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厚土鄞州-

 红瓦屋图书馆 2012-06-16

厚土鄞州

肖克凡


  厚土鄞州

  在中华大地东南沿海版图上,有一块形状酷似蝴蝶振翅的地方,这就是鄞州。这块蝴蝶振翅形状的厚土,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与积淀。查看汉语字典,知晓“鄞”字是专门用于地名的,别无它解。翻阅地方史籍,得知鄞是中国建置历史最久的古县之一,从公元前222年设县至今,两千两百多年的沧海桑田,一个个地名出现,一个个地名消亡,但是鄞的地名从来没有改变。

  新夏初至,走进鄞州采风,仿佛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上,感受这方厚土的古老风采。鄞州遍地古刹。坐落在鄞州的天童寺,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扬州高旻寺并称禅宗四大丛林。这座有着1700年历史的江南名刹,如今仍然香火旺盛,弘扬佛法。早在公元1189年,日本僧人荣西到天童寺习禅,返回东瀛即创立了日本佛教临济宗。天童寺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篇章。

  同样坐落在鄞州的阿育王寺,创建于西晋太康三年,也有着1700余年历史。阿育王寺名,来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取出王舍城大宝塔的佛陀舍利子,分为八万四千份,广布各地。在中国共建造19座舍利塔,如今唯一保留下来的只有鄞州阿育王寺的舍利宝塔。

  纵观鄞州历史,与佛教信奉“出世哲学”形成对照的,乃是生生不息的入世文化。华夏大地自从隋朝实行科举制,沿到晚清。一代代举子,青灯黄卷,晧首穷经,投身文官制度,努力实现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鄞州的古镇姜山,始建于西汉。该镇所属的古村走马塘,始建于北宋端拱年间,村中明清建筑保存良好。一户户人家世居祖屋,灶台水缸,书案茶几,楹联古朴,屋檐滴翠,一草一木皆有来历,堪称鲜活的民居生活博物馆。据史料记载,历朝历代以来,古村走马塘总共出过76位进士,被称为“中华进士第一村”。

  鄞州既然是一块文化厚土,那么必然涌现许多文化名人,环绕鄞州采风,不可不走进建于光绪年间的沙氏故居。所谓沙氏是指沙孟海、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文度五兄弟。长子沙孟海是我国著名学者兼书法家。次子文求三子文汉四子文威幼子文度,均为革命烈士。他们放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人道路,毅然投身民族解放运动,为追求人生理想不惜献出生命,迎来新中国的曙光。

  鄞州,这块版图形状酷似蝴蝶振翅的厚土,也与蝴蝶有着不解之缘。那个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梁祝化蝶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恰恰发生在鄞州这个古老的地方。

  《鄞县志》这样的地方史籍里记载的梁山伯只是鄞县县令,主持堤坝工程,治理水患,政通人和,造福乡梓,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官”。然而几经流传,梁山伯演化成为那部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的主角。他与祝英台的生死绝恋,感动着一代代国人,堪称中国版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尤其是广为流传的梁祝化蝶,表明“鄞”地与“蝶”字结下不解之缘。

  游览鄞州商务新区的水街,两岸高楼林立,河水却显得近在咫尺,根本不用什么“亲水平台”。人与水的自然亲近,显现了人性的关怀。几座欧式风格的桥梁连两岸,静谧而通达,使人想起威尼斯。

  一条水街,使我感受到鄞州风貌。令我感到惊奇的是鄞州商务新区的总体设计思想与理念:这座地上之城建筑面积有多大,她的地下之城的建筑面积就有多大。一幢幢商务写字楼,地下相连,处处通畅,光地下停车位就达上万个。这样的新城设计,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座新城的发达,不光停留在数字上。文化建设的根基,乃是城市的软实力体现。参观鄞州南宋石刻公园,我们看到一处处历史文化遗存。走进新区参观紫林坊艺术馆、华茂美术馆、鄞州博物馆,则看到崭新的鄞州对文化发展后劲的看重。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必然是一条不可断裂的纽带。今天的辉煌,正是昨日的延续。轻视甚至忘记昨日,很可能失去未来。这也算是新兴的鄞州给中国大城市们提供的启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