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语”邮票

 bazatu 2012-06-16

“世界语”邮票

专题: 集邮俱乐部 (38 文章)
 
15.06.2012, 10:48
“世界语”邮票
打印文章 推荐给朋友 添加到博客

集邮俱乐部
        今天要跟大家谈论的话题是邮票上的文字。许多读者很想知道前苏联和俄罗斯的邮票都使用过哪些语言。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给大家介绍几条集邮新闻。

        为纪念国家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建馆100周年发行了一个小型张。小型张的邮票上画有博物馆的主建筑。小型张底部画有意大利馆的一部分。邮票面值为30卢布。小型张发行量为9万张。其使用期无限。

        为纪念五月底到来的斯拉夫文字与文化节发行了一个带有标准邮票的明信片。邮票没有面值,取而代之的是标记字母B。明信片上画有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基里尔字母创造者基里尔和梅福季兄弟的纪念碑。明信片发行量为7000张。

        作为《集邮》杂志副刊发行了2011年俄罗斯邮资片目录。目录中包含2011年发行的98枚邮票、12个小型张、3个小整张、带有特种邮票的明信片和信封各13张和11个的全部图谱以及对它们的详细解说。目录发行量为3000。

        好,现在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邮票使用过哪些语言。

        关于邮票上使用哪种语言没有统一的国际规定。每个国家都使用官方语言或官方文件的语言。不过在40年代末万国邮政联盟制定了一些规则。根据这些规则,在那些利用象形文字或者自己民族字母的国家的邮票上,最好也能用拉丁字母标注自己的国名。中国就是承认该规定的国家之一。

        苏联邮票使用的是俄语。如果邮票是为了纪念15个加盟共和国中某一历史事件或著名活动家,那么也使用本民族语言。唯有一次,1927年为纪念十月革命爆发10周年发行的系列纪念邮票上,“邮政”一词使用了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苏联加盟共和国的语言。在1992年俄罗斯新的邮政部门成立后发行的邮票上国名一定要由基里尔和拉丁字母标注。已经没人对此再感到惊讶。

        苏联也是曾经在邮票上使用过人工“世界语”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中的一个。

        这还要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当时不同国家中的许多知识分子都以为“世界语”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国际交流语言。“世界语”当时在苏联特别流行,以致决定在邮票上使用“世界语”。 1925年世界上首次出现了使用“世界语”的邮票。这是为纪念俄罗斯科学家波波夫发明无线电通信3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邮票上面画有科学家肖像,背景是1900年安装在波罗的海戈格兰岛上的天线和莫斯科舒霍夫无线电塔。邮票上用“世界语”写着:“无线电发明者——波波夫”。

        一年后在列宁格勒召开了国际世界语大会。为纪念大会的召开发行了一套两枚邮票。上面画着莫斯科的“苏维埃宪法方尖碑”。使用的语言是俄语和“世界语”。

        又过了一年,1927年苏联邮政为纪念“世界语”诞生40周年又发行了带有“世界语”发明者柴门霍夫肖像的两枚邮票。两枚邮票的图案、面值和颜色都相同,只是邮票纸张不同。一枚邮票使用的是带有水印的厚纸张。另一枚邮票使用的是不带水印的白垩纸。另外白垩纸邮票有三种穿孔,让它成为苏联邮票希品之一。

        1930年苏联邮政再次试图推广“世界语”。第三次发行的两枚面值分别为1和3卢布的普通邮票就使用了 “世界语”。邮票上画有莫斯科中央电报局大楼和沃尔霍夫水电站。画有中央电报局大楼的邮票1932年又发行一次。这两枚邮票也有几种。其中几种只有数十枚的发行量。

        在1925-1932年间苏联总共发行了12枚使用俄语和“世界语”的邮票。但如果再考虑到每枚还有若干种的话,那么这样的邮票共有17枚。也许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发行过如此之多的“世界语”邮票。世界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收藏家能够自豪地说,在自己的藏品中有这全部17枚苏联“世界语”邮票。

作者:奥列格·雅科夫列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