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力之同志生平(1915-2012)

 戈壁之家 2012-06-18
赵力之同志生平(1915-2012)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赵力之同志因病于2012年6月11日21时在太原逝世,享年98岁。

  赵力之,原名赵继祯,曾用名赵一。1915年10月12日出生于山西省介休市板峪村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2月参加山西省抗日游击第五支队,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介休县第三区牺盟会秘书,介休县抗日政府铁北办事处主任、铁北中心区委书记,介休县抗日政府公安局长,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岳北专署公安分局局长、中共岳北地委社会部副部长,平遥县委书记,晋中三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晋中三地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49年7月任中共榆次地委办公室主任,太原市委省营工业党委会书记,太原市北城区委书记,太原市委常委、工业部副部长、部长,太原市委书记处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入狱三年;1970年3月任太原市革委会生产组副组长,同年7月调到大同市工作,任大同市革委会副主任、生产组组长,中共大同市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大同市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1977年3月任省革委会副主任、副省长兼大同市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1979年2月任省委常委、副省长,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赵力之同志在汾阳铭义中学读书期间,受牺牲救国同盟会的影响,参加了青年学生的民主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全面侵华,在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赵力之同志毅然走出家门,奔赴抗日救亡前线。在介休、平遥创建党组织,组建游击队,开辟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进行土地改革,配合和支援正规部队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斗争中,他勇敢战斗,不怕牺牲,只身潜入敌营,当场击毙日寇,威震敌占区,被群众誉为太岳区文武双全、善于打仗的县长,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和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赵力之同志根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同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广交朋友,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他关心工人群众的生活,关心知识分子的待遇。他在太原工作20年,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业建设中去,为太原市的工业恢复改造、组建发展、完成苏联援建工业项目,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1970年到大同工作后,在政治经济形势比较混乱的情况下,排除各种干扰,大力抓紧煤、电生产和工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击铁路运煤,为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979年调回省里工作后,任省委常委、副省长,分管全省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他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山西的实际,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提倡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树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的新路子,为全省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83年,赵力之同志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主动提出申请,退出省委、省政府领导岗位,并经中央批准,于1985年离职休养。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他仍然不断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支持新班子的工作,并多次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写出调查报告,反映情况,建言献策。与此同时,与太岳区老同志和省党史办的同志一起采访、征集、编写党史资料,完成了太岳区党史资料的出版工作。他年届90高龄,讲述自己一生走过的革命道路,实实在在,客观公正地反映史实,完成了《赵力之自述》一书,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赵力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一生。他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出生入死、临危不惧,百折不挠、无私无畏,历经艰险而坚贞不屈,屡遭磨难而奋斗不止,他爱憎分明、耿直不阿,勤政廉洁、严于自律,谦虚谨慎、襟怀坦白,真诚待人、团结同志,他顾大局,识大体,守纪律,不求名,不图利,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赵力之同志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在全省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是我省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党的优秀领导干部,人民群众的好公仆。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革命精神和高风亮节永存!

  赵力之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