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xl94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张中丞传后叙》
2012-06-13 | 阅:  转:  |  分享 
  
译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人张籍翻阅家中旧书,发现李翰撰写的《张巡传》。李翰以文章写得好而自负,这篇传记写得很详细周密。但可惜还有不足之处,没有替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头尾。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共守睢阳。地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却把权柄交给他,受他指挥,没有什么猜疑和妒忌,最后和张巡一起守城,一起死难,建立了功名,由于城池沦陷而被俘虏,和张巡的死相比先后不同时罢了。许、张两家子弟才能智慧低下,不能彻底理解许远、张巡的志气。张家子弟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受虏不死,怀疑许远怕死而降贼。许远假如怕死的话,为何要苦苦地死守小小的睢阳城,把自己的奴僮杀了给土兵们吃,来同敌军抗战而不投降呢?当他们被围困的时候,城外连极其弱小的援兵都没有,他们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和君主罢了,而叛军则告诉许远唐朝已经灭亡,君主已经死了。许远看见救兵不来,而叛军却越来越多,一定以为敌人的话是真的。等不到外来的救兵尚且死守城池,人吃人也快吃完了,即使是傻瓜也会算得出死亡的期限!由此看来,许远的不怕死也就很明白了。哪有城池失陷了,部下都死光了,他自己却独自含羞忍辱,苟且偷生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这么做。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做这样的事吗?



谈论的人又说许远和张巡分别守城,城池失陷是从许远所分担的一面开始的,拿这个来辱骂许远。这又和儿童的见识没有差别。人要死,他的内部器官一定有先得那个病的部位;拉断绳子,它断开的地方一定是绳子的某一段。观察人死、绳断的人见到情况是这样,据此就责怪某一内脏和绳子的某一段,也未免太不懂道理了。小人喜欢非议,不乐意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哇!象张巡、许远对国家作出的贡献是如此卓越,还不免遭受指摘,别的事情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张、许二公初守睢阳的时候,怎能料到人家终于不来救援,因而放弃睢阳,事先退走呢?如果这座城不能够守住,即使退避到别的地方去又有什么用处呢?等到确无救兵,处于困难的境地时,率领着他们那些因受伤而残废、因挨饿而瘦弱的余部,即便想撤离睢阳也肯定不可能了。张、许二公这样贤明,他们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坚守一座城池,来保卫朝廷,凭借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挡上百万日益增多的敌军,掩蔽江淮流域,从而阻遏叛军的兵势。唐王朝没有被灭亡,是谁的功劳呢?在当时,丢弃城池而考虑活路的不是少数几个人,掌握强兵、坐视不救的人到处都是。他们不去追究非议这些人,反而责怪张、许不该死守,也就可见他们把自己比同叛逆,制造邪说帮助叛敌攻击张、许二公。



我曾在汴州、徐州二幕府任推官,多次经过两州之间的睢阳城,亲自到那称为“双庙”的地方致祭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谈到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





二、写作动机和主题:



韩愈出于正义感和对投降派以及腐朽势力的憎恶,更是出于希望改革朝政,重振大唐雄风,强烈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抱负,于“安史之乱”的四十多年后,写下了这篇文章。本文通过驳斥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以及记述南霁云的事迹与补叙张巡、许远的其他轶事,赞美了安史之乱中抗击叛军的英雄,斥责了安史叛军以及畏敌怕死的将领和诬蔑英雄的小人。(主题)







主题



本文热情地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国为民抗击安史叛军而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批判了那些不顾国家人民安危,忌贤妒能,拥兵谋私的军阀,驳斥了那些小人造谣中伤的流言蜚语,抒发了自己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补叙了轶事,澄清了事实,伸张了正义。



层次结构(一)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段(1):交待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



第二段(2,3,4):驳斥小人的流言蜚语,歌颂张许二人的高贵品质和历史功勋。



第一层(2):驳斥“畏死辞服于赋”的错误论调。



三个事实论据:



1)“位本在巡上”2)“苦守尺寸之心,食其所爱之肉”3)“虽愚人变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畏死亦明矣”



层次结构(二)



第二层(3):批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两个比喻说理:



1)“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斋者”



2)“引绳而绝亡,其绝必有处”“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与儿童之见无异”



第三层(4):驳斥“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议论。



首先:指出张许不知旁人会见死不救其次:强调睢阳尚不能守,逃到他处又何用



然后:睢阳不能守率残余饿赢能突出重围?接着: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最后:怒斥小人不追究拥兵坐观者,反责“二公以死守”的卑劣行为。



