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的意识流 | 优美文字网

 抽刀断水cxm 2012-06-18

 

月的意识流

《诗经 陈风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登月是件残忍的事。

基本上等于悲剧的概念:把美好的事物毁灭了给你看。

我站在母亲身后给母亲收拾头发,我的影子照在月光下的窗上,母亲说:看我家妮子像个小仙女。我笑着说:因为那是月光的装饰。

有多少月装点了一个人的心,最早的该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吧,那烟雾水汽和月色的交融交汇,才知道只要用心,原来怎样难以描摹的景色都可以在大家笔下自然准确,却不失自我的韵味。“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只那一个“牛乳”一个“笼着轻纱的梦”就折杀了我的所有才华。只是后来老师在讲台上铿锵的讲解让我窘迫,真的是什么精神的迷茫和苦闷吗?我总觉得有时人类对自然景物的深醉,在深醉后的借助语言的表达,只是扑捉到了那样的一点情思,一点灵动,一点韵味,一点似有似无的真实才最曼妙,一定要牵强的约等于了什么思想,其实是件很煞风景的想法。只是那时静静的我懒懒的依在教室的窗下感受月,自然没有和老师争辩的勇气,甚至觉得一点喧闹都会伤了那月的别致,心很美,很静谧的在一个正午的课堂上被月装点。

因了月色的装点,我总认为最美的是貂蝉。看那“纤手香动万家郎”像花一样的崔莺莺不也是需借月色装点“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才把自己装点成玉人佳碧。更别说嫦娥姐姐,琼楼玉宇的背景,月色的光晕,仰视的距离,美的惊艳,美的有了距离的寒意。而只有貂蝉,没有月色装点,如果真是月色因羞愧而藏到了云后,那可大约真是美到极致了。可我似乎还不敢说,倘若今日貂蝉来选美,真的就能拔个头筹,在美女多如春草的今天,有多少种美,就会有多少种赏美的标准。

想起《庄子·齐物论》里的一段话:“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人认为美的,鱼鸟麋鹿却躲之不及,或者还有爱学者,奇怪今日认为鱼鸟之类也是被美震慑,其实当时庄子表达的却真不是美的含义,可见美是相对的,不只有横向对比的相对,还有历史发展的纵向的相对,到了今天,大约还有审美教育和情趣的种种。因此在今天的时代,被人说美,千万别真当做了美,三思三思啊。

就如这《诗经》里月色下的美女,大约真的月色之美,等待之美大于了对等待之人是否美的意义了。美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象结果,成了一种思想过程,意境氛围,生活情趣,生命细节,美的范畴更加多次多彩。

觉得这个时代进步的挺好,人们有了许多自我的关于美的标准,其实就是人们拥有了用自我情思界定美的权利,展示美的权利。直白点说,就是美的概念下面少了月光的统一朦胧覆盖,多了自我的精神层面,美就千姿百态了,真的可以不拘泥于四大美女的标准,不拘泥于大红的时代的政治标准,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回到我的开场,登月对于我是件残忍的事,千万别跟我说:月亮就是一堆烂石头。我的月亮是琼楼玉宇高洁的圣殿,不要毁灭我的精神的想象之美,这对我是一种悲剧。但,我也喜欢看,奥运月空的那种苍莽壮丽,只是我从来不说:那是月亮。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李白的净月。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的孤旷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思乡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明丽之月。

还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来的酣畅淋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