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品牌战略
2012-06-19 | 阅:  转:  |  分享 
  


长子县畜牧品牌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长子县畜牧兽医局付严杰



摘要

畜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膳食结构,乃至提高国民体质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当前,我县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恢复性发展我县现代畜牧业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畜牧品牌战略思考建议

畜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膳食结构,乃至提高国民体质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当前,我县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恢复性发展我县现代畜牧业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如何来发展我县的现代畜牧业,促进全县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又是一个十分严峻的具体问题。从荣昌的“当猪有了文化?”一文,使我得到很大的启发,在畜牧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必须做优做精。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就是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畜牧业;用现代设施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科技改造畜牧业;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发展畜牧业。所以畜牧业要求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市场化等,做好这些只是畜牧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县畜牧业还必须走品牌之路,不仅要努力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更要催生武隆畜牧品牌和文化的诞生。当畜牧有了文化,我县的畜牧业也将不会是通常意义上的畜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等畜产品需求呈逐年增长趋势。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品牌“优势,提高我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壮大,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强化品牌意识,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利用品牌战略赢得市场,获得可持续发展。

1.畜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2007年以来,我县深刻汲取2006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惨痛教训,按照省、市发展规模健康养殖的要求,在广泛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村内禁止养、村外改造养、标准化扶持养”的发展思路,通过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支持规模健康养殖、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加快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使全县的畜禽养殖总量不断扩张,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走上了规模健康生态养殖的科学发展之路。2012年,畜禽饲养量突破1000万头(只),全县累计新建10万只鸡场12个、万头猪场3个、万只羊场1个、万只兔场2个、千头牛场2个。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9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畜禽饲养总量达到650万头(只),同比增长6.4%,养殖总量位居全市第一,畜牧综合竞争力跨入全省十强,成为全省蛋鸡养殖重点县、优势生猪示范基地县、规模健康养殖先进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先进县,为我县畜牧业“十二五”期间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1规模化程度大幅提升

2006年禽流感之前,全县畜禽养殖户有12000多户,饲养总量580多万头(只),养殖规模化程度只有65%左右。禽流感之后,我们大力实施“退村进区”战略,目前全县畜禽养殖户有8000多户,饲养总量达到1000多万头(只),养殖规模化程度平均达到了80%左右。其中,生猪规模养殖户达到261个,规模饲养量达到15.6万头,占总量的78%,比2006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蛋鸡规模养殖户达到788个,规模饲养量达到590万只,占总量的98%,比2006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肉鸡规模养殖户达到18个,规模饲养量达到90万只,占饲养总量的100%;其他牛、羊、兔等规模养殖比例也达到了60%左右,比2006年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

1.2标准化水平迅速提高

规模养殖场(小区)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品种上,海兰褐、西门达尔、杜洛克等一大批优良畜禽品种得到大面积引进和推广,全县规模养殖场的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在设施上,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负压通风、环境控制等先进设施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规模养殖场普及应用率达到了60%以上;在管理上,采取了不同类型分段管理的模式,饲料、兽药的应用更加科学规范,为畜产品安全提供了源头保障;在新技术应用上,按照全进全出、封闭管理的理念,在畜禽生产的各个阶段执行不同的管理技术和标准,大大提高了养殖水平。

1.3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畜产品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目前我县拥有三大体系十多个畜牧龙头企业,其中畜产品加工体系有双龙、瑞强、古德曼、昌利、华达等公司;饲料加工体系有晋科、金太阳、鸿泰、通和等公司;种畜禽生产体系有丹峪、新拓、绿澍等公司。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已有惠民、联牧、晋西牧业、康衍等养殖专业合作社107个,入社农户达到400多户。畜产品经纪人队伍日渐扩大,目前我县共有生猪、鲜蛋等各类畜产品经纪人500余名。近年来,我县通过企业、合作社、经纪人等各种渠道与北京、上海、河南、河北、广州、深圳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客商和交易批发市场建立了稳定的销售关系,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畜牧产业化发展格局。

1.4养殖结构逐步优化

我县立足于全县畜禽养殖资源优势,采取多种调整措施,逐步优化养殖结构。在保持生猪、蛋鸡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肉鸭、肉鸡两大新型产业的发展也予以了大力支持。针对封山禁牧后的林牧矛盾,我们充分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肉牛、肉羊养殖,为种养循环、秸秆利用的草食畜牧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我县西汉牛场、小关羊场,无论从养殖规模还是养殖标准,均已成为全省知名的养殖企业。

1.5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程序免疫、抗体监测、预防用药、封闭管理、营养平衡、立体消毒等综合防控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所认识和应用。目前,全县80%以上的规模养殖户都采用了程序免疫技术,抗体监测覆盖面达到了70%以上。疫病防控能力的增强,大大减少了养殖业的疫病风险,减少了疫病性成本支出,为提高畜牧业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有效保障。

2.品牌的概念及战略意义

2.1品牌概念

品牌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意思是“烙印”。他非常形象的表达出了品牌的含义——“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在当今这个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品牌已演绎到一百个市场有一百个不同的解释,但简而言之,可以定义为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个性,它是商标、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文化内涵、符号及广告风格的无形总和,同时,它也是抽象的、精神的、文化的,它贯注了消费者的情绪、认知、态度及行为。如产品是否有个性,是否足以信赖,是否有价值感,是否代表某种特别的涵义或感情寄托,是否生活中不可缺少等。创品牌就是塑造、维护、提升、延伸自由的品牌形象。

