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11章_畜牧场规划
2012-06-19 | 阅:  转:  |  分享 
  
第十一章畜牧场规划设计与环境调控第十一章畜牧场规划设计与环境调控第一节畜牧场场址的选择及其建筑一、场址选择二、畜禽场的
布局第二节畜禽舍环境调控第一节畜牧场场址的选择及其建筑畜禽养殖场是种畜禽、商品畜禽的生产基地,场址的选择和布局是否
得当,畜禽舍的设计和建筑是否合理,都直接关系到畜禽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第一节畜牧场场址的选择及其建筑一、场址选择
二、畜禽场的布局一、场址选择选择养殖场的场址时,应根据养殖场综合经营的种类、方式、规模、生产特点、饲养管理方式以及生产集约化
程度等基本特点,对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以及居民点的配置、交通、电力、物资供应等条件进行全面的考察。一、场址选择良好的养殖场环
境条件:保证场区具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畜禽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便于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便于合理组织生
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一、场址选择场址选择原则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水源水质
好、水源充足。凡经检验证明没有污染的井水、河水都是良好的水源。一、场址选择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体污染的砂质土壤
位置首先应考虑居民的环境卫生,距离居民点较远的地方,位于住宅区的下风向和饮水水源的下方,距交通要道稍远一些为宜。二、畜禽场
的布局在所选定的场地上进行分区规划和确定各区生产、建筑物的合理布局,是建立良好牧场环境和组织高效率生产的基础工作和可靠保证,达
到分区合理,各综合经营项目协调发展。养殖场分区规划时,首先应从人畜保健角度出发,考虑地势和主风向,合理安排各区位置,以建立最佳
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分区规划的原则①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用地。建筑物少占或不占可耕地。②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
地势。利用地形地势解决挡风防寒、通风防热、采光,有效地利用原有道路、供水、供电线路以及原有建筑物等,以创造最有利的养殖场环境、卫生
防疫条件和生产联系,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投资、降低成本的目的。分区规划的原则③全面考虑畜禽粪尿和养殖场污水的处理与循环利用
。与种植业、沼气、蚯蚓养殖等有机结合。④采用分阶段、分期、按单元建设的方式,规划时对各区应留有余地,尤其生产区规划要注意。使其既
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又能保证发展的需要。功能区的划分(一)生产区(二)隔离区(三)生产管理区(一)生产区
1.生产用畜禽舍2.饲料加工室3.饲料库4.青贮、垫草区5.隔离舍(一)生产区1.生产用畜禽舍各类畜禽舍的安排
要充分考虑各类畜禽群的生物学和生产利用特点,如公猪舍为了避免公猪由于闻到母猪气味导致骚动不安,应与母猪舍保持相当的距离。(一)
生产区2.饲料加工室尽量缩短喂饲距离,照顾全场喂饲方便;同时考虑到往场内运料的方便,可安排在养殖场中间
部分或一侧的尽端。(一)生产区3.饲料库考虑到运料与加工的方便安排在养殖场一侧的尽端。(一)生产区4.青贮、垫草区
安排在饲料加工室附近。(一)生产区5.隔离舍安排在养殖场的一角,只对场内开门。(一)生产区6.水塔
水塔的设置位置,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如有选择余地,应安排在养殖场最高处。(二)隔离区隔离区包括病畜禽隔离室、新购入种畜禽的
饲养观察室和积肥场等,应安排在畜禽场的下风区。(三)生产管理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职工宿舍等设施。由于此部分与社会
发生联系,因此安排在/养殖场的一角,独成一院,设有消毒设备的专用门。生产管理和生活福利区应距生产区50m以上。第二节畜禽舍
环境调控 通过不同类型的畜禽圈舍和科学应用机械设备以克服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建立有利于畜禽生存和生产环境的设施和条件,叫
做畜禽圈舍的环境控制或调控。 畜禽舍环境的调控主要取决于舍温,可采用隔热、通风、换气、采光、排水、防潮以及供热、采暖、降
温等措施,以建立符合畜禽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最佳环境。第二节畜禽舍环境调控一、畜禽舍的保温与隔热二、防寒与采暖三、防暑
与降温四、通风与换气五、排水与防潮六、采光与照明七、合理饲养密度一、畜禽舍的保温与隔热保温就是在寒冷的季节,通过畜
禽舍将畜禽体产生的热和用热源(火炉、暖气等)发散的热存留下来,防止散失,而形成温暖的环境。隔热,就是在炎热的季节,通过畜禽舍和其
他设施(凉棚、遮阳等),以隔绝太阳辐射热传入舍内影响畜禽机体,防止舍内和畜禽机体周围的气温升高,形成较凉爽的环境。一、畜禽舍的保
