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熟人文与历史

 江南书轩 2012-06-17

诚信的缺失——从庞薰琹的籍贯说起

(文/舜梁,2009年10月10日写于今常熟市内小东门外张家港河畔张家港小桥旁边的横泾塘桥桥堍)

 

  (一)向“张家港精神”致敬!

  建国60周年前夕,江苏省张家港市终于有了一家美术馆,这家美术馆从属于张家港市文化中心。

  张家港市文化中心号称“七馆一院”包括“图书档案馆群”及“科技美术馆群”和“剧院文化馆群”三大块。在不算太大的面积里,囊括了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长江文化博物馆、城市展示馆和大剧院等等。这些所谓的“馆”,在常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个专门的展厅而已。比如说张家港市美术馆,展厅只有三个,即使是白墙的展示高度也不足3米。不过处在城市边缘地带的这样一个“馆群”,据说是尝到了当初建博物馆的“甜头”,叫做“先建文化建筑,后跟市民迁移,促进城市扩大”。在此,表示祝贺,也向“张家港精神”致敬!
  (二)替“缺失的诚信”悲哀!

  张家港市美术馆为了迎接建国60周年,向常熟美术馆(庞薰琹美术馆)借得了庞薰琹的中国画作为主导展览。根据借展合同规定,该展览的宣传要有常熟美术馆或者庞薰琹美术馆的LOGO,如果出书必须要有“常熟美术馆藏”或者“庞薰琹美术馆藏”的字样。但是,“张家港精神”所缺失的诚信二字,在事实上又一次表露无余。在《张家港美术馆开馆作品集》的第一至第十六页所用庞薰琹的十五幅作品及其介绍没有出现“常熟美术馆藏”或者“向常熟美术馆(庞薰琹美术馆)借展”的任何与此内容相关的字样。甚至——请看下面的(三)。

  (三)为“庞薰琹祖籍”正听

  在《张家港美术馆开馆作品集》的第一页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庞薰琹(1906-1985)笔名鼓轩,今张家港市塘桥人。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下面我们从庞薰琹的祖籍说开去:

  1)庞薰琹的祖籍——当初庞氏始迁祖百源公于明代从吴江迁居常熟塘桥镇(塘桥镇原属常熟市;1962年1月,常熟县划出三兴、乐余、兆丰、合兴、东莱、乘航、南丰、塘桥、西张、锦丰、鹿苑、凤凰、恬庄、妙桥等14个公社和常阴沙农场,江阴县划出晨阳、中兴、大新、德积、后塍、塘市、南沙、泗港、杨舍等9个公社,合计24个公社(场),53万人口,正式成立“沙洲县”;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建立“张家港市”)时,仅是一介平民,做梦也想不到同乡后人有此一举。

  如果追根溯源,庞氏始迁祖百源公祖籍是吴江(如果再往前追根溯源无从考证,但肯定又是别的),而到庞薰琹本人所知道的祖籍上溯三四代应当是常熟,因为1986年的12月张家港撤县建市之时,庞薰琹已经在一年前的1985年逝世,庞薰琹只知道“张家港”是在常熟市内的一条人工河,压根就没有听说过“张家港”三字是一个城市的名称,更加不会认可其为所谓的祖籍“今张家港市塘桥人”

  庞氏始迁祖百源公勤俭兴业,耕读传家,子孙繁衍,至清代中叶,庞氏登科夺魁,一鸣惊人,祖孙三代竟出了4名进士、2名举人,其中1名探花,由此名闻遐迩,威震朝野。
  2)庞薰琹的高祖父——庞氏迁居常熟后,从庞薰琹曾祖父庞钟璐的父辈庞大奎和庞大堃开始就一鸣惊人。

  进士庞大奎,离开塘桥,为官清正廉洁,办事果断,连破数起疑案,令犯案者惊骇;后在常熟城里置业。

  庞薰琹高祖父——庞大堃,字厚甫,号子方,举人,中举后离开塘桥,官国子监国学,博通诸经,潜心研究经学,著述宏富,著有形声辑略备考、古音辑略备考、唐略辑略诸书,被奉为一代经学大师,在常熟城里置产定居。晚年研究音韵学。著作甚丰,有《古音辑略》传世。

  3)庞薰琹的曾祖父——庞钟璐(1822—1876)字蕴山,号宝生,乳名文龙,生于塘桥,在常熟城里读书生活,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殿试卷进呈御览时,排为第八。皇帝看过后,改排为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咸丰二年(1852年),大考列入一等,升庶子,后又提升为侍讲学士,署理国子监祭酒,转侍读学士,升光禄寺卿,迁官内阁学士。官历内阁学士,礼、工、吏、户、兵诸部侍郎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后父丧,归常熟城里守孝。咸丰十年,任江南督办团练大臣,设局劝捐,集勇办团,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数十次。农历七月,太平军攻塘桥,克常熟,庞钟璐被迫退至上海募勇千人,在新泾、大场、华漕等地袭击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年),接应李鸿章至上海镇压太平军后,遵旨回京供职,先后署工部侍郎,补礼部侍郎,典湖南乡试,督顺天学政,调户部侍郎,署兵部侍郎,调吏部侍郎,升都察院左都御史,署工部尚书,同治十年升刑部尚书,殿试读卷,武主考。请准失守地方官以罚款免治罪,蠲免被兵地方钱粮,皆得准行。同治六年(1867)疏陈荒政十事,督办京师五城团防。对国事有很多建议,但奏稿留存很少。他主持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深为众人所推崇。著有《文庙祀典考》和《读均轩诗赋稿》等。光绪二年二年(1876年)农历闰五月初六日卒于常熟城里,谥文恪。