层次结构(三)



第三段(5),记叙南霁云的事迹



1层:叙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经过。2层:南霁云与张巡壮烈就义的经过。



第四段(6):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1层:详叙张巡博学与英勇就义的事迹。2层:简叙许远宽厚的为人。



3层:交代于嵩(讲述张、许轶事之人)之死。





三、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借评论李翰的《张巡传》,交代了本文写作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2、3段),为许远辩诬,展示许远宽厚磊落的人格品性。(议论为主)



第一小层(第2段),辩“其畏死而降敌”。



作者先摆出了大敌当前,许远一心抗战,毫无个人私念的忠贞大度行为,即“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中间又假设同意诬者所言,而提出有力的反诘:“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后则指明当时的客观情境是人皆知已临死境(“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许远已是抱定必死的决心了。从这样三个层次反复论证,彰显了许远忠勇坦荡、为国尽职的襟怀品行,也无可辩驳地澄清了许远“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的事实。



第二小层(第3段),辩睢阳之陷落不是他个人的过失。



作者先以“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斋绝之,其绝必有处”两个比喻,论证了睢阳之陷落,许远不当独任其责。“小人之好议论”以下五句,承上启下。后又从张巡、许远“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和当时一部分朝廷官员中“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的情况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充分提示并证明了,城失沦人敌手,是必然的后果,守城的烈士没有责任。相反,倒是那些按兵不动的懦夫奸臣,难道他们能够逃脱罪责吗?张巡、许远他们虽然战败了,却“守一城捍天下”,阻遏敌势,蔽遮江淮,是捍卫大唐统一的真正英雄。在铁的事实面前,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丑恶行径的实质:“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第三部分(第4、5段),展开对英雄人物南霁云和张巡的轶事的描写。(叙事为主)



第一小层(第4段)写南霁云乞师和就义。



写南霁云乞援于贺兰进明,极为精彩。经作者精心剪裁,一些不必要的过程,如南霁云如何突出睢阳重围,后又如何进入等,全被略去,只围绕设宴一事选取了一些相关的细节,如贺兰进明之卑劣用心,南霁云之慷慨陈词,抽刀自断一指,一座人之感激泣下,以及出城后之一箭射浮图等,予以浓墨重彩的描绘,于是一个生龙活虎般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光彩照人,千载而下,犹令人感奋不已!最后写张巡与南霁云的一番对话,亦极富有表现力,尤其是“云笑曰”三个字,既呼应上文,展现了南霁云的曲曲心事,又显示了他坚强无畏、视死如归的神情意态。



第二小层(第五段),主要补叙了张巡的几件轶事和许远、于嵩的情况。张巡读书之多、记忆力之惊人,就义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的神态,乃至他的一些外貌特征,如“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巡怒,须髯辄张”等。对许远的生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使张巡聪颖博学,才思过人,爱憎分明的形象须眉毕现,丰富、饱满,充实而有光辉。另外还补叙了许远的性格、外貌、出生年月等,以及于嵩的有关轶事。







艺术特色(一)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文章先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



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例如:“远虽村若不及巡者,……与巡死先后异耳”。这节文字主要对许远的高贵品质进行议论。但也附带叙述了许远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的事迹。把议论与叙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再如“这诚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与赋抗而不降乎?”这一节文字主要针对“畏死”的论调进行驳斥,但又包含了对许远杀所爱的人充饥的事迹的叙述。



艺术特色(二)



2、描写人物,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丰富饱满。



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霁云的刚烈英武,张巡的从容不乱。许远的宽厚谦逊,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若干精彩的场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其中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描写最脍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辞、拔刀断指、抽矢射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艺术特色(三)



2)从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



南霁云在贺兰宴会上的讲话:“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三个“食”字,顿为两层,显得强调有力,加上两个“虽……不……”句式连用,将南霁云时刻挂念着围城中父老和同伴们的心理,赤诚报国不图个人好处的品质,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3)细节描写



“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体现出霁云刚烈无比的激愤难抑的感情,令人触目惊心。



艺术特色(四)



3、衬托手法塑造人物



如:



?南霁云的忠肝义胆,磊落胸怀和刚烈英武,以贺兰进明可耻的居心和卑劣的行径作反衬。



?张巡就义时从容镇定,视死如归,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恸的表情来衬托的。“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的表现,衬托出南霁云拔刀断指行为的壮烈感人。



重难点问题及答案(一)



1、谈谈本文的议论与叙事并重的特色



本文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并重,前半部分侧重于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事迹。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着重记叙了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张巡、许远的其他事迹。



