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的预断原理】(46) 益卦四爻的“中行”是怎么回事?

 大道至简64382 2012-06-17

周易的预断原理】(46)   卦四爻的“中行”是怎么回事? 

   ——周易预断事例之四十二

“行”字是经文中用得比较多的一个字,如“行师”、“行其庭”、“三人行”等等,“行”就是行动。什么是“中行”呢?对于“中行”,传统上有许多说法,比如说是中庸、中途,个别也有以为是人名或官名者,其实,中行的意思就是“取中道而行之”,那么什么是“中道”呢?我们知道,在卦体上,每个爻的运动在方向上都有四种选择,去除它所由来的那个方向以外,还有三个选择,这三个选择有左、中、右之分,中间这条道路就叫“中道”,如果是选择“中道”走,这就叫“中行”。

“中行”的“初筮告”是泰卦,泰二讲“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泰卦是个整体失衡卦,其天道是戊甲丁己乙丙。泰二是泰卦在时间上的开端,但却是三道分途,依照人道当至三,依照天道当至五,依照地道当至初。所谓“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指的是由二至五,从天道上说是甲包乙,从人道上说由二到五为“荒”为“河”为“”,所以叫“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此行将脱离开初、三两个阳爻,所以叫“朋亡”。泰二还有一个选择是至上,泰二至上,可以减轻对初爻的压力,对卦体的稳定有利,这是值得提倡的,因此叫“得尚于中行”。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按照人道,二来自初,这样在二爻面前就还有三条道路可走,至三为右,至五为左,至上为中。

“中行”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复卦,复四讲“中行独复”。复卦是个平衡卦,复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所谓“复”就是回归,回归的目的地就是五爻甲,四爻壬按照人道当至五,按照天道当至初,四爻选择至五,这就是“中行独复”。因为按照人道,四来自三,这样在四爻面前就还有三条道路,至初为左,至上为右,至五为中。从泰二与复四可以看出,“中道”也就是“直道”,“中行”也就是“直行”,“中道”既可能是天道或人道,也可能既不是天道,也不是人道,只是“不拐弯”,直着走。

“中行”的第三、第四次出现就是在益卦,益三讲“有孚中行,告公用圭”,益四讲“中行,告公從”。益卦的天道是辛庚甲壬己癸,五爻己是天道上的开始阶段,三爻甲是终结阶段。益卦的失衡,主要是三与五,站在三爻的角度上,从它的吸纳能力上说,其它爻都是它的服从者,它就是地位最高的“帝”,既然它有着巨大的需求,也就有它的服从者去禀告“王”、“公”,实行平准,这就是“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圭”当是一种权利的信物或平准的器具。益三的“孚”就是指的四爻壬。

按照人道,四来自三,这样在四爻面前就还有三条道路可走,至初为左,至上为右,至五为中,这和复四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复四至五合乎人道,只是略不合时宜,益四至五合乎人道,但却需要七个时间单位,所以这个“中行”只能是禀告、听从,益四的最佳选择是至上,至上合乎天道,依靠并通过上爻,再返回三爻,这就是“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

“中行”的第五次出现是在卦,五讲“莧陸夬夬,中行無咎”。卦是个平衡卦,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五上之间是个“天人相悖”,由五至二合乎天道,在这种情况下,五爻应当至二,这就是“中行無咎”,可见五爻的“中行”就是至二。

以上可以看出,“中行”就是“取中道而行之”,具体到什么是“中道”?不同的爻有不同的“中道”,初爻的“中道”是至二,二爻是至上,三爻是至四,四爻是至五,五爻是至二,上爻是至三。

我们说每一个爻在静态条件下都处在'十字路口“,在方向上有四个选择;在动态条件下则有三个选择,即左、中、右,这是一个法则。至于朝哪个方向行动好,这是一个价值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卦体的态势与人的价值取向,比如泰二“中行”至上,可以减轻对初爻的压力,有利于卦体的稳定,所以值得提倡,虽然这是一个“三道不合”;复四的“中行”对卦体的稳定无损,虽然是不合时宜但却合乎人道;益三直接吸纳益四正与人道相悖,既不能从四爻获益,也不能使卦体趋向平衡,所以支持四爻“中行”至五,由于四五之间有一个巨大的时间差,因此四爻实际的行动方向是改道至上。五不可能按照人道上行,依照天道至二,可以拉动四爻至五,因此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中行”是在运动方向上的一个选择,但不是唯一的选择,也不一定就是最佳选择。同样向左、向右也只是选择,而不一定就是最坏选择。在现实生活中,常有左比右好还是右比左好的争论,抽象地讨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革命的实践中,有的时候就是左比右好,也有的时候就是右比左好,还有的时候“中行”为好。当然这里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寻,比如说革命有高潮与低潮,高潮时容易出左,低潮时容易出右;战争时期容易出左,和平时期容易出右;一个运动开始时期容易出右,终结时期容易出左,这也是一些规律,这些问题,从卦体与易道的角度就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天道与人道,本来就不是一条直道,它们都存在着转折,两条道经常处在错乱当中,更何况还有地道的作用,因此哪一个选择是最佳选择,必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传统易学提供给我们的是个“垒砖头”式的六画,从这六画当中无论如何也不会了解什么是“中行”,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就不能对人们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