温与隔热为畜禽创造适宜的环境,以克服自然因素的不良影响,最重要的措施是防寒与降暑。如:50kg以上的肥育猪、后备猪、种猪防寒与防
热的温度界限是6℃和22℃,低于6℃应防寒,高于:22℃应防热。畜禽舍的保温隔热,要因地制宜,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规定的环境
参数进行设计。二、防寒与采暖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冬春两季风多。如华北地区约有
3个月平均气温在O℃以下,最低温度在—20℃左右,由于气温的影响,限制了畜禽生产力的发挥。防寒采暖就是通过良好的保温隔热,把舍内产
生的热充分加以利用,使之形成适于畜禽机体要求的温度环境。-防寒与采暖措施搞好保温防寒设计选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修造屋顶,要求
一定的厚度,在屋顶铺设保温层。屋顶、墙壁、门、窗、地面设计的关键是提高保温能力。加强防寒管理要及时维修畜禽舍,认真做好越冬准
备工作。在冬季,可适当加大畜禽的饲养密度,以提高畜禽周围的环境温度。舍内防潮可减少动物机体热能的损失,如采用垫草和其他垫料也可以改
善小气候,提高畜禽防寒能力。-防寒与采暖措施重视畜禽舍的采暖在冬季通过上述措施仍不能达到所要求的适宜温度时,在有条件的
地方宜采用人工采暖,以补充热源,对家畜产房和幼畜禽舍尤为重要。采暖与保温、防潮与换气应全面考虑,妥善处理。畜禽舍采暖可分集中采暖与
局部采暖。厚垫草养畜禽畜禽舍内铺垫草可保温、防潮,吸收有害气体。三、防暑与降温1.房舍建筑搞好隔热设计三
、防暑与降温2.遮阳在畜禽舍周围植树或棚架攀缘植物,在舍外或屋顶上搭凉棚,在窗口上设置遮阳板、挂草带等以遮挡太阳光对畜禽舍的影
响。要将畜禽舍的遮阳、采光和通风作为一个整体,分清主次,妥善进行处理。三、防暑与降温3.增强反射能力为了夏天防暑
,可将屋顶和墙壁的外侧刷白,以增强屋顶和墙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反射能力。4.通风通风是畜禽舍降温防热的有效措雄,通风既可排除畜禽
舍内的热量,又能使舍内空气新鲜。三、防暑与降温5.绿化搞好养殖场的绿化,可缓和太阳辐射、降低环境温度、改善小气候的状况,
又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防风的作用。三、防暑与降温6、降温当大气的温度接近或超过畜禽的体温时,用上述方法达不到降低空气温
度的目的,只有采取降温的办法来缓和高温对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降温途径(1)接触冷却给畜禽“冲凉”;(2)蒸发
冷却往地面上、屋顶上洒水,靠水分蒸发吸热而降温;(3)喷雾冷却将水喷成雾状以降低空气的温度,在送风前进行效果更好
。四、通风与换气在高气温的情况下,采用通风换气可缓和高温对畜禽的不良影响,在封闭式饲养的情况下,通风换气可排除舍内污浊的空气,
改善畜禽舍的,空气环境。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靠舍外刮风和舍内外的温差实现的。2.机械通风在炎热地区的夏季单独自然通风往
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需进行机械通风。(1)负压通风负压通风又叫排风,用风机把舍内污浊的空气抽到舍外。(2)正压通风正压
通风又叫送风,强制将风送人畜禽舍内,使舍内气压高于舍外,舍内污浊空气被压出舍外。(3)联合通风同时用风机送风和排风
五、排水与防潮潮湿是影响畜禽舍内环境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密闭式畜禽舍更为突出,家畜每天排出的粪尿量很大,日常饲养管理所产生的污水
很多,粪尿和污水导致舍内潮湿,排除水汽就须加大通风,在冬季加大通风就会降低舍温。因此,合理设置畜禽舍的排水系统,及时清除粪尿及污水
是防潮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畜禽舍的排水系统1.传统的清粪排水设施主要包括粪尿沟、排出管和粪水池。-合理设置
畜禽舍的排水系统2.漏缝地面现代畜禽饲养已进人工厂化生产,将畜禽舍修成漏缝地面,其下直接是贮粪池,或在漏缝地面下设粪沟。
-合理设置畜禽舍的排水系统3.厚垫草饲养利用垫草不仅可以改善畜禽床的状况,而且具有吸水和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
合理设置畜禽舍的排水系统4.采用网床、高床培育仔猪和幼猪,高床笼养蛋鸡-合理设置畜禽舍的排水系统5.利用行为习性
利用家畜的排粪行为,可改善舍内环境并简化清粪过程。六、采光与照明光照是畜禽舍小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畜禽的健康和生产力、对人们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效率均有很大影响。-采光分类采光分为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两种。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畜禽舍和一般有窗畜禽舍,主要靠自然采光,必要时辅以人工光照;在无窗畜禽舍则靠人工光照,后者目前多用于养禽业。七、合理饲养密度第一节畜牧场场址的选择及其建筑养猪场总体布局第二节畜禽舍环境调控
献花(0)
+1
(本文系千岛花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