2、本文前半部分是驳论,驳论时所用的论据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理作理论论据。(全文第三自然节)



对比论证,用“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作对比。(第四自然节)



重难点问题答案(二)



3、概述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张巡:具有从容镇定的气度,视死如归的品质,博闻强记的品格。



许远:具有宽厚谦和、为国让贤的崇高品质。



南霁云: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4、分析本文的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本文采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如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描写,张巡的超人记忆力和就义时的动作、语言描写,都是最精彩的片断。









五、参考答案



一、答:命题意图:此题意在引起学生关注文章的几个表达层面。思考时注意文章叙述的几个层面:一是叙述张巡守城的事实;二是转叙他人对张巡、许运的看法;三是作者自己对许运的看法。



二、答:命题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到物质因素对事件的发展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又能够影响和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粮食影响战争胜负,对此问题的处理方法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如许远、南霁云分析时可从这些方面人手。



三、命题意图:培养学生注重细节,揣摩语言的阅读习惯和从细微之处看人物精神的思维能力。



第四、五自然段的生动描写: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仔细阅读,体会不同人物在战争所表现的风貌,领会人物的“神”。



四、答案:



1.成:成就,达成;功:功业



2.通:完全;知:知晓,明白



3.数:计算;日:日子,时日



4.从:跟从;而:并且,递进



5.而:而且,并且,递进;且:将要



6.从:跟从;事:做事



7.往往:到处



8.感激:感动,激动



9.’时:当时;尚:还



10.读书:读过的书籍



11.颜:面容;色:颜色







六、精华赏读。



1、融议论、叙事、抒情、描写于一炉,笔法多变。全文前半部侧重议论,驳斥了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并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城捍卫天下的事迹。由于许远所受的诬蔑最重,在阐明一层层事理之后,不免有悲慨深长的抒情插笔。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的英雄一事迹。然后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第四、五段同为叙事,第四段情节紧张,气氛浓烈,语言激昂。第五段语言则显得自然而随意,节奏也比较舒缓。、



2、细节描写传神。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将人物刻画得个个生动传神。如写南霁云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刚烈与嫉恶如仇的个性。写张巡几乎全用细节,如读书尽卷不错一字,于嵩取架上书问巡,巡应对无错以及操笔立书,未尝起草等细节,极其生动地刻画了张巡博文强记与文思敏捷的性格特征。



3、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和衬托。文中,张、许、南三个正面人物,相互映衬,各显个性,许远官职本在张巡之上,因巡贤能,授权于巡,自然其下,并最后一起守城而死。这里既突出了许远的谦和让贤,又映衬出张巡的杰出才能。睢阳城陷落后,敌人劝降南霁云,张巡呼日:“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日:“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这里一呼一答,既写出了张巡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又写出南霁云想保存实力,伺机复仇的心理。而且从他的答语中,可见张巡在部下眼中的崇高威望,两个相互映衬,更见英雄气概。文中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一段,是以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鄙无耻,衬托南霁云的忠肝义胆和刚烈性格,刻画人物极其传神。







课文阅读分析:



认识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是叙事与议论并重,从整体上把握前半议论与后半记叙之间的分工和内在联系;



理解课文前半部分议论是针对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批驳,识别批驳中所用论据的类别,说明批驳中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分别概括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简要分析文中三个正面人物的相互映衬作用,找出文中通过反面人我来衬托正面人物的地方。



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有《昌黎先生文集》



题解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



张中丞,即张巡,邓州南阳人。开元未进士。安禄山反,张巡起兵抗击,同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共同守护睢阳,被拜为御史中丞,故称其张中丞。



“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背景



唐隶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12万大军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兵匕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睢阳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而张巡,许远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赞扬传颂。但当时一些坐观睢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对张,许等抗敌英雄诋毁。张巡的友人李翰写了这篇补叙英雄事迹,批驳流言蜚语,弘扬英雄精神,反对藩镇作乱的散文名作。



语言知识点(一)



(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者:助词,附在别的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译“所要孝忠的是国家与君主罢了”。



(2)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宁能:怎么。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卒:副词,最终。译“怎么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呢”。



(3)此矢所以志也



所以:用来……的。志:通“识”作标记。译“这支箭就是用来作标记的”。



语言知识点(二)



特殊句式:



(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这句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译“怀疑他(许远)害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



(2)何为久读此: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宾语前置,应该是“为何久读此”。译“为什么总读这本书呢”。



(3)为所杀:



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动。译“被武人杀害”。

献花(0)
+1
(本文系xl9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