本的计算:
   原材料费用定额(原材料计划成本)
 =产品材料消耗定额X材料计划价格
直接人工费用定额(工资费用计划成本)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X计划小时工资率
制造费用定额(制造费用计划成本)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X制造费用计划小时分配率
上述各项费用的合计数,就是单位产品的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
说明:见课本
例题:见课本
(二)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联系与区别(见课本)
三、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指实际产量计算的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简称定额差异。
(一)原材料费用差异
   指原材料的实际耗用量与定额耗用量之间的差异,它是一种数量差异。
   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实际耗用量-定额耗用量)X 材料计划单价
计算方法:限额法、切割核算法、盘存核算法(见课本)
(二)直接人工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指一定产量下的实际工资费用与定额工资费用的差额。可分为工时变动引起的数量差异和工资率变动引起的价格差异。定额法下,两种差异不单独计算,而是合并列示。
计件工资制下:
计时工资制下:见课本
(三 )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指实际制造费用与定额制造费用的差额。
 
四、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即价格差异。
某产品应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材料脱离定额差异)X 材料成本差异率
   (见课本例题)
五、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
见课本
六、完工产品实际成本计算与分析
 
思路整理过程:
 
 
 
 
例题:1.定额法
(一)资料:某生产车间生产A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9月份有关A产品原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2400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91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为降低100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本月原材料定额费用为58000元,本月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超支1900元。
(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1%,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4)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为57000元。
(二)要求:(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第六节  略
 
第五章    成本报表
第一节 成本报表的作用和种类
一、成本报表的作用
(1)企业和主管企业的上级机构利用成本报表,可以检查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考核企业成本工作绩效,对企业成本工作进行评价.
(2)通过成本报表分析,可以揭示影响产品成本指标和费用项目变动的因素和原因,从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挖掘和动员节约费用支出和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生产耗费的经济利益。
(3)成本报表提供的实际产品成本和费用支出的资料,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车间和部门加强日常成本、费用管理的需要,而且是企业进行成本、利润的预测、决策,编制产品成本和各项费用计划,制订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二、成本报表的种类和特点
(一)成本报表的分类
1、按成本报表反映的内容分
(1)反映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报表
  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2)反映费用支出情况的报表
  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
 2、按成本报表的编制时间分
(1)定期报表
(2)不定期报表
(二)成本报表的特点
    满足企业内部需要、灵活性、及时性
 
第二节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的方法
一、成本报表的一般编制方法
成本报表中的实际成本、费用,应根据有关的产品成本或费用明细帐的实际发生额填列;表中的累计实际成本、费用,应根据本期报表的本期实际成本、费用,加上上期报表的累计实际成本、费用计算填列。如果有关的明细帐簿中记有期末累计实际成本、费用,可以直接根据有关明细帐相应数据填列。
  成本报表中的计划数,应根据有关的计划填列;表中其他资料和补充资料,应按报表编制规定填列。
二、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也称比较法,是将两个以上的同类经济指标进行数量对比,借以揭示指标之间差距及其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比率分析法
是将企业同一时期具有内在联系的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对比,计算相关指标间的比率,以便从经济活动的客观联系中,深入地认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相关比率分析
2、构成比率分析
3、动态比率分析
  (三)因素分析法 
也称连环替代法,它是把综合经济指标分解为各个经济因素,然后分别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综合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计算程序如下:
1、根据各因素之间的数学运算关系,列出该指标的计算公式;
2、按照一定的替换顺序,依次以每个因素的实际数替换计划数,有几个因素就替换几次。每次替换后要计算出替代指标,然后将替代指标减去替换前的指标,差额就是该替换因素对计划完成结果的影响程度。
3、将各个因素的影响值相加,就是指标的实际数与计划之间的总差额。
  (四)差额分析法
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是利用各个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额,直接计算各个因素对综合指标差异的影响数值的一种技术方法。
 
第三节 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一、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1、结构
  2、编制方法
  3、分析
(1)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对比分析
(2)本期实际成本与上年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
二、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一)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二)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
 
第四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
由基本部分和补充资料两部分构成。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
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
(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一般分析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分项目分析
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析
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析
3、制造费用的分析
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
 
第五节  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与分析
 一、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结构
一般按照制造费用的费用项目分别反映各该费用的本年计划数、上年同期数、本月实际数和本年累计数。
 二、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
“本年计划数”栏,应根据制造费用年度计划数填列;
“上年同期实际数”栏,应根据上年同期本表所列本月实际数填列;
“本月实际数”栏,应根据“制造费用”总帐所属各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帐的本月合计数填列;
“本年累计实际数”栏,要根据上月本表该栏的累计数,加上本月实际数之和填列。
 三、制造费用明细表的分析
 
第六节 期间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和分析
一、期间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编制
(一)营业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编制
(二)管理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编制
(三)财务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编制
二、期间费用明细表的分析
 
 
例题:
计算与核算:差额计算法
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2000元,实际1610元。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40公斤,实际46公斤;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35元。
要求:采用差额计算法
(1)计算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与计划原材料费用差额(即分析对象)。
(2)计算分析各因素对原材料费用影响程度(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和财俩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