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系佘山兰茶

 foolb 2012-06-19

情系佘山兰茶



    楼耀福
  这些年,为茶我曾去国内多地茶山,未能去近在咫尺的佘山茶园,说什么也讲不过去。佘山茶园和那里的兰茶,成了我生活中一件很牵挂的事。今年4月7日,我算是了了这个愿望。我的车尾随松江友人在佘山脚下的环山路周旋,拐进一条水泥小路,梯田状的一排排茶树便出现在我眼前,那就是上海唯一的茶园——佘山茶园。
  见过梅家坞的满山遍野和郎溪十字坡的无边无际,相比之下,佘山的茶园实在太“袖珍”了,20来亩,仅是郎溪十字坡茶场规模的千分之一。我想,也许正是“袖珍”,使这里的茶在采制时精细有加和成品后珍稀难求。
  走进一幢白色小屋,这里就是制茶地,全部家当是四个铁锅、一台杀青用的简陋机器、靠墙的木架上十多个大小不一的竹匾、竹篓。三四个员工,有的在杀青,有的在炒茶,有的用竹匾在筛选,不紧不慢,却动作娴熟,神情专注,很用心的样子。
  见我们到来,茶园主人安排我们在屋旁棚下坐定,两张拼合的小桌,几把竹椅,塑壳热水瓶,玻璃杯,一切质朴得不能再质朴。然而,玻璃杯里那一簇绿色,未及冲泡我已闻到一种特别新鲜清爽的茶的气息,这种气息在别处是很难体验的。在农家品味刚从田里收摘、没有经过任何流通环节的青茶,我们戏称为“活杀青茶”,我不知道在茶园品茗刚制成的新茶该如何形容?
  喝茶聊天之间,我去茶园转了转,高大的樟树像尽职恪守的魁伟士兵为茶树挡风遮阳,延绵的一排排茶树长势喜人,嫩绿的芽尖直往上蹿,形态朝气蓬勃。于佘山茶农,这每一棵茶树就像每一个孩子,靠着他们精心抚育,才有如此惹人喜爱的精神和品貌。这也许是“袖珍”的好处,茶园太大,就像多子女的家庭,难免顾此失彼照顾不周全。
  再往里走,茶园里便一片忙碌了,二十多个“茶婶”正采着茶,腰里系着个竹篓,戴着各式遮阳帽,身子在绿色的茶树丛中舒展俯仰,原本很安静的山腰一下子生动起来。
  再回到棚下喝茶的时候,同去的殷慧芬问我看到些什么?我说:“采茶的比你上次来时多!”陪同的松江友人说:“今年天冷,采茶时间也晚,这两天正是忙的时候。即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上一回殷老师来,这里还有少量茶叶供应,这次一点都没多余的。”友人这样说算是给我打了个招呼。屋里除了正在杀青和炒制的之外,其它的竹匾、竹篓中均无茶,看来确实珍稀奇缺。两年前殷慧芬能从茶园带回两盒,用上海话形容算是“额角头高”的了。我对友人说:“没关系的,我来看过了,喝过了,就足够了。”
  年过耳顺,我说这话时仿佛恋爱中的少年,面对心仪女子,虽不能拥有,却能一睹芳容并能得一轻吻便心满意足心无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