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的胆量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鄂鄂。(卷六十八《商君列传》)今译:一千头羊的皮,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那一块皮;一千个人的唯唯诺诺,不如一位士大夫的敢说敢辩。 春秋后期的晋国,掌握实权的是赵简子。他手下有个大臣叫周舍,以敢言直谏闻名。据说有一回,周舍为了面见赵简子,在赵家门外站了三天三夜。赵简子派人问他:“你要见我,到底为了啥事?”周舍回答说:“我希望做一个敢说敢辩的臣子。用笔墨书写简牍,专门纠察您的过失。每天有所记录,每月有所成就,每年有所贡献。”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后来,周舍死了,赵简子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下属们赶紧向他请罪:是不是咱们做错了什么?“你们都没做错什么。”赵简子说,“只是我听说,一千头羊的皮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那一块皮。各位大夫来上朝,我只听见大家唯唯诺诺的声音,再也听不见周舍的敢说敢辩之声,因此我深感忧虑。” 赵简子这“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的说法,后来在战国时代广泛流传。《史记》的《商君列传》里,记载了秦国一位名叫赵良的谋士说了同样的话——只不过这时的“腋”,已经写做“掖”;而后面还跟了一句“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鄂鄂”,这一“士”,自然就是由当年晋国的周舍而来的。 赵良引这段名言,是说给当时秦国的丞相商鞅听的。此时商鞅已经做了十年的秦相,帮助秦孝公实施变法,效果显著,很是得意。他甚至想和秦穆公时代由楚入秦、做过秦相的百里奚一比高低。但他变法严酷,秦国上下无人敢言。赵良算是胆子大的,跟他当面说了真话:你不如百里奚。但商鞅没理会。秦孝公死后,商鞅落得个被五马分尸的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