  庞钟璐作为一品大臣,公务繁忙,但他勤学不辍,并将俸禄悉数购书,藏宋元善本较多。他藏书的特点就是用红绿线装订古籍,以此来区别图书的种类。藏书室名有“铜鼓轩”“读韵轩”“琴韵斋”等。今常熟城区南泾堂24号(现做其曾孙庞薰琹(qin)故居第二进西厢即为“铜鼓轩”藏书室。《庞薰年年谱》有庞薰琹24岁(1930年)时“于家中铜鼓轩与温肇桐等人叙”的记载和庞薰琹的笔名“鼓轩”,证明庞氏后裔至庞薰琹仍用“铜鼓轩”作藏书室。
  4)庞薰琹的祖父——庞鸿文(1845~1909),字伯絅,号絅堂,庞钟璐长子,生于常熟,长于常熟,并且接受了常熟的南泾堂的祖产。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他学习努力,才思敏捷,文章伟丽,精通词、赋、骈偶等文体,研究和探讨经史及治国之学,对军事、律法、盐政、粮漕、水利等事务,都作过认真研究。曾任湖北学政,多次主持广西、云南乡试,分别校阅光绪十一年秋季乡试考卷和光绪十六年春季会试试卷,选拔人才不拘一格,教育后人注重品行第一。后调任国子监司书,又提升为太常少卿,通政司副使。戊戍变法后,庞鸿文托病归里。居家十年间,兴办学堂,以冀熔冶新旧学术,纠正时弊。他提出以农业为重,发展种植业,使民富裕的主张,但未能实现。他看到县志多年未修,就凭借光绪初年的采访稿,同时搜集县内的典故、传说、轶事,加以考证制订,经过数年努力,修纂成《常昭合志》五十卷。同旧志相比,《常昭合志》不但事例增多,而且文字减少。庞鸿文还著有诗、古文词若干卷。宣统元年(1909年),病故。

  叔祖父(嗣祖父)庞鸿书,字渠庵,号鹂亭。光绪六年进士,官至贵州巡抚。

  5)庞薰琹的父亲——庞树鞾xue,读音:学)字祝潮。世人很少提及庞薰琹父亲庞树鞾的丰功伟绩,一是其名难读,二是因其父庞鸿文的威名,三是他被父亲庞鸿文出嗣给了庞鸿书为子。但他对外积极参与常熟文化建设,对内热忱辅教下一辈,为邑人所敬仰。在庞薰琹为其父亲守灵时画的几幅《父亲的遗容(铅笔素描)》,可以看到庞薰琹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庞薰琹的叔伯在民国亦不同凡响,庞树柏,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与秋瑾、宋教仁、柳亚子等同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急进者;

  庞树森,曾任常熟、昆山县长、江苏省政务厅厅长,抗战期间宁死不任伪职,解放初期任苏南行政区政协副主席;

  庞树灿,又名华特生,中国著名魔术大师,著有《华特生魔术》、《魔术种种》等专著。

   6)庞薰琹自己辈——庞薰琹,原名薰琴,字虞铉,笔名鼓轩,公元1906年6月20日(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年闰四月二十九日)诞生于江苏省常熟县城内望仙桥。庞钟璐的曾孙,庞鸿文的嫡孙,画家,教授,中国著名的工艺美术教育家,是我国工艺美术创始人,我国第一所工艺美术高等学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是在他的倡导下创办的并亲自出任第一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常务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
  庞氏在当代更是人才济济,教育家、科学家、企业家、书画家等出类拔萃。杰出代表除了庞薰琹外,还有庞薰琹的堂兄庞炳庵,新华社驻墨西哥分社、驻巴西分社首席记者,中共十二大代表,是负责国际新闻报道的新华社副社长。

  7)庞薰琹的子女辈——长女庞涛[涛:土寿](1934.8-)据她自己说出生至今籍贯一直填写的是常熟。擅长油画、水彩画。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到退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作品有《冬》、《桂林行》、《青铜的启示》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国外美展,数次获奖。出版有《林岗·庞涛油画选》等。著有《绘画材料研究》。

  独子,庞均,1936年生于上海,据她自己说出生至今籍贯一直填写的是常熟。油画家,是徐悲鸿先生的关门弟子。1939年考入杭州艺专(后改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承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倪贻德、颜文梁等,1942年转学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师承徐悲鸿、吴作人等前辈,19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从1954年到1980年步入专业创作的艺术生涯,先后在北京美术公司创作组、北京画院从事油画创作,副教授。并在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兼职教学。1956年加入中华全国美术家协会,兼职学院教学。1980年家居香港,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暨浸会学院艺术系,同时多次举办油画个展。1987年定居台湾,任台湾艺术大学专任教授。2007年1月退休。现为庞薰琹美术馆名誉馆长,常熟美术馆艺术顾问。

  次女,庞琦艺术授、艺术教育部教授,名誉员、国工员、全国工商联美容化装品业商会色彩形象设计专业委员会专家,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主教授服装大学语言色彩程。作为中国第一位色彩研究方向研究生导师,主要教授服装色彩、服装设计、色彩构成等课程。出版物有:《服装色彩》、《时装画表现技法》、《服装色彩基础》、《服装设计色彩配色应用》,《服装-美术高考设计专业参考图典》,并在国家级的刊物及报纸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四)

  结语:

  1)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是好的,向张家港精神致敬!

  2)拼与奋,加压力,敢与争,必须有序竞争,离开了合约和承诺,失去的将是诚信!

  3)处在城市建立的历史不满50年新兴城市的人文环境缺失的压力下,挖掘历史,必须“说得过去”,让世人信服!

  4)“好大喜功”,“拉大旗作虎皮”来源于诚信的缺失!

    “只求你一次”,“下不为例”,“一趟头交道”来源于诚信的缺失!

    “——————”来源于诚信的缺失! 下次谁还会相信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