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文台推荐三大日全食观测地 20090623

 10同心圆10 2012-06-17

天文台推荐三大日全食观测地

“江南天池”天文科普基地昨启动日全食观测月

2009-06-23新民晚报

上海市区主要地标位置日食时间表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晴朗的白天,太阳不见了,天空全黑了,星星出来了……人类文明史上首次穿越人口密集的现代大都市群、可观测人数最多、持续时间堪称本世纪最长的日全食,7月22日上午将如约而至,完成从印度西海岸到中国长江流域的“亚洲之旅”。据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推荐,佘山月湖、洋山深水港和位于浙江安吉县天荒坪镇的上海天文台“江南天池”天文科普基地,是理想的集体观测地,尤其适合国内外旅游观光团队前往。而对于普通上海市民而言,任何地方——无论自家阳台、办公室、公园还是绿地——都是你的最佳日全食观景台。

  昨天,日全食倒计时一月整,“江南天池”天文科普基地正式启动2009日全食观测月。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站长林清博士介绍说,佘山月湖、洋山深水港和安吉天荒坪的日全食观测时间分别为5分24秒、5分57秒和5分38秒。其中,佘山月湖毗邻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站;洋山深水港是我国地区(不含嵊泗等海岛)全食时间最长的观测点;而千米之巅的天荒坪“江南天池”基地,既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2009国际天文年日全食指定观测基地,又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推荐的全球最佳观测地之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日食委员会主席巴萨乔夫为首的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韩国、安哥拉、丹麦、埃及、希腊、保加利亚、日本、印度等国的天文学家和爱好者都已决定前往天荒坪观赏日全食,预约人数目前已逾6000,当地旅馆早已一订而空。  

  据估算,本次日全食的可观测人数至少有4亿,若加上能看到日偏食的地方,全部观测人数二三十亿都不止。对某一固定地点而言,日全食三四百年才有缘得见一回。上海上一次和下一次看到日全食的时间分别是1575年(明朝万历年间)和2309年。此次全市大部分地区的日全食时间超过5分钟,更是两千年一遇。据了解,申城多栋摩天大厦、科普场馆、外国领事馆等都已酝酿或策划日全食观测活动。7月22日当日,市民将可有丰富的观测地选择。

  历史上某次日全食光临德国某地时,曾造成100多公里高速公路瘫痪的麻烦。据悉,本市有关部门已制定交通预案。

  名词解释

  初亏:月球的东缘刚与太阳的西缘相接触,宣告日食开始。 

  食既:月球的东缘与太阳的东缘相内切,标志着日全食的开始。

  食甚:太阳圆面被遮去最多的时刻。    

  生光:月球的西缘与太阳的西缘相内切,意味着太阳将从月亮背后慢慢地露出。

  复圆:月球的西缘与太阳的东缘相外切,日食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说明:以上数据取自NASA,数据精确至秒级。仅供参考,不做研究数据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