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的预断原理】(9) 需三为什么“致寇至”?

 大道至简64382 2012-06-14

【周易的预断原理】(9)   需三为什么“致寇至”?

   ——周易预断事例之五

 

在经文中,“寇”这个字第一次出现在屯卦,屯二讲“匪寇婚媾”,第二次是在蒙卦,蒙上讲“不利為寇,利御寇”。我们说判断一个爻是不是“寇”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看走不走人道,坚持按照人道运行,一般说来就是“君子”,不按照人道行动,这就是“寇”。屯初至二合乎人道,所以是“匪寇婚媾”,当然由于不合时宜,所以成了一个不幸的婚姻,但不能说初爻是“寇”。蒙上依照天道当至三,依照地道当至二,上爻至三至二都不是人道,所以此行就是“寇”,“不利為寇”是说此行对卦体的稳定不利。“御寇”则是防止四爻上行,四爻上行合乎天道与地道,但不合人道,所以是“寇”,“利御寇”也是从维护卦体的稳定考虑的。

 

需三讲“致寇至”,辞义并不复杂,就是说会招致贼寇到来,问题是需三这个判断的根据是什么呢?

 

要弄清需三为什么“致寇至”,必须对需卦的整体形势有一个了解。需卦是一个失衡卦,二与四这个“跷跷板”发生了倾斜,由于二爻处在终结阶段,没有活力,所以需卦是个静态失衡卦。需卦的主旨是讲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如果按供方与需方来划分,那么需卦的初、二、三、四、五爻就是供方,上爻是需方。由于天道与人道的错乱,供给方的目的并不完全一致,供给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供给的实现也不一定顺畅。对于需求方来说,需求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渠道,比如说有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有内需与外需,有远需与近需,有正常渠道和非正常渠道,有必需与非必需等等,能否满足需求,也要看条件。需上是个阴爻,于时为丁,从阴阳的角度看,需上有图强的需求,从卦爻的运行上,需上也是一个“关节”,不打通这个“关节”,诸爻也就难以实现交流。我们看看需上的周边环境,二爻与上爻为邻,但二爻于时为己,处在终结阶段,是个“死爻”,对于上爻而言,好比是“沙”,属于非必需之列,由于这个爻的地道走向是初,也就是阻塞了初爻在人道上的出路,所以是“小有言”。四爻的地道走向是上,但四爻于时为甲,对丁而言,这是一种内需,故以“血”为喻,只是由四至上隔着三个时间单位。五爻为戊,对丁而言,这是一种外需,故以“酒食”为喻,但五上之间是个“天人相悖”,两爻之间不可能正常交流。在与上爻为邻的四个爻当中,只有三爻至上合乎天道,但一则三五互衡,二则不合人道,所以也很难成行,爻辞把这种态势就说成是“需于泥,致寇至。”假定三爻上行,那么这里有一个“阴阳和合”,“阴阳和合”用自然现象表述就是“泥”,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三爻上行将陷入泥淖当中。而此时的初爻就会依照天道至三,由初至三不合人道,所以是“寇”,三爻的“致寇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这是一种不正常的供需渠道。

 

需卦是一个“有孚”的卦,这个“孚”字不是什么“诚信”,而是指的爻与爻的主从关系,当作名词,可以解释为“俘虏”,当作动词时,可以解释为“俘获”、“服从”或“被俘”。需卦中的“孚”不是传统易学所说的五爻,而是上爻,上爻没有活动的余地,只有服从其它爻的摆布,作为需求者,能不能满足需求,要看供给方的态度。反过来说,其它爻如果不能通过上爻这个关口,也无法实现诸爻的交流,所以其它爻的主动权也被上爻打了折扣。假定诸爻都保持静止,那么柔弱的上爻就不会受到伤害,这就是上爻辞讲的“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三人”是指的是丁之前的甲、乙、丙。从诸爻实现通达的角度考虑,三爻还是应当上行,这就是卦辞上讲的“利涉大川”。“涉大川”就是不按照人道的顺序走,也可以叫“抄近道”。三爻直接至上,也是一种不正常的渠道,对上爻来说也是“致寇至”,说到“寇”一定是没走人道,但是不走人道的也不一定都是“寇”,判断是不是“寇”除了看走什么道,也要看目的,如果不是为了占领、掠夺,只是为了交流,那么这样的来者也可以叫作“客”,只不过是“不速之客”。

 

在现实生活中,“致寇至”无疑是人们讨厌的一件事,也是常常发生的一件事,对于“致寇至”的原因,《易传》作者以为,“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这是《系辞》对解卦三爻辞的一段解释,这里把“致寇至”的原因归结为“小人而乘君子之器”,是“上慢下暴”和“慢藏誨盜”。其实“致寇至”的根本原因是不均等,特别是贫富不均,说“上慢下暴”和“慢藏誨盜”也有一定道理,设想如果均等,或者出现了不均等,而富者仗义疏财,周济天下,那么“寇”也许不至于产生。说到“君子”与“小人”,这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我们知道,乾道与坤道,是方向正好相反的两条道,但都是人道。因此依据人道区分出来的“君子”、“小人”或者“寇”,也就有了两重性,这就是统治者心目中的“君子”,在被统治者看来可能是“小人”,是“寇”,而被统治者心目中的“君子”,在统治者看来可能就是“小人”或“寇”。无论是“君子”、“小人”或“寇”,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绝对的,这是《系辞》作者没有搞明白的一个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