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质苏州

 苏迷 2012-06-15
《气质苏州》

                              叶思彤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苏州也不例外。

   苏州,这个号称天堂的城市,不再是当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小家碧玉,而是一个走出深闺的大家闺秀。举手投足间隐约闪现的古典气质,虽不复往日的含蓄内敛,却更加美丽精致。

  爱上苏州,与其说爱上的是一座城,还不如说爱上的是一种气质,一个遥远的梦。多年以来,历代文人墨客赋予这座城市不同的足迹,以及若干的传说,使之成为一个关于生活、关于居住的美丽童话。很难说清,是苏州成就了若干名人,还是名人们成就了今天的苏州:古典与现代气质交织的苏州。

  发现苏州,发现不一样的水泥森林。

  苏州的建筑之于其它城市,不同之处仅在于,这座城市的钢筋水泥,被赋予了特定的规则,于是便具备了不一样的美感与风度。房子的高度矮一些,离地面的距离更近一些,站在某一扇窗后,能够更清晰地感觉到来自地面尘土的味道。熟悉的地方处处都有风景,有时,一条马路就把生活分成了两个时空。路这边,游人如织恍如穿行于上世纪王孙贵族的繁华旧梦里;路那边,是日日甚嚣尘上的车水马龙。

  然而,我认为真正的苏州味道,却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幽静处。在无意间发现的一些古老小巷,沿着窄窄的巷道,踏着青石板路,向着某一个未知角落延伸,峰回路转间,惊见粉墙黛瓦的古老庭院,虽斑驳陆离,却味道十足。

  只是,你我达达的脚步是美丽错误,不是归人,而是过客。

  园林是苏州的名片。

  苏州是古典的,因为园林的存在,苏州才成为苏州。“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东坡先生兴致之余一句文诌诌的感言,成为号称“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及众多苏州园林绝好的广告词。于是,过去士大夫们费尽周折苦心营建的闲适庭院,成为今日熙来攘往的著名景点。

  不能不提那扬名天下的寒山寺。当年张继一首《枫桥夜泊》堪称广告绝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我不知道怀揣着不同心情前来的人,可否圆满了他们预期的梦想。张继是寂寥的,于是他眼中的寒山寺也落寞:“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时空变幻,寒山寺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只有那千年不变的钟声,依稀仍是最初的表情。

  水是苏州的灵魂。

  一曲“太湖美”,唱得千回百转,柔肠寸结。泛舟太湖,寄情于山水之间,不失为一剂抚慰辛劳人生的良药。难以企及的避世梦想,化作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已是奢侈,不妨随波逐流,将身心付于一叶扁舟,烟波渺渺间,灵魂早已随那采红菱的女子去了。

  太湖的美当然不仅止于自然风景,玩的尽兴当然更要吃的尽兴。当地独有的船菜是来此旅游的客人一定要品尝的。白鱼、白虾、银鱼合称“太湖三白”。清蒸白鱼、醉白虾、银鱼莼菜汤,食之唇齿留香,味道鲜美异常。还有一些野菜比如荠菜、马兰头等。带着来自泥土深处天然的清香,同样令人食指大动,垂涎三尺。太湖附近开发了许多农家饭店,乡民淳朴,设备虽简单,厨师手艺也不见得精湛,却能捧出城市里难以企及的美味。

  当然了,有如此美丽的青山秀水做调料,又怎能不让人胃口大开呢?

  旗袍与昆曲、旗袍与苏州评弹,天作之合方成天籁之音。

  一直以为:只有苏州女子,才最能穿出旗袍的味道。

  水城的女子,更应该有水一般柔若无骨的气质。一条滚着精致花边、丝质柔滑的旗袍,裹着曲线玲珑的曼妙身材,仪态万方地捧着琵琶,来一段苏州评弹。那般景致,好的弗得了哉……

在今天的网师夜花园,尚可闻丝丝缕缕江南丝竹,伴着评弹或昆曲的浅吟低唱,恍惚中游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台上人眼波流转,兰花指尖翻飞万般风情,台下人如梦如痴,沉醉不知归路。

  在一些颇具特色的丝绸老店,还可以看到架上美丽的旗袍出售,丝质、布质、麻质,或清雅或华丽,摇曳着花样年华的万种风姿。但除非是出于特定场合的需要,观者多半只是欣赏而已。偶尔抵挡不住心中的诱惑买上一件,也是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少有现身的机会。原因仅在于:旗袍对于现今浮光掠影的生活,太过隆重与不从容。

  当第一件洋装来到苏州,时尚优雅地转身,上个世纪只留下美丽背影。

……

   千年苏州,厚载历史的滚滚风尘,将古典与现代兼收并蓄。韬光养晦,气质如兰。一路款款行来,表情淡然却迷醉众生。

18.结合全文来看,苏州具有怎样的“气质”?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4分)

19.如何理解“很难说清,是苏州成就了若干名人,还是名人们成就了今天的苏州”这句话?

20.作者认为“真正的苏州味道,却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幽静处”, 那么你认为苏州的味道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3分)

21.请模仿下面的句子的句式,仿写一句能表达相同含义的句子。(2分)

张继是寂寥的,于是他眼中的寒山寺也落寞:“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2分)

A.“一条马路就把生活分成了两个时空”,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感受而并非现实情景,表现了苏州于现代中透出的幽幽古韵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B.“因为园林的存在,苏州才成为苏州”是因为园林最好地诠释了苏州古典的韵味与诗意,从而使苏州声名远扬。

C.“泛舟太湖,寄情于山水之间,不失为一剂抚慰辛劳人生的良药”体现了苏州的青山秀水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追寻到内心的一方悠闲与宁静。

D. “旗袍对于现今浮光掠影的生活,太过隆重与不从容”暗示了苏州的古典美在今天人们的心中已经不合时宜,体现了作者对现代时尚的欣赏与追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