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心理咨询引入信访工作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2-06-18

本报讯 (记者 李星婷)温馨的房间、轻柔的音乐、散发着芳香的百合花……从6月14日开始,北碚区科协对17个镇街的60名干部开展为期20天的心理技能培训,以便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实施“社区心理工作室全覆盖工程”。

  据悉,目前该区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已经化解24件信访积案,化解率达49%,其创新的社会管理模式也将在全市进行推广。

  老“钉子户”搬走了

  今年4月,蔡家岗镇上的老“钉子户”刘明(化名)终于搬了。“地处两江新区蔡家组团的蔡家岗镇,是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碚区拆迁重建的重要地区。”该镇党委书记田书记介绍。

  刘明是当地养鱼大户,拆迁意味着他的鱼塘不复存在。

  工作人员反复上门劝说,刘明以死相逼。万般无奈下,蔡家岗镇向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北碚区科协主席张力求助。

  “你是养鱼能手,天下饿不死的就是手艺人。另外租个鱼塘,成本更便宜……”张力的疏导,解开了刘明心里的疙瘩,也为他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北碚经验拟全市推广

  像这样,因为心理干预而走出“死胡同”的群众,在北碚区不在少数。

  每天,北碚区信访办都要接待十几位上访户。“从信访实践来看,80%老上访户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偏执、猜忌、愤怒等情绪。”张力说,当上访户无法从正面进行交流时,就必须引入心理疏导,让对方感到被尊重、增进信任感,从而化解矛盾。

  在接访过程中配备一名心理工作者、对信访人建立心理档案并定期回访……自2010年建立信访办心理工作室后,通过心理咨询的介入,北碚区有6名老信访户息访,12名因征地拆迁的信访户愿意放弃无理诉求。

  据悉,市政法委拟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选择永川、万州、涪陵等5个区县开展试点,推广北碚区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在有条件的街道和社区推进心理工作室建设。

(来源:重庆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