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爱和理解医护人员

 乡下老太 2012-06-15

 

 

 

 

关爱和理解医护人员

 

 

 

 

近日看《心术》,感触颇深,关于医者的仁心、仁术,关于医德,关于医闹,关于从事这份职业的艰辛,关于人们种种的不理解,关于面对生命的脆弱和疾病的狰狞……对于从事这份职业的我,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感动之余也有丝丝的无奈……

 

人们选择名医,是对生命的珍视,是对健康的渴望。即使是名医也有医所不能医治的无奈。名医是竭尽全力站在病人的角度,用自己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一颗医者仁爱善良的心在为患者解除病痛。

 

所谓神医,真能药到病除,刀到病除吗?不是所有,充其量只是他们医术高超,精医重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将病人仅有一次的生命视若珍宝,患者至上,质量至上,安全至上,竭尽可能地挽救或是延长病人的生命。

 

而病人的期望太高,这本是一种很正常的思想,进了医院谁都想健康地出院。但医生不是万能的,医院也不是保险箱,所求万无一失,所求必须康复,虽有让生命再次鲜活,再次绚烂的美好愿望,病人想,家属想,医生也想,可面对复杂的人体面对复杂的疾病面对可怕的癌肿,医生其实有时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绝望,那么的束手无策。现实中,谁不希望自己医高如神普济众生于水火,可谁又敢自称是神医,如华佗在世,人人都能进了医院便病疾全无。

 

医者:只能如华益慰教授所说:医生的一刀要为病人的一生着想,竭尽所能。

 

如“心术”中霍思藐医生所说:我有两把刀,一把用来拯救患者生命,一把用来剖析自己的灵魂。

 

物欲横流的今天,医患间的关系,已不是简单地站在同一条战线,共同为救助病人而齐心协力。家属总是想用一个红包来为生命买一份保险,但这份保险真就那么保险吗?这份保险能提高医者的技术水平,还是能增加手术成功的机率?还是为着像买车险一样,不出事钱掏了也不算冤,如若出事了,就为着讨取理赔吗?其实那个红包是对医者人格的侮辱,也是体现医者医德的准绳,患者能用一个红包试出医者医德的高低,却不能分辨医者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如何。

 

在红包问题上,我认为行贿与受贿同罪,有行贿才有受贿。医疗行业的污浊首先是患者进入医院后的心态,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在病患之间打探你送了没有送了多少,如此将医者拉进物欲膨胀的洪流,久之,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医者便慢慢的堕落,抵挡不了诱惑,而降低或是放弃人格放弃尊严,更有甚者变得贪婪,开始为难患者,推诿拖延,但这只是极少数的人,如一锅汤中的一只老鼠。送红包者内心痛恨而笑脸相送,其效果不过是讨来了一点殷情罢了。造成医疗行业医德缺失的不只是医者,而患方有相当的责任。

 

医院除了医生,还有护士,据我所知我们的护士从不收病人一分钱,当然缘于我们的病人或家属也不会送护士一分钱,我们的护士不照样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地为病人服务。

 

大医精诚,必定多数的医者道德水平极为高尚,他们迎合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收下那个红包,对于他们多了一份风险,但为了患者心安,等手术成功了,他们再将红包退回或是交进病人的住院费。可手术一旦有点问题,医者还没有来得急退回红包就已陷入了泥沼,此时家属能替他想吗?

 

医者的辛苦不只是治病救人,还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与家属沟通、周旋,对于不懂医学的家属你得用他所能懂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讲解让他们对病人的治疗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所以病人生命的一大部分是握在亲人的手中。有时时间就是生命,家属不果断或是犹豫或是不在场都有可能错失最好的救治时机,贻误病人错失生命或健康。

 

从医真的是要自愿,甘愿为抢救生命而牺牲许多。谁是生来就愿意选择一份艰辛的职业,危险的职业,不被人们理解的职业,但就有人热爱这份与死神较量,与生命相系的使命。既然选择了这份神圣的职业,那就要在这条路上坚强地走下去,在这条路上成长很缓慢,需要终身学习和提高,需要有牺牲精神,有高度的责任心,有强烈的救助人于危难的使命感,要属有同情心,要用心去做,要承载起生命的重托。

 

不被人理解,自然委屈也就难免,伤害也就难逃……

 

任何一个医院总有个别的庸医混杂其中,也不乏不负责任之人,医院的教育、制度、规范,能约束他们的行为,却提高不了他们的医术,所以医院对于年青医生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要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必须提高医学生进院的门槛,注重他们的自身修养,有一定的成为一名合格医生起码的资质。

 

培养一位医生不容易,学校只是灌输了知识,而在医院才真正要开始学做一名医生。

 

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队伍,才能保证医院的发展,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

 

六六编剧的《医者仁心》和《心术》,对于医者和患者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能有更多更好真实地反映医院的剧目诞生,让医者和患者更好地认识一下医院和疾病、医者和患者,促进医患能更好地配合,都是为着健康为着生命。

 

在一次次的医疗纠纷中,医院应该着力仔细地分析一下,作为医务工作者有那些地方做得确实不到位,患方又存在那些问题。如萍铭对“医疗事故”一文的评语,这牵涉到医务人员的素质和患者及家属的素质。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要看国民素质。医务人员各方面素质水平的提升都有助于减少纠纷的发生。思想品质素养,语言沟通技巧、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责任感等等,都有待于培养和提高。对于患者及家属的素质不属于医院能改善的范畴,是国民素质问题。而对于医务人员医院则有教育培养的职责,规范医疗行为,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是促进医患和谐的必然途径。