2.2品牌的战略意义

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和纽带。随着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减小,品牌之间的质性增大,消费者选择品牌时所运用的理性越来越少,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有情感归依的品牌。成功的品牌能有效引起消费者的共鸣,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品牌支持企业盈利主要通过吸引消费者更多的购买品牌及品牌摩下的产品来实现的,即使与竞争品牌的产品性能、技术、外观等方面基本接近,品牌产品也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品牌是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品牌具有天然的所有权属性,它隶属于一定的组织,有相应的专利和法律保护,它可以转变为企业的无形资本,而产品则不能。在当今信息化的商品社会,品牌是一种资源,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无形资本,已成为一种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品牌一旦真正成了名牌,就会获得一种独立的,甚至是支配市场和企业生命力的地位,并产生具有辐射作用的名牌效应。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被消费者认可的强势品牌,就会处于被动、劣质地位,就难以生存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的竞争力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左右着企业的命运和未来。

3.畜牧品牌建设现状

长子是山西省畜牧业“十强”县,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蛋鸡养殖重点县。畜禽养殖全省前十强,其中蛋鸡第3名,生猪第12名。千万元以上的养殖企业达到20余家。而畜产品平均加工转化率仅为20%左右,多数畜产品以原产品形式(鸡蛋、生猪、淘汰鸡、肉鸡、肉鸭、肉牛、肉羊)对外销售,鸡蛋主要销往河北邯郸、安徽合肥等地;生猪80%长治地区销售,其余销往北京、四川等地;淘汰鸡主要销往广东,肉鸡销往河南,肉鸭销往太原、河南郑州、湖北武汉、四川成都、重庆等地。畜产品及加工制品品牌有双龙食品、晋科饲料、瑞强蛋制品等。

随着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等畜产品需求呈逐年增长趋势。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好“品牌”这张王牌,提高我县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畜牧生产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品牌意识,采取有效的手段,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利用品牌战略赢得市场,获得发展。

3.1存在的问题

3.1.1畜禽加工转化率不高。目前我县多数畜禽及其产品仍然以初级形式销售,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还比较低,受资金、管理、人才、规模等因素所限,真正加工转化升值的不到20%,远低于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36%的平均水平。

3.1.2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目前我县畜产品虽然有双龙食品、晋科饲料、古德曼鸡蛋等几个品牌,但是品牌效应不大,特别是国内、省内知名品牌几乎没有。

3.1.3宣传力度不够,品牌少。我县现有畜产品品牌少,与我县畜牧生产大县的地位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县多数畜产品生产企业对品牌经营管理知识匮乏,观念落后,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宣传促销不到位,无法让众多顾客认识、了解自己的品牌,不能与顾客建立牢固的情感关系,无法把握目标消费群体,无法提高品牌知名度。

3.1.4品牌产品格局单一,缺乏多样性。现有品牌产品多集中在肉鸭、猪肉、鸡蛋等领域,品牌单一,多样性底,这一方面限制了畜牧企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市场适应力和抵御市场变化的缓冲应变能力。

3.2对策与建议

3.2.1明确品牌意识,增强品牌意识。畜产品一旦进入市场,便成了商品,品牌是商品的形象,是商品内在质量的集中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没有品牌旧缺乏信誉、影响力和竞争力。品牌意识应该成为指导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观念。因此,广泛宣传品牌的重要性,让各级领导干部,职能服务部门和生产经营者都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和危机意识,是开展实施品牌战略的前提条件,只有观念转变,才能在竞争中开拓思路培育品牌、做大做强品牌。

3.2.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一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企业打造品牌,为畜牧生产企业营造适宜的发展环境。二要创造条件,积极吸引“城外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参与我县畜牧业发展,借助“新三资”发展壮大。三要积极鼓励中、小企业与具有强大品牌知名度的龙头企业联合,协调好联合双方的合作关系,发挥各自相对优势实现双方的品牌共赢。四要加大对地方特色畜产品的开发利用,发掘其内在潜力,创立“特色”品牌,使我县的特色畜产品、走向市场,成为今后我县产品品牌中的新亮点。

3.2.3调整品牌产品结构,建立多元化的品牌产品格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性,结合我县畜产品生产特点,在稳定肉鸭、猪肉、鸡蛋等畜产品品牌发展的同时,加快对牛羊肉、禽肉等畜产品品牌的创建,积极开拓市场,使我县畜产品产品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3.2.4狠抓产品质量,优化畜禽品种。质量是品牌的灵魂,如何形成畜产品的优良品质是畜牧品牌建立的核心。因此,一要大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逐步建立起与全省,乃至全国接轨的质量检验检疫标准体系。二要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产业化促标准化,使质量的控制、标准的实施得以很好的贯彻执行。三要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的管理,认真治理畜禽环境污染,搞好动物防疫、检疫和疫病控制,实行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认证制度。四要大力推广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加强信息服务。

3.2.5搞好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品牌知名度。“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老生意经,在当今信息时代早已过时。要想让越来越理智的消费者排除同类产品影响接受自己的产品,建立产品和消费者间的情感关联,必须采取科学、全面和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陈耀春.全面提升我国畜产品质量实现畜牧业历史性转折.畜牧与饲料科学.2004.1:12-20

2、汪春乾.关于如何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畜牧业品牌的思考.现代畜牧兽医.2005.9:21-33

3、匡传佑.浅谈畜牧业标准化的几个问题.湖南畜牧兽医.2004.2:42-64

4、杨志民.实施品牌战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云南畜牧兽医.2005.B06:13-22

5、黄??海当代党员2007.3:14-34

6、赵亮?农业知识2008.15:23-45

7、彭效忠加快发展畜牲业的一种有效途径甘肃社会科学1980.04:33-65

献花(0)
+1
(本文系千岛花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