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三月养生漫谈(健康养生-天时)

 芦荻飞絮 2012-06-18

春三月养生漫谈(健康养生-天时)

http://vip.book.sina.com.cn 2009年03月27日18:31 新浪读书

山春水秀写养生不提供一方一药一穴,因为一方一药一穴,是医生辨病、辨证地去用药、用穴。那不是养生,而是求医问药。

山春水秀写养生是应天时、适地利、倡人和。况且天时、地利、人和,因时、因地、因人而有变化,要以变应变,这才叫三才养生法。

如果有朋友不知道因时、因地、因人而有变化,而机械地照搬一成不变的知识。那也不是养生,而是鹦鹉学舌,盲目地用那些知识。

山春水秀的初衷,是和朋友们共同学习,共同运用应天时、适地利、倡人和的知识,了解养生,很好地应用养生。

这一初衷,恐怕会和用电子杂志推广《山海经传奇一一追梦崑崙》一样,是山春水秀一厢情愿了。那么山春水秀就应思考,怎么样的养生,才能誏山春水秀和朋友们去共同学习,共同运用养生呢?

既然山春水秀开始了写养生,而且从远古写来。己经写了十五篇,读诗两篇,共十七篇。以后不知该不该继续?这样的文体是不是读起来又吃力,该用什么文体继续?

▲春季,古人用农历,春季分孟春、仲春、季春。孟春话养生已在前篇中引用,顺应孟春谓养生,不妨再续一篇《春三月养生漫谈》。何为仲春?二十四节气中从惊蛰到清明,是为仲春。《吕氏春秋》说:“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鹰化为鸠...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开户始出”。

苍庚是什么?是黄鹂鸟。鸠是指什么?鸠的种类很多,查资料,古人指鷞shuang鸠为鹰。鹰化为鸠,这个鸠,在仲春时是指什么?查资料,古人指仲春时的鸠,是指鳲鸠,俗称布谷鸟。二月谷雨后始鸣叫,夏至后乃止。真可谓节气鸟,如今布谷鸟又叫了,介绍这一段小知识。

仲春时节,雨水充足,阳光雨露摧生桃李,含苞吐蕊,待时花开。黄鹂、布谷鸟在快乐地吟唱,玄鸟即燕子也来了,各种虫类开始出洞活动。仲春时有雷鸣电闪活动。

仲春雨水充足,大地回潮,湿气重,易患湿病。中医六淫中的湿病多为慢性病,病程长,反复发作,久治不癒。有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等水肿病,除明显的水肿外,还有夹湿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湿证。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指出:“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体为(肌)肉,在(人体脏器)为脾”。所以中医说脾主湿、主肌肉,仲春时节应防潮避湿,保护脾的运化功能。脾的运化功能是什么?有机会再谈,最明显的是食欲要好。

仲春时有雷鸣电闪,风雨交加,雷鸣电闪时一定要防雷电,平时一定要掌握防雷电的知识。

从惊蛰到清明,中间有一个春分。春分时节日夜分,即白天黑夜对半分。春分时节气温变化仍大,仍宜早睡,仍不宜早起。早晨雾气重,空气中湿度大。人会感到气憋,这时中医六淫中的风湿,易致病。

何为季春?二十四节气中从清明到立夏,是为季春。《吕氏春秋》说:“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者必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

季春时节,桐花含苞吐蕊,待时花开;塘中出现浮萍,草木碧绿。“生气方盛”,万物生长。“生者必出,萌者尽达”。桃李竞相花开,绽放鲜艳。鴽ru即鷃yan雀,候鸟,常晨鸣,如鸡。天空中时有虹,灿烂明媚。

清明时节,人们常去踏青,即到山花烂漫,青山绿水之地去旅游。这时节人们不妨去沐浴大自然,以应天时。

清明到立夏,有一个谷雨。谷雨者,谷物得雨而生长。这时是春耕时节,气温乍寒乍冷。但比孟春时要暖和多了,仍要预防流感、感冒、胃病、气管炎、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关节炎。

季春时节,《吕氏春秋》说:“阳气发泄,...不可以内”。“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这个时节,是生发的时节。阳气必须发泄,不再纳藏。人体性功能开始复甦,宣泄,有情但必须有节制而不过分。尤宜注意气温变化,切勿伤寒,切记!切记!

《吕氏春秋》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通阴阳,应四时之化,养生应天时为宜。

春三月逆之伤肝...。肝象征木,春三月万木生发,人体肝脏亦具生发。逆春气,肝气内变,肝病出,有机会再谈肝病。

季春时节,人常患困。仍宜早睡,但宜早起。仍须起床宜缓,到绿化好的地方,或公园中去散步、或练太极拳。仍须注意这个缓字。行动要缓,起床宜缓,缓行走,缓动作;精神别紧张,气氛要轻松愉快,以应天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