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匠有才娶娇娘 有诗曰: 皮匠挑担走四方,修鞋补鞍最擅长。 无意听得诗两句,便寻高就娶娇娘。 话说年轻皮匠从小子承父业,学得一手好皮匠活,每日肩挑家什游走四方,倒也衣食无忧,自得其乐。 这一年,正赶上天旱少雨,骄阳似火。行路间,只见两个人书生打扮,一边走一边指手划脚、振振有词。皮匠紧走几步上前搭话,方知正是两位书生,行路去京城赶考 。 皮匠跟在两个书生后面一路结伴而行,一个书生指着路边被晒干的水坑吟诗曰:“日晒稀泥卷”,另一个书生对曰:“风吹芦草偏”。皮匠心想,这就是诗啊,也念了一遍,“日晒稀泥卷,风吹芦草偏”,记在心里。到了岔道口,皮匠与两位书生告别,各走一路。 皮匠一路行走,已感饥渴,远远望去,一个较大的村落就在前面,于是,加快脚步,奔向村庄。走进村里,只见一大户人家青砖瓦舍,门面堂皇,一群人在门口观看大门旁墙上贴的告示,皮匠凑上前去看了看,有的字还不认识,但大概的内容还是看明白了,意思是说,家有一女正芳龄,广招贤才,挑选如意郎君,招为婿。皮匠正饥渴难挨,也没多想,随手撕下告示,家丁急忙上前拉住皮匠,高喊,“老爷,有人揭榜了”,边喊边将皮匠拉进院里。这家刘姓老爷已听得喊声,出门一看,这小伙长的不错,只是不知学问如何,告诉家人先准备一些酒菜招待,找房间休息。安排妥当之后派人去当地一座很有名的寺庙,邀请住持前来出题考婿。 皮匠吃饱喝足,美美的睡上一覚。 傍晚,肥胖的大和尚,手握念珠,身穿黄色袈裟来到刘老爷子家,刘老爷子一番客气,摆好宴席,邀请住持入座,皮匠也在次位就坐。据说这位大和尚是当地最有学问的大师,他看小皮匠一表人才,心中也没底,不知他学问有多高,先开口道:“这位小哥念的是那一卷那”?皮匠彬彬有礼的答道:“在下念的是日晒稀泥卷”,老和尚一时摸不着头脑,心想,没听过有这本书哇,问:“读的是哪一篇”?皮匠不慌不忙答道:“风吹芦草篇”。老和尚心想,虽然我没听说过,我也不能说我不知道,别让刘老爷子笑话。想到这,举杯对皮匠说,“啊,好好,既然你读了这么多书,本住持考考你如何”?皮匠说:“欢迎赐教”。住持又说:“咱们是来文的,还是来武的”?皮匠回曰:“文的如何,武的又如何”?住持告诉皮匠:“文的用言语表达,武的用手比划”,皮匠心想,还是来武的吧,我就会那两句都用完了。于是,皮匠说:“那就来武的”。好,那我就不客气了,住持先发制人,伸出三个手指,皮匠马上伸出五个手指,住持用手摸一摸胸前,皮匠用手拽一拽袖子。看得刘老爷子晕头转向,不知何意。这时老和尚站起身来,双手合十对刘老爷子恭贺,“恭喜,恭喜你找到一位很有才华的女婿”刘老爷凑到主持跟前小声问:“你们比划的啥意思”?主持告诉他,我伸三个手指意思是三皇治世,他伸五个手指是五帝为君,我手摸前胸是说怀揣日月,他拽袖子是说袖裹乾坤。刘老爷子一听,喜上眉梢,原来这么有学问,马上安排拜堂成亲。 人走席散,皮匠和新娘被送入洞房,花烛之夜,一番恩爱过后,新娘忍不住问道:“你和那大和尚比划啥呢”?皮匠笑道:“大和尚出三个手指说一块皮子三文钱,我伸五个手指告诉他一块皮子得五文钱,他用手摸胸口,是说用胸口的皮子,我拽袖子是告诉他,用腿上的就不错了”。新娘一听,这叫什么学问,知道坏了,可已经生米做成熟饭,无可奈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