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讯 端午临近,粽叶飘香,不少市民喜欢吃粽子,甚至把粽子当早餐。14日,记者从福州市各医院了解到,每年端午节前后,胃肠道病人会增加两成左右,因吃粽子而诱发胃炎的市民骤然增多。医生建议,粽子虽美味却难消化,市民要少食。
14日上午,家住晋安区的郑先生带着儿子小名来到医院就诊。郑先生告诉记者,最近一到晚上孩子就捂着肚子喊疼,担心患上了胃病。医生了解到,近日,小名每天早上都要空腹吃下一个甜粽和一个肉粽,“连着吃了一个星期”。医生检查后,确诊是急性胃炎,这与小名连日早餐空腹食用粽子有关。
为何早餐空腹食用粽子会患上急性胃炎?昨日,记者咨询了省立医院小儿科主任陈琅。陈主任表示,粽子是糯米做的,本来就不容易消化。早晨空腹食用粽子,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连日食用易诱发急性胃炎。陈主任说:“早晨空腹吃粽子、吃冷粽子、睡前吃粽子,甚至把粽子当正餐,都是不可取的。”
如何正确食用粽子?专家建议,少量食用不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危害。此外,老人、儿童、胃肠道疾病患者、心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5类人应该少吃甚至不吃粽子。专家提醒市民:“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尽量不要吃得太甜。对于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建议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过于油腻的粽子,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胀气。”
(福州晚报记者 李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