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的预断原理】(28) “七日來復”与“至于十年不克征。”

 大道至简64382 2012-06-16

——周易预断事例之二十四

七日來復”与“至于十年克征”都出自卦,让我们先把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初九,不遠復,無祉悔,元吉。

六二,休復,吉。

六三,頻復,厲,無咎。

六四,中行獨復。

六五,敦復,無悔。

上六,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于十年不克征。

卦是个平衡卦,在六十四卦中,这可以说是个最稳定的平衡卦,我们曾经把卦比喻为一个“不倒翁”,就是说不论从任何方向,用多大力量,也不会倾覆这个卦体,因为它的基础太坚实了。卦辞“出入無疾,朋來無咎”,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知道了这些情况,也就不难对“七日來復”做出合理的解释。在天干顺序上,甲乙丙丁戊己为“正”为“往”,己庚辛壬癸甲为“反”为“”。经文中的“道”字,都是指的人道,也就是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小畜初为戊,二为乙,自乙至戊为“正”,自戊至乙就成了“”,小畜初选择了至二,所以爻辞说是“自道”。卦初爻为癸,二爻为庚,如果是初爻也选择至二,这就成了“反復其道”。自癸至庚需要七个时间单位,站在二爻的角度,这就是“七日來復”。其实小畜初至二,也是需要七个时间单位。

至于十年克征”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卦与卦之间,有一个“原始反终”的规律,如果一个卦不是中途遇到极大障碍,上爻就会返回来充当下一个卦的初爻,上一个卦的五爻就会充当下一个卦的二爻,比如屯上变蒙初,屯五变蒙二,如此等等,这就叫“原始反终”。如果中途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那就会发生特殊卦变,这个卦的上爻也就不能充当下一个卦的初爻,比如讼上变成了师卦的二爻,讼五变成了师卦的三爻。或者虽然上爻变成了下一个卦的初爻,但五爻却没有变成下一个卦的二爻,比如履卦的上爻变成了泰卦的初爻,但履卦的五爻还是泰卦的五爻,如此等等,这就不是“原始反终”,“原始反终”引起的卦变我们叫正常的卦变,不是“原始反终”引起的卦变我们叫特殊的卦变。卦就是一个面临特殊变化的卦,上爻找不到返回的路,所以爻辞说“迷復”。上的前身就是临卦的初爻,那是一位“大君”,临卦预断“至于八月有”,到了上这个预断得到了应验。上的“迷復”意味着这个爻失去了执政的地位。非但失去执政地位,而且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还没有征战的能力,这就是爻辞说的“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于十年不克征。”

为什么上“至于十年不克征”呢?原来变成无妄以后还是上爻,无妄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由辛变丁需要七个时间单位,无妄上为阳,表明实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但这个爻却是“三道分途”,依照天道当至二,依照地道当至四或五,依照人道当“反身”至五。上爻这个“反身”动作,也就是由丁变成辛,需要四个时间单位。这就是说,无妄上的形势非常不利,爻辞讲“無妄,行有眚,無攸利。”无妄“原始反终”变成大畜,无妄上变成了大畜初,大畜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大畜初至二合乎人道,但不合地道,且初二之间隔着三个时间单位;至三合乎天道但不合地道与人道;至五合乎地道但正与天道犯顶,只有至四算是一个比较好一点的选择,因此爻辞说是“有厲,利已。”自上辛至大畜初爻辛,正好是一个周期,形势没有多少改观,因此也就应验了上“至于十年不克征”的预断。

七日來復”与“至于十年克征”这两个预断,从时间单位上讲是不同的,一个是“日”,一个是“年”,但它们同属于长期预断,因为都超过了四个时间单位。一个爻的直接影响,最多不会超过四个时间单位,因此在这两个预断当中,有一个其实并没有应验,这个没有应验的就是二,表面上看初与二只有一步之隔,但因为其间隔着七个时间单位,所以初并没有对二产生直接影响。二的爻辞是“休復,吉。”说明既没有别的爻来推动它,而它本身也缺少回的动力,虽然没有与其它爻的交流,但也避免了伤害,所以是吉祥,到了无妄卦还是二爻,虽然还是个阴爻,但二三之间是个“天人合一”,因此也就出现了“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的极好态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