 

那天,我们的护理人员被患儿家属打了,她们是有过错,与家属的沟通上、工作的耐心细致上,服务的及时程度上可能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她们的确忙,每天像陀螺似的转,家属不能动手就打,她们是人,不是神,是人,就难免出错。但然我不是纵容护士出错就应该或是以忙为出错的借口,有些错误出了只要及时地改正,及时地吸取教训就好,但有些错误是绝对不能出的,出了就无法挽回了,它与生命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要时刻注重护士责任心的培养,培养有意注意和慎独品质的良好行为习惯。

 

看看她们被打后人们的反映。

 

但她们被打了,作为做了几十年护理工作的老前辈,对于她们的委屈我们应该是最能理解的,在这个行业谁没有被委屈过,即使她们有错在她们被打的情况下宽容地安慰一下,让她们心里感受到一点理解和温暖,必定她们是忙乱中出错,必定她们每天都在兢兢业业地为病患服务,不能让她们心寒,不能让她们从此失去工作的热情,这是一份需要有爱心和同情心的职业,我们不能只站在工作的角度削弱她们的爱心和同情心。工作是人做的,要让从事这份工作的人自觉地尽心尽力地做好这份工作,就不能让她们的心冰凉。

 

也有资深的护理人员认为,她们说话不注意,工作不认真被打也是情理之中,现在独生子女看病,那阵势,都是爷爷奶奶父母手心里的宝。可谁想过我们的年青护士大都是独生子女,也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她们是在父母细心的呵护下长大的,她们聪明伶俐,可她们才走上工作岗位不久,还没有培养起那么强大的责任心,还需要在工作中逐步的成长和积累经验,磨炼耐心和意志,加强语言的锤炼,她们对于这份工作的认识还没有那么到位。重在培养而不是打击或训斥。

 

对于出错的护士她们已经是惊弓之鸟,惊魂失色,就如打靶谁都想百发百中,她们也想万无一失,可还是错了,她们和家属一样的心情,痛恨自己的疏忽大意,悔恨不已。所有的家属都爱自己的孩子,舍不得他们受一顶点的委屈,可也会因一时疏忽没带好孩子,造成孩子被烫伤踫伤等等。

 

错了即使没有酿成大错,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医院都会吸取教训,加强管理和教育。

 

旁边病人或家属也有人起哄,打得好。好吗?负责地说句话,对谁都不好,尤其是对病人不好,人在心情不好的状态下或在没有一点工作热情的情况下,能做好服务工作吗?她们为啥出错了?不就是家属因她们去得少晚了一点就大吵大闹,而使她们受到了干拢或影响,情绪不佳或注意力不集中出得错吗?

 

后来又听说,看家属打我们的人,我们的人也群殴那个家属,有人觉得不该,医院也曾规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可看着一位壮年男人挥舞着拳头见穿白大褂的就打,不管是不是你的错,只要你在那个场合出现,就会遭遇拳头。对于病人:我们是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我们可以理解他是病痛状态下的反应。但对于病人家属如此无理如此凶狠,对一群女护士行凶。我们在小时候都学习过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谁也没有权力随便打人,而看着我们的同伴被打,要是我们的人都只是观望或置之不理,那种冷漠,和小悦悦被车撞伤而旁观者无一人上前救助有何两样,那么这个群体还有没有一点同情心。如“心术”中,那个护士是那么的热爱护理事业,为了维护医院设施莫明其妙地被打,而院方只是息事宁人,连起码的一点关爱没有,她即使很喜欢这个职业,很爱那位医生,但那位医生没有站在理解她帮助她的角度,而是站在医院的高度说服她放弃司法维权,等于要她放下尊严。她是无助的,但然家属乱打一气不是针对她是针对医务人员这个群体,有时候受点委屈可以,但作为自己的同行同事朋友应该理解,病人和家属可以不理解,但我们的领导应该理解和关心他的职工。她选择了离开,选择离开对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病人是弱势群体,她何曾不是。她也离开了自己的男友,因为关键时刻她需要的是爱她理解她的人,而不是只站在医院的角度考虑的人……诚然,打人不对,穿着白大褂以天使的形象动手的确不该,但被打时适当的防卫还是应该的,病人的生命是生命,医者的生命也同样是生命。

 

当然,等我们的医务人员平静下来,好好反思吸取教训。我们更重视医患和谐,就如人们说:狗咬你一口,你不能反咬狗一口吧。

 

医者是需要有一把刀经常剖析一下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灵魂纯洁而高尚。

 

保持一颗温暖的心,一个有一颗爱心的人,她会反省自己完善自己,会在工作中吸取教训,做得更好。

 

假如像“心术”中的那位护士,从此失去了继续这份辛苦而不被人们理解的工作的信心,或是如好多人说的:干什么都比干护士强,那么这个职业还有多少人是心甘情愿的去做。

 

毛泽东主席曾向全社会呼吁:尊重护士,爱护护士。

 

去探望我们被打的护士,我深深地理解她们此刻的心情,她们心痛远远超出了她们肉体的伤痛,她们需要关爱和理解,这个群体需要有一个人身安全有保障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们才能安心地竭尽全力地为患者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